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請問“禽獸易弟,畏權不畏德”這句話是從哪裏來的?

請問“禽獸易弟,畏權不畏德”這句話是從哪裏來的?

這句話出自北宋司馬光的《子同治簡》。

原文是:唐太宗:“夷狄,禽獸也畏強權而不畏懷德。”

含義:古代中國周邊的壹些少數民族政權落後野蠻,只相信暴力和脅迫,不懂得欣賞善良和仁慈。

《資同治鑒》是專門為政治家提供參考和借鑒而寫的壹部史書。他書中總結的許多經驗教訓可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這本書是“鑒於過去,富於治理”,即以歷史得失為戒,加強治理。

唐太宗的這句話也為後來的統治者提供了壹個意味深長的榜樣。並由此形成了成語“畏魏懷德”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司馬光曾經苦於史籍眾多,學者很難全部瀏覽。因為他想總結要點,他寫了傳記歷史。《通誌》初刊8卷,從戰國到秦二世,出現在朝鮮,引起了宋英宗的註意。至平三年(1066),下令出版社設在崇文書院,繼續編纂。宋神宗即位,賜“資治通鑒”稱號,依次頒賜。該書成書於元豐七年(1084)。

《鏡鑒》由司馬光作曲,劉舒、劉攽、範祖禹合編。劉舒博采眾長,記憶深刻,從《史記》中的下史到《私錄雜言》,盡最大努力編撰《通鑒議》。《漢書》中的劉攽和唐史的範祖禹,兩人都有很深的研究。他們壹起工作,為彼此做出了重要貢獻。最後由司馬光修改打磨,定稿。其中,是非被拿走壹個,光明被滅壹個。

通鑒史料豐富,除《十七史》外,還有數百種雜史書。書中的敘述往往是用幾種材料寫成的。當年、事跡有差異時,全部加入考證,並註明酌情原因,視為“考證”。通鑒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尤其是隋紀、唐紀和五代紀。

《通鑒》由司馬光精心定稿,修辭統壹,文字優美,敘述生動,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壹直與《史記》並列為中國古代歷史學家的傑作。

除了記敘文,他還選錄了前人的97篇歷史論文,以《曰》的形式撰寫了118篇歷史論文,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史觀。對歷史上的占蔔、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批判的態度,是歷史思想的重要進步。

《通鑒》成書後,元豐八年,範祖禹、司馬康、黃庭堅、張順民奉命再次修改。元佑元年(1086)修訂完成後,送杭刻制,於元佑七年出版。如今,已經看不到袁有本了。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余姚再版,也是不完整的。中華書局,根據清代胡可嘉再版的元本,標點重印,是《通鑒》的較好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