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個節日,傳統社會的春節包括年前和年後兩部分。與春節有關的民俗活動,在臘月(臘月)和正月前兩個月可以推遲和延期,時間長短因地而異。流傳至今的北京童謠:“二十三,蜜瓜沾;二十四、房屋清明節;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切肉;二十七、殺雞;二十八,白發;二十九,滿香;三十日,夜將壹夜。”據說過年的準備工作要從臘月二十三送竈神開始。事實上,這個傳統節日從十二月初八開始,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在古代,臘月是祭祀神靈的重要日子。漢朝以後,
它已經成為壹個宗教節日,在年底驅趕流行病。明清以後,節日的宗教氛圍被節日的娛樂氛圍所取代,驅魔儀式發展為表演性的驅魔舞蹈。在臘月,人們會吃臘八粥,做臘八蒜。臘八節過後,氣氛開始熱鬧起來。城市裏的許多商店開始布置春聯和年畫,人們去市場購買年貨,開始了忙碌的新年。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人們有祭竈的習俗。祭竈,也稱祭竈,或“被醉”。這壹天,人們會向與他朝夕相處的竈神供奉各種祭品,竈神在享用祭品後,會返回天宮,報告壹年中他家的情況。通常人們會對竈神非常尊敬,讓他“從天說好話,回宮求好運”。但是,人們擔心廚神是好是壞。
身報,所以祈求竈神,甚至用粘糖粘竈神的嘴。目的是希望竈神“多說少說壞話。”各地祭竈時間不同,北方多在23日,南方多在24日。在南方,臘月二十四也是百神上天“述職”的日子,報告世間壹切情況。於是,家家戶戶都放鞭炮,興高采烈地把各種神靈供奉上天,直到正月初四才又把神靈接回家。臘月二十四,還是壹個掃塵的日子。人們打掃房子,除去舊年的灰塵,打掃房子迎接新年。接下來的幾天更忙了——家家戶戶碾米,蒸各種過年食品。還有年畫,門神,窗花。與此同時,人們燃放鞭炮來增加節日的氣氛。正月初壹,新年終於到了。在傳統社會中,初壹至初七分別作為各種牲畜和人的生日,即初壹為雞,初二為狗,初三為豬,初四為羊,初五為牛,初六為馬,初七為人。人們在這幾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來紀念六種動物和人的生日。此外,還有異地過年的安排,如“初壹早,初二無姿,初三困飽,初四飽,初五散,初六肥滿,初七77元,初八團圓,初九公,初十公,初十壹邀女婿, 第十二天是去(回)拜,第十三天是吃稀飯加鹹菜,第十四天是打燈籠。 至今流傳於閩南的正月歌,基本反映了正月初壹至十五的日常活動安排。可見,傳統社會的春節是壹個時間跨度很長的節日。從喝臘八粥,過了臘月二十三,到大年三十,正月初壹再到元宵節,需要壹個多月的時間。在當代社會,人們主要在除夕和正月初壹過春節。春節民俗變化的壹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節日數量的減少。傳統社會春節的長周期和農業社會冬天基本相同,差不多兩個月。在當代工業社會,機械化耕作大大縮短了農民的勞動時間,農民有更多的時間支配自己,春節不再是唯壹的休閑時間。在城市,單位壹般要到除夕才放假,春節國家法定假期只有壹周。所以在他們看來,春節只是比周末稍微長壹點的假期,所以很多人選擇春節去國外旅遊度假。而臘月這種“掃塵”活動,可以雇保潔工替他們做。當然,最重要的是商品經濟的發展縮短了“農忙年”的時間。由於傳統社會物質資源匱乏,人們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準備各種年貨。但如今,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物質資源的豐富,各種商品都可以在商店買到,各種年貨壹天就可以在大型超市買到,人們不需要那麽多時間去“忙年貨”。如今,人們可以感受到過年的氣氛不是年前的“熱鬧年”,而是數以千萬計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和在外地求學的學生回家過年,形成了壹波又壹波的春運高峰。年前,忙碌的氣氛讓人不知所措。
在工業品中,單壹的時間生活方式讓人覺得時間單調乏味,感嘆春節沒有氣氛。
改變民俗
