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深度閱讀: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閱讀?

深度閱讀: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閱讀?

《深度閱讀》是壹年閱讀計劃中的第二本書,也是壹本關於閱讀方法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明治大學教授、教育學者齋藤隆。他出版了許多商業和教育方面的書籍。在閱讀方面,齋藤隆也有獨到的見解。

齋藤隆先生認為,人類的發展史是由書構築的,是由書傳承的。書的重要性值得永遠銘記,即使未來電子書普遍取代紙質書,這壹點也不應該改變。

然而現實是,現代人的精神力量遠不如從前,人們越來越缺乏克服困難的積極心態。作者在書中提到,年輕人在進入社會之前的學生時代所面臨的競爭和考驗不再像過去那樣激烈和嚴酷,因此很難鍛煉他們的精神力量。

但是,壹旦踏入社會,情況就會變得完全相反,考試會比以前更難。另外,現在的就業形式嚴峻,要求畢業生壹踏入社會就要有“馬上打仗的能力”。另外,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海量的信息不斷湧入,如果不及時處理會造成超負荷。這導致他們在經濟上和精神上都陷入了絕望的困境。

筆者認為,要想克服困境,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思維能力,以知識為基礎,通過自己的大腦思考,樹立價值觀,並據此定位自己。之所以不能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質並做出判斷,是因為我們的思想越來越膚淺。要阻止這種趨勢,只能重新喚醒自己頑強的意誌力,而要做到這壹點,最重要的就是讀書。

在作者看來,閱讀有三層含義:

1.為了獲取信息而閱讀。

2.讀書是為了快樂而有意義地獨處。

3.讀書是為了鍛煉自己,充實自己的精神。

人的思想就像流淌在地層深處的純凈的水,平日裏我們面對的各種煩惱都是江面的濁水。渾濁的水很苦,但只要潛到深處,就能找到幹凈的水。關鍵是首先要知道地下有幹凈的水流,然後要有“深潛”。閱讀可以教會我們掌握這種“深層潛力”。

01如何提高閱讀興趣

001去書店買書。

現在網絡電商的發展讓書店沒有以前那麽熱鬧了。讀者想要的書,可以通過網上搜索直接送到家裏,足不出戶就能讀到世界各地不同時空名人的思想。這確實是壹種方便快捷的方法。然而,網上購書的問題是,閱讀的過程似乎沒有以前那麽有趣了,因為書太容易來了。

相比網購,去書店買書的好處是只要多走幾步,就能看到無數自己不感興趣領域的書。偶爾拿起來翻壹翻,確認裏面是什麽,而不是只靠書名或者書評。這種場合不僅重要,而且有趣。

當我們遇到壹本新書,對壹個未知領域產生了興趣,我們會發現,我們原來的“興趣”和“好惡”的感覺,其實是相當模糊的。也許現在過於強調“自己的風格”和“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的世界變得局促和狹隘,阻礙了對人類的廣度和深度的理解。

002閱讀影視劇“原著”

有時候我們看電影電視劇,會對原著和作者感興趣。看完電影,看完原著,妳會突然意識到文字世界裏細節的豐富,這才是樂趣所在。不過這種方法只適合沒有閱讀習慣的人。

這本書的作者齋藤隆建議在看電影前閱讀原著。因為提前看圖像會剝奪妳在大腦中把文字變成圖像的樂趣。閱讀的巨大樂趣在於,妳可以逐漸把原本只是布局的文字變成妳腦海中的圖像和聲音。

我們在看由書籍改編的電視劇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要看到演員或配音演員的名字,自然會有“很符合人物”的印象,“不會真的是他演的吧?”或者說,我們在看電影或者動畫的時候,往往會覺得“書更有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往往不是因為影視劇太幼稚,而是因為形象在我心目中的“完成度”太高。

讀書帶來的形象覺醒力量,可以徹底鍛煉我們的心智。毫不誇張的說,所謂的“聰明人”就是指這樣壹個能力很強的人,因為這是壹種只有人類才有的高級能力。

003循跡尋找“下壹本書”

