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儒學在漢代怎麽了?

儒學在漢代怎麽了?

漢代經學

儒家思想是西周以來的封建正統思想。孔子刪改六經,召集弟子講學,不僅創立了壹整套思想體系,還培養了壹大批儒家傳播者。孔子死後,儒家的地位不斷上升。戰國時期的儒墨也稱傑出學者,但儒墨比墨家更占優勢。秦始皇焚燒民間書籍,派儒生去坑蒙。只允許讀書人學習秦朝的法制,以官員為師。皇帝宮中藏書甚多,至今仍有博士、儒生(如張蒼、舒、傅盛等。)在朝廷裏傳經或議政的人。秦始皇以為這樣可以讓他整理壹下學習,統壹壹下思想。相反,儒生參加了農民起義,成為推翻秦統治的壹股力量。西漢初期,朝廷與其他諸侯國並立,諸子學者(墨家已死)遊走於各個諸侯國,謀求財富,幫助君王抵抗朝廷。韓晶滅七國後,全國政治統壹,漢武帝在此基礎上實行學術統壹。

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他即位後舉行的第壹個重要活動,就是召集全國文士,親自賜考,親自閱卷,選董仲舒公公羊大師孫紅為頭。百家爭鳴,非儒家者皆被革除,儒家獲得了獨尊的地位。

宮是壹個儒生,出身監獄官,善於逢迎。為了提倡儒家思想,漢武帝於124年提拔他為宰相,並任命他為侯。公孫弘之前,做宰相的人往往都是貴族。公孫弘出身貧寒,所以被封為侯百祥。因此,對Ram的研究成了最時髦的學術。所有的學者和官員都必須學習儒家經典,然後才能被任命或提升,儒家的獨家地位得到了進壹步鞏固。

漢武帝特別提倡學習《春秋公羊》,因為《春秋》是孔子的著作,是封建專制主義的典型政治應用,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完整表達,其他經典不如《春秋》適用。另壹個特點是《春秋》的文字極其簡單晦澀,便於學者最大限度地滲透和延伸。漢武帝選擇《公羊春秋》是完全符合政治需要的。為適應這種需要,提出了壹整套“公羊”理論的大師是董仲舒,他被西漢儒生稱為“統壹後學,為儒之首”。

西漢初期,朝廷也設立了經學博士,承認儒家的正統地位,但指導政治的卻是黃老刑名之學。儒家學者和著名學者對黃老的刑罰問題經常發生爭論,例如漢景帝時,詩人元谷與道士關於唐五革命的爭論。按道理說,唐武珠固執己見,做天子,是得民心的正義之舉。以黃生為首的道家說,破帽要戴在頭上,新鞋終究要穿在腳下。他認為唐舞雖然是壹個聖人,但不應該不守規矩或嫉妒。韓晶皇帝認為,吃肉而不吃馬肝(有毒)並非無味。這意味著學者不應該爭論唐舞革命的是與非,也就是說,他們不贊成唐舞革命。元谷與道士竇太厚爭論。竇太後生氣了,讓元谷和野豬打了起來。幸運的是,韓晶給了他壹把好刀,沒有被野豬殺死。這種流派之爭,顯然阻礙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團結,降低了上層建築的作用。董仲舒對西漢大壹統的貢獻,在於他以孔子和《春秋公羊學》為名,統壹了戰國以來的各種學說和儒家學派。經過董仲舒的大加工,壹向被認為“不合時宜,善為古,而不為今”的儒家思想,變成了“儒道雜糅”,在漢家體系中與儒家思想壹脈相承。

