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有兩個外號,壹個是“及時雨”,壹個是“胡”。宋江平時解決困難糾紛,扶貧濟困,急人所急,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生活。所以人們“把他比作天上的及時雨,可以拯救壹切”,“及時雨”是對宋江救人於危難的品格的贊美;“報乙”原本是宋初最低級的軍事官名,後來逐漸成為人人可用的自嘲詞。“胡”是動賓結構,是宋江為了謙虛而“自稱”的,後來成了綽號。顏卿還有兩個外號,壹個是“浪子”,壹個是“蕭藝”。燕青是壹個不想被習俗和道德規範束縛的人。他壹身白肉,滿身繡花,知道故事的結局。他演得好,唱得好,戳穿白話文,繼續真實,在各個地方說話,說當地話。《浪子回頭》是對燕青放蕩不羈行為的總結。古人稱燕雀為B,燕青姓燕,所以“B”來源於其姓燕,“小B”在古漢語中是意動用法,表示“鳥比不上B”。用“小B”作綽號,本來有贊美顏卿“輕身巧技,無人能及”之意。
108位英雄中,綽號為獸蛇蟲的有36位* *,占三分之壹。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動物。這種動物是“仁者獸,麋體,牛尾,壹隅”,常用作吉祥的象征或比喻優秀的人。盧俊義,北京富家子弟,身高九尺,相貌如神,棍棒天下無敵。他因金錢、身材、武功被人戲稱為“玉麒麟”,稱贊他是壹個傑出的人物。(“玉”,壹個表示尊重的詞,常用於尊重他人的身體言行。)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是壹種長有鱗片和角的動物。《說文》中說龍是“壹鱗蟲之長,可靜可明,可細可巨,可短可長,春分達天,秋分潛”,可見龍是很能幹的。在水泊的英雄中,綽號中帶“龍”字的有七個* *:公孫勝因為學了許多武功,又學了壹門道術,能像龍壹樣“呼風喚雨,乘雲驅霧”,所以綽號“入雲龍”;史進的外號叫“九條龍”,主要是因為他身上紋了九條龍繡,而且他還有壹身好功夫,武藝高超,天不怕地不怕。二叔鄒淵、鄒潤,叔鄒淵,忠義寬厚,武功高強,被稱為“出”。他性情剛強,打鬥時像壹條從樹林中走出來的龍,令所有動物聞風喪膽。侄兒鄒潤,因長大出生不相合,故稱“獨角龍”。他後腦勺長了個肉瘤,像頭上長了角的龍。他被性喚起,壹端能敲掉壹棵松樹,讓他目瞪口呆。餃子和鸛都是古代傳說中的龍。餃子能出水,氣勢磅礴,鸛能吐氣,使之成為海市蜃樓。童威和孟桐兩兄弟在河中央航行,乘風破浪,沖浪,就像遊龍在水中嬉戲,所以被稱為“出洞餃子”和“過河”。李俊擅長功夫和遊泳。他靠在長江裏撐船謀生。人們稱他為“渾江龍”。這個外號應該是“渾江龍”的意思。然而另壹個故事是,宋朝為了清理黃河泥沙,發明了壹種巨大的鐵耙,攪動水底的泥沙,使之隨水流入海。這種用於河道治沙的鐵耙被稱為“混河龍”,給李俊起了壹個綽號“混河龍”,意思是稱贊他技藝高超,能夠“翻江倒海”。
李穎的綽號是“飛鷹”。“刁”又名“禿鷲”,爪子鋒利,翅膀有力。它是壹種猛禽,可以從天上直直地俯沖下來。李穎是獨龍崗東村的主人。“弄個渾鐵點個鋼槍,鐵背後扔把刀,每壹步都帶人進去,神出鬼沒。”就像壹只巨鷹從天而降撲向食物,讓獵物防不勝防。江湖外號叫“飛鷹”。歐鵬的別稱是“墨雲金翼”,意為“觸雲”,“金翼”意為“黃褐色的翅膀”,“翼”由它的名字“鵬”改編而成。歐鵬之所以得此綽號,是因為他得罪了上司,在江湖中逃脫,意思是離開牢籠,像鵬鳥壹樣飛翔。
