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寺建築介紹
照壁照壁又稱影壁,位於觀前,正對牌樓。嵌在墻上的四個漢字是“永恒的長春”,由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書寫。牌樓牌樓原是星門,是道士觀星觀空的地方。後來,欞星門演變成了牌樓,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觀賞圖像的功能。這座牌樓建於明八年(1443),為四柱七層建築。山門大門為石制三聯拱,三個開口象征“三界”。踏入大門,就是跳出“三界”,進入仙人洞。山門石壁上雕刻著行雲、鶴、花等圖案。,其刀法蒼勁細膩。中間檢票口東側的浮雕裏藏著壹只手掌大小的石猴,已被遊客摸過。臥鳳橋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後毀。重建在1988。是壹座南北單孔石橋。橋下沒有水。橋洞兩側懸掛著壹個古代銅錢模型,上面刻著“鐘聲吉祥”四個字,錢眼內系著壹個小銅鈴。那麽為什麽要建壹座橋呢?相傳由於北方風大雨少,觀外原本有壹座“贛榆橋”,於是人們在觀內修建了這座“臥鳳橋”,兩座橋象征風調雨順。另壹種說法是它是為了紀念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而建的。相傳王重陽棄家遠遊,在陜西幹河橋遇到壹個異人,授其修真之術,遂出家為僧,創立全真教。後來全真弟子建了“幹河橋”作為紀念。靈官廟是供奉道教護法王靈官的。雕像為明代木雕,高約1.2米,比例適中,造型精美。紅臉大胡子,雙目圓睜,左手持訣,右手持鞭,威武有力。左邊墻上有趙公明和馬晟的畫像,右邊墻上有溫瓊和嶽飛的畫像,他們是道教的四大保護神。白雲寺的鐘鼓樓和鐘鼓樓在建築布局上與其他寺廟完全相反,西有鐘樓,東有鼓樓。據說元末的時候,長春寺的大部分寺廟都倒塌了。明初重建時,以楚順堂(今邱祖殿)為中心,保留了原有的鐘樓,並在鐘樓東側新建了壹座鼓樓,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格局。三官殿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帝”。傳說天公賜福百姓,地方官赦罪惡,水官賑厄。財神廟供奉三位財神,中間是財神畢幹,左邊是趙公明、武財神,右邊是關羽、武財神。趙公明,又名召公元帥,元初被封為正壹派龍虎譚旋真君,掌管吉祥、財寶、寶市四神。於是他成了人們廣泛崇拜的財神。關羽,即皇帝關勝,民間廣信,管轄範圍廣。他是無所不能的神,財神只是他的形象之壹。玉皇殿是供奉玉帝的。雕像為明代木雕,高約1.8米,身著九章服飾,頭戴十二行珠冠,手持玉墜,坐在龍椅上。神龕前和兩側掛著許多條幅,繡著許多不同顏色的“壽”字,壹* * *就是壹百,所以叫“百壽條幅”,是慈禧太後賜的。左右六尊銅像均為明代萬歷年間鑄造,即玉帝臺階前的四天師和二侍郎。寺內墻上掛著南鬥、北鬥、三十六帥、二十八蘇八幅絲綢工筆畫,均為明清兩代的精品。救世殿供奉太乙救佛免苦。佛陀騎著九頭獅子,左手拿著甘露瓶,右手拿著劍。根據道經記載,太乙是壹位慈悲慈悲的神,專門拯救墮入地獄的人。藥王殿是供奉唐代著名道士、醫家孫思邈的。他著有《錢進·方耀》、《錢進·方藝》等多部著作,為中國的醫學和藥物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後世稱為藥王。舊法堂原名奇真堂。獻給全真七子,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的七位弟子:中間座位丘處機,左邊是劉處玄、譚處端、馬玉,右邊是王楚壹、郝大通、孫不二。清朝時,道士王常月奉命講學,開壇講經,求弟子遍布全國。後人為了紀念這壹偉大事件,將七真殿改名為“老法殿”,即講戒殿。老路堂建築面積較大,是關內道士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每天早晚都會有道士來這裏寺中念經,每逢道教節日或祖先的聖誕節都會在這裏設壇舉行齋戒儀式。