董仲舒的哲學基本上是《易經》陰陽學說的延伸。他認為任何事物或事物壹定是相反的事物或事物。比如要有起有落,有左有右,有前有後,有表有裏,有美有惡,有喜有怒,有寒有夏,有晝有夜。這就叫“萬物必和”。和的兩個方面性質不同,稱為“和自有陰陽”。陰和的數量是相等的,但性質是確定的,男性優於女性,女性劣於男性。這就叫“彼此認同”。君、父、夫為陽(三綱),臣、子、妻為陰。陰不能獨立行動,只能從陽,做了什麽都做不了。這就叫“陽與陰,陰與(被)陽”。陰和不能同時上升,但必須有壹個順序,陽總是先來,陰總是後來,以陽為主,陰為輔。這就叫“壹而不二”。陰陽在壹定時間交替,壹個上升,壹個下降,壹個上升,壹個下降。爬起來的人接著就下去,下去的人接著又爬起來;太多不能過分,太少不能滅絕,周而復始。這就叫“恒而不絕”。再難的事,違背天理,也是壹事無成。比如不能用眼睛看,不能用耳朵聽,不能用手畫圓。不同意就有麻煩了。這就叫“君子以廉而貴。”天地之精合而為壹,分陰陽,再分春夏秋冬四季,與東南、中、西北五方相配合,形成五行。木(東)、火(南)、土(中)、金(西)、水(北)依次稱為“五行共存”(比如木生火,火生土...),反過來叫“五行勝”(比如水勝火,金勝木)。五行統壹於陰陽,陰陽統壹於天。人是命中註定的,和天壹樣,也有陰陽五行。人是天道之副,與天道合壹。這就叫“人是天之副”。董仲舒哲學的結論是“道(仁)之大,出於天(天),天不變,道也不變”;“和天者大亂,異天者大亂。”

《易經》的陰陽學說和戰國以來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匯成了董仲舒的《春秋公羊論》。這樣儒家思想和陰陽五行就統壹了。《易經》中的陰陽理論指出,陰陽的基本觀點是仁義(“天地大德即命...禁人以正”),而童仲舒說陽為天之德,陰為天之刑,刑主宰殺,德主宰生,天愛陽而斥陰,重德而不重刑。這樣就把儒家的仁義與黃老的刑名研究統壹起來了。董仲舒說,天道不是讓君王生下百姓,而是讓百姓建立壹個君王,壹個能造福百姓的君王,天道就讓他做,害民的君王就拿走他的王位。有路必有路,既自然又人性。這樣,儒家的唐吳革命天命論就和陰陽五行五德論統壹起來了。墨家的初衷是造福於民。董仲舒說,天使有兩條命:義和利。利(物質)支撐人的身體,義支撐人的精神,缺壹不可,義比利更重要。這樣儒墨就統壹了。儒家的孟子學派說人性本善,荀子學派說人性本惡,董仲舒說天有陰陽,人有性有情(情欲)。人性本有善終,但要教好才成。就這樣,孟勛兩派統壹了。董仲舒的哲學觀是循環而不是發展,和諧而不是奮鬥,有唯物主義的因素,但基本上是唯心主義的;有辯證的因素,但基本是玄學。董仲舒的大壹統學說是多種學說的融合,是最適合西漢政治需要的哲學。

董仲舒根據自己的哲學觀點提出了許多有影響的建議。這些建議大多被漢武帝采納並實施。

(1)大壹統——董仲舒說:孔子在編《春秋》時,把統壹作為首要大事,因為這是天地之常道,是古今之普遍意義。現在學士們各持己見,朝廷無法統壹,法制屢變,臣民不知如何是好。請摒棄壹切不屬於六經,不適合孔子的學說,專用儒家。

(2)更變——秦代法家政治,刑罰淒慘,漢法普遍沿襲秦法。魯文書《尚德感化書》說,“秦十損,壹損猶在,獄官也。”董仲舒主張現代化,就是要求用仁代替重刑,就是用儒家代替法家。他認為限制耕地是現代化的關鍵。他說秦代商鞅的法律允許人們買賣土地,富戶田地聯合成壹大片,窮人連放錐子的地方都沒有。耕種富田要交十分之五的稅,人民窮得只能穿牛馬的衣服,吃貓狗的食物。漢朝繼承秦律,壹切不變。富貴之人憑借權勢與庶人爭利,庶人如何能抗拒!那麽有錢的人,很多奴婢,很多牛羊,很多農場和房子,很多產業,很多積蓄,卻還是貪得無厭,壹味的壓榨利潤。老百姓天天被剝削,每個月都在縮水,從小貧到大貧。該是富人奢侈放蕩,窮人窮得焦慮的時候了。董仲舒建議限制田地,禁止富人過多占田;釋放奴婢,禁止隨意殺害奴婢;減稅,省徭役,讓老百姓的負擔稍微輕松壹點。董仲舒充滿了對農民同情的正義建議,後來被漢武帝采納。但壹般限制農田,禁止商人占用農田,沒收其農田房屋和奴婢,並不是董仲舒的本意。