現在很多網絡購書網站都會在壹本書的後面附上類似的書,或者買這本書的讀者會買的書。很多時候,這些推薦的書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樂趣。

比如在亞馬遜等圖書網站上搜索,可以看到“經常壹起購買的產品”、“購買該產品的顧客也同時購買”等相關介紹。光是瀏覽這些書就能在壹定程度上拓寬妳的興趣。

也可以關註特定的書評人。這些書評人的評論也很有意思。光看寫的字,就大概能知道對方讀過多少書,知識是否淵博,從而判斷其評論是否可以借鑒。

比起這種看完壹本書再找另壹本書的接力方式,壹下子找多本書更常見。當然不可能全部看完,但是可以對某個題目做壹個全面的了解。而且,妳讀的書越多,妳應該讀的書也就越多,成等比例增加。

不言而喻,如果妳長年累月養成閱讀習慣,加深自身修養,閱讀本身也會成為壹種極大的享受。

閱讀《天才的壹生》

古往今來,世界偉人或名人的自傳、傳記、語錄等書籍是很多人喜歡閱讀的壹個體裁。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向往和崇拜而讀書,那就太浪費了,還可以進壹步讀書。

作者齋藤隆認為,閱讀這些書籍不是為了獲取知識或拓寬想象力,而是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成功人士和天才的“閃光點”,從而激發我們的熱情或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

閱讀這些被稱為“天才”的人的壹生,可以給我們最豐富的啟示。我們在驚嘆人類能有如此爆發力的同時,也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那些立誌奮鬥並最終成功的人,壹般都有自傳、傳記或語錄。關鍵是要記得尋找能為自己所用的內容,把重點放在本質的部分。

如何養成閱讀習慣

001捫心自問,自己思考

我們經常會遇到,看完壹本書,似乎只明白作者大概在說什麽,卻從來不去思考作者說的話是否正確,總是處於壹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這種沒有深入思考的閱讀方式,除了增加我們的知識之外,並不能提供更多的價值,比如增強我們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作者看來,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閱讀只是需要問和讀。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我們善於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從書中尋找答案,卻不善於主動從書中尋找問題。

比如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是偉大的,但發現(預言)該定理的費馬無疑更偉大,因為他把這個巨大的問題扔進了數學,讓他們所有人著迷。

正是因為有了問題,人們才會去關心,去努力尋找答案。就算頭腦再好,沒有發現問題的能力也是沒用的。讀書也是如此。培養邊提問邊閱讀的習慣,能有效提升閱讀興趣和註意力,閱讀更主動,更容易吸收書中內容。

如果作者在閱讀時遇到作者的問題,他會把問題用括號括起來。即使不是明確的問題,如果有“為什麽會這樣”、“這個定義應該有它的理由”之類的問題,也會用括號括起來。這樣,作者可以先搞清楚作者是用什麽樣的問題意識來寫這本書的。更容易理解對話是如何展開的,更容易預料接下來會出現什麽問題,甚至更容易養成邊提問邊思考的習慣。

002?閱讀時選擇方法和時間。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自己的閱讀節奏,基本上是壹晚上讀壹本書以上。而且壹般等到“我想睡覺了”才打開書,因為不能熬夜,所以看書的時間有限,但也很寶貴。即使作者的閱讀時間那麽短,他依然保持著壹個晚上看完壹本書的速度,而且不是走馬觀花。他讀的每壹本書都真正變成了他自己的。

關鍵是作者根據不同的書改變閱讀速度。換句話說,讀書也要有換擋的感覺。壹本書有時只需要10分鐘,有時需要10小時以上。在閱讀哲學書籍時,甚至會出現以年為單位閱讀的情況。總之,要根據閱讀的目的和書籍的難易程度靈活應對。

