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其實是指先秦諸子百家中的壹個學派,而道家只是在漢末才興起。道家學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李明兒,柏楊,,約春秋末期,生卒年不詳)首創,在《莊子》(周明,字子修,約公元前369-286)中得到繼承和發展。後來,人們把以老莊“道”論為宗旨的學術流派稱為道家。
秦漢時期有壹個“黃老學派”,叫黃帝老子,以說明道教起源於黃帝,但那只是壹個假象。就道家思想的基礎而言,道家的開山之作只能是《老子》,這是中國早期的壹部思想深邃、獨具特色的哲學經典。《老子》壹書只有五千字左右,圍繞“道”和“德”系統闡述了老子的思想。後來人們習慣稱之為《道德經》或《老子五千篇》。由於道家崇尚老子,西漢司馬談在《論六經要義》中開始稱他為“道學家”,而《史記·太史公序》、《漢書·藝文誌》則正式稱他為道士,列為“九流”之壹。因為道家思想的核心離不開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道家哲學的主要精神貫穿於道家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道教以老子為祖,尊老子為皇位上的老先生,把他的《道德經》作為主要經典之壹。所以壹般把道教歸為道教。
在老子之後,許多學者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楊朱、宋碩、殷聞、彭蒙、沈導、田篇等。他們大多就讀於齊國的稷下學宮,這是戰國時期各個學派聚集的學術中心。人們通常稱之為“夏姬道教”或“黃老學派”。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最重要的人物,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體現在《莊子》這部不可多得的著作中。他用生動的語言探索和闡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進壹步發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學,使道家學說更加完備。他的學術思想對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很大,所以人們也把道教稱為“老莊之學”。
20世紀30年代,胡適在北大《中國中世紀思想史講義》中對道教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概括,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
(A)對自然變化的世界觀,
(2)善生守信的人生觀,
(3)自由放任的政治觀。
如果說以老莊為主要代表的道家是因為玩世不恭而遠離政治,註重追求內心的自由、清靜、返樸歸真,那麽漢初的黃壹家則開始幹預政治,繼續兼容並蓄,博采眾長,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從而獲得了統治者的尊重。
秦亡漢盛,社會百廢待興。隨著秦二世的滅亡,法家思想變得聲名狼藉。而儒家則因其復雜瑣碎而壹時無法為統治者所欣賞;相比之下,道家思想只是因為它是清靜主義,簡單易行,有益於人民的休養生息;此外,以劉邦為代表的漢帝國的創建者大多來自下層社會,所以樸素大方的道家思想更容易贏得他們的青睞,這可能是漢初黃老研究興盛的直接原因。西漢初年,宰相曹參采用黃老的改功之術治理國家,受到人民的稱贊。到了文帝,又鼓吹黃老之論,主張“無為而治”。因為竇太後也是“善黃老之言,不言(嶽)儒”,景帝和太子(後來的武帝)只好“讀黃帝和老子,尊其技”(史記,外戚世家)。這種被後人稱為“文景之治”的盛世,與文帝、景帝時期所采取的清靜之治不無關系。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道家思想走向衰落。大致在東漢時期,道教開始分化,壹方面向仙魔化、神秘化方向發展,形成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與佛教相抗衡;壹方面,它與儒家道統相結合,形成了魏晉時期道家思想的新形態——玄學。
漢魏時期社會動蕩,各種思想開始活躍,道教在魏晉以玄學的形式重新登上歷史舞臺。道教作為道教的另壹個分支,也發展很快,但從理論貢獻來說,遠不及玄學。魏晉玄學以復興老莊的思想取代了漢代的占蔔神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言和、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玄學學者將老子、莊子、周易稱為“三玄”,用自己對老莊的理解詮釋儒家經典,形成儒道結合的思想格局;同時,他們用淡泊自然的人生態度來拯救被儒家壓抑的人性,試圖擺脫儒家所提倡的繁文縟節的束縛,追求超然開放的人生。可以說,道家思想從產生到魏晉時期,經歷了無數次的政治變革和無數次的考驗,呈現出壹種遇事從容、危機冷靜、從容應對世界的人生態度。
唐宋時期,統治者賦予道教更高的地位和榮譽。因為老子姓李,和唐朝皇室同姓,統治者為了擡高自己的背景,就自稱是老子的後代。首先,唐高祖規定了三教的順序,把道教放在儒教和佛教之前。隨後,唐高宗封老子為“太上皇玄元”,並命令進貢者查閱《道德經》。唐玄宗不遺余力。他直接把道士當成了皇族的家人,在全國各地修建了軒轅大帝廟。他還相繼尊崇道教名人,修建道觀,設立玄學殿堂,設徒取經,向老莊學習,並親自註釋《道德經》,命百姓家中各留壹本,以弘揚道教思想,不斷提高道教教義的地位。唐武宗壹即位,就把老子的生日2月15日定為“成聖日”。更有甚者,唐朝很多皇帝為了長生不老,熱衷於服用道士煉制的仙丹。最終,他們因服用長生不老藥中毒而提前結束了生命,唐太宗、唐武宗、唐玄宗等皇帝也是如此。宋朝的統治者沿襲前朝的做法,極力與道教聯合。宋徽宗甚至讓和尚和尼姑穿道袍。
正因為如此,唐宋時期成為道教,尤其是道教的鼎盛時期。然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即使在極力將祖先認同為道教的李唐時期,統治者仍然實行儒道佛三教合壹的政策。宋代以後,儒學的新形態——宋明理學的興起和不斷發展——形成了儒學壹統天下的思想格局。後來清朝統治者采取了重佛抑道的政策,使得道教在皇族中的地位日益下降。
