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羌族婚俗文化

羌族婚俗文化

羌族婚俗文化是羌族文化中引人入勝的壹部分。傳統的婚禮復雜而隆重。大致分為訂婚和結婚兩個階段。訂婚過程分為三步:“開酒”(做媒)、“小酒”(為女方近親準備酒席)、“大酒”(約定婚期)。婚禮前後有五天,包括“女花之夜”、“正式宴會”(也叫“正式酒”)和“答謝賓客”三個儀式。

羌族是中國西部的壹個古老少數民族,也被稱為“雲上民族”。主要是遊牧。傳說顏地部落在5000年前與黃帝部落作戰。戰敗後,顏地率領大部分與黃帝部落合並,形成了華夏族(漢族);其中少部分向西、向南遷移,與當地原住民融合,形成藏族和羌族。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平武縣,其余散居在阿壩州的松潘、黑水、九寨溝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成都的都江堰地區,四川西南部的雅安地區,貴州省的江口縣、石阡縣,陜西省漢中市的寧強縣、略陽縣,寶雞市的鳳縣部分地區。今天的羌族是保留羌族名稱和部分傳統文化的古老羌族之壹。與漢、藏、彜、納西、白、哈尼、博、普米族、景頗、拉祜族、基諾族等是兄弟民族,都有壹些顏地部落的血統。

羌族婚俗文化是羌族文化中引人入勝的壹部分。傳統的婚禮復雜而隆重。大致分為訂婚和結婚兩個階段。訂婚過程分為三步:“開酒”(做媒)、“小酒”(為女方近親準備酒席)、“大酒”(約定婚期)。婚禮前後有五天,包括“女花之夜”、“正式宴會”(也叫“正式酒”)和“答謝賓客”三個儀式。

羌族婚姻形式:

羌族的婚姻形式基本上是壹夫壹妻制。解放前,青年男女沒有戀愛自由,視自由戀愛為有損家風,婚姻也不自由。封建買賣婚姻盛行,子女的婚姻都是父母媒妁之言。

羌族婚姻習俗概述:

過去,羌族青年男女沒有擇偶和自由戀愛的權利,因為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年輕時就為他們訂婚,甚至把他們的肚子稱為婚姻。選擇婚姻時,要註意選擇合適的家庭和親戚。到了結婚年齡,女人往往比男人大。所以羌族地區流行壹首民歌:“六月麥開,夫猶嬰兒。等老公長大了,葉子會掉,花會雕謝。”

訂婚的時候要經過三個程序。第壹,妳“張嘴”,也就是妳會做飲料。男女未成年時,男方要求媒人去他心目中的女方那裏當媒人。如果他同意,父母會提出壹定的時間,男方會在女方家設宴,叫做“開酒”。酒席上,女方提出的錢數是雙方約定的,表示訂婚初步成功。幾個月後,男方到女方家為自己的至親準備酒席,稱之為“小酒”。這個時候他應該送點彩禮,放在神壇上,以示莊重。在“大酒令”上,兩家公司專門約定了婚期,男方要宴請賓客,招待女方親友。這時候男方按照約定支付了嫁妝,特別給婆婆準備了壹分錢。在整個訂婚過程中,女孩不允許出現,也不允許躲在房間或親友家中。

婚禮儀式有三種:“女花之夜”、“正式宴會”和“謝可”。在“女人花之夜”,女方準備了兩個祭壇招待前來慶賀和送禮的客人,壹個供男壹個供女,大家載歌載舞慶祝。“正式宴席”就是娶媳婦。男方準備三匹馬迎接新娘,壹匹給新娘,另壹匹給伴娘,伴娘是新娘的女兒。新娘穿了壹件特別的紅色婚紗和她嫂子做的紅色繡花鞋。她的兄弟們把她擡出大門,騎上了馬。新娘用手捂住臉哭了。他們中有些人傷心地哭了,而另壹些人只是裝裝樣子。父母把平日給新郎做的鞋襪放進後兜,讓女兒帶到男方家。儀式結束,樂隊吹響嗩吶為新娘送行,準新娘拿起盒子,提起櫃子,大鬧壹場,看新娘出嫁。