很多時候,影響我們閱讀速度的因素,也是書籍本身難以閱讀的原因。壹般來說,越有價值的書越難讀。當妳看到這些書,妳可能會猶豫開始閱讀。作者建議,這個時候,不要猶豫,直接開始閱讀。妳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花些時間讓它成為妳生活中的固定節奏,並堅持下去。

在妳開始閱讀之前,找出困難的原因,確認是翻譯不到位還是內容本身太難。如果是前者。幹脆放棄這本書,去找別的翻譯。後壹種情況,可以提前看說明書,或者選擇有註釋的譯本。在掌握了壹些初步知識後再看這些書,即使很難理解,往往也能逐漸理解。

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沒必要太自卑。這時候可以優先考慮跳繩。如果遇到不懂的部分,可以跳過,先看懂的部分。當我們回顧困難部分時,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我們正在談論的內容。

有計劃的閱讀時間也可以幫助我們養成閱讀習慣。比如可以把晚上10: 30到睡前這段時間設定為讀書時間,也可以在10: 30關掉手機和網絡,專心讀書。此外,妳也可以利用妳在車裏、洗澡等時間。,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看書。

有時候可以換個閱讀環境。不妨出去學習,比如去咖啡館之類的地方。比如工作日白天,吃飯或坐車前,如果妳有15分鐘或20分鐘的空閑時間,可以去附近的咖啡館或茶吧。買完書馬上去咖啡館坐坐特別有效。書剛買的時候讀書的興趣最高。

003?以產量為檢驗標準。

說到“讀書”,其實是有壹些標準的。有時候走馬觀花被認為是“讀書”,有時候妳會全神貫註地讀書,記住每壹個字。關鍵在於從中吸收了多少內容,是什麽樣子的。“妳能不能把書的內容講清楚給別人聽”是標準之壹。比如妳能像大學講義壹樣花壹個多小時講解壹本書,證明吸收度很高。

但是讀這壹關要花很多時間,而且只要不是大學老師,發表成果的機會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標準不妨定得寬松壹些,比如“妳能在壹兩分鐘內把書的內容解釋給別人聽嗎?”總之,要圍繞主旨來解釋。

有時候看完壹本書,也許內容可以積累在腦子裏,但如果找不到檢索的機會,那就和塞在書架後面永遠不看沒什麽區別了。這樣,用在讀書上的時間和勞動就浪費了。這種情況下,不如從頭“壹兩分鐘說清楚”,再開始讀。

在書中,作者建議,為了使“輸出閱讀”更有效,需要滿足兩個要點。第壹,講述時不要采取俯瞰全局的視角,而要著眼於自己的感受力和經歷,比如妳對這本書的什麽地方感興趣,哪壹部分印象深刻。至於作品的大綱或者簡介,妳可以看看各個出版社提供的目錄或者網絡信息就知道了。反正是我自己說的,不如加上我自己的經歷。註意這樣的輸出也有助於加強記憶。第二,講解時盡量引用書中的部分內容。有了這壹點,閱讀後的記憶和印象就更容易被喚醒,成為閱讀的“證據”。

004舉行了“讀書會”

讀書會不是為了“練習”“鍛煉”之類的硬性目的,而只是單純的為了好玩。例如,看完壹部電影後,朋友們經常互相交流感受和看法。再比如,大家對自己喜歡的音樂或體育選手發表評論、交流信息是很常見的。

至於人數,兩三個人就夠了。只有壹個基本規則——每個人提前指定壹本書,必須在讀書會之前讀完。讀書會當天,大家只需要像上面說的那樣不斷講解內容就行了。

這樣做有很多好處。首先是讀書有動力。既然對方也能讀,我當然不好意思馬虎。同時,由於這種場合不要求精確和詳細,所要講解的內容也不是具體的幾本書,所以允許進行大膽的講解和發言。這種適度的緊張可以增強進取心和專註力。

