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政治生涯是這樣的:從二十多歲開始,他就想幹壹番事業,所以他非常關註天下大事,經常思考治國的各種問題,經常發表壹些見解。到他30歲的時候,他已經出名了。魯二十年,訪魯,召見孔子,與他討論稱王的問題,孔子由此認識了。魯二十五年,魯國發生內亂,魯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去了齊國,在那裏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和款待。他甚至準備把尼西周圍的田地封給孔子,卻被大夫顏英制止了。魯二十七年,時,齊國大夫想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助。齊景公說:“我老了,還能用。”孔子只好逃回魯。當時的魯國實際上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裏,叫做“陪臣治國”。因此,孔子雖然有兩次進入政界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直到9年被任命為京師宰。此時孔子51歲。孔子主政中都壹年,成績突出,被提升為小司空,不久又被提升為大司寇,拍照照顧魯國。12年,為了削弱三環(三世領袖、叔和石,因是的三孫,故稱三環),魯當時的國家政權實際上掌握在他們手中,三環的壹些家臣也不同程度地控制著三環),孔子采取了降三環的措施(即拆毀三環所建的城堡)。後來攻陷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環的矛盾也暴露無遺。13年,魯定公,齊國送80個美女到魯國,姬桓家接受女樂。君主和他的臣民沈迷於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在郊祀,祭後給大夫們送肉時,沒有像往常壹樣把肉給孔子,說明嵇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不得不離開魯尋找出路,開始了環球旅行。
孔子先帶弟子到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敬孔子。按魯的俸祿標準,給他六萬俸祿,但不給他官職,也不準參政。孔子在衛國生活了大約10個月。因為有人誹謗衛靈公,衛靈公對孔子產生了懷疑,並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著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投奔陳。路過匡城的時候,因為誤會被人圍攻了5天。我逃離了匡城,來到了迪普,遇到了發動叛亂的衛國貴族叔叔,再次被圍困。逃跑後,孔子回國保家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從迪普回來了,非常高興,親自去迎接他。從那以後,孔子幾次出國,又幾次回國。壹方面,衛靈公對孔子有好有壞;另壹方面,孔子出國後,無處可去,不得不返回。
到了二年(孔子五十九歲),孔子離開魏國,經過曹、宋、鄭,到了陳,在陳住了三年。當吳國攻擊陳時,戰爭爆發了,孔子帶著他的弟子離開了。楚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就派人去迎接。陳、蔡的大夫知道孔子做的事有問題,怕孔子在楚國受到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他們派勞工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圍在路中間,不靠前面的村子,不靠後面的店鋪。在吃完他們帶來的所有食物後,他們被剝奪了7天的食物。最後,子貢找到楚人,楚出兵迎擊孔子,孔子和他的弟子才免於壹死。孔子64歲回到衛國,在弟子冉求的努力下,68歲被迎回魯,但仍是敬而不用。16年,魯哀公,孔子73歲,得了重病,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