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書籍的歷史演變是怎樣的?
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主要載體,文明史很大壹部分是由書籍史構成的。追尋書籍的歷史,就是回顧人類進步的階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壹本書下了壹個有趣的定義:“不包括封面至少49頁的非定期印刷出版物。”事實上,壹本書是壹張折疊的紙,上面寫滿了單詞。文字和紙構成了書籍的兩大要素。只有當紙張取代石頭、骨頭、泥土或紙莎草紙成為書寫的新載體,書籍的歷史才剛剛開始。古希臘羅馬文明的時代已經遠去,但古希臘羅馬給人類留下了持久的文明遺產,其載體依然是書籍。同樣的書籍為聖經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文藝復興時期手稿中裝飾華麗的字母構成了書籍的古典形式。在活字出現之前,書是高雅和教育的代名詞,社會可以用閱讀習慣來劃分。他們是在酒吧或家庭聚會上聽書的普通人,也是在書房安靜閱讀的受過教育的人。從鵝毛筆到鉛字,從文案的辛勤工作到古騰堡的新方法,這期間的飛躍不僅僅是技術上的。1550年,印刷術發明50年後,歐洲的圖書數量已經超過900萬冊,而在手稿時代,只有幾萬冊。這些簡單的數字表明,印刷術及其爆炸式的影響,也反映了社會對人工字體的大量需求,以及在此之前手稿文化的虛偽。啟蒙運動時期最暢銷的書是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的《百科全書》。狄德羅的百科全書是對知識進行思辨的、徹底的、前瞻性的總結的壯舉,是對所有已知知識和經驗的總結,是“對現有進步的總結和對未來進步的保證”。書籍在西方世界經歷了18到19世紀的巨大變化。“閱讀狂熱”在18年末成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到了19世紀中葉,隨著大眾社會的興起和新媒體的出現,書籍已經被視為“舊媒體”,書籍迅速開始了他的“消費品時代”。在電腦時代,電子書已經商業化。電子書看起來像普通的書,但頁面是塑料的,沒有任何字符。電子書前景廣闊,大量文章可以根據需要保存或刪除。書籍從未遠離政治,書籍審查制度伴隨著書籍的歷史,直到1644年彌爾頓出版《論出版自由》,將“信仰的自白自由”提升為“言論自由”。盡管書籍曾被視為宣傳、思想和宗教的專屬載體,但面對信息無節制發展的今天,書籍依然會成為人文主義應對異化的防火墻。書是由文字和紙組成的,紙之前寫的文字構成了書的史前史。文字的歷史綿延六千年,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地中海沿岸,從埃及象形文字到黃河流域的甲骨文,文字的發明為書籍的產生提供了前提。然而,在當時,文字是寫在泥板、石頭、骨頭或植被上的,書籍的歷史還沒有真正開始。YY泥板上的文字: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這是壹種寫在泥板上的文字。據說最初是為寺廟辦事員發明的,但因商人記賬需要而廣為流傳。文字的來源在大約2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創造的洞穴繪畫的意義,很難為後人所知。舊石器時代的人為什麽選擇在最黑暗的魔窟裏創作?這仍然是壹個謎。試圖解開那些圖畫之謎的研究者們,試圖從神話和宗教中,從狩獵成功的乞求中,或者從遠古時代人們希望通過留下生存的痕跡來逃避死亡中,尋找解釋。原文只是輔助記憶的工具,由簡化的線條組成,模擬所指的對象。比如用壹條牛頭形狀的線代表壹頭牛,在三角形上加壹條線代表女性的陰部,表示女性。所有這些由線條組成的符號都是象形文字,每個符號都指代壹個特定的物體。幾個象形文字組合起來表達壹個意思,就形成了壹個表意文字。比如在代表女人的符號旁邊加壹個代表山的符號,表示在山的另壹邊俘獲的女人,意為奴隸少女。楔形文字的發現,意大利人巴洛特於1472年在古波斯旅行時,在設拉子看到了壹種奇怪的、前所未有的字體。這些文字出現在古代寺廟破舊的墻壁上,都是三角形的尖端。從外觀上看,它們看起來像釘子,又有點像木楔,似乎是用釘子雕刻的。但是巴洛特並沒有對這些人物進行深入的研究。壹百多年後,另壹位名叫瓦萊的意大利人訪問了設拉子,他把這些廢墟上的字體復制了下來。然後,他在今天的伊拉克發現了這種字體,全部刻在泥板上。他斷定這是古代西亞人寫的。