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七夕也叫喬奇節。

七夕也叫喬奇節。

七夕節;七夕節

在中國,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中國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兒節”或“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節日,也是過去女孩子最重要的日子。

晴朗的夏秋之夜,滿天繁星,壹條巨大的白色銀河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有壹顆閃亮的星星,隔江相望,那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著看牽牛花和織女是壹種民俗。相傳每年的這個晚上,就是織女和牛郎在鵲橋相會的時候。織女是壹個美麗、聰明、聰明的仙女。在這壹夜,普通女人向她祈求智慧和嫻熟的技巧,她們也向她祈求幸福的婚姻。因此,七月的第七天也被稱為乞討節。

據說在七夕之夜,妳可以擡頭看到牛郎織女相會的銀河,也可以在瓜果架下的天空中偷聽他們相遇時的愛情故事。

在這個浪漫的夜晚,面對著天上的明月,姑娘們把當季的瓜果蔬菜放在天上供奉,乞求天上的女神賜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她們掌握自己的針線技藝,甚至乞求愛情和婚姻的結合。在過去,婚姻是女性決定自己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因此,在這個寧靜的夜晚,世界上無數有情的男女會在星空下祈禱婚姻幸福。

七夕的由來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記載“漢代女子常在樓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人皆之”,這是我們所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乞巧記錄。在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女性的乞巧被反復提及。唐代王鑒寫了壹首“群星璀璨明珠,宮娥忙乞機巧”的詩。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太宗和妃嬪每次七夕在清宮設宴,宮女們都以自己的巧思乞求。這壹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相傳。

宋元之際,洽橋頗為宏大,京城也有專賣洽橋物品的市場,被世人稱為洽橋城。宋和的系列《談醉翁》說:“七夕,盤樓買賣噱頭。從七月壹日車馬吞,到七夕節前三日,不準車馬通行,壹次又壹次停駛,直到夜裏才得到。”在這裏,我們可以從向喬奇購買喬奇物品的盛況中推斷出當時喬奇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壹就開始擺討巧的文章,討巧的市場裏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到了七夕的時候,乞巧的市場已經人山人海,仿佛是最大的節日——春節,可見乞巧節是古人最喜歡的節日之壹。

牛郎織女的傳說

中國的情人節總是和牛郎織女的傳說聯系在壹起。這是壹個流傳千古的美麗愛情故事,已成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壹。

傳說很久以前,南陽城西的牛家莊有壹個聰明老實的小夥子。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不得不和他的哥哥和嫂子住在壹起。他的嫂子馬史很惡毒,經常虐待他,強迫他做很多工作。有壹年秋天,他的嫂子強迫他放牛,給了他九頭牛,但他被告知要等到他有了十頭牛,於是牛郎沒辦法,只好把他們趕出了村子。

牛郎獨自把牛趕到山裏。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他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把十頭牛趕回家。這時,壹個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面前,問他為什麽難過。當他得知自己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不要難過。伏牛山有壹頭生病的老牛。妳去好好餵它。等老牛好了,妳就等著吧。”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長壹段路,終於找到了生病的老牛。看到老牛病得很重,他就去給老牛打捆草。連續餵了三天,老牛擡起頭告訴他,他是天上的大仙,但是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動彈,被送下了天堂。他的傷需要用花露水洗壹個月。牛郎小心翼翼地照顧了老牛壹壹個月,白天為老牛采花,晚上睡在老人身邊。老牛康復後,牛郎高高興興地趕著十頭牛回家。

回家後,嫂子還是對他不好。她害了他幾次,被老牛救了。最後我嫂子火了,把牛郎趕出了家門,牛郎只要老牛陪著。

壹天,天上的織女和仙女們壹起做遊戲,在河裏洗澡。在老牛的幫助下,牛郎認識了織女,兩人情投意合。後來,織女偷偷來到人間,成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野蠶分發給大家,教大家養蠶、吐絲、織鮮艷的綢緞。

牛郎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生了壹男壹女兩個孩子,壹家人過得很幸福。但好景不長,很快就讓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了天堂,恩愛夫妻從此分開。

牛郎是沒有辦法上天的,還是老牛告訴他,他死後可以用自己的皮做鞋子穿上天。牛郎按照老牛說的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子,帶著他的孩子。眼看就要追上,恐怕太後把頭上的金釵拔了,壹個波濤洶湧的天河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邊,只能相對而泣。他們忠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搭鵲橋,讓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王太後別無選擇,只能允許他們在每年的7月7日見面。

後來在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時,姑娘們會來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希望能看到他們的壹年壹度的相會,祈求上蒼讓自己也像織女壹樣心靈手巧,祈禱他們能有美滿的婚姻,於是就形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在過去,七月七日是人們非常熱鬧的節日。那時候,年輕女性對這壹天最感興趣。他們穿新衣,拜雙星,求聰明。

在宋代,杭州的少年兒童在七夕常常扮演“莫霍羅”的角色,身穿半身花衣,胸前用梓葉、瓜果等人物裝飾。美妝笑語,爭著把臘鴛鴦等水鳥放在湖面上,浮在水面上。女人喜歡把小蜘蛛存放在箱子裏,讓蜘蛛在箱子裏織網。根據網的密度,它被稱為“聰明”。

穿針是七夕上小女孩的節目之壹,據說在漢代就已流行。《荊楚歲時年譜》中說:七月七日,是牽牛和織女聚會的夜晚,是女人們系上五彩絲帶,穿上七孔針的傍晚。還有人把“穿”改成“扔”。形式是捧壹碗水,放在七夕夜的星光下。然後把繡花針扔進水裏,讓它浮在水面上。星光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產生浮影,變化很大。根據它的形狀,可以推測出投針姑娘的針線活是笨拙的還是靈巧的。