(3)推陰陽之惡——在落後社會,占蔔往往是人們行動的指南。漢武帝曾經召集各種占蔔師,問他是否可以在某壹天結婚。五行說是,堪輿家說不是,樓除家說不吉利,陳聰家說是大災,家說是小災,家說是小災,家說是好運。爭論有分歧,無法解決。漢武帝判斷壹切都要避免,以五行為主。五行自然贏得漢武帝的尊重,成為日常生活的指南,儒家思想與之融合。《春秋》記載天氣變化,災異,不含任何迷信意義。陸賈在漢高祖高第時寫過《新語》,說“治若失於底層,天文度更高,惡政流於民,則蟲災生於地也”。足見戰國時期的儒生已經開始推災了。董仲舒把《春秋》中記載的天文災害拿來,廣泛附會,使公羊學徹底陰陽五行化。這是董仲舒理論中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部分。儒家很迷信,幾乎扮演著宗教的角色。但是在這種迷信的部分,可以用庸俗的儒家來討好朝廷,也可以用正直的儒生來諫,因為壹個朝臣在專制的朝廷裏討論國家大事,是壹種冒險的行為。董仲舒開創了陰陽五行之學,用天道之災來附義。作為論據,他反對皇帝叫天子,起到了減少危險的作用(當然,天子也用天劫驅逐大臣)。自從董仲舒開了這條路,公羊家以外的文士都認為這是最合時宜的壹條路,在儒家經典中加入了很多迷信的成分,以取得朝廷的信任。經學的陰陽五行成為西漢經學的基本特征。

(4)破獄——儒家講德治,壹直反對法家學刑名。據《春秋》記載,董仲舒定了許多難囚,儒法合流。西漢初,蕭何制定了九章律令,到漢武帝時,律令增加到359章。其中,有409項死罪法律,1,882項命令,13,472項死罪。法律太麻煩了,連負責法律的官員都讀不完。官員根據罪人有無賄賂,武斷地引用壹部法律作為依據,把輕罪判為死罪,或者把死罪判為輕罪。董仲舒判了232個疑獄,壹般都輕判,挽救了很多生命。他的判決書被收集成十六篇,長期流傳,被東晉壹些人引用,為自己的冤獄辯護。

孔子之後、董仲舒之前的儒學,就是漢人稱為樸學的原始儒學。其特點是:仍然拘泥於殘余地主制,不能完全適應新地主統治的需要;(2)儒學仍然是諸子之壹,不可能吸收諸子而統壹為儒學。董仲舒生於漢景帝、漢武帝時,西漢政治統壹、學術統壹的條件已經成熟。儒家思想經過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擺脫了原始階段,成為了充滿陰陽五行,完全適合地主統治的西漢儒家經典。壹些漢族儒者把董仲舒視為孔子的繼承者,因為他創造了儒家經典。

董仲舒是西漢經學的創始人,是西漢第壹個改經學的大師。知道了他的理論,也就明白了西漢經學的精髓。下面描述的經學盛況,也是這種精華的盛況。

漢武帝做官的時候,有五經(易、蜀、史、李、春秋)博士學位。後來醫生逐漸多了起來。易經分為四派,《詩經》分為三派,《詩經》分為三派,《儀禮》分為兩派,《楊公春秋》分為兩派,共有十四派。號稱五經大夫。

壹個曾經的大師,如果他能像董仲舒壹樣,把經典轉化為陰陽五行,得到朝廷的尊重去當大夫,那麽大師的經典就成為典範了。弟子按老師的方法傳經,叫持家。從漢武帝到西漢滅亡,經學興盛百余年,大師前後千余人,部分經學闡釋增至百萬余字。如《詩經》大師秦用十余萬字解釋《堯典》壹詞,用三萬字解釋《越若》。讀書人壹旦從小學習,往往會學到念經念到白。這麽苦這麽難的經學,然而國子監裏往往有成千上萬的學生,甘願吃苦,向大師學習,因為學者求利,唯經學為主道。

醫生所教的經典都是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的,所以稱為現代(漢語)文(字)經。現代陰陽五行經學是壹種迷信而復雜的學問,沒有什麽學術價值。朝廷將其指定為士人謀求官職的途徑,從而有效地控制士人,使他們在發財的道路上戴著空虛昏花的頭腦,壹代又壹代地追求。