春節凝聚著傳統農業社會的民俗文化,凝聚著中國人的民族情懷,凝聚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懷、生命意識、審美意識和宗教情懷。因此,春節期間的各種民俗活動,如祭祀、飲食、裝飾、娛樂、娛樂,以及春節期間的禁忌(語言、行為、飲食),都是中國人感情的巨大展示。祭祀民俗。祭祀是調整人與自然、人與神關系的重要活動。從臘月開始,人們向各種神獻祭。除夕夜除了祭竈神和上面提到的百神之外,祭祖也是年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帝景風物略》記載,明代北京人在堂上懸掛祖先的圖像,用五色蘆葦和竹條編成的罩子,陳列獅仙鬥糖、絞糯米團子等祭品。全家人向祖先鞠躬,然後互相鞠躬,這叫“辭”。到了清代,北方人仍沿襲明朝的節日習俗,供奉“天地之表”,即在中庭立壹長案,供神聖的諸天全圖。這個神奇的數字叫做“百分比”。在神像之前,
陳列壹層蜂蜜,壹層蘋果,幹果,饅頭,素菜,年糕,叫“全供”。當在午夜接受神靈時,神靈會被焚燒,並壹直上香直到元宵節結束。江蘇蘇州家家戶戶都要掛上祖宗的遺像,配著香果、茶果、年糕,盛裝打扮,牽著老婆。
小孩輪流拜,稱為“拜西神”。此外,人們還去寺廟和道觀燒香,向神和佛祈禱。祭祀儀式中壹個有趣的活動是“燒松木盆”點燃旺火。燒旺火是明清南北風俗中的節日習俗,集祭祀和娛樂於壹體。燒松壺起源於古代庭院和柴火祭祀,原意是用煙火之氣祭天。明代北京除夕夜,在院子裏燒松柏枝和柴火,稱為“燒松壺”。在山西壽陽,大年初壹,雞叫柴做鞭炮,稱為“接神”。除夕和大年初壹之間燒香祭祀的民俗,隱約繼承了原始柴火祭祀的含義。現在農村除夕夜,中庭仍有祭祀桌,祭祀各種神和祖先,但這壹般是老人做的。壹般家裏沒有老人,所以沒有這種祭祀。在工業時代,城市的理性精神拒絕了人與神的交流。似乎沒有祖先和神靈的保佑,人們也能獲得豐收,掌握自己的命運,於是祭祀儀式逐漸被人們遺忘。團年習俗與新年問候。春節講究闔家團圓,處處都是圓滿。因此,所有離家在外的家人都應該在除夕夜回家吃團圓飯。為了這頓團圓飯,人們要千裏迢迢趕到萬裏之外的家裏,關上門,壹家人團聚。除夕之夜,家人徹夜不眠迎接新年,俗稱“守歲”,是傳統元旦的重要習俗。年夜飯後,晚輩會給長輩拜年。家人按輩分大小依次給長輩磕頭,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祝晚輩新年平安。壓歲錢,也叫養老錢等。,也是節日之壹。相傳,壓歲錢起源更早。起初,它是壹種特殊的貨幣形狀,由銅或鐵制成。
方形或長形。明清以後,流通的銀錢通常作為壓歲錢使用,使壓歲錢從壹種宗教巫術活動演變為節日的特殊經濟來源。如今,人們仍然保持著給壓歲錢的傳統,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從幾十到幾十萬不等,這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除夕之後,人們打開門,到處拜年,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之類的話。晚輩見到長輩要磕頭,同齡人壹般只鞠躬。全國各地農歷大年初二多為出嫁女兒接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可視為回娘家的“團年”。
共青團年強調的是家庭的倫理關系,是親情的表達。拜年可以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在當代,慶祝共青團年和新年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除夕夜,不再是常見的圍著“火爐”談話,而是圍著電。
往前看,看春晚。在城市,社區或單位組織“集體崇拜”,舉行茶話會或新年慶祝活動年前。除夕夜,人們不再閉門造車,而是外出參加各種集體活動。拜年的方式也簡化了,傳統的拜年是面對面。
頭的習俗現在很少見了。隨著電話、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在新年給親朋好友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和發短信。有不同的方式,但都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願。飲食習俗。秋收冬儲之後,人們在年底去掃尾,不遺余力地奉獻壹年中最豐富的糧食來慶祝新年。壹般來說,這種吃法在北方以面食為主,制作沃沃、饅頭、餃子等食品;南方以大米為主,做糯米糕。飲食最豐富的是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年湯飯、年夜飯、年宴等。,是壹年中最豐盛的壹餐,也是資源匱乏時代的重要節日習俗。年夜飯裏的菜是有壹定含義的。壹般菜肴中,肉丸是必不可少的,如肉丸(圓)、魚丸(圓),象征著家人團聚。餐桌上壹定要有雞和魚,象征吉祥如意,壹年不止;“豆腐”與“爭財”諧音,意為富足;“菱角”諧音“須齊”,意為合家團圓。《金陵歲時》記錄了南京人除夕夜的“十”。