通過瓦萊,歐洲人第壹次了解了這種楔形文字。200年來,通過美索不達米亞的考古發掘和語言學家對泥板的深入研究,人們終於成功地翻譯和閱讀了這些奇怪的文字,它們是楔形文字,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蘇美爾人發明的。後來阿卡德人繼承並改造了這種獨特的文字體系,隨後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也繼承了這種文化遺產,並將這種文字傳播到西亞各地。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蘇美爾人在泥板上創造了圖畫文字。起初,他們用刻在石頭上的圖畫符號來代表人體的各個部位,植物,動物,自然現象,或者他們接觸到的工具和武器。這種圖畫文字發展後,用削尖的木棒或蘆葦桿在軟泥板上書寫,筆畫呈楔形。這就是楔形文字,也叫釘頭文字。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的書寫得到了進壹步的改進。泥板曬幹或烘幹後,就成了可以保存的泥板文書。目前已發現25萬多塊這樣的泥板。蘇美爾人的孩子經常去河邊上寫作課。第壹課是學習用河堤上的泥做壹個寫字飛機。當然,只有特權家庭的孩子才有機會學習寫作的藝術。書寫技術的壟斷掌握在僧侶等組織良好的少數群體手中,他們是僧侶和抄寫員,是蘇美爾文明的支柱。楔形文字的傳播和使用最初是用來記錄契約、合同、財產清單、官方文件、法律條文等。這是寺廟辦事員的技能,但它很快被商人用作記賬的手段,並在社會上流行起來。隨著貿易的交流,楔形文字迅速傳播到周邊國家,被西亞各國所采用,並促進了腓尼基字母的形成。祭祀用的歌曲、占蔔工具和文學作品也通過楔形文字保存下來。古代蘇美爾人創造了人類第壹部史詩《被遺忘的壹部》,講述了壹個“三分之二神三分之壹人”的太陽巨人的傳奇經歷。今天人們已經發現了這部史詩的片段,包括《赫克力的苦役》和《壹場大洪水》,類似於《舊約全書》?創世紀的故事。蘇美爾人的發明開啟了人類書寫的歷史。ZL:被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的地方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壹,它位於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美索不達米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以前認為這壹地區的文明是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創造的,但現在人們知道,最早創造兩河流域文明的不是巴比倫人或亞述人,而是更早的蘇美爾人。公元前4500年,蘇美爾人生活在兩河流域。公元前26世紀,蘇美爾人已經學會使用戰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戰車。這是壹輛四輪戰車,木質結構,沒有輻條。車廂呈長方形,車頭微微凸起。戰車往往駕著四匹馬或四頭驢,拿著斧子的士兵作戰,或坐或站在車上,沖入敵陣。這是古代蘇美爾人展示體格和力量的最佳方式,在歷史上被遺忘了很久,直到拿破侖的軍隊重新發現了羅塞塔石碑,商博良重新破譯了這些文字。拿破侖入侵埃及1798,拿破侖計劃入侵埃及。在他的計劃中,他不僅需要壹支強大的軍隊,還需要壹些科學家來發現和研究古埃及文明。這年春天的壹天,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的大廳裏召開了壹次科學家會議。這時,拿破侖將軍突然出現了。此時,拿破侖被法國人民視為法蘭西的英雄。在法蘭西學院的大廳裏,拿破侖與法國科學文化精英侃侃交談,拿破侖手裏拿著尼布爾寫的書《阿拉伯之行》,不時敲打《阿拉伯之行》的封面,提醒科學文化精英們去海外尋找奇跡。這年5月,拿破侖率領龐大的艦隊來到埃及,隨行的不僅有300多艘戰艦和4萬多人的遠征部隊,還有200多名來自法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和學者,包括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東方學家、畫家、詩人、作家和各種技術人員。來到埃及,壹片被太陽烤焦的土地,在拿破侖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前,面對千年前神秘的文物,拿破侖突然說:“士兵們!