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也叫“天日”,起源於宋代。宋真宗·趙恒是壹個非常迷信的皇帝。有壹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帝給了他天書,要人民相信他的鬼話,於是他把這壹天定為天恩日。在泰山腳下的岱廟裏也建造了壹座宏偉的天宮。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天祭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但是曬紅綠的習俗依然存在。
圖例:
農歷六月初六,淮安民間過去有六月六曬紅綠的習俗。相傳“六月六曬紅綠”的習俗起源於唐代。唐朝僧人玄奘從西天(印度)取經回國。渡海時,經書泡在海水裏。六月初六,取經曬幹,這壹天就成了吉日。起初皇帝在宮中穿龍袍,後來從宮中流傳到民間。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前露出自己的衣服,以後就成了風俗。
天堂日的習俗:
天日,又稱“六月六”、“回母親節”、“蟲王日”。“六月六”是壹個小節日,節日活動很少,主要有藏水、曬衣、讀經、婦女回父母家、人畜沐浴、祈求晴天等。
1,回娘家
漢族有個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清胡琰驕橫跋扈,讓公婆很生氣。有壹年,晉遭災,顧言離開京城去放糧。女婿想利用顧彥的生日為父親報仇,殺死顧彥。女兒知道後,星夜趕回娘家,讓父親有個準備。顧彥放糧回城,知道自己做了壞事,後悔不已。他不僅沒有責怪女婿,還改正了自己的錯誤。之後,每年農歷六月初六,顧燕都會帶著女婿和女兒回家團聚。後來流傳到漢族,逐漸成為婦女回娘家的節日,也叫姨媽節。
女兒回娘家是常有的事,但什麽時候能回還要看婆家能不能走。例如,在農忙季節和節日期間,她的女兒必須住在她丈夫的房子裏。但在農歷六月農閑時,為女兒回娘家提供了便利條件。民間有句俗語叫“六月六,請姨媽”,因此,婦女回娘家是天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時候孩子也要跟著媽媽去外婆家,回來的時候額頭上印壹個紅色的印記,作為避邪求福的標誌。河南女人回娘家,要祭祖,要交子。女人要在祖墳旁邊挖四個坑,每個坑裏放餃子作為掃墓祭品。此外,在甘肅榆中,農歷六月初六的廟會上,求養孩子的婦女要跪在太白泉旁,從水中撈出石頭,用紅布包裹,為孩子祈福。
2.印刷書籍
關於天贊節的由來,認為是道教佛初贈書於世。在漢人中,傳說玄Nv給了宋江壹份扶貧濟困的天書。正是因為有壹個傳說,天書落在農歷六月初六,說這壹天是龍曬鱗的日子。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那時候正值盛夏。雨天對書和衣服都很不好,所以只要是晴天就要曬。河南民間有句諺語:“六月六日龍衣幹,晴四十五日。”這個時候,從佛寺、道觀甚至百姓家中,都有晾曬衣服、器皿、書籍的習俗。這壹天,女人們多洗頭,把狗、小貓等寵物吹到水裏洗澡。
六月六還有藏井水的習俗。這種藏水晾衣是講究夏季衛生的好民俗。
3.尋求和平
壹年之中,對於老弱病殘來說,有兩個最具威脅的季節:仲夏和臘月。此時死亡率高,患者多,農歷六月初六要特別註意人畜安全。6月6日,山東臨朐地區祭祀山神,祈禱“男不懼行,女不走邪”。大象是歷代最受歡迎的觀賞動物,也用於雜技表演。大象必須在農歷六月初六洗澡。在漢族民間吉祥圖案中,大象常被用作吉祥符號。除了洗大象,其他牲畜也洗。廣西壯族人以六月六日為牛魂節,期間洗澡、休息、餵各種好飼料。另壹種方法是使用巫術。大雨將至時,若天氣陰天,閨房裏的孩子和剪紙掛在門的左側,稱為“掃地娘”。這是壹種巫術,試圖用掃地機驅散烏雲,以迎來晴天。這種巫術剪紙在我國北方廣泛流傳,如在隴東地區,稱之為“天婆”、“天婆”、“雲婆”。這些人都是女人,伸著胳膊,雙手各拿著壹把掃帚或壹根樹枝,做出驅趕雲雨的手勢。
此外,農歷六月初六還有許多娛樂活動,主要是在廣東劃龍舟。在山東,人們認為農歷六月初六是蓮花的生日,因此在節日期間欣賞和采摘蓮花,並在市場上出售大量的蓮花玩具。女人和孩子也喜歡用他們的花汁染指甲。農歷六月初六,也是漢族的蟲王節。為了祈求人畜平安,生產豐收,6月6日有很多宗教活動。比如遼寧蓋州就有巴拉廟會,這是壹種驅蟲祈雨的活動。北京郭珊廟裏有幾尊羅漢可以預測吉兇。山東的漢族人在農歷六月初六在東嶽舉行廟會。這壹天也是麥國王的生日。當地漢族人也相信農歷六月初六是水母的生日,當天下雨,水母會有大豐收。6月,害蟲,尤其是蝗蟲,對農業的威脅很大。古代蝗蟲是最大的農業災難之壹。壹方面,人們積極捕捉蝗蟲,如用火、用網捕捉、用土掩埋、圍在人群周圍,想盡辦法消滅它們。另壹方面,他們祭祀昆蟲之王,如年輕的苗神、將軍劉猛、秋微等。,都是各地供奉的。同時,各種巫術手段也被用來驅除昆蟲。火把節壹般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慶祝。傳統上看似源於南詔內部的王權之爭,實則與用火防災有關。時至今日,當地人慶祝火把節時,仍會舉著火把在田野和角落裏遊行,以求驅除害蟲。
農歷六月初六,夏季休閑開始,女人們紡紗、織布,準備過冬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