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他是蘭陵蕭氏的貴族世家,是漢朝丞相蕭何的第25個孫子。其父蕭順之,是齊高帝之弟,封為臨湘郡侯,官至丹陽尹,母張尚柔。他曾經是南齊的官員。南齊復興的第二年(502年),齊和皇帝被迫在小燕、南梁“打坐”。蕭炎在位48年,為南朝帝王之首。前期任用的陶弘景,在位期間政績斐然。晚年,爆發了“侯景之亂”,首都失陷,被侯景囚禁。86歲死於臺城,葬於靈修,謚號漢武帝,廟號高祖。
據梁書說,他是壹個非常敬業的皇帝,他也非常關心政治事務。勤於政務,不知疲倦。每到冬天,第四更,也就是拿著蠟燭看東西,拿著毛筆摸寒冷,手就皸裂了。糾奸匍匐自己,把洞弄得物欲橫流,經常哀嘆哭泣,然後玩。?可是,這麽敬業的皇帝,為什麽要出家呢?而梁武帝的家庭是道教家庭。受此影響,梁武帝起初也信仰道教,對陰陽和占蔔也很精通。那麽他為什麽會以自己的人生經歷皈依佛門,放棄道教呢?
據歷史記載,梁武帝·蕭炎曾四次出家為僧。我們可以推測,這四位僧人加深了他對佛教的尊敬和信仰,加重了他對佛教的迷戀。我們看看這四個和尚是什麽時候出家的。
他第壹次出家是在公元527年。蕭炎去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還下令將年號改為大同。他信佛後,不接近女人,不吃肉。他不僅這樣做了,而且要求全國都這樣做。這個命令發出後,大多數大臣都反對,最後無法辯駁,就用面粉做了牛羊形狀的祭品。
第二次出家是大同三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到同泰寺舉行“四曝會”。他脫下袍子,穿上和尚的衣服,舍身出家。9月16日講解涅槃經,25日群臣捐壹億元祈福“三寶”,請求贖回“帝菩薩”。二十七號,蕭炎。
第三次出家是大同十二年(公元546年)四月十日,這壹次大臣們用兩億元贖了他。
第四次出家是在太清元年(公元547年)。3月3日,蕭炎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37天。4月10日,法院出資1億元將其贖回。晚年,梁武帝信奉佛教,寬容邪惡。郭祖申這樣形容:“都去了五百多座佛寺,窮極而壯麗。僧尼十余萬,資產雄厚。”
四次出家反映了梁武帝·蕭炎對佛教的深厚信仰。不僅如此,他本人在宮中被佛祖祝聖,還熱衷於聚眾講經、建寺布施等佛教活動,使得這壹時期佛教發展得更好更快,讀佛經的人也更多了。
他出家的原因如下:
根本原因:佛教文化在中國社會的適應性,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社會背景的需要。
有利於社會穩定和政治統治。
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其發展的原因是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人在為生存而痛苦的時候,需要壹種神秘的力量來緩解自己的精神需求。在壹篇論文中,佛教被描述為?壹個好的安慰劑?這樣,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難,他們也總是對生活充滿希望,從而賦予他們生活的意義,改變他們對自己生活的看法。統治起來要容易得多。
梁武帝本人對佛教的興趣和個人經歷促使他信奉佛教。
盡管蕭炎出生於天師道之家,最初信仰國教,但他早年對佛教非常感興趣。齊永明二年(484),齊武帝次子小梁紫鎮守西周。他才華橫溢,光芒四射,擅長佛學。此時,蕭炎也在王建的推薦下來到了西州,對佛教也有了壹定的了解。那時候,登西遞是才華的象征。不久,蕭炎被召集到謝舒、王戎、沈約、蕭炎、陳驍、任芳、範雲和劉舒。西遞八友?。其中,有善佛學的人。在這裏,佛教的傳播已經非常深遠,有很多關於佛教的大討論。因此,蕭炎壹直受佛教環境的影響,對佛教最感興趣?精神不朽的理論?。
梁武帝的個人境遇促使他信仰佛教。
在梁王朝建立初期,蕭炎野心勃勃,想壹舉統壹全中國。於是在梁五年(北魏五年,524)六月,乘北魏六鎮起義之機,命豫州(今安徽合肥)刺史統率所有兵馬北進,準備北伐。然而,北伐失敗了,梁武帝遭受了沈重的打擊。這次北伐極大地傷害了梁朝的元氣,使梁朝暫時無法恢復元氣,也加重了梁武帝的心理壓力。
當然,梁武帝出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賺朝廷給的錢為佛教做貢獻,比如父母妻子早逝讓他思念親人等等。但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梁武帝對佛教的貢獻是巨大的,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