四千年的歷史都鄙視妳!”羅塞塔石碑拿破侖大舉入侵埃及以失敗告終,但法國士兵在埃及尼羅河入海口羅塞塔鎮附近挖掘戰壕時,發現了壹塊刻有埃及聖書文字的石碑,因此這塊石碑被稱為“羅塞塔石碑”。碑文從上到下用三種語言記錄了相同的內容,即銘文、人民文字和希臘文(科普特文字)。當時的學者認為他們找到了象形文字的鑰匙,通過對比希臘文和埃及文,象形文字的奧秘被徹底解開了。當時的埃及文是由圖案組成的,每個圖案對應壹個希臘人,結果卻令人失望。碑文傳到歐洲後,刺激了無數學者投身於破譯象形文字的研究。石碑出土的時候,每個學者都相信,解讀古埃及的日子指日可待。在希臘文的幫助下,學者們開始嘗試翻譯埃及銘文和人的文字,並取得了壹定的成果。然而,破譯埃及象形文字卻成了壹場詭譎的競賽,有著各種復雜的國際政治因素,學術競爭變得可疑。商博良,就這樣,古埃及的永恒之謎在二十年後被商博良解開了。1822商博良趕到法蘭西學院找哥哥。他壹邊跑,壹邊揮舞著報紙,喊道:“我找到了!”然後暈倒在地,五天後才勉強恢復。法國著名學者商博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最終成功譯讀了埃及文字,使壹個失落了1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為現代埃及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商博良發現許多象形文字被壹個長方形的盒子包圍著。與希臘語相比,PTOLMEES這個詞在這個盒子的中間,這是壹個古埃及皇帝的名字。這樣,盒子裏的象形文字就和希臘文比較了。但是,這只是壹個孤立的證據,還沒有被證明。幸運的是,此時在菲萊島上發現了壹塊古代石碑,上面也用希臘文和埃及文寫著內容。對比結果完全證實了商博良的猜想,盒子裏的每壹個圖案都不是壹個單詞,而只是壹個字母,整個盒子的符號放在壹起就組成了壹個單詞。從這兩個盒子裏,商博良認出了十個埃及字母,分別是P、T、O、L、M、E、C、D、A和r,商博良無疑是個天才。20歲之前,他精通多國語言,編纂了許多字典和目錄。然而,由於他對* * *和政治理念的推崇,以及他直言不諱的言辭,壹個天才的壹生跌跌撞撞。他樹敵無數,屢遭打壓。直到晚年,他才深入埃及臨摹碑文和壁畫。然而,回到法國後,他突然中風,摔倒了。與古埃及有關的文字記錄非常豐富,包括道德箴言、對神和國王的贊美詩、歷史傳說、冒險故事、情歌、英雄史詩和寓言。最著名的書面作品是宗教儀式經典――死亡之書。這種卷軸是由紙莎草、皮革或亞麻布制成,並飾有美麗的花邊。書中詳細描述了再生的各個階段,其中壹個階段就是稱靈魂。死者的心放在天平的壹端,象征正義和誠實的“亞光羽毛”放在另壹端。這兩者必須平衡。公元前13世紀的19王朝,死亡之書作為永生之旅的必備物品,與死者壹同下葬。在葬禮上,僧侶們必須讀這本書。作者:galax回復日期:2007年7月-13 8: 42: 16回復4。隨著古埃及文明的崩潰,古埃及文字的創造成為了死亡的語言,其他象形文字似乎也註定要滅亡,除了中國的甲骨文。傳說由黃帝的歷史學家倉頡發明的漢字最初是寫在龜甲和甲骨上的。很明顯,它們是用來占蔔的。此外,印度也發現了古漢字,但至今無人識別,是壹種消亡的語言。占蔔的結果殷商時期,國王遇到重要的事情,都要進行占蔔。方法是在龜甲或動物骨頭上刻許多凹槽,然後用火燒,使凹槽分裂成線條。豎線和橫線粗細不同,巫師將不同的線解讀為“吉兆”或“兇兆”,並據此決定國家政策。占蔔和加工的結果被刻在甲骨上。學者們把這種記錄稱為“甲骨文”,這種文字就是甲骨文。倉頡造字甲骨文是壹種成熟的文字,約有4500字,其中已識別的有1/3。甲骨文的基本詞匯、基本語法、基本字體結構與後來的漢字基本相同。這個書寫體系從整理出來就壹直在用,基本沒變過。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也有自己的傳說。傳說生活在公元前26世紀的黃帝和他的歷史學家倉頡,上觀天文,下觀各色人等,從鳥獸的腳印中獲得靈感,發明了文字。甲骨文中漢字的審美價值也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的,但早已形式化,沒有形象描述。形聲字是漢字的主要特征,由壹個形聲字和壹個音標組成。比如,龍是壹種神話動物,與大地結合時,代表土地的“脊”,大地是形態符號,表示與土地有關,而龍是聲音符號,“脊”的毛發與龍的毛發壹模壹樣。