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壹,也是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稱夜為“曉”,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節。也被稱為農歷正月,元宵節或元宵節,它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
在漢族的古老習俗中,元節(元宵節)、中元節(蘭花節)和下元節(水關節)都是非常傳統和重要的節日。
元宵節起源的傳說
元宵最初的意思是“上元節的夜晚”,因為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主要活動是晚上吃湯圓和賞月,後來這個節日的名字演變成了“元宵節”。將除夕夜開始的慶祝活動推向另壹個高潮。在元宵節的晚上,街道上裝飾著燈籠,人們欣賞燈籠。猜燈謎和吃元宵已經成為幾代人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根據資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初壹晚上在甘泉宮祭祀“太乙”(太乙:主宰宇宙萬物的神)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先聲。
紀念平陸
相傳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了紀念平陸而設立的。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的兒子劉嬰做了漢惠帝。惠帝天生軟弱,優柔寡斷,權力逐漸落入呂後手中。惠帝死後,獨攬朝政,把劉的世界變成了魯的世界。舊朝臣和劉宗室深感憤慨,但他們都害怕的殘酷,不敢說出來。
呂後死後,朱呂壹直處於焦慮狀態,害怕受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大將軍的家中,他們秘密集結,密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的江山。
這件事傳到了劉氏宗室中齊王劉向的耳中。為了保護劉的國家,劉向決定與朱呂作戰,後與開國元老周波、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散,“朱呂之亂”最終被徹底平定。
謀反後,群臣擁立劉邦的次子劉恒為帝,稱他為文帝。文皇帝對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印象深刻,把平定“朱祿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北京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慶祝。從此,正月十五就成了民間流行的節日“元宵節”。
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火把節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的觀賞始於古代人們在鄉村田野裏手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1]
元宵節習俗的真正動因是它處於壹個新的時間點,人們充分利用這個特殊的時間階段表達對生活的祝願。
“三元論”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論”。上元意味著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上元節的起源在《雜記》中記載為歲,是道教的刻板印象。道教曾稱每年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夏媛節,合稱“三元節”。漢末道教重要派別五鬥米道所崇拜的神是天官、地官、水官。他們說天佑百姓,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們用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生於正月十五,中原地官生於七月十五,夏媛水官生於十月十五。這樣,正月十五就叫做上元節。南宋時,吳在夢中說:“正月十五,是上元天佑百姓之日。”所以元宵節要點燈。
明帝尊佛。
源於佛教。這種說法主要在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比作佛祖的大能之神,《無量壽經》中有‘無量焰照無極’的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壹直是佛前的供品之壹。而且佛教經典也反復宣傳:‘壹千光之懺悔’(《菩薩經》)‘世間最好的福報’(《無量壽經》)。每次佛教活動都需要明亮的燈光。在佛教傳說中,佛陀蛻變的故事與正月十五元宵有關。據《僧人簡史》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於西歷65438年2月30日,也就是東土正月十五,顯靈降魔。為了紀念佛祖換神,這壹天會舉行燃燈儀式。漢明帝東來講經時,莫滕珠法蘭命令漢明帝在佛祖換屆的正月十五點燈籠,親自到廟裏張燈結彩,以示對佛祖的敬意。從此以後,元宵節打燈籠就成了壹種普遍的習俗。”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佛教只是利用人們的節日氣氛,在這壹天擴大自己的影響。
壹個關於元宵節的經典故事
元宵女孩
漢武帝最喜歡的東方朔,風趣又善良。有壹年冬天,我去禦花園賞梅,遇到壹個宮女想跳井自盡。東方朔救了他之後,他問為什麽。原來這位宮女名叫元宵。因為入宮後很長壹段時間見不到親人,想念她,所以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東方朔表示同情,並答應幫忙。東方朔擺攤占蔔,大家請人占蔔,結果“正月十六燒了我們”,在長安城引起了極大的恐慌。漢武帝向東方朔求教,說:“長安在劫,皇宮在燒。十五天火,火紅,熬夜。“解釋壹下: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掛燈籠吃元宵,城外的人進城看燈籠,就像城裏的火躲著玉帝。那天晚上,元宵的父母去鎮上看燈會,在東方朔的幫助下,壹家人終於團聚了。
相思皮影戲
相傳漢武帝最寵愛的公主李夫人死後,武帝非常想念她,於是壹個宮女在正月十五穿上衣服,在月光下跳舞。皇帝看到了宮女的影子,緩解了思緒。後人寫了壹首詩:“張燈彈唱新曲,顧瑛流連卻寫實。”裴歡穩步走著,我看到李夫人在我的帳戶前活著。“就是漢武帝思念心愛公主的典故,這也是皮影戲最初的來源。
夫婦在被迫分離或破裂後的重聚
隋軍攻打陳楠時,陳楠長樂公主和丈夫徐德言打碎了壹面銅鏡,各持壹半,作為以後相見的憑證,約定正月十五元宵節進城賣鏡,打探對方的消息。隋朝滅陳楠後,長樂公主成了楊素福的妃子。第二年元宵節,徐德言真的看到壹個老人在市場上賣半面銅鏡,價格不菲,無人問津。徐德言在破鏡上寫了壹首詩:“鏡隨人走,鏡還人。月無影,月明。”蘇陽得知有了美麗的大人,長樂和他的妻子終於團聚了。
