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來,彜漢雜居,交往日益頻繁。彜族上層最早使用漢姓,把自己的“抱衣”稱為彜姓。
由於方言的差異,“撮壹”和“都”的音譯有所不同。“抱衣”又寫成伊娜、伊妮、嫩葉、嫩義、婁義等。“杜”又寫成後杜、後杜。“抱衣”的中文翻譯是“族譜”或“姓氏”。彜族東部方言至今沒有統壹公認的說法,漢語中也沒有合適的對應詞。先說“易姓”。
“抱衣”,從意思上理解,其實是表達血統觀念的氏族名稱。彜族人常把“抱衣”稱為家支,也是可以接受的。“杜”為姓。
如今,雲南昭通的彜族人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抱衣”、“文身”的全稱,發音都不準確,更不用說解釋意思了。例如,彜良縣龍街鄉橫堤村的羅姓彜族有四個支系,即、、、後兒。其中,我們也可以記住,毛誌的全名是“馬抱衣,語差”(中國音);婁機分公司是“壹個秘密的地方擁抱衣服,壹個麻扇婁機”(中文發音);奎更鄉村還有壹個叫楊的彜族,是“蛇寨抱衣,阿月錯羅”(漢語發音)。巧家縣有八個姓安的彜族人,其中有兩個是“補衣,彜人抗魯”(漢語發音)和“捏衣,得布阿姆”(漢語發音)。魯甸、昭通、大關、鎮雄、威信等少數幾個彜族家至今還能記得他們的衣服或禱文。
易姓,壹般是兩句,每句四個字,如上所述。第壹句是氏族符號(圖騰),包括山川、河流、湖泊、石頭、植物,最後壹句是祖先的姓名或地名、姓氏。其基本圖案:符號(圖騰)、來源(服飾)、祖名或地名、族名(彜姓)。比如“馬抱衣,語爛”,可以理解為“以馬(杜鵑花)為標誌,語(祖宗名)分後的氏族(家支)”;可以理解為“麻扇(地名)劃分後以索米(植物名)為標誌的婁機氏族(家族分支)”。但由於地名的演變、社會的變遷、古彜語的失傳等諸多因素,今天對“抱衣”的理解很難理解,只需要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清史誌》和《烏蒙誌》中,被視為人名的阿弟和黑臀,是氏族名或彜姓,不是人名,所以黑臀死後仍有黑臀。
易姓全名中有壹個“抱衣”字。凡問“抱衣”者問易姓,問易姓者說“抱衣”。“抱衣”這個詞是什麽意思?人們很難只理解為“源”或“源”,所以要從易姓的世代說起。
彜族家庭繁衍時,在第九代、第十壹代、第十三代時,要舉行分宗族儀式,將宗族關系改為姻親關系,擴大婚姻範圍。它的亞宗教儀式,即“制定齋戒”的祭祀儀式,規模龐大而隆重。無論妳遷移到多遠,所有有祖先的家族都必須來參加,他們的根不應該被忘記。
首先要做的是祭天拜地,其次是先祭祖。讀完祭天先人的經書,占蔔取支水(源頭)的方向,支家成員準備了壹只公羊馱著壹個取水的鍋,餵了些鹽水,趕著去占蔔的方向找水。白墨帶著兩壺純凈水回到羊喝水的祭祀地,用彜語寫下取水地點的地理特征和作為象征(圖騰)和新枝來源的植物、石頭的名稱,並在史書上寫下新枝的名稱。新的“擁抱服”被建立和使用。
彜族的“抱衣”有其重要的社會功能,所以壹旦確立,其家庭成員必須牢記在心,嚴格保密,不允許流傳。綜上所述,“擁抱衣”有以下作用:
壹個是判斷是不是同壹個家庭。由於同壹家族的人四處流浪或遷徙,子子孫孫長期不聯系,避免了同壹家族的人通婚。
二是用來判斷地位的高低,防止與非貴族或根不正的人通婚。
“都都”只是用來盤問家族和骨骼,不允許和無家可歸的人通婚。
“抱衣”和“嘟嘟”是彜族等級社會的自覺產物,民國時期仍有殘存的表現形式,今天已逐漸消失。
彜族在明朝洪武年間開始使用漢姓。朱元璋給水西以哀崔“安”姓,寧州土司“陸”姓。其他土司及土司階層以下的人,先後附加了安、陸等姓氏。如烏沙土司安、烏蒙、東川土司魯等。所以彜族有很多安姓、魯姓等。芒部土司“龍”姓的來源有待考證。
彜族使用的漢姓,除了封建皇帝給的姓外,還有以下來源:
壹是當地漢族官員認為彜族“無姓”,不便管理戶籍和收稅,所以給他們起了“百家姓,以八字開頭”的姓氏。
二是由氏族圖騰轉化而來。比如“阿魯”的中文翻譯是“宋”的意思,諧音就轉化成了中國人的姓“張”。
第三,易與漢族同居,為方便交流,冒充鄰居漢族姓氏。所以彜族的漢姓,總是和當地大部分的漢姓壹樣。
四是彜族婦女與漢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的子女,多隨母姓隨父姓,如屈、喬、範等。
總之,彜族漢姓的起源是非常復雜的。比如彜族的馬姓祖先,就是未被清軍殺死的分配給作家的奴隸的後代。為了應付局面,馬暫時做了“家奴”,後來“放生”“附姓”。但都是對漢族社會開放的,具有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的意義。
彜族開始使用漢姓,姓氏是“雙軌制”(明用漢姓,暗用彜姓)。但壹個漢族姓氏之後,往往會有幾個彜族姓氏。所以中國人姓壹樣,“抱衣”和“篤”不壹樣,可以無拘無束地結婚。比如威寧有安六姓,喬家安八姓,陸(盧)十三姓,宜良羅六姓。65438-0988,雲南省昭通市民族事務委員會調查彜族姓氏:彜族姓氏143個,漢族姓氏74個。雖然不是很準確,但說明彜族姓氏多於漢族姓氏,基本符合昭通地區的實際情況。
彜族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據史料記載,他們的祖先“昆明人”在西漢時期就生活在滇池和洱海之間。魏晉時期,朱棣縣(今昭通)、建寧縣(今曲靖)已經存在。隋唐稱之為“東方蠻夷”。紅河州北部在“東莽烏蠻”境內,南部在唐初建立的“蜀莽滿十七州”境內。經過與周邊部落長期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今天紅河地區的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