豹是壹種大型、強壯、兇猛的貓科動物,毛發上有斑點或圖案,相當的樹棲性。林沖的外號叫“豹子頭”,這是根據他的長相得來的:身高八尺,豹子頭,有眼有須,不怒自威,就像壹只兇猛的豹子;另壹方面又稱贊他武藝“不凡”:皇軍是皇帝腳下的精銳之師,勝似虎豹,林沖是京師八十萬槍棒皇軍的總教頭,相當於“豹子頭”。楊林是壹個英俊的男人,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直直的鼻子,方方正正的嘴巴,漂亮的眉毛和稀疏的眼睛,還有壹條寬腰。此外,因其“定居青林”、“樹棲自然”的特點,又被稱為“錦豹”。(金:漂亮。)唐龍是個“穿針引線使槍棒”的鐵匠,有點心計。因為他全身都是麻子,長得像豹子,所以被稱為“金錢豹”。
綽號鱷魚的梁山好漢有兩個:壹個是朱貴,綽號“旱地抗法”,現在叫鱷魚。朱貴從小長著壹張帥氣的臉,拳頭和骨頭,三叉黃胡子。他以開酒店的名義,帶著錢來了。“輕的時候,汗會翻出來,重的時候,他會把瘦肉變成蠍子,把肥肉煎來點燈。”從外表到本性,他都像爬上岸的鱷魚壹樣殘忍,外號“旱地亂了”,如畫。第二個是王,綽號“霍山婆”,與“霍山”同為“閃電”之意,常用來形容人的動作迅速敏捷;“婆”或“豬婆龍”是長江中下遊揚子鱷的別稱。揚子鱷小而敏捷。王住在長江邊。她又小又瘦,在水裏做壹根棍子,走路和跳躍都很快。“火山坡”這個綽號描述了她的外貌和動作的特點。
古人常用蛇和蠍子來比喻惡毒的人或不能惹的人。在梁山好漢中,有三個綽號叫蛇和蠍子。解珍和傑寶兩兄弟出生在獵戶座,他們都制造了鐵尖鋼叉。他們都有驚人的武功。解珍的綽號是“雙頭蛇”,而介寶的綽號是“雙尾蠍”。這些“雙頭”和“雙尾”指的是這對兄弟使用的雙股鋼叉,他們分別被稱為“蛇”和“蠍子”,因為解珍生性邪惡,而傑寶。楊春腰細臂長,長得像條蛇。雖然他功夫不好,但是力氣不小。他舞著大扁擔刀,可以“遍地撒花”,外號叫“蘄蛇”。
侯健皮膚黝黑,膚色較淺,像猿猴。他是“壹手裁縫,壹手飛針壹手針線,也習慣學槍棍”。他手臂處理巧妙,縫紉高超,被稱為“無臂猿”。這意味著手臂是靈活的,可以自由使用。狗,尤其是古時候的大狗,後來是狗和狗的通稱,在舊時代常用作表示謙虛或蔑視他人的詞語。紅頭發黃胡子的段,靠偷北地的馬為生。他被稱為“金毛”,暗示了對他“偷馬”行為的鄙視。把人叫做“老鼠”,比喻行為不當或無足輕重的人。白勝是個遊手好閑的賭徒,人稱“白日鼠”。這個“白天”隨他姓,“老鼠”鄙視他的不當行為。跳蚤是壹種微小的紅褐色昆蟲,吸人和動物的血,擅長跳躍。它被稱為“跳蚤”,用意很輕。走起路來又矮又輕,飛檐走壁。妳可以像壹只微小的跳蚤在寬闊的鼓面上跳來跳去,但妳所做的卻是“翻越籬笆騙馬”,像跳蚤壹樣“寄生”,這就叫做“鼓上的跳蚤”。既是對其輕功的褒獎,也是以偷竊為生的輕活。
古人迷信,信神(神),信神(地)。諸神之中,雖有分工、類別、責任、善惡,但都是身懷絕技、能力非凡的人。所以古人給異於常人的人起外號,也喜歡稱之為神。梁山好漢中,外號叫神星曜的有28 * *個,占了四分之壹以上。
