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00多年前,殷末年,就有吉兇之書。當時在紙發明之前,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獸骨為記錄材料,將占蔔的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是最早的書——甲骨文。
甲骨文的內容,即甲骨文涉及的天文現象範圍很廣,如日食、月食、晴、雨、風、雪等;有定期預報的,比如補訓、補喜;有對即將發生的事件的預測,比如旅行,漁獵,戰爭,為生命,死亡,疾病和夢想找借口,祭祀祖先和神。前中研院在發掘中得到了壹個大龜甲,上面刻著:“丁有玉,至於甲寅,十日八日,九月。”這說明9月份從定友到嘉蔭連續下了18天的雨。另壹篇武丁時期的甲骨文記載:“以下武武,焚而擒之?
嗚嗚嗚,?甄:我在打獵?,逃?在他就職典禮的那天,他被允許捕獲老虎壹只,鹿四十只,狐貍壹百六十四只,仙五十九只。"
這個甲骨文的意思是:第二天中午可以燒樹林抓野獸嗎?戊午之日占蔔,史家?問道:“王上在哪裏?在這個地方打獵能抓到野生動物嗎?於是我在這壹天去打獵,我捕獲了1只老虎,40只鹿,164只狐貍和59只鹿。”這是壹份關於狩獵活動的文件。
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
青銅器上往往飾有不同的花紋、浮雕和半浮雕,具有獨特的歷史觀和時代風格,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工藝美術特點。
青銅器的藝術裝飾多采用動物形象。自然界中的許多動物都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魚、蛙、龜、蠶、羊、牛、象、鳥等。
在各種動物圖案中,最有特色的是獸面圖案,流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這種動物花紋的重要特征是:眼睛巨大,凝視,嘴巴寬大,口中有尖牙或鋸齒狀牙齒,前額有壹對耳朵或大角,有壹對鋒利的爪子。這幅圖像主要展示了動物的頭部特征。這種花紋過去被稱為饕餮紋。根據古代神話傳說,饕餮是神人縉雲的“才子”。它對人類太貪婪了,把人塞到嘴裏,卻吞不下去。最後害了自己,變成了沒頭沒身的怪物。古代儒生說,周朝的鼎上有這樣的紋飾,其目的是讓人知道因果報應的真相。宋代學者把這種獸頭紋稱為饕餮紋,壹直沿用至今。
石頭書
在古代,石頭也被用作書寫材料,甚至整部作品或作品都被刻在石頭上。
由於石雕的興起,拓片出現了。石頭表面刻的字正面都是凹進去的。先將壹張薄紙浸泡在明礬和白芨水中,貼在石頭表面。用軟刷將紙刷勻,然後輕輕拍打,將紙嵌入碑文的筆畫中。等紙幹了,用細布包好棉布做的延伸袋,蘸上墨水,在紙上均勻地拍打,把紙揭下來,就得到同樣的復印件。這個操作過程叫做“拓片”,用墨汁的叫墨拓片,用紅顏料的叫朱拓,傳單叫拓片,拼在壹起的叫拓片。
從《舊唐書·實錄》和《新唐書·實錄》的記載中可以得知,唐代宮廷中也有專門從事拓本的“書法家”。拓印技術歷史悠久,幾千年來壹直是文獻復制技術。拓本已經成為書籍的壹種,後期的主要功能不再是傳播知識,而是書法藝術借以傳播的壹種特殊類型的書籍。書法愛好者可以從拓片中掌握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技法和藝術。
簡牘書
在紙發明之前,簡牘是中國最重要的圖書形式,對後世的圖書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書籍的術語、書寫格式、書寫方法仍然繼承了竹簡時期形成的傳統。
