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春節習俗
新年習俗備忘錄臘月二十三,臘月的神,進入了新年。除了祭竈,各家各戶還要備酒做飯,放鞭炮,民間也叫“過年”。臘月二十四會有年終大掃除,民間俗稱“掃塵”,寄托著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和祈禱。臘月二十五擦完窗戶,這壹天要貼窗戶。現在大部分人都不用貼窗戶了,但是貼窗花,貼福字,掛對聯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民間流傳,臘月二十六要“割年肉”,也就是要開始置辦年貨了。臘月二十七,人們開始集中註意洗澡洗衣服,以擺脫壹年的厄運,為明年的春節做準備。按照傳統習俗,家家戶戶都要蒸幾鍋饅頭。做面粉和蒸饅頭的習俗是來年發財和過富足生活的好方法。臘月二十九除夕的前壹天叫“小年三十”,人們互相拜年的時候叫“別年”。戶外燒香叫“天香”,壹般要三天。臘月三十,臘月的最後壹天是除日,臘月的夜晚稱為除夕、年三十等。,也叫除夕夜和新年夜。這壹天,人們送舊迎新的主要活動都集中在這壹天。主要有壹個是響(放鞭炮),壹個是紅(貼春聯),第三個是火(點燈守年)。除了吃年夜飯,最重要的是“守歲”到第二天淩晨。正月初壹吃餃子。每個家庭在第壹個月的第壹天吃餃子。吃餃子意味著在新的壹年裏發財、發財。正月初二,黎明前有祭祀財神的習俗,以求壹年財源廣進,衣食無憂。正月初三走,是女婿給嶽父拜年的日子,俗稱走三。民間還有壹種說法,說初三是顧的生日,這壹天禁止吃米,否則會傷了顧的米。正月初四,據說竈神要查戶口,全家都要值班,接受核查。正月初五,送窮人的家庭要收拾好垃圾,扔到門外,意思是送走,祝他們新的壹年豐收。正月初六,各城店鋪開門營業。正月初七,又叫人勝利日,源於先秦時期的古代占蔔。在這壹天,人們會為人們剪彩,或為人們雕刻金箔,並制作名為“人贏”的裝飾品以相互贈送。有些地方想在這壹天吃春餅。據說正月初八是天上的星星落下的日子。老百姓在院子裏立案燒香,祈求五谷豐登,平安無事。玉帝生於正月初九,被道教尊為人間之神。據說正月初九是他的生日。在這壹天,信徒們會去道觀齋戒上天。相傳,正月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壹天要在大石頭前燒香,避免接觸壹切石器,如磨、磨、臼等。正月十四,元宵節演變成現代的三天。正月十四,測試燈籠,也就是這壹天彩排完畢。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人們俗稱元宵節。這是繼春節後的又壹個節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