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看,街上車水馬龍,每個人都滿面笑容,扶老攜幼,出來看熱鬧。突然,我聽到了敲鑼打鼓的聲音。原來舞龍隊要來了。在爆竹聲中,它昂首闊步,翩翩起舞。它張開嘴,瞪得像個海碗。看起來棒極了。龍不停地扭動身體,時而回頭搖擺,時而上下翻滾,就像壹條飛龍。
舞龍真的很有趣。我在笑聲和鞭炮聲中度過了快樂的壹天。元宵節原意為“上元節之夜”,因為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主要活動是晚上看燈賞月,後來節日的名稱演變為“元宵節”。正月十五將舉行元宵節,這將把除夕開始的慶祝活動推向又壹個高潮。在元宵節的晚上,街道上裝飾著燈籠,人們欣賞燈籠。猜燈謎和吃元宵已經成為幾代人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元宵節觀賞始於東方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他聽說正月十五,和尚們觀舍利子,點燈拜佛,讓所有的士紳和老百姓都掛燈。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漢文帝時,曾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另壹種說法是,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要點燈。
元宵節的節日和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延伸和擴大。就節日的長短而言,漢代只有壹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從八月初八開始點燈,壹直到正月十七晚上,壹共十天。與春節相連,白天是城市,熱鬧非凡,晚上燈火通明,蔚為壯觀。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燈光,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晚稱為“曉”,所以他們把正月十五叫做元宵節。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也是元朝的開始。在春回的夜晚,人們慶祝這個節日,慶祝春節的延續。元宵節也叫“上元節”。
根據中國的民間傳統,在這明亮的夜晚,人們點亮成千上萬的燈籠來慶祝。出門賞月,點燈放火,賞燈謎,吃元宵,合家團圓,歡度佳節,都是享受。
元宵節也叫燈節。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漢代。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繁榮。宮殿裏和街道上到處都掛著燈,還建造了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代大詩人陸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寫過元宵節燃燈的盛況,說“漢朝群星隕落,樓臺如懸月。”
“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加的壹項活動,出現於宋代。南宋時,都城臨安每到元宵節都會做燈謎,猜燈謎的人也很多。當初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猜。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元宵節吃元宵的民俗。元宵是用糯米做的,可以是實心的,也可以是帶餡的。餡有豆沙、糖、山楂、各種水果料等。,吃的時候可以煮、炒、蒸、炸。起初,人們稱這種食物為“漂浮的紫苑”,後來他們稱之為“湯團”或“湯圓”。這些名字“團圓”音相近,意為團圓,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幸福,人們也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有些地方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也叫“烤百病”、“散百病”。大多數參與者是女性。他們結伴而行或靠墻而行,或過橋而行於郊外,為的是驅走疾病,消除災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許多地方節日都增加了打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跳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間表演。這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在海峽兩岸流行,在華僑聚居的地區也年年慶祝。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由來,民間有幾個有趣的傳說:中國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宋代。根據民間傳說,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正月十五,楚昭王過長江,看見江面上有漂浮物,是外白內紅的甜食。楚昭王問孔子,孔子說:“這浮萍果也是主復活的征兆。”從此,吃元宵成了歷史。元宵就像春節的年糕和端午節的粽子壹樣,是壹種節日食品。吃元宵像滿月壹樣象征著家人團聚,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元宵在南方被稱為“湯圓”、“紫苑”、“漂浮的紫苑”、“水原”。它是用糯米做的,實心的或帶餡的。餡有豆沙、糖、山楂等,煮、炒、蒸、炸。
