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載體來看,主要有陶文、玉器、甲骨文和金文,其中以甲骨文為最多。
商代文字資料主要包括陶文、玉器、甲骨文和金文,以商代晚期的甲骨文為最多。各種材料上留下的文字與甲骨文屬於同壹系統,所以商代的文字可以用甲骨文來代表。
甲骨文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壹種文字,是商代晚期的壹種占蔔文字,也是當時實際使用的壹種文字。起初有人稱之為龜版、龜甲銘文、龜甲骨銘文、龜甲獸骨銘文,後來又有人稱之為珍蔔辭、甲骨文、陰虛證甲骨文,還有人稱之為殷墟書法、陰虛證字。
商代甲骨文有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借代字、指物字等多種構詞方法。,而且已經是成熟的寫法了。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發現4672個字,學者已知的有1072個字。甲骨文的書寫材料比較堅硬,所以字體是方的。同時,青銅器銘文,因為是鑄的,所以字體圓潤。
甲骨文中,除了少數漢字是用毛筆書寫,然後用刀刻字外,壹般都是用特制的青銅刀直接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由於這些材料比較堅硬,往往被雕刻成直線,所以大部分字形都變成了方形或長方形。這種獨特的民族文化藝術壹直保存至今。甲骨文中有“書”字,看起來像是竹簡的集合。商代既然有筆,有簡書,就可以知道當時有簡書寫的文獻。現在,在古代文浩收集的《尚書》中,有五篇據說是商朝的遺物,其中有三篇被認為是真正由商人寫的:盤庚。周人曰:“唯殷先人有書典”(《尚書?更土”),應該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