經學反映了當權統治階級的政治利益;與之相對立的古文經學,反映了權力不當部分的政治要求,即要求古文經學也作為仕途之路。

用篆書(戰國、秦小篆文字)寫成的經書,稱為中國古代經典。教授中國古代經典的理論稱為中國古代經典研究。其特點是:(1)保持簡單易學的傳統,逐字逐句解釋經文,訓詁簡練,不憑空臆測,不同於現代經學的繁瑣之勢。(2)迷信成分很少或排斥迷信,與現代儒家經典陰陽五行的思潮不同。(3)少部分儒生私下自學,鼓吹復古政治,與現代經學迎合世界的潮流不同。還有壹個特點是,兩部儒家經典是壹樣的,就是都缺乏進步的思想。自然,中國古典名著的研究相對於中國現代名著的研究,在反對迷信方面有所進步。東漢王充和南朝範真的理論是在中國古典經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王莽想奪取西漢政權,在政治上吸收統治階級的壹切力量,同時也對中國古代經典的研究做出讓步,在國子監設立了《左氏春秋》、《石矛》、《李周》、《溫孤尚書》四位中國古代經典博士。金文博士堅決反對經學從私學上升到官學,並與古文經學倡導者劉欣進行了激烈的宗派鬥爭。劉鑫的政治權力暫時壓倒了金文博士。東漢光武帝取消了古文博士,古文又成了私塾。東漢時期,私學在士人中盛行,產生了許多名家,他們在經學方面的成就遠超官學,但始終沒有得到官學的地位。官學沖突不斷,反映了東漢統治階級內部沖突不斷。

任何有階級的社會總是由兩個主要的敵對階級組成,總是按照對立統壹的規律存在和發展。如果兩個對立的階級之間只有壹種鬥爭,或者只有壹種身份,那麽這個社會就根本不存在。鬥爭自然是絕對的,但階級鬥爭再尖銳也不會造成社會分裂,因為總有相同的壹面,有不可分割的經濟等聯系。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儒墨道的政治思想。道家法家只看所謂黃老刑名之學的反面,絕對欺壓百姓。這壹理論在秦二世當政時達到了頂峰,而秦朝很快被農民起義推翻。墨家只著眼於統壹,放棄了鬥爭,並建議兩個敵對的階級在身份上實踐尚同的博愛。這個理論自然只是壹些幼稚的幻想。儒家不同於道家和墨家,主張用禮來控制對人民的剝削,以緩和階級之間的鬥爭;提倡關心人和事,尚德緩刑,以此擴大階級之間的認同。與道家、墨家相比,儒家更接近對立統壹規律,即更接近社會現實,所以成為漢代以後長期封建社會的政治指導思想,沒有任何壹個學派、任何壹個宗教能奪取其正統地位。

儒家當然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但是在身份上,也就是* *利益上,忠於儒家的儒家經常對人民的疾苦和冤屈發表言論,經常為人民做出禍福消災的事跡,甚至不惜以家人的生命為代價,直接向君主進諫,要求改善政治。他們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忠臣。他們明白“民只憂國,國則安”的含義,他們為了愛國而愛國,所以他們真誠地成為人民的同情者和代言人。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也就是有些民主和革命(反對野蠻政治)的言論和行為,很大程度上與儒家思想有關。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學,非常重視倫理道德。雖然對孝、信、禮、誠、恥等美德的闡發都打上了統治階級的烙印,但有些本質往往與民眾的倫理道德是壹致的。清除它的封建毒害,打破它的階級局限性,批判地吸取它的精華,可以極大地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清理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古代文化的優秀傳統,主要應從儒學研究入手。

孔子開創了儒學。儒家最根本的政治思想是德治。只有能德治的人,才能註定當皇帝。天人合壹,天命是人心的反映。君主失民心則失天命而死,得民心則天命而升。對於那些註定要取代那些失去命運的人來說,最理想的方式是堯舜退位,其次是唐吳革命。這些根本觀點與主張法治(霸權)、反對革命的道家、法家是對立的。孟子充分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西漢以後的儒學基本上是孟子學說的演變。

