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歷法的時候,中國就劃分了自己的星宮體系,畫出了星圖和星表。與西歐文明不同,中國的觀測是以北鬥七星——北極星為中心的。“鬥柄指東,天下為春,鬥柄指南,天下為夏,鬥柄指西,天下為秋,鬥柄指北,天下為冬。”這是根據北鬥七星的位置來猜測當時的季節。
中國星宮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28顆星。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的位置影響著四季的變化,古人也知道這壹點,但他們不能直接確定太陽的位置,所以他們根據確定的月亮位置來計算太陽的位置,創造了28顆星星。二十八星不僅促進了後來歷法的制定,也對星座位置的推測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於中國古代人更註重“天人合壹”,即天體運動對人、物、物的作用,所以中國古代的占星觀測往往是迷信的,甚至在時代變遷的大潮中消失了。與中國不同的是,歐洲的觀星更具邏輯性和實用性,掌握天體運動規律後計算更精確。然而,只要北鬥七星在,我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