■吃元宵
吃元宵的習俗起源於何時何地,人們眾說紛紜。據說春秋以前,趙楚國王從鄉下回來的路上經過長江,看見江面上漂浮著壹種東西,顏色白中帶黃,裏面有壹種像胭脂壹樣紅的果肉,嘗起來很甜。人們不知道這是什麽,所以趙浩棋派人去問孔子。子曰:“此浮萍果也是主人復興之兆。”因為這壹天是正月十五,在將來的這壹天,趙浩棋命令他的手下用面粉模仿這種水果,用山楂做成的紅色餡料烹制。還有壹種說法是元宵本來叫湯圓。漢武帝時,有個宮女叫元宵,很會做湯圓。從此,天下以此宮女命名。這兩個傳說都沒有史料記載,所以不可信。
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時候元宵叫“浮餃”、“水餃”、“乳糖餃”、“糖餃”。據《平遠續》、《廣濟四歲》、《大明頌》等史料記載,元宵作為慶祝元宵節的應時食品,始於宋代。因為元宵節壹定要吃“紫苑”,所以人們用元宵來命名。
元宵在宋代非常珍貴。姜白石寫了壹首詩,“賓客以鉤簾看禦街。城裏的寶貝來了壹會兒,幕前的花架子無路可走,只好拒還錢。”詩中的“寶”指的是元宵。
在現代,也有與元宵節相關的故事。袁世凱不甘心當大總統,還想當皇帝。因為他的夢想不能實現,所以他壹直很煩惱。有壹天,他姑姑說想吃元宵。話壹出口,袁世凱就給了她壹記耳光。因為元宵和宵遠諧音,所以袁氏下令他的部下從此以後不準再說“元宵”,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壹首順口溜:“詩上溯前朝,水蒸沸浮。”洪憲頒布禁令,不準沿街叫賣元宵。
■解開燈籠上的謎語
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加的活動,出現於宋代。南宋時,都城臨安每到元宵節都會做燈謎,猜燈謎的人也很多。當初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猜。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舞獅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節或集會慶典,人們都來舞獅娛樂。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壹起帶回來的貢品。但舞獅技藝源於西涼“假面戲”,也有人認為舞獅起源於五世紀劉宋軍隊,後流傳於民間。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依據,在今天很難判斷其對錯。
然而,在唐代,舞獅已經成為宮廷、軍隊和民間的流行活動。唐端安節《樂府雜搜》曰:“戲中五獅,高十余尺,各著五色。每獅十二人,披紅額,披衣畫衣,持紅拂,名為獅郎,舞和平樂。”詩人白居易的詩《西涼歌妓》對此有生動的描述:“西涼歌妓,西涼歌妓,蒙面胡人,假獅子。頭尾雕木,鍍金眼銀牙。”芬遜的毛衣就像從流沙中來到萬裏。這首詩描述了當時舞獅的情景。在1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舞獅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派舞獅主要是表演“舞獅”,即魏武帝任命的北魏“瑞獅”。小獅子獨自跳舞,而大獅子則成雙成對地跳舞。壹個站著舞獅頭,壹個彎腰舞獅身獅尾。舞獅者蓋著獅子被,穿著與獅子身體同色的綠色獅褲和金色爪靴。人們無法識別舞獅者的身體,它的形狀與真正的獅子非常相似。獅導扮成古代武士,手持旋轉的繡球,配以北京鑼、鼓、鈸,逗弄獅子。在“獅郎”的指導下,獅子表演翻筋鬥、跳躍、攀爬、跪拜等技術,還有走梅花樁、跳桌子、踩滾球等壹些高難度動作。南派舞獅主要表演“石聞”,表演時註重表情,如撓癢癢、抖頭發、舔頭發等。,生動可愛,也有吐球等高難度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流行於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僑鄉。
雖然南獅也是二人轉,但舞獅的人都穿著燈籠褲,只披著壹條五顏六色的獅子被跳舞。與北方獅子不同的是,“獅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披袈裟,腰系絲帶,手拿葵花扇逗獅,以滑稽的動作跳起各種優美的動作。南獅的流派很多,清遠、英德的“雞頭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河、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
除了他們不同的外形,石楠也有不同的個性。白胡子舞獅法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沈穩渾厚,威嚴有力,被民間稱為“劉備石”。被稱為“關公獅”的黑胡須紅臉獅,舞姿威武雄壯,精神非凡。灰髯獅,粗獷好戰,俗稱“張”。獅子是百獸之尊,其形象威嚴、尚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視為勇氣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可以驅邪避邪,保人畜平安。因此,人們逐漸形成了元宵節等重大活動時舞獅的習俗,以求生活美滿,萬事平安。
【編輯此段】○元宵節傳說