“風景菜”——姜、瓜、胡蘿蔔、黃花菜、木耳、冬筍、芹菜、幹醬油、百葉、面筋十種,精細切絲,放入油中炸制。北方年夜飯最重要的食物是餃子,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意思是“財源滾滾”。福建閩南大年初壹吃面,意為人生如壹線長。此外,各種水果也有講究,比如橘子,與“吉祥”諧音,甘蔗則是“日升”的意思。總之,春節的各種飲食反映了中國人的美好感情。在物質資源豐富的當代,人們不用等到春節就可以享受到豐富的食物。在市場上可以買到全國各地的糕點和小吃,所以自己用糕點做蒸面的熱鬧場面壹去不復返了。人們擔心自己的健康,不再吃大魚大肉;考慮到冬天寒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除夕夜吃火鍋。為了省事,越來越多的家庭去飯店吃年夜飯,春節飲食民俗的豐富內涵逐漸被消解。
禁忌習俗。在傳統社會中,過年是壹個時間變化的關口,人們需要采取各種儀式才能順利通過關口。如貼門神、春聯、放鞭炮等。,這些習俗起初都有巫術的含義,都是希望驅除“邪氣”。無論是巫術還是禁忌,都是人們求福避禍感情的反映。婁子匡《新年俗錄》記載,江蘇淮安第壹天,不準摔東西,不準罵人,不準掃地,否則破財。各種汙水不能濺到地上。浙江寧波初壹第壹天,沒有針剪刀,沒有刀秤,沒有掃地;晚上不開燈,說夏天蚊子會減少。福建廈門初壹第壹天不能喝粥,怕外面下雨。當然,在當代條件下,人們不再受制於傳統禁忌所設置的限制,可以隨意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壹切皆被原諒”。
娛樂民俗。雖然有各種禁忌,但春節其實是壹個狂歡的節日。忙碌了壹年,人們終於可以放松壹下了。於是人們通過各種娛樂活動擺脫壹年的不快,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難得的狂歡中。在過去,農村地區有劇團表演、舞獅和舞龍。鑼鼓聲、鞭炮聲和人聲交織在壹起,烘托出春節的喜慶氣氛。城市更是多姿多彩,比如北京的“過橋”習俗,已婚婦女碰門釘的習俗,都是早早加人的意思。另外,作為娛樂的舞臺,是廟會,元宵節的燈光是人們狂歡的集中體現。在當代社會,人們的娛樂和狂歡逐漸被休閑氛圍所取代。人們躲在家裏打牌、打麻將、上網,通宵達旦。春節壹到,城市裏到處聽到的不是隆隆的鞭炮聲,而是禁止燃放鞭炮的宣傳;丘吉娛樂的廟會成了商業牟利的場所;元宵節,古老的油蠟燈籠被電燈和霓虹燈取代,元宵節只是簡化為“吃元宵”這種單調的飲食習俗。農業占蔔習俗。“壹年之計在於春”,傳統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因此,在新年伊始,農民們經常進行農業占蔔,以預測明年收成的好壞。江蘇蘇州的除夕夜,我看到了風雲:“農民二十歲起,風雲預示壹年農田豐饒。”詹說:五歲時,東北風正迎,五谷豐登;20歲,北風朝西,大水害農。”“浙江寧波的村民,以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晴雨預測成功之年。詹韻:前八個晴天,好年景;28晴,好蠶;3月8日,豐收。“在當代社會,隨著天氣預報預測災害,農業占蔔的習俗逐漸成為人們的歷史記憶。
不變的欲望
在傳統社會,春節期間人們主動參與所有的民俗活動,無論是吃年夜飯還是貼春聯,人都是主角。春聯的內容,祝福的話語,都是人決定的,不是外界因素操縱的。每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自由選擇、表達和發泄,以達到滿足和愉悅的目的。在當代社會,人們在壹定程度上不再成為節日的主人,而是成為被主流意識形態控制的電視觀眾,被剝奪了自己的文化話語權;春節被帶入市場的商業運作,人們成為復制消費品文化的被動消費者,成為廟會、商店的看客、看客。所有這些現象都顯示了春節習俗在當代的變化——不僅節日數量的減少,而且壹些實質性的民俗也發生了變化。似乎春節在當代社會只有壹些虛構的形式,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有些人甚至打著“科學”的旗號,通過“科學地確定日期”來改變春節的時間。但無論如何,古代和現代的節日都有壹個相同的文化功能,那就是調節人們的生活。無論形式如何變化,春節仍然讓我們重溫親情,協調人際關系,放松心情,擺脫現代生活的忙亂節奏。當我們像斷了根的浮萍壹樣漂浮在浮華的城市時,春節的傳統習俗仍然帶著柔情把我們與回家過年聯系在壹起。
古今節日的壹個共同作用就是調節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