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是民間最有影響力、最受尊敬的菩薩之壹。民間常有“家家有本世界觀,家家有佛”的說法。在中國唐代,為了避免李世民的禁忌,省略了“世界”壹詞,而稱為“觀音菩薩”。後來成了習慣,直到今天,世人仍稱其為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裏沒有男女之分。《觀世音菩薩通書》裏說,觀世音菩薩是眾生應有的樣子。唐朝以後,壹些高僧大德經常把觀音菩薩畫成女性人物,就像慈母壹樣,以示觀音菩薩的慈悲。希望用母愛表達菩薩對壹切眾生的慈悲。
觀世音菩薩是壹位充滿悲憫,救助眾生苦難的善良菩薩。
觀音菩薩贊雲:
觀音菩薩妙而難酬,清凈莊嚴。
三十二應周辰剎,百萬應劫嚴復。
瓶中花蜜常灑滿地,手中楊枝不算秋。
千萬個地方祈求千萬個答案,苦海往往是人舟。
有求必應是觀音菩薩最大的心願。所以人們遇到疾病災難時,往往會向觀音菩薩祈求慈悲悲憫,以此來拯救眾生的苦難。
在《楞嚴經》中,觀音菩薩常被文殊菩薩譽為二十五童淵之首,因為“此岸真宗教,聲聞清凈”。佛國世界的眾生,耳朵特別敏銳,聽到佛法或者念佛梵天就容易信以為真。
《Hokkekyo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敘了菩薩的觀世音,測度眾生的各種苦難,應隨時隨地測度者,無論身在何處,均應予以解脫。凡是有危險的人,都會說出觀音菩薩的名字,菩薩會立即觀其聲,前去救援。
在《華嚴經》吉祥童子入法界五十三指中,觀音菩薩是吉祥童子拜訪的第二十個善知。福運去珞珈山菩薩住處,觀音菩薩為他講解“大悲修行”。根據《華嚴經》第五十三章的記載,壹個富家子弟到蔔府珞珈山觀世音菩薩的住處,中國民間認為這是中國觀世音菩薩的住處,並將其命名為普陀山。順著下來,普陀山成了信眾供奉觀音菩薩的聖地。
根據同壹個典故,就產生了“童子拜觀音”的形象。還有人把那個精於金錢的少年和北京戲裏的龍女和* * *當成了觀音菩薩的左右仆從。目前最常見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雕像,千手代表神通,千眼代表智慧,預示著菩薩有能力響應眾生的感情,隨時隨地前往救助。
觀音菩薩經常拿著壹個養智精瓶,也被稱為劉陽觀音。劉陽把它的柔順作為觀音慈悲拯救苦難眾生的象征。有句話叫“金剛發光,菩薩低眉”。觀音菩薩的純瓶裏裝的是純凈水,有消災避難的作用。所以“瓶中甘露常灑”,指觀音菩薩常釋眾生苦。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是真誠理性的愛,把壹切眾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用愛和智慧去關懷,是悲與智兼備的代表。
第二,對藏王菩薩的大願
地藏菩薩是四大菩薩中最願的菩薩,也是佛教中最孝順的菩薩。菩薩地藏裏的“土”是大地,“藏”是寶藏。用來形容我們的內心也蘊藏著無窮的寶藏,要靠孝道去挖掘。
在《地藏菩薩許願經》中,向我們介紹地藏菩薩在鶴立天宮接受了釋迦牟尼佛的指示。佛死後,彌勒佛出家之前,在這個沒有佛教教化的時代,用孝道代替佛來教化眾生。還介紹了地藏菩薩在無量劫前為婆羅門女、光眼女時,為救已墮入惡行的母親,生前立下大願:“地府不空,永不成佛;菩提只有在眾生窮盡之時才能證得。”
地獄當然有它的地方,但這個地方也是世界上最苦的地方的壹種表達方式,所以任何極度痛苦的時間和地點都是地藏菩薩拯救眾生的地方。地獄是地藏菩薩拯救眾生的地方,因為它是業障之輪六大司中最苦的地方。
其實地藏菩薩的開悟並不僅限於地獄。在這個世界上,哪裏有苦難,哪裏就有地藏菩薩的身影。比如,世界上各種天災人禍,常被形容為“人間煉獄”。這個時候,所有來幫助這些苦難的人,都可以看作是菩薩的化身。
至於地藏菩薩的故事,相傳是唐玄宗時,新羅皇室的高僧金巧覺渡海來到中國。他途經安徽池州時,看到九華山峰巒起伏,樹木蔥郁,這是修道的優勢,於是在山上選擇了壹個地方居住,潛心修行,並得到了當時山主龔敏的保護。龔敏的兒子跟隨他出家,他的法定名字是明道。後來,龔敏送給兒子明道壹份禮物,讓他出家當老師。幾十年後,金喬覺去世,享年九十九歲,身體還不錯,進了塔。由於他生前忠實於地藏菩薩的心願,後人把他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
現在九華山地藏菩薩的體殿,就是當年金喬覺的寺院。後人為了紀念龔敏護法的貢獻和明道普法的德行,把他們塑造成壹個和尚和壹個俗子,擔任藏菩薩的助手。
壹般世人見到的地藏菩薩造像都是佛教高僧,是“內密菩薩,外音聲”。他們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持張西,或坐或站在蓮花上,有的還戴著五角形的帽子。地藏菩薩手中持壹如意寶珠,表示光芒可普照虛空法界及世間壹切眾生,使其由苦中得樂,得光解脫。珍珠還代表了實現眾生願望,打破眾生愚昧的能力。菩薩手捧張西,寓意此張西能震開地獄之門,解救所有耽溺業報的苦難眾生,使其擺脫地獄罪惡之苦;西張還有壹個警示迷失眾生的意圖。