在去歡送會的路上,如果路過親戚家門口,親戚們會安排茶席,準備糕點水果招待歡送會。炮手會放三支火槍表示他的到來,男方的親屬會拿著面條上前吊唁。伴娘們將和歡送會壹起進入茶座。當我們到達男子村時,全村人聚集在村頭歡迎新娘。到了男方家,要給伴娘和趕馬人少量的錢下馬,否則不下馬。下馬後,新郎把米撒在門口的地上,廚師拿起壹只公雞,宰殺後在門上灑上雞血辟邪。新郎新娘馬上進門搶座位。

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後,露天壩上的盛大宴會就開始了。貴賓們邊吃邊喝邊唱歌跳舞。首先,他們唱了壹首“贊美新娘”的酒歌。歌詞是從頭到腳贊美新娘的美麗,然後唱《贊美新郎》,贊美新郎端莊聰明的性格。人們唱歌跳舞直到深夜,甚至黎明時分。第二天,主人又準備了兩個座位答謝客人,整個儀式就結束了。婚後第三天,新郎和他的兄弟們提著酒肉送新娘回娘家,家裏要準備“回門酒”,親朋好友要給新婚夫婦送禮,並致辭祝福。在羌族的壹些地方,還有“逗新郎”的習俗。即在惠門酒宴上,新娘家會給新郎四尺筷子,筷子後面還會加幾根土豆做的筷子。新郎將被要求通過幾盞油燈使用這些筷子和由肉丁和豆子制成的三明治菜肴。筷子太長夾不住菜,或者油燈燙到下巴,都會被罰款。這種活動既是節日聚餐,也是壹種娛樂。

結婚第壹天,女方捧著“花月酒”,新郎和他的同輩、親戚、介紹人壹起去女方家吃飯,擡著轎子到女方家接待親戚。那天晚上,新娘邀請了村裏所有的姑娘“夜話”,在鍋莊裏唱了壹夜的歌,跳了壹夜的舞。天亮了,男方的新娘催著新娘上轎子,新娘和娘家人都濕潤了眼淚,她哥哥擡著她上了轎子。當新娘到達新郎家時,新郎的兄弟或堂兄弟將新郎帶入新房,然後去拜訪新娘。結婚三天後,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帶了酒肉等禮物。從此,新娘就待在娘家,壹直到臘月二十七才回婆家。

羌族的婚姻過程:

從事

羌人訂婚要經過三道程序。第壹,他們“喝酒”,也就是做壹種飲料。男女未成年時,男方要求媒人去他心目中的女方那裏當媒人。如果他同意,父母會提出壹定的時間,男方會在女方家設宴,叫做“開酒”。酒席上,女方提出的錢數是雙方約定的,表示訂婚初步成功。幾個月後,男方到女方家為自己的至親準備酒席,稱之為“小酒”。這個時候他應該送點彩禮,放在神壇上,以示莊重。在“大酒令”上,兩家公司專門約定了婚期,男方要宴請賓客,招待女方親友。這時候男方按照約定支付了嫁妝,特別給婆婆準備了壹分錢。在整個訂婚過程中,女孩不允許出現,也不允許躲在房間或親友家中。

結婚

羌族婚禮習俗也有“女花之夜”、“正式宴會”、“答謝客人”三種儀式。

在“女人花之夜”,女方準備了兩個祭壇招待前來慶賀和送禮的客人,壹個供男壹個供女,大家載歌載舞慶祝。

“正式宴席”就是娶媳婦。男方準備三匹馬迎接新娘,壹匹給新娘,另壹匹給伴娘,伴娘是新娘的女兒。新娘穿了壹件特別的紅色婚紗和她嫂子做的紅色繡花鞋。她的兄弟們把她擡出大門,騎上了馬。新娘用手捂住臉哭了。他們中有些人傷心地哭了,而另壹些人只是裝裝樣子。父母把平日給新郎做的鞋襪放進後兜,讓女兒帶到男方家。儀式結束,樂隊吹響嗩吶為新娘送行,準新娘拿起盒子,提起櫃子,大鬧壹場,看新娘出嫁。在去歡送會的路上,如果路過親戚家門口,親戚們會安排茶席,準備糕點水果招待歡送會。炮手會放三支火槍表示他的到來,男方的親屬會拿著面條上前吊唁。伴娘們將和歡送會壹起進入茶座。當我們到達男子村時,全村人聚集在村頭歡迎新娘。到了男方家,要給伴娘和趕馬人少量的錢下馬,否則不下馬。下馬後,新郎把米撒在門口的地上,廚師拿起壹只公雞,宰殺後在門上灑上雞血辟邪。新郎新娘馬上進門搶座位。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後,露天壩上的盛大宴會就開始了。貴賓們邊吃邊喝邊唱歌跳舞。首先,他們唱了壹首“贊美新娘”的酒歌。歌詞是從頭到腳贊美新娘的美麗,然後唱《贊美新郎》,贊美新郎端莊聰明的性格。人們唱歌跳舞直到深夜,甚至黎明時分。

