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燒香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國家都有。香,香的英文寫法,見於《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八卷,第543頁),其中有如下內容:古埃及人從阿拉伯和索馬裏沿海地區引進了香料樹,把香作為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物品。巴比倫人經常在祈禱和占蔔時燒香。在以色列人被流放到巴比倫之前(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38年),熏香就被引入了。到了公元前5世紀,壹些祭壇被用來焚香。印度教,尤其是濕婆,在正式崇拜和家庭崇拜中要燒香;佛教在節日崇拜、成人崇拜和日常崇拜中燒香。日本神道教也燒了。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希臘人燃燒木材和樹脂來敬神和驅除惡魔。羅馬人最早燒香木,後來引進了熏香。焚香在公共和私人祭祀以及對皇帝的崇拜中越來越重要。
中國燒香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以漢武帝為界,第壹期在前,可稱為初期。在此期間,有以下幾種香被焚燒:
木、玉、畜體、蒿、粟等。
燒香的作用很獨特,是用來祭祀的。燒香由國家控制,由牧師進行。
周人舉煙祭天,稱為“福”或“福祭”。《詩·周松·衛青》:“衛青擒Xi,文王趙琪之經典。”註:“文王奉命開始祭天。”也就是說,這種禮制始於周文王。
具體的祭祀方法是:將祭品和玉帛放在柴火上,燒柴火升起煙霧,意為告天。《李周官純大宗博》:“祭天帝以棺,祭日月星辰以真柴,祭中學書記之命以嘆。風老師和雨老師。”註:“煙煙之言。”“三祭皆堆柴火祭品,或有玉帛,燃而煙起,報楊。”疏:“香祭。”(同十三經註釋,下同。)
可見,所謂祭祀儀式,壹是點燃煙,二是煙是香氣。祭出壹根煙給神靈,那麽這就是後世所謂的“燒香”。
本期香有以下特點:壹、香是原始的、未加工的自然物,不是後世正式意義上的“香料”(樹脂加工而成);二是火自然升起來,不用後世的“香爐”等器皿;三是祭祀專用,祭祀受國家控制,即燒香尚未成為壹種生活,壹種民間。明代,周嘉的《香城》引用丁偉宋代的《天香傳》說:“香已被使用了很長時間。所以崇拜神靈才能達到純潔。三代拜,首當其沖的是辛的推薦,但溺者不聞。它非常沈重和粗糙。”
第二個時期,從漢武帝到三國時期,可稱為導入期。漢武帝在中國發展香具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