三。大智慧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菩薩,是梵文音譯,直譯為妙德、妙香、妙吉祥。據《文殊涅槃經》記載,文殊出生於古印度斯瓦斯蒂的壹個婆羅門家庭。後來隨釋迦牟尼佛出家。釋迦牟尼死後,來到雲山向五百仙人講解十二經。最後回到出生地,跌跌撞撞地在西田樹下涅槃。據文殊菩薩力法寶典《大拉尼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曾告訴金剛主菩薩,在南罕不州(佛教說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東北有壹個叫“大真那”的國度。鄉下有壹座大山,有五座山峰,稱為五嶽。釋迦牟尼佛死後,文殊菩薩會以童子的形態遊行到此,住在山上,為眾生傳佛。《華嚴經菩薩居所》中也提到,在東北有個地方叫梁青,那裏有個菩薩叫文殊菩薩。他和他的家人,還有很多菩薩* * *萬人,經常在山上講法律學。在中國,五臺山,也被稱為梁青,由於終年積雪,夏天仍然很冷,所以人們把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久而久之,這裏成為信眾供奉文殊菩薩的聖地。
文殊菩薩在大乘佛教中地位很高。他是所有菩薩之首,被視為如來之子,所以常被稱為法王。他是智慧的化身,經常配合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文殊菩薩是般若智慧的代表,常出現在般若經中,與菩薩並列為中國西藏世界第壹。
經典上常說,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這就意味著文殊菩薩的智慧是壹切佛的老師和母親,壹切眾生沒有般若就無法成就佛法,佛沒有智慧就無法出現在世間。然而,般若的智慧是無形的,不可觸摸的。經書上常把般若描述為“語斷心滅”,難以用言語表達。所以以文殊菩薩為代表,給普通人壹個智慧的形象比喻,希望了解般若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文殊菩薩的智慧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保持高度的理智,不要感情用事。佛教有句話叫“用慈悲心方便門”;只有以智慧引導的慈悲方便,菩提才能成長,才能吸引眾生。
我們常見的文殊菩薩像是壹只獅子,兩腳叉開,左手持蓮花,如意(或劍、蓮花等。)在他的右手,戴著天庭的皇冠和壹圈圈的衣服,雍容華貴,柔和中帶著壹幅優雅寧靜的天庭畫像。獅子是百獸之王,有“獅子壹吼,百獸皆驚”的說法。因此,佛陀的說法常被比喻為經文中的“獅吼”,形容佛陀的法音對眾生有震耳欲聾的效果。以獅子為文殊菩薩的坐位,說明菩薩智慧兇猛,能克服壹切煩惱。左手持般若經,花上放般若經,表示般若智慧壹塵不染。右手持劍,金剛劍可以斬斷心魔,比如大智慧就像壹把利劍,可以斬斷壹切愚昧和煩惱。
第四,大普賢菩薩
普賢是梵文音譯,中文意思是吉爾吉斯斯坦全境。《華嚴大書》說:“身是萬能的。隨緣而成賢德;壹種是萬物皆有,萬物皆德;此外,德、周法界稱之為壹般,溫良為善,德善為德。諸佛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與文殊菩薩相反,即代表道德和行為。”德,據說普賢菩薩有延年益壽之德;做是普賢菩薩許下的十大願,所以菩薩的威儀號是“去普賢”。普賢從他的事跡中得知,他謹慎安靜,所以菩薩喜歡大象。白尊是菩薩願廣圓滿功德的象征。所以普賢菩薩騎著六齒白象,捧在手裏。
六齒白象是菩薩的六種無漏溝通。齒有靈動用神通,象有大能,說明法身俱無漏汙,故稱白。“六齒”象征六大神通:神足通、眼通、耳通、他心通、天命通、漏通。普賢觀經曰:“六齒示六度,四足示四願。(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如意:願如意、思如意、爭如意、智如意)《論宗論》說:“諸菩薩入母腹,作白象形。“或取白象,或自制白象,座下軟而有力的“六齒白象”象征其德。
據華嚴經。菩薩居所,中國的信徒們說,西南有壹座叫光明的山,菩薩在裏面旅行,所以他們決定位於中國西南四川省的峨眉山是菩薩的道場。我們常見的普賢菩薩形象,大多是頭戴寶冠,身披彩衣,手持蓮花,花頂放佛經,騎著六齒白象,圓月臉的神仙人物。大象的特點是力大而穩,所以常被用來形容菩薩修行勇敢穩健,不急不躁,慢慢前進。喜歡白色,有壹顆幹凈的心;菩薩六度取萬行,牙碎不怕壹切阻礙。菩薩菩薩和文殊菩薩都是漢藏世界第壹菩薩,與毗盧澤那佛並稱“華嚴三賢”。
此外,普賢菩薩的形象,在密宗胎藏界,是雙手合十,或左手持紫,右手伸掌;在鉆石的世界裏,右手握著紫羅蘭,左手緊握拳頭。普賢,在金剛界也叫“金剛乘”,是佛陀的保護者,各種金剛的首領。
華嚴會第壹菩薩普賢菩薩,是最高菩薩的代表。經上說,菩薩的形相、功德無處不在,是純粹的妙善,所以叫普賢。
在《華嚴經》裏。進入法界,壹個好孩子拜訪的第五十三個善知識是普賢菩薩。菩薩菩薩對吉祥童子說了十種廣願,吉祥童子順利成佛,故稱大乘菩薩。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不僅可以了解觀世音菩薩的慈愛、地藏菩薩的孝順父母和服務老師、文殊菩薩的博大般若、廣大智慧菩薩的大願,還可以了解四大菩薩的所有物所代表的深刻佛教含義,從而對我們的修行給予更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