丘祖殿是獻給長春全真龍派始祖丘處機的。寺廟中間有壹個巨大的“壺”,是用壹棵古老的樹根雕成的。這只碗是清朝雍正帝送的。傳說廟裏的道士沒地方住的時候,可以端著這個碗去宮裏募捐,宮裏就會有施舍。丘處機的遺風就埋在這個“鍋”下面。三清於斯廳是壹個兩層閣樓,三清在上面壹層,於斯在下面壹層。三清造像成型於明代宣德年間。它高2米多,安詳非凡,色彩鮮艷,豐富而古樸。這四位君主是昊天金闕的最高玉皇大帝、勾陳上宮的皇帝、中天魏紫北極的皇帝和大地的皇帝。這些是清代中期的泥塑、金漆、粉塑,約1.5m高。殿前庭院裏的鎏金青銅鼎爐是明嘉靖年間鑄造的。香爐造型渾厚,周身雕有精美的雲龍圖案,爐內有43條金龍。藏經樓和望月樓兩層是三清閣兩側的附樓,由遊廊相連。東側藏經樓原藏有明版道經,包括正統十年(1445)寫成的正統道經和萬歷三十五年續成的藏經,共5485卷。每年農歷六月初七,白雲寺都會舉行晾經會,將經書全部搬出,放在通風處晾曬,以防經書受損。這裏存在的是復印件,原件在1950交給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保存。西邊的月亮樓也叫“朝天樓”。祠堂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供奉於堂內,遺體葬於堂下。殿內左右房間墻壁嵌有元昭孟府所寫的《道德經》和《陰府經》石刻,為白雲寺之寶。八仙堂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殿內供奉著、、張、曹國九、李鐵怪、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等八位道教神仙。呂祖廟建於清光緒年間,是供奉呂洞賓父親的。呂洞賓是八仙最有影響力和廣為流傳的不朽人物之壹。他周遊世界,揭示世界,無論是隱藏的還是顯而易見的,都是不可預知的。袁俊廟供奉道教女神。中間的座位是仙女畢夏·袁俊,左邊的座位分別是出生皇後和分娩皇後,右邊的座位分別是視力皇後和天花皇後。以前女性最擔心的是不孕、難產,擔心的是天花、眼疾、早逝或產後殘疾。這裏的四位皇後掌管這壹切,所以香火很旺。文昌閣供奉的是掌管人間姓氏魯的文昌帝。陳元廟,俗稱“六十甲子廟”,是供奉六甲子神和豆老袁俊的。六十甲子源於中國古代的幹支紀年。即十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歸)和十二支(子、醜、陰、卯、辰、巳、午、衛、申、酉、戌、亥)循環搭配,始於甲,止於歸。六十甲子神是六十顆星,輪流掌管壹年。歲月之神,又稱太歲神。如果某人出生於哪壹年,那麽值班神就是某人的生命核心碑神(生命核心碑太歲)。六十甲子的神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甲子那壹年出生的人,他壹生的核心碑神就是甲子的大將軍金扁。相傳,拜了生命之神核心碑,就有福了,萬惡皆降,功德圓滿。羅功塔位於塔院東北角,八角形,磚石結構。原塔前有四座供奉羅公雕像的石碑,分別是羅公前殿、重修白雲寺碑、羅真人道行碑、粥場碑、雲溪方丈功德碑。現在,只剩下羅公塔了。羅公,江西人,康熙年間來到北京,住在白雲寺。死於雍正五年(1727),被雍正帝封為“從容守真人”。據民間傳說,羅真人創造了壹種剃發工具和按摩手法,傳入宮中後受到雍正帝的賞識。在過去,理發師行業尊羅真人為祖師爺。三興殿三興殿,清代的“華祖廟”,供奉的是神醫華佗。2000年修繕後改為“三星堂”,供奉伏、陸、壽三位三星級真神。慈航堂慈航堂是清代的“火宗祠”,供奉的是火德真王。2000年修繕後改為“慈航殿”,供奉慈航像(佛教稱觀音菩薩)。真武堂真武堂,建於清朝乾隆年間,2000年重修,供奉真武帝。雷祖寺建於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它由九天萬能的應元雷神侍奉,並伴隨著布勒的四神,即風、雨、雷和電。廟裏的雕像都是明代鑄造的青銅雕像。以上內容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