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來源:新華寧夏頻道165438+10月15:我區西夏學大師李七年前在安尋訪西夏王室及其族譜,近日在昆明尋訪西夏國後裔道沖及其族譜,西夏這段神秘歷史的壹些細節變得清晰起來。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李就聽人提起,在雲南昆明有壹個西夏國道沖的後裔和家譜。5438年6月+今年10月,李教授赴昆出席第34屆國際漢藏學會時,與雲南省保密局原副局長、退休幹部沃道沖的第19代傳人多順年取得了聯系。28日,李來到多甲,查閱了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鹹豐元年(1855)編纂的兩本漢族家譜。據多順年說,沃道沖出身於西夏的“國史世家”,精通西夏語和漢語。他曾將漢語語法翻譯成西夏文,著有《論語》、《周易蔔筮》二十卷,被任命為“範寒教授”,朝廷所有的文官都尊稱他為老師。《禾氏族譜》記載,禾道崇為保持朝廷清廉,弘揚中原文化,倡導儒家思想,相愛10年。他去的時候“家裏人無私,只算書。”仁宗仁孝命國人在郡學宮為其畫像,尊其為楷模,與孔子世代朝拜。元朝以後,沃家被賜以多氏。沃道沖的曾孫多爾赤增,遊歷四川、雲南、湖北等地,晚年定居昆明。據多順年所知,窩氏後裔有數千人,主要散居在雲南昆明、祿勸、武定、大理、麗江、昭通、東川、鄖西、個舊、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元朝以後,民族構成多改為漢族,也有改為蒙古族的。昨日,李教授興奮地告訴記者,搜尋沃道沖後裔和韓氏族譜,對於研究壹個著名的西夏王朝——沃道沖的生平成就,對於研究西夏遺民如何與其他民族融合,都大有裨益,說明盡管中國歷史上戰亂不斷,但民族文化大融合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脈。中國工程院院士多英賢,甘肅永靖縣府河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