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
新樂遺址被發現時是1972年的壹個冬日。沈陽東陵公社的水稻技術員孟受公社委派,購買了壹臺鍋爐在沈陽故宮博物院進行加工。壹次偶然的機會,在故宮的收發室,聽到考古部門的同誌給前來送文物的人講解文物知識。我靈機壹動,心想不久前在北嶺公社院子裏挖出的陶片會不會是文物?第二天,我把撿到的壹些陶器碎片送到故宮,經考古部門的同誌鑒定,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同時,我要求老孟,如果再發現這種文物,要及時上報。孟很是高興。壹天後,北嶺公社在挖暖氣溝時,又發現了壹個環形石錘和壹個石杵,還有燜土和陶片。考古部門的同誌接到老孟的報告後,立即趕到現場進行勘察,並撿出了兩塊拇指指甲大小的帶“Z”字的陶器,並告訴老孟,這種陶器可能比那兩件石器更早。從那以後,老孟對考古更感興趣了。1972年冬至1973年春,他利用業余時間和在基層指導工作的便利,對全公社及其鄰近地區進行了普查,發現了許多古文化遺址,並把收集到的標本上報給了市文物管理處。1973年春,市文管所組成調查組,對老孟發現的幾處遺址進行了仔細審查。當我們重新審視新樂電廠的宿舍大院時,在18室西墻外的壹個被拆除的倉庫地基的斷面上,看到了原來的文化層。老孟說,在那裏最深的土層裏,還發現了類似煤炭的東西(挖掘後才知道是精煤制品)。綜合分析,大家認為可能是史前文化遺址,有厚重的積澱和挖掘價值。為進壹步查明新樂遺址的年代和文化內涵,沈陽市文管所對十八間房屋西側1973+00、15至10、31進行了第壹次試掘。這次只打通了兩條壕溝,9種勘探方法,卻取得了重要的收獲。
首次證實該遺址有兩層文化積澱。上層出土的遺物以鼎陶為主,屬於青銅時代文化。下層發現了建築遺址和火堆,出土了刻有“之”字的深腹壺陶器,以及細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精煤制品等遺物,屬於新石器文化。
新樂遺址修復
新樂遺址的重要發現從1973年第壹次試掘到1993年,考古人員又對新樂遺址進行了四次發掘,* * *發現地下房屋40余間,其中三間大屋呈之字形排列,面積約100平方米,周圍還有中小型房屋,間距不足。中等戶型只有5套,面積在39平米到72平米之間;剩下的都是8平米到35平米的小房子。建築遺址均為半地穴式,平面為方形或圓角矩形。每個建築工地中間都有火,部分房屋邊緣也有火。在壹些房屋中發現了柱洞,其中壹些多達三層,大多數都用陶器碎片或礫石塊填充。門道在東墻或南墻,是傾斜的,但有些房子沒有門道。在目前發現的四十多處房屋中,2號最為重要。位於整個遺址中心附近,東西長11.1米,南北寬8.6米,面積95.5平方米。房間裏的生活面已經被火烤熟了,中央有火。在建築工地發現了三十四根燒焦的木柱,最粗的直徑為0.2 m,最細的直徑為0.1 m,保存最久的木柱長達近2 m。較粗的木柱大多倒向中間,較細的木柱大多與四壁平行。工地發現五十六個柱洞,三周布置。這些發現為進壹步探索建築施工方法提供了線索。
新樂遺址出土的陶器深腹圓柱罐和簸箕形斜口器
新樂下層出土了大量遺物,共計3000多件,僅2號房就出土了540多件各種遺物。遺跡的主要類型有石器、陶器、玉器、骨器、精煤制品、碳化木雕制品、碳化谷物、碳化貝殼、赤鐵礦和石墨。石器有三種:研磨、錘打和細石器。其中細石器數量最多,約占石器總數的40%。錘制石器數量僅次於細石器,磨制石器數量最少。敲擊器和刮刀占石器的大部分,其次是網和鏟子。石磨工具中鏑的數量最多,此外還有磨盤、磨棒、研磨機、刀、銩等;除了刮刀和石芯,石葉、箭頭和長釘占了細石器的絕大部分。
與石器相比,出土的骨器數量較少,主要形制為錐、蚌、箭頭。新樂下層也很少發現動物骨骼,可能與此處土壤偏酸性,骨骼保存困難有關。只有幾種動物的骨頭,如豬、羊、鹿等。,都有出土,食肉動物的牙齒形狀也保存了下來。現在還很難確定是屬於野豬還是家豬。