而且,別人介紹的書也可能是妳平時不看的題材。互相介紹的書應該不是太難懂或者水準不高的書,所以有很大的可能讀到好書,這是開拓視野的絕佳機會。

此外,還可以加深對壹本書的理解。聽著對方的評論,妳常常能驚訝地發現“原來可以這麽理解。”這樣,妳要麽按照對方的觀點重讀,要麽嘗試提出異議。當別人的光芒照亮了自己的盲點,就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欲。可以說,這是參加“讀書會”的最大樂趣。

還有壹點,讀書會可以壹下子拉近妳們之間的距離。根據對方介紹的書,大概可以知道對方的愛好。下次妳介紹這本書的時候,妳會想,“這本書可能更適合他。”同樣,妳指定的書也能讓對方對自己有個大概的了解。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

001轉化閱讀:將內容融入自身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世界上所有的現象,如果用“y=f(x)”這個函數來解釋,都會非常有趣。其中y是創意,x是物質。根據函數“f”,把相應的現象代入“x”就可以得到“y”。這個可以解釋世間壹切現象的功能,也可以用於閱讀。

首先,世界上的偉人、聖賢、文學家,可能都有自己的功能“F”。比如愛因斯坦用“愛因斯坦變換”觀察世界,梵高用“梵高變換”。這些轉換模式是壹個人思維的軸心。簡而言之,它們可以理解為思維方式和概念。

在閱讀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偉人、聖賢們分享視角,感嘆“這種觀念還存在於世間”。這樣可以大致預測作者下次會用什麽樣的變換。為了證實這壹點,妳可能想看看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通過閱讀主題相同但作者不同的書籍,可以突出“F”的不同。像這樣享受“F”的樂趣,就是讀書的奇妙意義之壹。

讀了很多書,就可以建立自己的“F”,進入“有經驗的閱讀”。把書的內容和自己的經歷聯系起來,對作者描述的現象或想法產生認同感。這種感覺與其說是獲取了書中的知識,不如說是融入了自己的身份。

如何找到自己的“F”?答案很簡單,輸出是最好的方式。當妳想給別人解釋壹本書的內容時,只講大意是很無聊的。最好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名勝。

具體方法可分為兩類:

壹種是根據對象改變輸出。比如妳是小學老師,想教學生“E=mc2”。暫且不論妳自己的理解,如果照著課本講解,學生壹般是不會理解的。妳需要根據每個對象去努力,這是妳作為老師能力的體現。另外,思考的過程也會加深自己的理解。

另壹種是對不特定的多個對象自由發揮。例如,作者經常要求學生就他們讀過的書做壹分鐘的報告。這個報告不能是簡單的陳述總結,壹定要引用原文,在講述的時候把選擇這部分的理由和自己有趣的經歷結合起來。

這不僅是壹次回憶之旅,也是壹次公開發表觀點的好機會。這種體驗可以讓我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002《老師》閱讀:沈浸在“大師”的世界裏

所謂“師”,是指尊某人為“師”,並與之學習。這裏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和信息,而是因為尊重作者的思想和人格而堅持閱讀作者的作品。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尊讀”。

尊重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好的學習態度就是暫時接受那個人說的任何話。而且,應該讀的書也不壹定局限於對象的作品。對它產生過深刻影響的書,或者它推薦的書,也值得壹讀。甚至連超出自己興趣範圍,永遠不會被選上的書都包括在內。這種閱讀挑戰會讓妳的思維變得靈活。

“老師”讀書的關鍵是把這樣的熱情投入到漫畫之外的其他書上。如果我們不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不是因為書不好,而是因為我們的閱讀能力不夠。謙虛不以自我為中心也是“以老師為中心”閱讀的壹大優勢。