東方朔和元宵女孩
這個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壹個名叫東方朔的寵臣,他善良、風趣。有壹年冬天,下了好幾天大雪,東方朔去禦花園為武帝折梅花。壹進園門,就發現壹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沖上前去幫忙,問她為什麽要自殺。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父母和壹個妹妹。自從入宮後,她再也沒有見過家人。每年春天來臨時,我都會比平時更想念家人。我覺得在父母面前,寧死也不孝順。東方朔對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並向她保證會努力讓她與家人團聚。
壹天,東方朔離開皇宮,在長安街上設立了壹個占蔔亭。很多人都爭著找他占蔔。沒想到,大家要的是“正月十六火燒我們”的簽名。頓時,長安城內壹片恐慌。人們正在尋求災難的解決方案。東方朔說:“在第壹個月的第十三天的晚上,火神會派壹位紅衣女神來拜訪地球。她就是下令火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寫的詩給妳,讓皇上做點事。”說完,便扔下壹根紅柱子揚長而去。老百姓撿起紅帖,趕緊送到宮裏報告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壹看,上面寫著:“長安正在搶,內廷正在被火燒,火燒了十五天,宵夜紅了。”他非常害怕,趕緊邀請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想了壹會兒,說:“我聽說火神喜歡吃湯圓。宮裏的元宵不是經常給妳做湯圓嗎?十五晚上讓元宵包餃子。香火和供品萬歲,命令京都家家包餃子,壹起拜火神。然後告訴臣民十五晚上壹起掛燈,全城放鞭炮放煙花,好像全城都是火,好讓玉帝上當。另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看燈,他們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梁武帝聽後非常高興,於是命令他按照東方朔的方法去做。
正月十五,長安城內張燈結彩,五彩繽紛,遊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看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訝地大叫:“元宵!元宵節!”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經過如此忙碌的壹夜,長安平安無事。漢武帝喜出望外,下令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為火神做湯圓,正月十五全城張燈結彩,燃放煙花。因為元宵做的餃子最好吃,所以人們稱之為元宵,這壹天被稱為元宵節。
漢文帝為紀念平陸而設。
另壹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為了紀念平陸而設立的。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的兒子劉嬰做了漢惠帝。惠帝天生軟弱,優柔寡斷,權力逐漸落入呂後手中。惠帝死後,獨攬朝政,把劉的世界變成了魯的世界。舊朝臣和劉的宗室深感憤慨,但他們都害怕的殘酷,不敢說出來。
呂後死後,朱呂壹直處於焦慮狀態,害怕受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大將軍的家中,他們秘密集結,密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的江山。
這件事傳到了劉氏宗室的齊王劉囊的耳中。劉囊為了保護劉的國家,決定與朱呂作戰。然後,他聯系了開國元老周波和陳平,並計劃除掉呂祿。終於徹底平定了“朱呂之亂”。
謀反後,群臣擁立劉邦的次子劉恒為帝,稱他為文帝。文皇帝對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印象深刻,把平定“朱祿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北京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慶祝。從那以後,正月十五就成了壹個流行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編輯此段】○宵遠的詩
詩歌說
(宋)姜白石
元宵競看蓮花船,寶馬車拾鈸;
風雨之夜,人去樓空,孤燈依舊喚賣湯圓。
詩歌說
(宋)姜白石
貴客以鉤簾看禦街,城中珍寶壹時來。
簾前花架無路可走,無錢可拒還。
(註:此處珍寶指元宵)
折桂做元宵。
(袁)佚名
我珍惜元宵節的美好景象,皎潔的月光照耀著,這個夜晚到處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焚陸海,人踩春日。
三美可得賞,四無情可恨。
我害怕的是那盞昏黃的燈,安靜淒涼的人,南樓的壹角,月下的西廂房。
汴京元西
(明)李夢陽
中山如子倚新妝,正女顏姬好獨戲。
同唱王獻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沒有燈的月亮沒有娛樂性,沒有燈的月亮不是春天。
到處都是春天,就像這裏看到的淑女,在明亮的月夜,閃爍的燈籠把月亮襯托得像純銀壹樣。
滿大街都是朱翠圍著村裏的姑娘們遊來遊去,唱著歌,和社神們較勁。
如果妳不表現出妳的尊重和微笑,妳怎麽能擺脫這美好的時刻?