新樂遺址出土的細石器
陶器以紅褐色帶砂陶器為主,約占陶器的90%,有少量帶滑石的黑陶、泥質紅陶和泥質灰棕色陶器,部分小陶器有紅陶衣。陶器采用粘泥片、鋪泥條的方法手工制作,低溫、松胎質。陶器的類型主要是平底深腹圓柱罐,約占全部陶器的90%。此外還有少量簸箕形斜口器、高腳碗、碗。陶器紋飾以浮雕花紋為主,以浮雕鋸齒紋、螺旋紋為主,其次是浮雕點紋、錐刺紋,素面很少。壹般沿深腹罐口底部有壹條凹帶,內部浮雕有斜線和三角線。器身布滿浮雕的“Z”字,大部分是縱橫的,也有少數人用縱橫的“Z”字裝飾器身。有些深腹罐飾有浮雕和弦。斜口之字紋施於斜口之下,口邊處,外鼓背面壹般不裝飾。
新樂遺址出土的細煤制品
新樂遺址還出土了相當數量的細煤制品,制作精細,打磨光滑。
導管形狀主要有圓泡形、耳形、球形三種,也有圓錐形、橢圓形、圓餅形、帽形幾種。這些細煤制品沒有穿眼穿鼻,不能佩戴,排除了裝飾品的可能。有研究者認為,絕大部分精煤制品是成套出土的,基本組合為耳形、球形、帽形,很可能與占蔔等巫術活動有關。
新樂遺址還發現了於夫和玉鏨雕刻器,刀刃鋒利,有些還留有使用痕跡。此外,還發現了黑玉珠和白石珠作為裝飾品。
新樂遺址出土的木雕藝術
碳化谷物、碳化石、榛子殼等。也是在二號大型建築遺址中出土的。還有石頭做的珠子之類的裝飾品。碳化粒經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育種研究所鑒定,與東北大黃米相似。
尤其讓考古學家興奮的是,在二號樓遺址的東北角發現了壹件木雕藝術品。出土時已折成三段,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扁體,下部為圓柱形直柄,全長40厘米,寬4.5厘米,直徑1厘米~ 1.5厘米。破損嚴重,上半部分兩側雕有花紋,花紋相同,頭、口、身、尾大致可見。頭呈旋渦狀,口呈三角形,尖銳,中心似眼;器身雕有整齊的菱形紋飾,部分鏤空。下筒裝飾流暢,尾端微彎。雕刻精美,線條流暢。發掘者認為,這個木雕是鳥形的,應該是權杖,刻的是圖騰徽。最近有學者認為,這種木雕可能是壹種用作禮器的龍形毛發。
根據遺址出土木炭C14的測定,新樂遺址下層文化的年代約為6800年至7200年。由此可以確定,新樂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是目前沈陽發現的最早的人類生活遺址。
走進原始人村落,考古人員通過考古發掘揭開了新樂遺址上神秘的面紗,使我們了解了七千年前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面,就讓我們按照考古學家的指引走進這個原始村落,看看當時的沈陽人是如何生活的。
新樂遺址位於沈陽新開河北岸的平臺上。場地分布面積約654.38+087萬平方米,場地中心面積2.25萬平方米。考古學家在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0至80米的中心區域發現了40多座房屋。如果沒有被挖掘或毀壞的房屋,推測這個村莊至少有50棟房屋。如果每間房子住四個人,人口超過200;這應該是原始社會比較大的村落了。那時候的房子比較簡陋,都是半地穴式的。即先在地面上下挖半米左右作為房子的地面,然後在地面四周挖出柱基,再用樹搭起屋架,用草和泥粉刷墻壁,在屋頂上鋪上茅草。為了防潮,有些房子的墻壁和地板也用火烘烤。當時的社會還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過著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中小型住宅是供家庭居住的,大型住宅可能是宗族成員聚集和從事公共活動或工作的場所。
新樂遺址生活想象復原場景
七千年前,沈陽的氣候比今天的平均氣溫高三五度,比較潮濕。新樂人居住的平臺及其附近植被茂盛,以落葉闊葉樹和各種草本植物為主,缺少針葉樹種;山坡上生長著以橡樹、核桃楸、核桃、栗子為主的闊葉林,山坡下和河邊生長著山杏、山杏、榛等灌木,河兩岸的平川上生長著茂密的榆樹和柳樹。