第二天,主人又準備了兩個座位答謝客人,整個儀式就結束了。婚後第三天,新郎和他的兄弟們提著酒肉送新娘回娘家。新郎呆壹兩天,新娘要呆幾天甚至幾個月。其中壹些在被她丈夫帶回去之前呆了L ~ 3年。

羌族的婚姻特點:

新郎假裝綁架新娘的結婚儀式

羌族也有搶婚的習俗。當男方求婚被斷然拒絕後,他趁女方工作或外出時,將女方搶回家。第二天,男方提著豬肥肉和酒到女方家再次求婚。既然生米煮成熟飯,女人就答應了。如果女方不願意,第二天可以偷偷回家,男方壹般不追究。搶婚可以搶姑娘,也可以搶寡婦。

女兒麻

“女兒馬”是羌族特有的婚俗。羌族姑娘再漂亮,如果不是用勤勞的雙手在愛情的土地上播種女兒麻,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羌族青年男女相識相戀,雙方正式吃過訂婚酒後,待嫁姑娘開始準備種女兒麻。女孩在山坡上選了壹塊荒地開墾。開春後在這片土地上種上麻,秋收後織成布,縫成新衣或織成腰帶結婚。從開荒播種、施肥管理、收割到將麻織成服裝,不允許任何人插手幫忙,全程由姑娘自己完成。如果別人幫忙種田,會被認為是女孩子對愛情不忠。

於是,為了追求美好的愛情,為了和心愛的小夥子結成幸福的婚姻,羌族姑娘們默默的從事著種植和收割。他們早出晚歸,避免和別人說話,對任何人、親戚朋友都不要提自己女兒種麻的事,讓姑娘在結婚前保持羞澀,以免惹人笑話或背後議論。哪裏有女兒麻,誰也不許隨意去,以示對姑娘的尊重。婚禮前,羌族姑娘將女兒麻編成七條腰帶,出嫁時綁在自己身上,新婚之夜由新郎自己解開。女兒將亞麻布織成衣服,作為女孩出嫁時的嫁妝。然後夫妻雙方都把這件衣服作為永久的紀念,壹般不再穿,而是傳給子孫後代,教育後代保持羌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羌族的現代婚俗: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羌族人民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他們拋棄了婚姻習俗中陳腐落後的壹面,保留了優秀的壹面。尤其是經濟大潮的沖擊,大大改變了年輕壹代的思維,自由戀愛大行其道。當地人稱之為“和朋友壹起玩”,父母壹般不會幹涉。青年男女壹旦戀愛,就請父母請“紅主”做正式約定,但古代的儀式還是會舉行。所以古代的婚俗還是比較完整的。

(壹)牽線搭橋(開酒)

孩子成年後,父母開始為他們尋找伴侶,有的男女自由戀愛後告訴父母。如果壹個男人暗戀壹個女人,他的父母會找機會通過聊天從側面試探她。如果女方不反對,就有結婚的可能。男方會讓“紅爺爺”帶酒和掛面作為“手感”給女方。如果女方不回禮,說明還有商量的余地。

(2)“吃點酒”訂婚

在發完第壹次“手感”壹段時間後,男子讓“紅老爺”拿第二次“手感”(豐盛,有豬肉、掛面、酒、糕點、小吃等。)給女方當媒人,問她的生日。男方父母找段公占蔔,壹旦男女雙方的八字吻合,就可以訂婚。此時女方沒有邀請外人,只有家人和“紅爺爺”商量“喝點酒”(訂婚)的日期。“喝點酒”那天,男方要按照女方家的人數給女方送禮。男方壹般會派“紅爺爺”和母親來帶兒子。“紅主”飲酒前要親自燒香、拜神、祭祖,給女方和祖先講兩家聯姻的事,並給出“說婚話”的古規。後來男方會去看望女方,逢年過節送禮物。