上元支竹詞
(清)傅增
桂花餡包著核桃,飯像珍珠井。
看得出馬家擅長掉粉,試著在風中賣元宵。
元宵節的滿月
閩南歌謠
元宵節,月圓,閩臺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回老家,卻忘了兩岸長相思。
眼裏有淚是什麽滋味?久別重逢,感覺特別好!
元宵節,煮餃子,骨肉團聚滿心歡喜,
男女老少圍坐在桌前,壹家人吃著元宵。
搖籃裏的血很難斷,落葉歸根才是空談。
燈謎
在清明節(傳統節日)-元宵節前夕
說元宵閑話(卷軸,玩雜誌1)——晚上聊天。
元宵節前後(柔石小說壹)——二月
【編輯此段】○元宵的吃法和烹飪
元宵節的主要食物也叫元宵。在南方,元宵也被稱為“湯圓”和“紫苑”。據說元宵象征著家人團聚,吃元宵意味著家庭幸福,新年萬事如意。
湯圓是壹種由糯米粉和其他原料制成的圓形食物。它在正月十五吃,在中國作為壹種食物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節食物在民間流行。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它為“元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花、核桃仁、堅果、棗泥為餡,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既可葷又可素,風味各異。可以煲湯、油炸、清蒸,寓意大團圓。陜西餃子不是包著吃,而是“卷”在糯米粉裏,或煮或炸,熱乎乎的,圓圓的。
元宵的吃法有很多種,煮、煎、炸、蒸。固體元宵如果用發酵白酒、糖、桂花熬煮,風味獨特,適合此補。
南方人做“元宵”,先用糯米粉加水和面做皮,再“包”餡;北方人做“元宵”。首先,他們把餡料揉成均勻的球,放在壹個蓋著幹糯米粉的籃子裏,不停地搖晃。他們不時加水,讓餡料越粘越多的糯米粉,直到大小適中。“元宵”大小不壹,從核桃到黃豆都有。煮“元宵”也有技巧:輕輕捏壹下。烹飪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微微開裂,這樣做出來的“元宵”內外易熟,松軟可口。燒水。鍋裏的水燒開後,放入“元宵”,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不要粘鍋底。輕輕煮。“元宵”在鍋裏煮到浮起後,要迅速切換到文火。否則“元宵”會不停的轉,火候不均勻,外面硬,裏面不好吃。點冷水。“元宵”入鍋後,每次開鍋都要加入適量的冷水,使其保持翻滾而不是翻滾的狀態。兩三遍之後,煮壹會兒,再拿出來吃。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軟而不硬,香甜可口。
■元宵節的制作
元宵是壹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分為實心和餡的兩種。有帶餡的甜的和鹹的。甜餡壹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堅果、芝麻、杏仁、銀杏、山楂等;鹹餡壹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皮。用芥末、洋蔥、大蒜、韭菜和生姜做的元宵被稱為“五味元宵”,意思是努力工作,長期進步。
做元宵的方法很多,南北方差異很大。南方做元宵,先用糯米粉拌開水做皮,再“包”餡;北方做元宵,先把餡料揉成均勻的球狀,放在蓋著幹糯米粉的洗衣籃裏,不斷搖晃。不時加水,使餡料沾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元宵大小不壹,大的像核桃,小的像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