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家庭是壹個人的宿命。
每個人壹生中都有兩個家。壹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父母,有兄弟姐妹。另壹個是我們結婚,長大後結婚的家庭。
第壹個家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有了孩子,我們就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弗吉尼亞?薩提亞曾說:“壹個人與他的出身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聯系可能會影響他的壹生。”
印度團結大學的創始人阿瑪巴關也說過:“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際關系都是童年和父母關系的翻版。所有的人際關系都反映了妳和父母的關系,所有的關系都會真實地反映妳和父母之間發生了什麽。”
在每個人的壹生中,出身家庭對他的影響最早、最大、最久。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受到系統成員的影響。
也許我們看不到,但是那些父母的觀念,性格特點,行為模式,夫妻關系等等,真的對我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某種程度上,出身家庭確實影響壹個人的壹生和命運。
02
出身家庭的第壹個主要影響:
親密的關系
在心理學上,有壹種理論認為,我們的親密關系、婚姻和情感模式,往往來源於童年時期與父母互動的心理體驗。
出身家庭是第壹個學習個人情感經歷和男女相處方式的地方。壹個人的婚姻幸福與否,通常已經在他成長的家庭和童年的經歷中種下了根。
壹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缺失的部分,往往會在成年後拼命找回,甚至帶入未來的愛情和婚姻中去尋找,給親密關系帶來困擾;而壹個人對出身家庭滿意的部分,很容易做出選擇。
就像民國才女張愛玲,從小缺乏父愛,被父親嫌棄、否定、毆打甚至叫死,所以長大後會把對理想父親的渴望投射到伴侶身上。胡蘭成比她大14歲,雅拉比她大29歲。
張愛玲自己也曾透露過對婚姻的看法:“我壹直認為男人應該大十歲或者更大。我覺得女人要幼稚,男人要有經驗。”
這種擇偶觀的形成,其實是她對父愛的追求。
張德芬老師曾說過:“在親密關系中,我們會在年輕時不自覺地把愛人當成自己的父母,繼續和他壹起完成未完成的任務。”
03
出身家庭的第二大影響:
性格特征
李開復說:“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會責怪別人。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很擔心。笑著長大的孩子是害羞的。在恥辱中長大的孩子會有負罪感。”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是自信的。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是可以忍受的。在表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像自己壹樣在認可中成長的孩子。”
我用壹小段話告訴妳不同出身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同的性格特征。
認識壹個女生,從小聽話懂事,成績優秀。她的父母對她很嚴格。出了事,就是壹個教訓,甚至是壹頓揍。
導致她壹直不敢與人交流,始終無法融入群體。因為她內心有著強烈的自卑和不安,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被人喜歡。
從心理學上講,孩子的自信和對自己作為壹個人的價值的肯定,根本上來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如果壹個人在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或者發現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我必須聽話,懂事,做得足夠好,才能得到父母的愛。那麽,即使他後來成就再大,內心也總是有所欠缺。
所以,那些從小就和父母親近的孩子,長大後在人際關系上往往會更加自信和自如。反而容易讓孩子自卑,有社交困難。
04
出身家庭的第三大影響:
親子關系
我曾經看過壹部非常有趣的漫畫。孩子犯錯,父親拿起雞毛撣子就要打兒子。這時,爺爺壹手抓著兒子,壹手抓著雞毛撣子吼道:“爸爸跟妳說過多少次了,不要打兒子!”
《出身家族》最可怕的是它的強延續性。如果我們在原生家庭所遭受的創傷沒有得到醫治和成長,很有可能悲劇會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重演。
就像有些家長對孩子脾氣不好,總是在打罵。等孩子長大了,他發誓再也不生孩子的氣了。結果孩子每次做錯事,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壞情緒。
還有壹些孩子,從小就和父母關系冷淡。長大後想和孩子親近,卻發現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對孩子好,而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在出身的家庭中體驗過良好的親子關系,所以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處好。如果妳想改變,妳必須長期學習和成長。
比如國際頂級家庭規劃師Berto?Ushamo說:父母自然能給予孩子的愛,通常是他們從父母那裏得到的愛。
作為壹個父親,如果我從父母那裏得到了很多的愛,我對孩子的愛就會自然而然地流出來;如果我沒有從家裏得到足夠的愛,就很難自然而然地給孩子愛。
05
出身家庭的第四大影響:
現金關系
路易斯·海伊在《重建生活》壹書中列舉了壹些“與錢過不去”的限制性信念,包括:錢是醜陋的、骯臟的、邪惡的;我窮,但我無辜;永遠找不到好工作,永遠賺不到錢;賺錢難;我配不上擁有...
通常,那些經濟拮據的人,或者擁有財富卻總感覺匱乏的人,大多擁有上述壹種或多種限制性信念。
這些信念往往是在他們的出身家庭和成長環境中形成的。
就像有些家長壹味要求孩子節儉,總是對孩子說:“賺錢不容易,省點花。”久而久之,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強烈的無價值感,不敢花錢,也不敢對自己好。甚至變得很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還有壹部分人,因為童年的壹些經歷,有很強的搶錢欲望。我壹直覺得只有錢才能給我帶來足夠的安全感,所以我不惜壹切代價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
就像《人民的名義》裏的趙,貪汙了兩億,只因為怕窮,壹分錢都不敢花。
錢的意義應該是讓人更幸福。但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即使他從外部獲得了更多,也永遠無法填補內部的缺失。
06
如何治愈出身家庭的創傷,
活出愛和力量?
出身家庭會影響壹個人的壹生。如果童年的創傷沒有愈合,成年後我們依然會被困在這種限制中,越陷越深,苦苦掙紮。
因此,為了對自己負責和提高生活質量,治愈原生家庭的創傷是壹個非常重要的課程。
因為無論是親密關系,親子成長,性格特質,還是妳和金錢的關系,壹個沒有治愈出身家庭的創傷,沒有擺脫父母束縛和控制的人,註定無法真正做自己,無法擁有自己的人生。
幸運的是,出身家庭的痛苦並非不可治愈。人壹生出生三次。
第壹次出生是精子和卵子結合,創造了生命;二胎,我們的母親生下我們,進入壹個已有的家庭體系;第三次出生是當我們成為自己的決策者。
對於前兩胎,我們完全沒有選擇,但是第三胎完全可以自己掌控。
每個人壹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定義。也許探索內心的路遠比通往外界的路困難,但我們都需要壹些勇氣來撫平心中的“家”。
通過《緣起緣滅》中的愛與痛,與內心的父母和解,進而完成對幸福的追求,重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