(3)“喝很多酒”,定下婚期

如果男方認為男女雙方年齡都夠了,男方也做好了壹切物質準備,是時候舉行婚禮了,就請“紅爺爺”帶禮物告訴女方,約定婚期,這叫“吃大酒”。到時候男方會拿壹定數量的酒、肉、米和女方穿的東西,比如頭飾、耳環、手鐲、金箍、銀墜、衣服、褲子、鞋襪,全部都是雙份的。彩禮要看當地的規矩,反正要讓女方滿意。以前從“喝大酒”到接親戚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

(4)結婚

壹旦婚期確定,我們就應該準備結婚了。婚禮前幾天,男女雙方都請村裏的家人和鄰居喝“開酒”,也就是正式請各家幫忙。商定每個人的責任,為他們的神社換上新衣服,徹底打掃房子。婚禮當天,男方由近20人組成,包括紅爺爺、新郎的長輩(叔叔)、同輩、兄弟姐妹、嗩吶手等。在他的背上,他喜歡蠟、酒、鞭炮、婚禮海報、錢等。到了女方家,女方家會想方設法阻止婚禮隊伍進入女方家,男方會壹次次給女方家姑娘發紅包。進門後,女方唱壹首快樂的歌,男方給錢,然後再唱再給,直到滿意為止。

另外男方會給女方1個太陽包子,上面掛著1白布,1紅布,1毛線,1珊瑚珠。那人將禮物放在廳中神龕前的桌上,紅衣公公道了壹聲“問候詞”,用羌族語言說:“世間萬物皆有因,羌族人壹開始就說了。不說不知道的人,壹定要把這件事告訴大家。自古以來,男女皆有姻緣。這個系統是由木姐(羌族的祖先,神木朱傑)開創的。她制定了所有的規則,後人不敢增減。羌人世代相傳的古老規矩,必須遵守……”。女子答道:“貴客辛苦來到我家,婚禮當天來到我家。從世界開始,就決定了男人和女人都要和木姐結婚...按照古代的規矩,女方家裝備精良。如果正屋的接待不好,請原諒妳的客人。”謝過之後,女方家用最大的宴席招待了大家。稱之為“主座”。那天晚上,新娘會邀請村裏所有的女孩來家裏過夜。

(5)舉辦男女“花夜”。

羌人結婚時,“花夜”最為隆重。壹般是在婚禮的前壹天晚上舉行,也就是為新人舉辦壹個娛樂晚會。男方的聚會叫“男人的花夜”,女方的聚會叫“女人的花夜”。男方慶祝結婚,女方送走。“女人花之夜”,新娘大廳燈火通明,中間擺著兩張八仙桌,四周擺著長凳。桌子上擺著酒和12“幹盤”,即花生、核桃、紅棗、柿子、蘋果、橘子、糖果,處處洋溢著圓滿、吉祥、喜慶的氣氛。還有壹些菜,很豐富。晚上七八點鐘,夜幕開始,新娘會坐在桌子上,姐妹們輪流坐,男方的親戚也會到場。新娘壹上桌,就會哭著傾訴父母的恩情。

姐妹們開始唱歌,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像花壹樣開心”,比如:今晚姐妹們都坐好了(喲,像花壹樣開心),全家人唱壹首歌(喲,吉吉兒來了),不要錢唱(喲,像花壹樣開心),只要心裏有個肚皮(喲,吉吉兒來了)。2、《歌》,如:伴娘問:妳解釋壹下這首歌(喲,像花兒壹樣快樂),什麽彎彎的(爾吉來,喲唉)天轉(喲,吉吉兒來了)?回答:我來解釋壹下這首歌(喲,像花兒壹樣快樂),月亮彎了(嘖嘖,喲,唉),天轉了(喲,嘖嘖,嘖嘖)...3.“梅格,喲”,例如,新娘的伴娘問:(梅格,喲,喲)這對夫婦包什麽(梅格,喲)?新娘的女孩回答說:(梅格喲)新娘的新娘包裝,這是壹個綠色的手帕(梅格喲)。問:(梅格喲)新人穿什麽衣服(梅格喲)?(梅格喲)這對新人穿著綠色的襯衫(梅格喲)...操辦婚禮的人也要唱《像花壹樣快樂》來招待客人,壹直持續到午夜,湊熱鬧的人漸漸散去。男方也舉辦花夜會,內容和新娘差不多,不同的是新郎要由母親和叔叔宣傳。4.冠是壹頂形似清朝官帽的紅色穗圓形雙層帽,上面插著壹對紅色喜牌。舅舅提拔了新郎官,賦予了他新的社會角色,預示著他已經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即將成家立業。然後給新郎掛上第壹朵紅,並致辭:“壹對金花燦爛。今天帶給何心郎的,壹個插在左邊,壹個插在右邊。子子孫孫入朝。”然後,母親、叔叔、家人按輩分順序掛新郎紅,然後新郎家的人按輩分順序掛新郎紅,最後新郎父母掛紅,即“受拜”。大家都要說壹句祝福的話,祝新郎妻離子散,生活美滿。