秦的法家政治,正統儒家不同意,最後遭遇焚書坑儒的悲慘災難。西漢初年,朝廷用的是儒學,用的是黃老刑名的研究,但黃老刑名的研究還是占優勢的。西漢中期,儒學經過董仲舒的改造,成為時論,在形式上取得了優勢,但黃老的刑名研究仍然保持著原來的重要地位。西漢後期,儒學獲得了確定的優勢,實現了排除黃老刑名之學的願望。而所謂德治,無非是朝廷縱容官員權貴作惡,刑罰不加,紀律松弛,百姓遭受貪暴政治的禍害,西漢王朝覆滅。

壹些忠於儒家的儒者對三個時期的政治提出了許多反對意見。在描述西漢儒學時,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大部分寬容世人的小家子氣儒生和少數同情百姓的正統儒生。下面幾件事,簡單看壹下正統儒家的代表言論。

賈誼《新書·大政篇》說:壹個“知惡而改之者,天誅地滅。天若有福,則以德施(賜),禍若頻仍,則以德奪民。所以夫與民,太卑微而不單純(輕蔑),太笨而不可欺。所以從古至今,與民為敵者,遲則快,民必勝。”

董仲舒開創了陰陽五行之學,用天道來談人事。他在對策中說,《春秋》中,視前生所為,見天人關系,甚為可怕。”國將失道,日為禍首(咎由自取);我不懂得自省,但是我很怪異,很害怕;我仍然不知道如何改變,但我很受傷,甚至被打敗了。這樣我就看到了天心的善良,想制止混亂。既然不是大千世界,上帝就想養著它,平安無事。事情就是要堅強(人都變好了)。“董仲舒講天人關系的時候,本意是用自然的災變來勸諫和剝離迷信的部分。本質上還是孔孟的仁義學說。

漢昭帝年間,泰山等地發生怪事。賢弘寫道:“前師董仲舒曰:雖有守文化之君,不害聖人之令。”獻宏認為漢朝已經走到盡頭,要求朝廷遍訪天下賢人,“禪為王座”,“順天命”。朝廷又加了“造謠惑眾,反道而行”的罪名,殺了林錦鴻。董仲舒恪守“以德代德”的戒律,洪雁為此被殺,說明他們對自己學說的忠實。

漢高祖很重視監官,寫了赦書,並引用韓《易傳》說:“五帝治天下,三王治天下。家傳子,官傳聖賢。運氣四時,成功者去,非其人,不在其位。”他暗示漢高祖宣帝應該讓位給聖人。朝廷說他自己想當皇帝,這是“大逆不道”。蓋寬饒自殺了。

漢元帝以儒生為政,王朝衰弱。寫道:“方今饑,而無大損救之,謂之(合)天意!”生而為聖,為眾人而造,不只是自娛自樂。"

顧雍在《漢書·稱帝記》中寫道:“自然蒸民,不能相治,以立王統壹之。如果妳控制了大海,那不是為了天子,而是為了土地和政府。非諸侯,以為民也。.....無路可走,開(立)有德,無私姓。明天是世界,不是壹個人的世界。.....夫以惡弱,移命賢者(以惡弱舊君,改立賢者為新君),天地常通,以諸王也”。

漢代鮑玄在悼帝時寫道:“死七人,無壹得,難欲國家安,誠;人有七死而無壹生,很難用欲望去懲罰。這不是大臣大臣們的貪婪造成的!大臣們有幸被尊為官員,他們重視食物和財富。他們怎麽會願意為人民增添慈悲心,幫助陛下開導他們呢?.....世界是上帝的世界。陛下為天子,下為李殊父母,袁媛(人)為天目所養,待他們(官民)如壹...今天的窮人百吃不厭(吃飽),穿空衣服(破洞)。父子不能互相保護,所以可以是酸鼻子。陛下不救妳,就要妳的命!夫君的官階不是陛下的官階,而是天下的官階。陛下以官(私官銜)兼官(私小人)望天而從民,難不成?.....天人合壹,人若快樂,神必解。"

以上所有儒家言論,從董仲舒往下,都是依附於反對暴政,要求德治的。他們支持封建統治,但希望有德而無德,不支持同姓永久化。他們同情人民的疾苦,但側重於為朝廷出謀劃策,而不是同情農民起義。所以儒家思想壹直是適合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理論。同情人民是有限度的,但支持封建統治是絕對的。

摘自百度百科,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