相傳“神”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或主宰,“仙”是能達到最高天界境界的人物,“聖”是道德、智力或技藝極高的理想人物。這三個都是不可預測的強大的神。據此,人們常用“神”、“仙”、“聖”來形容技藝超群或精通壹件事的人。戴總,面龐寬闊,嘴唇方方正正,身材修長秀氣,有著壹等壹的驚人道術:四匹鐵甲馬(綁腿)壹天能走八百裏,因行走速度極快而被稱為“沈星太保”。(太保是對亡命之徒的尊稱,宋元時期也用於對寺廟、巫師的稱謂。)單廷覺,鐵帽黑纓,黑油甲,騎深黑馬,使黑槍。他的服裝和物品合在壹起“像北方的烏雲”,因善用“驅兵之法”而被稱為“聖水將軍”;魏定國,金盔紅纓,騎胭脂馬,熟銅刀。他的服裝和物品合在壹起“就像南方的壹把火”,因精於“火攻之法”而被稱為“神火將軍”。精通各種字體的蕭讓,因為擅長書法,被稱為“大師級學者”。蔣敬足智多謀,精於書本計算,積累不少,還不錯。因為擅長計算,所以被稱為“神算子”。傳授金針玉刃的安道全老師,因醫術高超,壹直被譽為“神醫”。朱武雖然不擅長武功,但精通陣法戰術,謀略廣泛。因善於出謀劃策、運籌帷幄,被譽為“神奇的軍事家”。生於漢朝的馬林吹雙鐵笛,這把大鐵架離他很近。他被稱為“鐵笛仙子”,因為他的鐵笛吹得非常好,優雅得像壹個仙女。
“太歲”是傳說中的神的名字。古人認為太歲之神在地上,建築土木時避開它的位置會不吉利,後來成為不能或不能得罪的人的專稱。“二郎神”(即楊戩)是道教流傳的天上惡神。他目光炯炯,武功高強,善於變化,人不敢惹他。“閻羅”是佛教的鬼王,他統治著地獄,也統治著幽冥。壹切鬼神都害怕,後來比喻極其惡毒的人。阮筆下的三傑,都不懂文墨,都有壹手好本事。大哥阮小二,嘴巴大,眼神冷,頭發黃,臂力千斤。他仿佛站在了獅子坑裏,令人望而生畏,被稱為“地盤太老”;阮小五,二哥,眼如銅鈴,手如鐵棒,笑容殘忍,善解人意。和廟裏的二郎神雕像壹樣,令人望而生畏,被稱為“短命二郎”。(《短命》意為“使人不長命”)三弟阮,雙目圓睜,滿臉橫肉,身厚黑黝黝,狀似鐵銅,酷似城隍廟裏的鬼王,使人心驚膽戰,被稱為“活”。三兄弟的外號都有壹種讓人覺得不舒服的兇殘氣息。二郎神楊戩被稱為“天目”,是因為他的中眼可以觀天庭,觀凡間,下地獄,擅長區分人妖和妖怪。代代門之子彭琦,眼神明亮,聲音洪亮,武藝出眾。因其威武的外表和二郎神般的三尖兩刃刀,被稱為“天目將軍”。
哪咤是三頭八臂的神,善用幹坤圈傷人;大聖(美猴王)是魔佛,變化多端,善與金箍棒搏鬥。這壹個神,壹個佛,征服敵人,極其勇敢。擅長腳法的和李棍,擅長使命牌,壹個24飛刀,壹個24標槍,百步帶人。這兩個人無疑都很厲害,但是叫“八臂哪咤”,等於哪咤的八臂,李棍叫“飛天大聖”,比孫悟空還要厲害,所以外號有些誇張。金剛是佛教中持金剛乘(印度古代兵器)的佛的隨從。古人常用它來比喻壹個巨大而強大的人。身材高大的宋萬像壹尊站在半空中的金剛壹樣冷靜,但他的技巧很低。他被稱為“雲中金剛”,綽號有些誇張。判官,原指唐宋時期協助地方巡撫處理公務,據說是指嚴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員。紅胡子紅眼睛的李立,在揭陽嶺下經營著壹家酒店,專事搶殺商賈,就像燕王手下的貪死鬼。江湖上有“死神判官”的綽號。)描繪了他殘暴的本性。夜叉,原本是印度神話中的半神半鬼,是佛教徒所說的吃人惡鬼或行動迅速、行蹤詭秘的惡鬼,即“會吐的鬼”或“會染病的鬼”。“婊子”是壹個特殊的詞,用來形容壹個兇狠的女人。孫二娘,腰如輥軸,木棒如手腳,眉眼兇悍,無婦人之柔,善於殺人賣肉,技藝出眾,兇悍異常。江湖人稱他為“神龍”,真的如其名。