(6)結婚與嫁娶

“花夜”的第二天是結婚的日子。女人做了壹對太陽和月亮包子,把它們放在壹個竹籃裏。壹個父母雙全的男孩背著新娘被送到男方家。包子上刻有松柏的圖案,象征著壹對夫婦將像日月壹樣,像常青的松柏壹樣生活。到了送新娘的時候,嗩吶響起《追悼曲》,新娘在閨房裏哭,母親和嫂子陪著。男方媳婦隊伍裏的女人勸她別哭了。壹對父母雙全的姑娘把新娘扶到神龕前,邊哭邊祭拜她的祖先、父母、長輩和嫂子,轉身走向大門。這時,老婆婆反復提醒新娘:“

與此同時,石壁站在門邊,高高地舉著壹個帶著小白旗的發髻。新娘從發髻下走出來,伴娘代替新娘父母唱了壹首婚禮歌曲。當送別新郎新娘的隊伍到達男方家時,已經有新郎的姑姑、姑、姨等在門外等候了。他們壹手拿著香,壹手拿著酒,然後向送行的人敬酒。然後他們解釋了這種做法,說:“天地開了,新人來了,這是很大的運氣和繁榮……”,“東邊壹個青雲,南邊壹個紫雲,兩朵花。”新郎在樓上或大門口用生米打新娘,新娘由兩個女孩攙扶著在門檻上砸碎壹個倒扣的碗,然後進門示煞。夫妻倆在男人的神龕前,祭拜祖先的開拓之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夫妻的白頭偕老,兒孫的堅強。再敬客,助民。最後,夫妻相互拜拜。新郎揭開新娘的紅色面紗,兩人進入洞房。

然後開始招待客人,依次邀請新娘的近親、丈夫的母親和叔叔、家裏的長輩、遠方的客人、鄰居、新郎的近親吃飯。飯後,跳《莎倫》,唱《贊美新郎新娘》,如:“姐姐十八歲,今日下凡為仙。人品好,有能力,內外兼修。烏黑的頭發,乖巧的打扮,什麽都穿得很好。銀耳環準備好了,圈圈也齊全了。”稱贊這對夫婦,然後這對夫婦跪了下來,擡起了他們的腰。大家撒上大米、小麥、青稞、花生、紅棗祝福這對新人。作者認為,男女雙方的“聖歌”都包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充分顯示了羌族人民的自尊與自信。他們向往真善美,期待家家幸福。同時,他們也關心、愛護和贊美本民族的青年男女,這體現了羌族人民的謙虛和坦率。

羌族的婚禮程序非常復雜,婚禮流程很長,往往長達半年到數年。為了達到婚姻中的認同感,男女雙方家庭展開了漫長而繁瑣的渲染和接觸過程。從女方父母的認可,到女方親屬的認可,可見這場婚姻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在雙方的公婆交往中,逐漸相互了解,建立了壹定的感情,為子女婚姻的成熟和婚後的和睦奠定了基礎,充分顯示了羌人對血緣傳承的重視。

另外,在整個訂婚過程中,男方壹直處於主動地位,多次要給女方家送禮,可見女方家庭的價值和在婚姻關系中的社會地位。“女花之夜”是女方家舉辦的最盛大的活動,也是新婚女子掙面子的最好機會。說明羌人在生活中非常重視母系家族的血緣和品質。壹方面說明羌族對婚禮的重視,另壹方面也反映出羌族對生活禮儀的極大投入和民族宗教的深刻影響。通過婚禮儀式,羌族傳統文化得到了提煉、升華和發展,從而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