還有壹個遊戲節目,七夕之夜七個姑娘在花園裏互相邀約在壹起,各自用毛巾蒙住眼睛,然後仰望天空,面對牛郎織女,根據所見預言終身大事。但是遮住眼睛怎麽能看到天空呢?自然,這不是看雙星,而是閉眼做夢。

神話中的七夕,作為壹個“情人節”,應該也是有意義的。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壹個七夕和全國各地的節日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點。以下是對各地區活動的簡要介紹。

在浙江嘉興唐慧鎮的古兜井村,有壹個七夕湘橋俱樂部。每年七夕,都會有人來參與,搭建香橋。所謂香橋,就是壹座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由各種又粗又長的纏香(紙包線香)做成,裝上欄桿,用五色線做成的花裝飾。晚上,人們向雙星獻祭,乞求好運,然後焚燒湘橋,象征著雙星已越過湘橋,幸福地相遇。這座香橋源自傳說中的鵲橋傳說。

在膠東地區,更多的人在七夕祭拜七姐妹。少婦們穿上新衣,聚在壹起,在宮廷裏為七姐妹喜結連理,唱著歌謠:“黃帝,我請七姐妹上天。我不想畫妳的針,不想畫妳的線,我要給妳看72個好手段。”在許多地方,“喬華”也被制造出來。女生用面粉做餅,包子(或適當的水果)用花,如牡丹,荷花,梅花,蘭花,菊花。還有巧菜,就是用酒盅栽培麥芽(這是宋代的“育種”),用適當的果子和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陜西,七夕之夜,姑娘們要把稻草紮成壹米多高的“古橋”形狀(也叫喬娘娘,即織女),讓她穿上姑娘的青襖紅裙,坐在院子裏;姑娘獻上瓜果,拿出預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種”,女子稱之為巧芽),切下壹片,放在壹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在月下看芽的影子,占蔔靈動;而穿針引線,競爭有快有慢;舉辦窗花大賽,比拼匠心。

在福建,婦女和女孩們設立香爐和各種祭品:茶,酒,花瓶插花,五子(龍眼,紅棗,榛子,花生和瓜子)和織女的粉末。拜完雙星,獻給織女的粉分成兩份,壹半扔在屋頂上給織女,另壹半自己打扮美化。據傳說,織女使用粉末可以保持她美麗的外表。而五子的裝飾,寓意求生育。女人也喝茶,吃水果,下象棋。

在廣東,中國情人節在清朝和民國時期最受重視,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在屈大均的《廣東新話》中,記載了清初“七母會”的盛況,流傳著民國時期許多有趣的習俗。在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已記載了清初“七母會”的盛況,人們常稱之為“拜七姐妹”。據民國時期參加“七姐妹崇拜”活動的老人們回憶,“七姐妹崇拜”在廣州西關特別盛行。活動壹般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老年婦女只能在壹旁觀看,敬禮膜拜)。提前組織十幾個好姐妹準備“七姐妹崇拜”。6月份會把壹些大米、小麥、綠豆泡在瓷碗裏,讓它們發芽。七夕臨近就更忙了。我們需要籌集壹些資金,請家人幫我們用竹紙搭壹座喜鵲橋,制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節當晚,大廳裏支起八仙桌,系上繡花桌(桌裙),擺上各種五顏六色的花果制品和針線活,展示女兒們的心靈手巧。剪紙紅花帶圍著稻苗豆芽盤,盤內點著油燈,燈光下露出五顏六色的薄紙燈罩,令人眼花繚亂;有精心布置的插花,銅瓷花瓶裏插著香蘭、茉莉、茉莉等花卉;小盆裏插著茶匙那麽大的荷花、玫瑰花、夜來香、山茶花,壹朵真配壹朵假,真假難辨;還有將蘋果、桃子、柿子等生果切割堆疊成鳥獸等各種形狀的果盤;刺繡的衣服、鞋子、襪子和花木屐;繡有金銀彩線的小窗簾、床單、窗簾、臺裙;指甲大小的扇子和手帕;總之越細致越有技巧,就是用細木做的亭臺樓閣,把小木板貼在當地的豆苗和谷子苗上。此外,米粒,芝麻,燈心草和彩紙被用來制作各種形式的塔,桌椅,瓶爐,鮮花和水果,文房四寶和各種圖案和文字的豆子。還有玻璃或彩紙制作的燈籠、宮燈、柚皮、蛋殼燈籠(雕有山水花鳥)、動物造型的燈籠。最討喜的是女兒們用彩色絲綢做成的精致娃娃,也就是人偶。小狗有壹個牛郎、壹個織女和壹對幼童的形象,壹般放在上層,底層有壹個彈琴跳舞的小孩形象,是為了慶祝兩位明星的相遇。還有《西廂記》《紅樓》《陽門小姐》等戲劇角色成套(也有瓷娃娃,是父母給年幼的孩子買的節日禮物)。另外,當然也要擺放化妝品,比如小胭脂盒、鏡子、彩色梳子、絨花、粉餅等。,供織女和女兒們使用。還有蠟像瓜果,小動物等等。除此之外,就是甜鹹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有燭臺,香爐,香燭,用上好的檀香點燃,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人通常稱7月7日為七夕。根據傳說,牽牛花和織女將在這壹夜相遇。唐代韓、鄂《李年》卷三引《風俗通》雲:“織女七夕渡河,鵲橋會”。這裏的河指的是天河,也就是銀河。在過去,婦女們戴著針,放著水果來迎接他們。張松雷《七夕》詩雲:“空淚將傾,淚不絕。”正應了那句流行的話,七夕上的雨,是織女的悲淚。見“乞巧”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