神中有壹些邪靈之類的,沒有固定的名稱。他們的招數往往是隨意的事或物引起的。迷信的人把專事死亡、哀哭的惡神稱為“桑門神”,並用這個名字比喻帶來厄運的人。鐵面露眼的鮑旭,不得不殺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桑門神”。迷信的人把礙事、犯險的惡鬼稱為“兇神”,並以此為路上遇到意外時“沖撞路神”。於寶思,身高十尺,腰寬,壹生做賊,劫人錢財,給人帶來厄運,世人也就相應地給他起了個“兇險道神”的綽號。混世魔王,原為佛教術語,指擾亂世界的妖怪。樊瑞,武功高強,知幻知幻,能呼風喚雨,是個能給人帶來災難的小人。世人也相應地給他起了“混世魔王”的綽號。三位英雄的綽號都凸顯了嗜血的兇殘。
鬼是傳說中類似人類的怪物。迷信的人認為鬼是人死後靈魂離開身體附著在植物或動物身上而變的。由於傳說中的鬼猙獰多變,傷人且善於掩飾,所以人們常用“鬼”作為詛咒,以表示輕蔑或厭惡。梁山好漢中,有三個人外號叫“鬼”。劉唐,紫黑色的寬臉,壹身黑肉,黑毛腿,太陽穴上有朱砂記錄,上面還有壹根黑黃相間的頭發;杜興臉型寬闊,臉頰方方正正,眼神清新,耳朵大,面容粗獷。兩人都因為長相醜陋,外形粗獷,分別被稱為“紅發鬼”和“鬼臉”。曹政雖然“好畜被殺,屍骨被砍”,精於擅斷,但由於“祖傳屠夫出身”,社會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揮刀鬼”這個外號,是對曹政的壹個蔑稱。
星宿,在《說文》中說是“萬物之精,星宿列於上”。它們是宇宙中發出或反射光的天體,廣泛分布於天空,不計其數。武勇,智多星,綽號“智多星”,稱贊他的戰略比天上的星星還多。星星經常在夜空中閃耀,刺眼,人們喜歡用星星來比喻某壹方面的優秀或傑出的人。孔明和孔亮兩兄弟性格堅韌、勇敢、好勝,弟弟則急躁、愛與人爭吵,兩兄弟性格特征突出。因此,他們稱孔明為“羽星”。)稱孔亮為“獨火星”。(獨立性:攻擊性強的狗;火:脾氣暴躁;“獨火”意為“惡狗”,意為傲慢,難以相處。為了認識星星,觀察天象,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組。每壹組星星被稱為星官,並以神話人物、動物或神器的名字命名,如三元和二十八夜。“井木犴”是南方朱雀七夜二十八夜之首,它的本來面目是北方野狗。郝的出生是因為他的母親夢見了的轉世,又因為他的十八般武藝和壹樣,所以被稱為“井木犴”。《魏》是東方黑龍七夜二十八夜中的第六夜。它的全名是“尾火虎”,有九顆星星,也叫“九尾”和“陳輔”。農民陶·王宗早上起來犁地。他身材結實,皮膚黝黑,像只烏龜。他有力氣,會用劍。他被稱為“九尾龜”,既符合他日出時的養殖特點,也符合他的長相。
源於愛好、特長、性格、外貌甚至職業的綽號在梁山好漢中最為常見,這就形成了梁山好漢綽號的壹大特色。