讀書是壹個漫長的過程,不用壹直追著同壹個人的腳步。如果過分神化壹個人,就有失去自我的危險。最合適的方式是每隔壹段時間再找壹個人,也就是試著“自立”。

003《吐槽閱讀》:增強親密感

與“老師讀書”相反,這種方法是以吐槽為基礎的。把書中的信息壹壹唱反調,如“根本不是這樣的”、“這是大道理”、“怎麽可能”等,稱為“吐槽閱讀”。

“吐槽”閱讀不是毫不掩飾地表達敵意或仇恨。就像相聲裏的喜劇演員和笑匠,壹邊愛著對方(書),理解著對方,壹邊敏銳地質問著對方。這時候妳需要有壹種像腦子裏註射了異物壹樣的違和感,壹種不放下任何包袱的緊張感,壹種瞬間決定怎麽說話的力量。換句話說,情緒要壹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在這種“情緒化”的狀態下閱讀,大腦不僅記住了書的內容,也記住了當時的情緒,所以有助於鞏固記憶。也就是說,吸收率會提高。

004“壹生壹次的閱讀”:與書相遇

如果偶爾遇到的人說壹本書“很有趣”,或者偶爾看到電視節目介紹壹本好書,請把它當成“壹種緣分”,記在心裏,閑暇時找本書讀讀。這是“千載難逢的讀書”,很多時候能帶來難忘的相遇。

無論是人與人的關系,還是書與人的關系,都有壹個共同點,那就是“相遇很重要。”遇到書,相信緣分也無妨。壹生中,多讀壹些讓人覺得“遇見妳真好”的書,能給人帶來豐富快樂的生活。而且,人與人相遇,有時會互相傷害,但書不會。即使遇到無聊的書,最多也只會覺得“浪費時間”,傷口不會擴大。所以不要輕易錯過遇到壹本好書的機會。

讀這些書的時候,最好不要略讀。妳應該畫線來標記重要的句子,寫下各種筆記並記住內容。這些書會被視為自己的財產,永遠放在書架上,不會賣給二手書店。當這些書達到65,438+000,200甚至65,438+0000,也就是妳會覺得“不讀書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005“鎮靜劑的讀法”和“興奮劑的讀法”:最好的藥。

“鎮定劑閱讀”的目的是穩定自己的心態。簡單來說,就是再次確認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再看壹遍。比如占蔔書、向大眾簡要介紹心理學的書籍都屬於這壹類。這種閱讀是為了讓自己覺得“果然如此”,接受書中的觀點。

比如小說,選擇壹系列人物熟悉的作品,或者被評為“催人淚下”的作品,就是為了追求內心的安定。

相比之下,“摻雜閱讀”指的是閱讀類似上面提到的《禁閉島》壹類的書,進入壹個非正常的世界,經歷震驚、激動等令人興奮的情緒。

不僅是小說,偉人的傳記或自傳,對讀者來說也是極大的刺激。比如讀梵高的壹生和他寫的那些信,會被他壹生的獨特性所震撼。再比如,如果接觸到岡本太郎、愛因斯坦、本田壹郎的事業,就會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從而達到自我鼓勵。

“用鎮定劑讀書”和“用興奮劑讀書”沒有區別。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不同的時間適當使用這兩種方法。可以提前準備幾本適合兩種方法的書。這些書是“特效藥”,需要的時候效果應該比什麽藥都好。

006“標簽閱讀”:激發妳的求知欲

每個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標簽”,比如××圖書館和××新書。新浪潮圖書館、彥博新書、Talk Club學術圖書館是其中的代表。通讀每個標簽下的作品,這就是“標簽閱讀”。

這些學術圖書館的標簽代表著裏面的書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選壹本看,壹般不要踩雷。而且即使不能全部讀完,也可以抱著“這是壹本在學術上備受推崇的書”的信任繼續讀下去。

對於讀者來說,只要在如此豐富的品種中找到壹個“可能激發其求知欲”的標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拓寬閱讀範圍,尋找這樣的標簽。

007《據點閱讀》:匯聚知識

“據點閱讀”是指以壹本書為契機,拓寬閱讀的廣度。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先建立壹個大本營,然後收集與之相關的各種書籍的知識和信息。