那時候地臺南邊的新開河比現在大很多。河床在當前水面以下約5米,寬數百米。新樂人的經濟生活可能以漁獵為主,采集仍占壹定比例;大量石磨、石碾棒、炭化谷物的發現,說明原始農業已經出現,種植“黍”等谷物。勞動可能有壹定的分工。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
新樂人掌握了制陶技術。他們用泥板法和泥條板法制作陶器。當陶坯還沒有幹透的時候,他們就用弧形骨屑等工具在青陶坯上壓印出壹排排鋸齒形的圖案,然後進行烘烤。有人推測,這種印痕圖案可能來自於對植物面料的模仿。新樂文化的陶器比較松散,溫度不高,說明制陶業不夠發達。他們生產的陶器已經標準化,但器皿種類簡單。鍋的主要類型是深腹直罐,既是炊具,又是容器;盛食物的容器很少,只有高碗和小碗,反映出新音樂人的物質生活比較簡單。在壹個“側爐”附近還出土了壹個傾斜的簸箕形陶器,考古學家認為這是用來保存火種的。類似的器物在紅山文化、赤峰府河文化、遼西小河沿文化中也有發現,在吉林左家山遺址也有出土。上述文化均晚於新樂文化,說明其斜口器可能來自新樂文化,可見新樂文化的廣泛影響。
新樂人的生活雖然比較原始,但已經有了愛美的觀念。他們用玉、石和石做成珠子作為裝飾品。遺址中發現的赤鐵礦和石墨碎片有使用過的痕跡,顯然是用於美化和裝飾。2號房發現的木雕藝術,雕刻精美,線條流暢,代表了7000年前的藝術水平。如果雕塑被鑒定為鳥,或許可以證明新樂文化是信奉鳥圖騰的氏族。此外,他們還用各種精煤制品來占蔔,預測吉兇。
據調查,新樂的精煤制品原料采自富順地區,富順地區盛產煤炭,玉器的材料可能來自岫巖。這說明新音樂人有壹定的活動範圍;這些材料也可能是從與鄰近部落的交易中獲得的。
新樂遺址出土的石磨和木棒
保護新樂遺址新樂遺址的發現,找到了沈陽歷史的源頭,將沈陽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到了7000年前。同時,其考古價值和學術意義也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註。為進壹步確定新樂遺址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地位,遼寧省考古與博物館學會、沈陽市文管所於7月5日至8日在沈陽聯合舉辦了“新樂遺址學術研討會”,1982。與會專家學者高度評價新樂遺址的發現意義,認為這是東北考古的重大突破。與會專家壹致認為,新樂遺址下層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能與周邊文化明顯區分,並有壹定的分布區域,已完全形成壹種新的文化類型。命名為“新樂文化”,完全符合考古文化的命名原則。
與會代表也十分關註新樂遺址的保護,呼籲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新樂遺址的保護,充分利用這壹重要遺址。
著名考古學家蘇先生參觀新樂遺址出土文物。
根據專家學者的科學論證和呼籲,沈陽市人民政府於21,65438,0982公布新樂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1984年5月,新樂遺址文物管理所成立,1984年7月,新樂遺址博物館南展廳對外開放。1986,新樂遺址文管所更名為“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2001年6月,國務院將新樂遺址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新樂遺址博物館已成為展示沈陽悠久歷史和對市民進行歷史教育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