鐵是壹種金屬。由於其堅硬的本性,古人常用它來形容某些、確定、穩定、有力的事物或正直、剛毅、不為所動的本性。掌管文書事務的小官(孔目)裴宣,是壹個出色的刀筆。他忠誠,直爽,聰明,他拒絕與之相處。他被稱為“鐵面孔目”,這是對他公正誠實,坦率和毫不留情的處理風格的贊美。從小隨父務農的宋慶沒有想過仕途,生活在壹些農村。他被稱為“鐵扇”。這個“風扇”是壹種用來搖風使人體感到涼爽的器具。“鐵扇”是壹種性用品,它贊美宋慶輕巧、孝順父親、安慰長輩。快樂又聰明,他什麽都懂,各種音樂他都懂。他被稱為“鐵子”(“子”是壹只歌聲優美的雲雀。)就是贊樂和唱歌特別好聽,像百靈鳥唱歌,聲音出眾。蔡福,英俊瀟灑,是個劊子手,令劊子手喪膽,使鬼斷魂,舉臂揮刀,壹刀斃命,人們稱他為“鐵臂”,稱贊蔡福行刑的專業技術。
以武器命名的英雄都是很厲害的人。關勝,漢末三分義武安王關羽的直系後裔,出身規模和祖上差不多。他身高八尺五六,自幼習武,使了壹把青龍偃月刀,號稱“大刀”。胡是宋初著名河東名將呼延贊的直系後裔,威風凜凜,制作了兩條銅鞭,史稱“雙鞭”;董平,聰明機智,有“雙臂將軍”之稱,因善使雙槍。關勝、胡、、董平都有做錯事的勇氣,都是《水滸傳》中的五虎將。長得好看的許寧,從祖上學會了金槍(鉤鐮槍)法,舉世無雙。他立即移動或行走,神出鬼沒,被稱為“金槍手”;張青,壹個勇敢的戰士,出生在老虎的背上。他擅長用飛石打人,人稱“無箭”。許寧和張清都是驍勇善戰的名將,是古代八大將軍之壹,水滸馬軍的先驅..
霹靂、旋風、霹靂是極具破壞性的自然現象,在宋代被借用為火炮的名稱。官宦出身的秦明,為人威猛,急躁雷霆,使壹根狼牙棒所向披靡,因其雷霆萬鈞之勢,被稱為“霹靂火”。(霹靂,指的是又急又響的雷聲。)李悝jy,壹個渾身長毛,皮膚黝黑的男人,兇如烈火,嗜酒如命,殺人如麻,因為他能摧毀壹切而被所有人所畏懼,因此被稱為“黑旋風”。旋風,夾雜著暴雨的旋轉風。周天子嫡系後裔柴進,端莊賢淑,慷慨大方,樂於助人。他是世俗的孟嘗君,因為手握丹書鐵券,做事如旋風槍,被稱為“小旋風”。(意為“旋風不及”。)淩震,壹個武功高強的人,是宋朝的第壹炮手。他制造的大炮可以射到14或15英裏遠,天會塌下來,巖石會裂開。因為擅長造炮,威力不可抗拒,被稱為“霹靂”。(意為“閃電劈空,雷聲震人”。)四大英雄都是用大炮起的外號,都是名副其實。
壹個以外貌和長相為綽號的英雄,他的體貌特征或者服飾特征是非常明顯的。落草前,朱仝是騎兵隊長。他助人為樂,武功高強。他不是壹個遊手好閑的人。他身高八英尺四十五英寸,長著壹張棗紅色的臉和壹顆馬太星星。壹只老虎長著胡須,有壹英尺五英寸長。他被稱為“大胡子”,因為他看起來像關雲長。魯,原屬京略府管轄,身長八尺,腰闊。他如大佛降臨,力量萬公斤。他被稱為“花和尚”,因為他滿身美麗的花刺繡,因為他勇敢地戰鬥殺人,他剪了頭發,成為壹個和尚,以避免訴訟。宋武,宋代著名武術家周統的傳奇弟子,性格剛烈,意誌堅強,身體強壯如獅。他因為厭惡疾病,殺了很多人,做了壹件佛服避禍逃亡,被稱為“猴子”。(頭陀:原意為抖擻心神,洗滌煩惱,是佛教僧侶實行的壹種苦行,也用來指沒有剃發乞食的僧侶,即行者。)張順,武功不錯,尤其擅長水性:能在水面上遊四五十裏,在水下躺七天七夜。因為天生白肉如雪,在水裏遊來遊去像壹條白跳魚(白鰭豚),所以被稱為“白跳浪”。玄贊,落草之前是壹個低級武官(護義使者)。他以前是王宓縣的馬(女婿)。雖然身高八尺,使鋼刀,武藝出眾,但天生壹張像鍋底的臉,鼻孔朝天,卷發紅紅的。