點七盞燈
宋朝時,福州有個叫蔡的知府,面對千裏饑饉,想粉飾太平。他下令統治所有的人,每家每戶都必須在元宵節的晚上點七盞燈。壹個叫展的窮人,做了壹個十多尺高的大燈,寫了壹首詩:“壹個財主有壹盞燈,太倉卻壹粟;:貧寒家有燈,父子泣。知府聽了,只得收回自己的話。"。
兩個/雙倍的祝福降臨到這個家――有兩次好運
王安石20歲的時候,去北京趕考。元宵節他路過壹個地方,壹大家子掛燈籠求親。連嶽說:“拿著燈籠跑,燈籠會動,燈籠滅了就停。”王安石答不上來,卻記在心裏。到了北京,誰知道考官聯想的居然是:“飛虎旗,飛虎旗,虎旗藏。”王安石動筆時,以招親答之,中了進士。回到家,發現還是沒有人能接對聯。王安石用對聯回答問題,居然得到了壹個漂亮的媳婦。這是雙喜臨門。
元宵節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春節元宵節、小元宵節、元夕節。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全國各地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各不相同。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
在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中國壹個悠久的習俗。元宵被稱為“湯圓”。它的配料和口味不壹樣,但是吃元宵的意義是壹樣的。代表著團圓和美好,日子越來越紅火。俗語有雲,和為貴。家庭和睦和家庭團聚是壹個完整家庭的重要因素。所以元宵節壹定要和家人壹起吃“元宵”。
元宵節“送燈籠”的習俗
“送燈籠”簡稱“送燈籠”,其本質含義是送孩子的燈籠。也就是元宵節前,新娘家給新婚女兒家送燈籠,或者普通親戚朋友給新婚不孕家送,為了增添好運,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運氣好,早點生個兒子;如果女兒懷孕了,除了大宮燈外,還要送壹兩副小燈籠,祝她平安懷孕。
元宵節的習俗是玩龍燈。
龍是中國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視其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載歌載舞的節日氣氛在很多地方蔓延。
元宵節的習俗:舞獅
舞獅又稱“舞獅”、“舞獅燈”、“舞獅”,經常在節日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被視為吉祥的動物,象征著好運和好運。因此,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人們消災求吉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的習俗是猜燈謎。
每到元宵節,到處都在打燈謎。我希望這壹年是喜慶和安全的。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唐宋時期,燈籠市場上開始出現各種雜技技藝。明清時期,除了燈謎和百戲之外,還有戲曲表演。
元宵節的習俗是踩高蹺。
高蹺俱樂部壹般是群眾自發串聯組織起來的。正月十壹、十二,人們開始上街,意思是告訴人們今年很多民間花會都要掛個號。正月十五,我正式上街,直到十八大結束。
元宵節的習俗是向門和家獻祭。
古代有“七祭”,是其中的兩個。祭祀的方法是在門上方插上楊樹枝,在盛有豆粥的碗中插上壹雙筷子,或者直接在門前擺上酒肉。
元宵節的習俗是百病
“走過所有的病”,又稱遊過所有的病、驅散所有的病、烘烤所有的病、過橋等。,是消災祈福的活動。元宵之夜,女人相約壹起出遊,看到橋就要跨過去,以為這樣可以治病延年。
元宵節的習俗是迎接子固。
子姑又叫古琦,在北方叫廁所大媽、坑大媽。古老的民間習俗是在正月十五祭祀廁神子固,並供奉神蠶和桑葚,這說明了很多事情。在迎接子姑的夜晚,人們用稻草和布頭綁上子姑的畫像,晚上在廁所裏用豬圈迎接。它真實地反映了善良、忠誠、同情弱者的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元宵節的習俗是追老鼠
追鼠節在農歷正月十五舉行。蠶農在正月十五煮壹大鍋黏糊糊的粥,有的在上面蓋壹層肉,把粥盛在碗裏,放在老鼠出沒的天花板、墻角、嘴邊,壹邊說著什麽,壹邊詛咒老鼠又來吃蠶寶寶了。傳說這樣做,今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了。
延伸閱讀:
吃元宵的習俗從何而來?
相傳漢武帝時,有壹位名叫“元宵”的宮女,長年住在宮中,思念父母,終日在以淚洗面度過。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她向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在正月十五火燒長安。逃避麻煩的唯壹方法是讓“元宵節女孩”在正月十五做許多火神愛吃的餃子,所有的臣民都用燈籠裝飾它們。在武帝的幫助下,“元宵姑娘”終於見到了家人。從此,元宵節就形成了。這只是傳說,不足為信。
據文字記載,宋代以前沒有元宵節。那時候,人們吃米粥或豆粥加肉汁。唐代有“正月十五作糊粥,以奉廟門”之說。這種糕粥就是元宵節的前身。經過多年的演變,在宋代民間開始流行吃壹種新穎的食物“水餃”,意思是天上的滿月,碗裏的餃子和家人。
元宵和湯圓有什麽區別?
總結壹下,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制作方式的不同。在南方,湯圓是用糯米粉,加水,然後餡。在北方,元宵是直接用糯米粉壹層層搟出來的。口感上,現在吃起來更有嚼勁,但薄而厚,更粘更軟。
元宵節也是中國農耕文化的體現,被視為春節的最後壹個高潮。因為過了這壹天,人們才真正進入新的壹年的生產生活,所以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慶祝元宵節,祈求上帝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也表達了人們對新的壹年的美好期待。正因為如此,中國才有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民俗。與其他強調“合家團圓”的傳統節日不同,元宵節強調“普天同慶”。元宵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燒燈籠,人們還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如逛市場、看燈籠、猜燈謎、舞龍、舞獅和秧歌...所以它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最熱鬧的節日,可以說是中國的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