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做大事要以知識為主,才能為輔。我理解的所謂見識是指見識,內在的眼光和格局,也就是面對問題時思考的高度和容忍度。
心理學大師王陽明十三歲時,母親早逝。後媽信鬼神。經常虐待他,他爸爸遠在首都工作。
王陽明沒有辦法,只能利用繼母不信鬼神的弱點。他半夜悄悄起床,把茶盤放在佛堂外。當他的繼母第二天早上見到他時,他感到很奇怪。
有壹天,王陽明去郊外尋找捕鳥人,買了壹只平日難得壹見的怪鳥,偷偷放在繼母的被子裏。
繼母在鋪床的時候,突然看到這只怪鳥,怕鬼,趕緊請巫婆來占蔔。
其實王陽明早就買通了女巫,女巫對繼母說:
“王狀元的前妻對兒子的虐待非常生氣,上告皇上。現在皇上派陰兵來抓妳的魂。被子裏的怪鳥是陰兵的化身。”
繼母聽了這話,嚇得臉色發青,趕緊跪下道歉。王陽明也跪下來向天帝求情,壹旁的女巫故意嘆了口氣離開。從此後媽就把王陽明當成自己的了。
王陽明的繼母因為心中有“鬼神”而相信了女巫的故事,讓迷信占據了她的心,讓王陽明“有機可乘”。
我們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的心“選擇”看到的。這種“選擇”往往潛移默化。
妳的思想、感情、思維方式和言語所流露出的是妳對生活的吸引力。
當我們喜歡壹個人或壹件事的時候,內心會讓我們在現實中搜尋證明,然後用這些似是而非的證明來支撐我們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壹個“真的”心理定勢。
妳是壹塊活磁鐵;妳可以吸引與妳的主旨相壹致的人、情況和環境。無論妳腦子裏怎麽想,都會在生活中表現出來。
所以,決定人的視力和能看到什麽風景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內心的視力,這種格局的視力決定了人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