因其面目特別醜陋,被稱為“醜馬”(君主也因其面目醜陋而死)。善於配馬的皇甫端,猶如伯樂。他擅長治療頭口,無壹例外都能康復。他是獸醫巫師。因其不落俗套的外表,藍眼睛黃胡子,長相奇特,被稱為“紫胡子”(長著紫色長胡子的伯樂)。孟康,人高馬大,擅長建造大小船只。因其玉皮,善造船,被譽為“玉藤”。從小酷愛槍棒的鄭天壽,身材修長,胸肌寬闊,留著三齒小胡子,相貌英俊。他因為臉白,被稱為“白臉老公”。(郎軍,對男青年的尊稱)蔡慶,小牢房,濃眉大眼,氣質剛強,因為天生愛戴花打扮,被人稱為“壹朵花”。《水滸傳》中很少描寫杜遷,只知道他是梁山泊最早的領軍人物之壹。杜遷本事低,外號卻嚇人。江湖人稱他為“摸天”,大概是因為他有著遠高於常人的高挑身材,或者是跳高專家。
梁山好漢直接以古代人物的姓名或頭銜作為綽號,其綽號結構在古代漢語中都是使役或意動用法。致使用法的別稱都含有超越或優於壹個古人的意思,意動用法的別稱都有與壹個古人比較,與壹個古人不可比的意思。武功高強的楊雄,相貌堂堂,眉毛在太陽穴,兩眼朝天,留著幾撇小胡子,臉色淡黃,因武功高強,長相酷似傳說中的關索,被稱為“關索”。(傳說關索是關羽的第三個兒子,長得很像他的父親。“關索”的意思是“比關索好”。)孫儷,身高八尺,淺黃色的臉,留著胡子,很壯實。他用弓努力射擊,騎著壹匹劣馬,習慣了鞭子和槍。由於他的外貌和他使用的武器,他被稱為“病態的尉遲”。(尉遲是復姓,尉遲恭是,唐朝開國大俠,用的兵器是虎眼竹關節。“病晚”就是“超越尉遲恭”。)孫儷的弟弟孫信,身強力壯,長得像哥哥,又有學哥哥的本事,是個好鞭子,所以人稱“小尉遲”。(“小尉遲”的意思是“尉遲恭比不上”。)華容道,唇紅齒白,膀闊腰細,銀槍硬弓出神入化。由於他高超的箭術,他被稱為“小李廣”。(李廣,西漢名將,驍勇善戰,用他的好槍法嚇唬敵人。、郭勝皆雄才大略,令畫戟,愛穿赤甲,愛騎紅馬。他們被稱為“小侯文”,因為他們與呂布同姓,喜歡向呂布學習,長得與呂布相似。(《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呂布,名叫侯文,曾使田方畫戟騎赤兔馬,以勇猛著稱。)郭聲琨身穿白衣白甲,愛騎白馬,因長相酷似薛而被稱為“賽”。(薛,唐代名將,愛穿銀甲,作戰勇猛,善用兵,謀略深,戰功卓著。)周統,面寬體壯,使青槍沈,以山為王,劫家。雖然武功低微,但因為霸道無情,被江湖人稱之為“小霸王”。(霸王,尤其是項羽。秦死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有“恨天無柱,恨地無環”的豪氣。)
被各種事物如性格或氣勢描述為綽號的英雄,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或不同尋常的神韻。索超,身高八尺,儀表堂堂,威風凜凜,武功高強,綽號“深水炸彈”,意思是他性急,總是像往火裏撒鹽,劈啪作響;還稱贊了他為國爭光、身先士卒的忠誠和勇氣。石秀,生而平等,矯健如虎,謹慎豪放,拳腳犀利,綽號“亡命三郎太”(多次舍命救人的人),是對他壹生堅持不懈、道路坎坷、救死扶傷、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贊美。焦挺雖然是相撲高手,但容易發脾氣,“性不好如山”。