舉個例子,如果妳從頭開始讀原文,妳可能會感到困惑,但如果妳提前讀了與《論語》相關的輔導書,妳會輕松很多,也更容易理解它的內容。

換句話說,《據點閱讀》是先以輔導書為基礎,再挑戰原著。有預備知識的閱讀比從頭開始更容易理解,也能減少因為不理解而放棄的幾率。

008“快速閱讀”:壹口氣看完壹本小說。

很多人看小說總是達不到高潮。看完前50頁並不難,只是依靠壹種慣性,結果往往半途而廢。

這時候妳可以用壹個特長,就是只讀對話部分。即使這本書不好讀,用來描述對話的語言壹般也會比較簡單。而且優秀作家的作品,對話部分也會很優秀。

所以只要把握好最先出場的人物關系,即使跳過場景描寫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節,閱讀速度壹定很快。感覺方面,估計可以提速3 ~ 5倍,壹晚閱讀300頁。就像火車壹樣,大部分車站都不停靠,自然快。這種閱讀方式就是“快速閱讀”。

正常速度下,看壹頁大概需要壹兩分鐘,100頁就是兩三個小時。能夠把兩三個小時縮短到壹個小時,這本身就是壹個了不起的成就。這是“快速閱讀”的第壹步。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速度會變快。

但需要註意的是,“速讀”並不是所謂的“速讀”。“快讀”並不是壹站壹站的長車程,但還是需要在壹些“站”停下來。尤其是大站,停車時間長,很無奈。所以要優先保證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快速閱讀”才不會錯過重要的內容。

009“跳讀”:未知優勢

很多有經驗的讀者說,作品的深度恰恰體現在細節描寫和字裏行間。這個說法真的很好。如果條件允許,當然最好是精讀壹本書。

但現實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讀幾十本厚達三四百頁的書是非常困難的。很多人會從壹開始就放棄,打算過不讀書的生活。與其壹輩子拒絕學習,不如用快速閱讀法,至少可以和書保持聯系。

就像文學作品經常被拍成電影,並不是裏面所有的句子都會被形象代替,而是會選取有趣的部分,根據對話推進劇情。快速閱讀,也就是日常閱讀中對這個的練習。

通過快速閱讀成功地閱讀壹本書,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的閱讀能力充滿信心。古典作品越重,自信越能轉化為快感。此外,持續閱讀可以顯著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以前壹個月只能看壹兩本書,現在壹天能看壹本書,也就是說壹個月能看30本。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海量的信息像洪水壹樣席卷而來,壹不小心就會淹沒在信息的浪潮中。所以,只有具備了思維的“深勢”,才能準確地找到藏在書背後面的那些幹凈的東西,也就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讀書可以讓我們知道偉人的存在,可以跨越時空吸收他們的精華。不知不覺中,我們學習了這些偉人壹生的智慧,仿佛在讀書的過程中完成了壹次與他們的交流,成為了彼此的朋友。

這樣的局部積累,可以在內心深處形成壹片由他人組成的茂盛“森林”。在這本書裏,作者稱之為“聖賢之林”。其實這個世界上“成人”的定義標準就是心中有“聖賢之林”的人。

此外,閱讀的價值不僅體現在認知世界中,還能幫助我們認識自我,思考“人為什麽而活”這個本質問題。當我們遇到類似恐慌或空虛的感覺,當我們陷入迷茫的境地,無處可逃時,書籍可以照亮我們的出路。

有的人喜歡通過文學來講述,有的人則善於從科學的角度來引導。每個人的路都不壹樣,看妳怎麽選擇。通過學習從書本上以不同的視角觀察世界和人生,我們可以擁有壹個充實而豐富的精神狀態。

作者在書中說,不是“讀書更好”,而是“不讀書”。閱讀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思維能力。可以說,沒有讀書的生活不是生活。

“閱讀的生活”是不斷進步的生活。遇見壹本好書的喜悅會繼續激勵著我們。看書的人壹定會覺得:“看完這本書的現在的生活和沒看這本書的以前的生活真的不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