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記載了古代人仰望天空的經歷。《詩經》中北風:“北風涼,雨雪濕。.....北風呼嘯,雨雪紛飛。..... "霈,雨雪宏大;哦,風疾。下雨了,下雨了,下雪了。意思是寒冷的北風吹來,風力大,帶來大雨雪。
經驗是古人做天氣預報的主要依據。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利用細繩感應濕度的原理來預測晴天和雨天的例子。元末明初樓元裏在《田吳佳行》壹書中也說:如果質量好的幹幹凈凈的琴弦突然變得松寬,那是因為琴床濕了;這種現象表明將會下雨。他還說,如果豎琴的琴弦發出的音調沒有調好,也預示著下雨的天氣,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幾千年過去了,天氣預報並沒有成為壹門系統的經驗科學,但人們對天氣現象的認識卻在不斷加深。其間,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公元1076年記錄了壹次縣城龍卷風,這是東亞地區最早的龍卷風記錄。他闡述了彩虹形成的原因,並記錄了“球狀閃電”。《孟茜筆談》在《神括》中也記錄了壹個成功的降雨預報案例。
明代鄭和下西洋體現了古人對天氣認識的深化,在航行中開始主動利用風能。
時間追溯到300多年前,中國出現了連續的氣象記錄和專門從事氣象工作的部門——“秦”。秦田健成立於清康熙十六年,即1677,類似於現在的政府氣象部門。他們制作了統壹的雨量計,使直隸地區(相當於今天的省)記錄晴天和雨天,觀測雨、雪、風、雷等天氣現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地面氣象觀測網。有了這個觀測網,京都(也就是北京)從雍正二年(1724)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累積了180年的連續觀測記錄。這成為我國現有檔案中持續時間最長的降雨觀測數據,可以說是我國氣象趨勢量化的標誌。
希望我的回答能被妳采納。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