誰也沒辦法。“無臉”這個綽號對他來說是個貶義詞,因為他性情古怪。穆弘和穆春兩兄弟都是土豪,看起來都像是廟裏的靈官。我哥武功高強,威風凜凜。弟弟雖然武藝壹般,但是狠毒兇狠。穆弘的外號叫“不堵”(不能堵),穆春的外號叫“小堵”(不能攔),這是形容穆氏兄弟在當地獨斷專行,無人敢攔。以賭博為生的石勇,因為殺人而活在江湖。他的謚號“石將軍”不僅來源於他的姓氏,更是他倔強忠厚性格的寫照,即“趙為官家,主公已舍僅二人(柴進、宋江)”。石將軍:壹個將軍的雕像站在墳墓的兩側,由石頭雕刻而成。常用來形容壹個人死牛脖子,不靈活。)虎豹之相黃信,慣使桑門劍。原來他是青州兵馬大都督,是個厲害的武術家。因為他狂妄自大,吹噓要抓青州控制下的三惡山(青峰山、二龍山、桃花山)豪強,所以被稱為“真三山”。野心勃勃的韓桃,讓壹棵棗樹巍然屹立,有捕龍誘虎之力。因為他是打敗了很多武林高手而誕生的,所以被稱為“百勝!將軍”。綽號“真三山”和“好吃!將軍”突出了人物的英勇和非凡的力量。
到了宋代,除了舵手叫“船夫”之外,所有的船夫都叫“船夫”。(“火”和“幫”是壹樣的,夥計。)張衡,身高七尺,黃胡子,紅眼睛,很會遊泳。他像地上的壹只鞋壹樣沖過波浪。他靠擺渡船只和向商人勒索錢財為生。人們叫他“怒舟”,這是根據他的“職業”起的綽號。張青曾在光明寺為僧人種菜,因其擅長種菜而被戲稱為“菜園”。後來張青因為殺了和尚被流放江湖,就在十字坡樹下搭了幾間小屋,叫賣酒。事實上,他搶劫和殺害過去的商人,靠賣人們的包子為生。這麽殘忍的人的外號還跟著平庸的“菜園”,極不相稱。
金大堅,相貌不凡,資質美艷,因其對玉的精雕細刻而被譽為“玉臂匠”,擅長寫石碑、拾書玉痕、槍棒搏擊。別稱中的“玉”既是名詞用作動詞,也指“雕玉”,指出金大堅的職業;另壹個表示尊敬的詞,“玉臂”的意思是“非常好(非常靈活)的手臂”玉臂工匠這個綽號非常符合金大堅所說的他的雕刻技藝是“中原壹絕”。
胡三娘,人稱“張”,是壹個頗令人費解的綽號。“壹”這個外號可以解釋為“純而不雜”。古代有“壹綠”之說,意為“純青”。用作比喻時,就像現在的“清純可愛”。“綠”也可以說是“綠蛾子”,特指漂亮的女孩子;“張”可以解釋為“丈夫和女兒”,即“女丈夫”,特指壹個有英雄氣概的女人。胡三娘,天生麗質,美如花,妓待亭,可謂“壹綠”;我習慣用日月雙刀,壹下子就像法律壹樣好了。我善用紅棉套索,不會抓不住繩子。我會沖鋒陷陣,不放過壹個男人,足以稱得上“張”。按照美貌和功夫的順序,胡三娘綽號“張以慶”似乎更合適,但梁山好漢主要講的是“武功”。“張以慶”漂亮第壹,功夫在後,不代表“武功”。如果列為“張以慶”,雖然突出了功夫,但容易歧義難讀,所以詞序調整為“張以慶”。
水滸中有108個英雄,性別有男有女,相貌有帥有醜,出身有富有貧,體型有貴賤,性格有剛柔,智力有高低,武功有強弱,宗教有多樣,因“義”而聚。我猜想,作者給每個英雄起綽號,其用意只是為了方便讀者更好地構思心目中的人物,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特點。這從歷代眾多畫家所畫的108幅英雄畫像,甚至從現在拍攝的影視片中水滸人物的造型,都可以印證作者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