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道門形成於明代中後期,活躍發展於清代。它興盛於北洋軍閥時期和南京國民政府初期,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現了較大的分化。新中國成立後,趨於衰落。
基督教門不同於宗教。明清時期,封建帝王都把惠門當作邪教,到了民國,有的還掛上了宗教團體、公益組織或慈善組織的招牌。會道門是壹個帶有宗教和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間秘密結社,日常活動中夾雜著封建迷信和習武。作為壹個迷信組織,會道門奉行功利主義,要求“神力”服務於人的實際利益,關心世界和自我幸福。而宗教則要求人的利益符合“天意”,關心超越此生的生命意義或價值基礎。
解放初期,中國有300多種傳教門,道教領袖和骨幹成員約82萬人,道教徒約13萬人。這些秘密社團大多被特務利用,成為當時試圖與人民政府鬥爭的最大反動組織。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懲治反革命分子條例》第八條,規定“利用封建教派進行反革命活動的,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這壹規定為打擊反動教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通過取締反動的會門,壹大批領導幹部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成千上萬的道教徒爭相退出。惠門在社會上臭名昭著,風光不再。這壹切都標誌著中國惠門衰落的開始。
毛澤東主席在批語中指出,“山西的經驗是最完全、最正確、最徹底的,山西省委的總結也寫得很好,特轉送妳們學習,可供各地仿效,以期系統地、徹底地取締伊通路等各種會議門,肅清其中的重要反革命分子。像在戰鬥中,山西省委在準備和實施取締壹條龍道路的大鬥爭中就是這樣做的,所以成績很大,值得全黨學習。”
但是,由於反動會門的頑固、神秘和欺騙,對會門的禁令並不完全徹底。壹些反動領袖從大城市搬到小城市,又從小城市搬到農村,開始復蘇。1955年8月,全國公安機關統壹部署,同時行動,堅決取締進行復辟活動的反動教門。
20世紀60年代以後,反動教派雖然沒有被徹底根除,但總體上看,其教派數量在逐漸減少,活動規模和社會危害程度在不斷縮小。
惠門在新時代復興。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從農村到城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機遇和挑戰接踵而至,形勢瞬息萬變。有些人的信仰動搖了,他們失去了心理平衡,陷入了迷茫。他們將目光投向神秘力量,神秘主義悄然興起,如禪定氣功、風水術、占蔔占蔔術、鬼文化等。,這就給了封建迷信以可乘之機,使其死灰復燃。
新時期惠門活動的重要特點是:(1)惠門活動向基層黨政組織滲透的案件時有發生。比如1981破獲的20起破壞會道門案件中,查出黨員52人,團員28人,基層幹部50多人。(2)打著宗教的旗號要求政府承認。(3)流竄到香港、臺灣甚至國外,與境外敵對勢力勾結,反過來向內地滲透,企圖利用合法渠道進行非法活動。
中央高度重視新時期出現的新問題。1982年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關於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政策》中明確規定“凡已被取締的反動教派、神、巫,均不得恢復活動。凡是騙人騙錢的,壹律嚴令取締,繩之以法。”65438至0997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條規定,組織、利用宗教教派、邪教組織或者迷信實施違法犯罪的,定罪量刑。對抗教會大門將是壹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