簡牘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帶有文字的竹簡和木簡的總稱。用竹片寫的書叫“簡策”,用木塊(也叫“板”)寫的書叫“版”。100字以上的長文章寫在簡單攻略上,100字以下的短文章寫在木刻上。木刻上寫的字大多與公文、戶籍、告示、書信、小冊子、圖畫有關。由於正文內容不同,其標題也不同。比如軍事文書叫“巴”;被播音員稱為“名單”;把信寫在壹個木塊上,然後加上另壹個版本叫“檢查”在檢查上寫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叫“部門”——這就是信封的由來。然後把兩塊板綁在壹起,打結的地方塗上泥,蓋上陰印,泥上出現凸起的字,叫“封”,用的泥叫“封泥”。因為字母的木塊通常只有壹英尺長,所以字母也被稱為“尺子”。記事本是古代簡牘的壹種,供讀者隨時批註。它與相應的卡瓦相關聯,以供參考。現在人們說註解源於此。簡牘的材料體現在策、簡、書、註、函、察、簡等方面。
竹簡使用的書寫工具有筆、墨、刀、鑿等。竹簡上的字是用筆墨寫的,刀的主要作用是糾正錯別字,而不是雕刻。先秦時期的竹簡用的是古文和篆書。秦始皇統壹中國後,隸書開始流行,字體變圓,於是公文、書信都用隸書。
簡牘是古籍的基本單位,相當於現在的壹頁。
壹張竹簡叫簡,往往寫的是壹條直線。如果字多,就寫在若幹張紙條上,編在壹起,叫做“書”。如果壹篇長文的內容成為壹個單位,就叫做“篇”。壹篇“文章”可能包含幾本“書”。關於簡牘上“涓”的稱謂,至今仍有分歧。老甘認為居延—廣地以南的《待兵書》77枚竹簡,是用麻繩編的,像竹簾壹樣,可以卷起來,所以“簡編為書,卷為卷”。潘辰指出:孔安國《古代文學史》序言中有雲:“序言五十九篇,共四十六卷。“陳毅在這裏既是書,又是卷,證明壹部或幾部書可以是卷。
壹本絲綢書
雖然竹簡價格便宜,制作簡單,但這種笨重的書攜帶起來不方便,而且每張竹簡的字數也是有限的。壹旦編成壹本書的長書散了,就會發生“錯簡”。此外,編竹簡所用的緞帶、麻繩、腰帶容易被磨掉,閱讀困難。絲綢是壹種絲織品,質地輕薄、柔軟滑爽、幅寬、易著墨。織物的寬度可根據字數裁剪,可隨意折疊或卷起,便於收藏和攜帶,可彌補竹簡的不足。所以,絲綢和竹簡並存,* * *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竹絲文化。
帛書的書寫非常優雅。《太平清領》書體寫在白帛上,用紅筆畫直線,以藍帛為頭蓋(“包頭”在古代是書畫卷的“護頭”),題表用紅筆書寫。後來,紙本書中的“朱思柱”和“伍肆柱”借用了絲綢上編織的紅黑分界柱。
帛書可以密封保護。1931年,在朝鮮樂浪的漢墓中發現了兩個可追溯到公元二世紀和三世紀的漆盒。這個黑漆套呈半圓形,有五彩花紋,兩邊有小孔,應該是裝置卷軸的簧片。
1908年斯坦因第二次來華時,在敦煌發現了兩封1世紀的帛書,保存完好。有兩封信是由壹個人寄給敦煌邊境的,抱怨通信困難,這封信很可能是來自駐紮在陜西北部樂騁的壹名官員,信中沒有註明日期。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各種顏色的絲織品,有絲、絹、紗、錦、繡、繡,其中最珍貴的是壹幅蓋棺的彩綢畫。這幅畫用朱砂、石青、石青等礦物顏料繪制,色彩艷麗。畫面大致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代表天上、地上、地下的景色。它的內容和工藝比戰國時期的帛畫更復雜,更豐富多彩,但沒有文字。因為絲綢作為書寫材料價格昂貴,所以用絲綢書寫並不常見。此外,帛書中還有地圖和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