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體系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如果像有些學者認為的那樣,文化思想分為剛柔、明和隱,那麽,相比之下,儒家的剛健、有為、進取、入世的精神更為突出,而道家強調的則是臣服、無為、隱退、隱蔽的精神。人們常說秦漢以後沒有“純儒”,也可以說秦漢以後沒有“純道”。儒道兩家互相排斥,互相吸收;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交融。它們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儒道是壹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來說,它們就像汽車的兩個輪子,鳥的兩個翅膀,缺壹不可。即使在儒家思想壹統天下的時期,道家思想也沒有消亡。它以各種形式滲透到儒釋道之中,滲透到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無形中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態度,體現了道家思想的隱性特征。
儒家和道家,壹個是剛健有為,壹個是逆來順受;壹個是入世後的進取,壹個是隱退,這才是他們實現溝通互補的真正前提。所以,中國古代文人很多可以入世後成儒,出世後成道,或者融儒道於壹爐,逍遙自在,自由前進。
從歷史淵源上看,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的逐漸瓦解,中國進入了壹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壹些奴隸主和貴族逐漸失去了原來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地位,淪為窮人或奴隸。他們有的把草當茅屋,壹起犁地,隱居起來。在《論語》中,他們被稱為“隱士”或“隱士”。這些人對弱肉強食、混亂不堪的現實社會強烈不滿。和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壹樣,痛斥“天下無道”!同時,儒家和道家走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儒家面對現實社會,試圖探索壹條改造客觀世界的道路,哪怕是個人修身養性,最終也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孔子認為他和那些隱士的區別在於他是“不可或缺的”(《論語》)。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孔子能為官,止之,久止,速止。”孔子壹直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但事實上,無論世上有沒有路,他似乎都無意隱退。為了改變這個“無路可走”的世界,他雖然處處碰壁,卻百折不撓,骨子裏依然有著同樣的力量:“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麽。”在這方面,孟子並不遜色於孔子。在他看來,無論成功還是不成功,無論什麽時候遇到麻煩,什麽時候開悟,都不應該逃避這個世界;他主張用自己的方法“統治世界”,實現自己的“王道”理想;並揚言“要想統治世界,當今世界還有誰?”(《孟子·公孫醜》)他無意隱退。
面對殘酷的現實,道教深入人心,從自然中尋求壹條自我救贖的人生道路。根據《史記》、《老子列傳》和《莊子》對朝鮮的適用記載,老子本人是壹位“隱逸君子”。相傳他在周朝做圖書管理員,孔子向他要“禮物”。後來他退休了,寫了壹本書《老子》。莊子曾在宋代擔任漆園的管理員。辭職後,他說自己“壹輩子不做官,好快我的誌向”。他寧願隱居在簡陋的胡同裏,借米充饑,自己做草鞋,過著清貧的生活,也不願在楚威王的高薪邀請下,走到楚湘的位置上。從老子的無為自然、自私無欲、溫柔守女的思想,到莊子的無為無我、無名無欲、逍遙自在的精神境界,無不顯示出道家與儒家的不同。道教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頑強地守護著人類精神的尊嚴,孜孜不倦地開墾人類精神的荒漠,拯救生命於壹切無法消除的痛苦和災難之中,超越生命和世俗情欲的困境,使人獲得壹種寧靜、自由、聖潔的心境。老子和莊子都是隱士,但又不同於壹般的隱士。他們的隱退不僅僅是為了逃避無法改變的惡的現實,也不僅僅是為了避免作惡和幫助他人,更重要的是尋求壹種超越現實的精神自由。也許正因為如此,在《韓非子》的傑出學者名單中,道教已經從孫山中掉出來了。可以說,春秋戰國時期湧現出的大量隱士的現實生活,以及以老莊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個人經歷,是道家思想產生的社會基礎。而孔孟則遠離隱士的生活體驗,所以他們的思想歷程必然與老莊不同。
荀子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他總結了先秦諸子的思想。他在《揭秘》中談到莊子時指出:“莊子蓋天,不知人也。”這意味著莊子只註意到了代表自然的“天”,所以他忽略了“人”,也就是他用自然掩蓋了人。荀子進壹步指出,像莊子那樣理解“道”,只能是壹種順應自然。其實荀子只看到了問題的壹面。在問題的另壹面,莊子沿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對人的精神自由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極大地推進了人對自身的認識。這怎麽能說是“躲在天上不認識人”呢?
現實社會中,人們經常用“消極”、“厭世”等詞匯來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學。其實這裏有壹些誤區。只要深入到道家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學中,就不會貿然使用“消極”、“厭世”等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