同樣的讀音是“籠”,字形卻是“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漢字壹定要寫在壹個盒子裏,筆畫的排列組合要有序,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本身就是藝術品或者裝飾品。在中國畫中,書法是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漢字沿用至今,西方人稱之為方塊字。象形特征還是很明顯的,真的可以追溯到古代。金文出現的時間比甲骨文稍晚,是金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時代,以鼎為代表的禮器,以鈴為代表的樂器。“鐘鼎”是青銅器的同義詞,而鐘鼎文或青銅器上的銘文是指鑄造或雕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金文的內容是當時祭祀、賜生、詔令、戰役、狩獵和契約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字體工整典雅,古樸厚重,比甲骨文更富於變化和豐富。金文基本上屬於毛筆篆書。這些文字是漢武帝時期發現的。當時,在汾陽發掘的壹個鼎被送往皇宮,漢武帝就把它命名為丁原(原116)。後來,金文陸續被發現,宋代學者歐陽修和趙明誠都對金文進行了研究和記錄。鑄造於的《毛銘文》很有代表性,共有32行497字,是出土最早的青銅器銘文。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碑文以字體結構工整、筆力細滑、動作得當而在碑文中出類拔萃。此外,大和潘的金文也是金文中的精品。“龍骨”甲骨文的發現是非常偶然的。從65438年到0899年,王在北京的壹個法院官員,有很好的知識,古代漢字。在中醫裏,人們總是稱之為“龍骨”,王在小斷骨上發現了刻痕。他以為是不知名的古文字,開始收藏。他收集的是壹本散文集。1903年,以小說出名的劉鶚印了《鐵雲藏龜》,這是最早的甲骨文拓片。後來在安陽殷墟考古發掘中大量發掘甲骨文,收獲最大的是1936年夏發掘的127號坑,共獲甲骨文17000余件。到目前為止,已經發掘出超過654.38+百萬塊書寫甲骨。與公元前2300-1750年的哈拉巴文化時期相聯系,印度出現了壹種主要刻在由皂石、赤陶、象牙和銅制成的印章和護身符上的印章文字,這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字。出土的篆書文物多達2500件,其中印章1750枚。篆書共有500多個字,常見的基本符號有22個。很多是象形的,比如神和動物,包括三面獸,水牛,牡鹿,大象。印章文字的使用可能與商業活動有關,如用作商品的商標或廠商的印章;印章也可能是權力的象征,例如用它來崇拜上帝或辟邪。雖然篆書文字數量不多,內容也不解讀,但毫無疑問屬於文字。作者:galax回復日期:2007年7月-13 8: 43: 39回復3、《魔鬼的謊言與迷信》瑪雅人還發明了象形文字,至今未被破譯,這並不奇怪。神奇的是,瑪雅人將文字寫在紙上,裝訂成冊,與標準書籍無異。瑪雅文化1697年,最後壹個瑪雅部落被西班牙人征服。之前的瑪雅文化大致可分為前古典時期(約公元前1500年-公元317年)、古典時期(公元317-889年)和後古典時期(889-65438年+)。瑪雅文化被稱為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搖籃,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裏,包括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危地馬拉的蒂卡、洪都拉斯西部的科潘和瓦薩克通以及伯利茲和薩爾瓦多的部分地區。瑪雅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掌握了建築、雕塑和繪畫藝術,在天文、歷法和數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瑪雅人大概在公元前後開始建立城邦。到了公元300-900年,瑪雅人已經創建了100多個城邦,每個城邦都非常宏大和虛假,內部組織嚴密,人口眾多。這是瑪雅文明發展的鼎盛時期。公元前後,瑪雅人還創造了象形文字。瑪雅文字有800多個字符,分為能指、註和定語三種。它們由復雜的圖形和符號組成,約有三萬字。瑪雅文字大多刻在石柱上或木頭、玉石、貝殼上。此外,瑪雅人還發明了筆和紙。筆是用頭發做的,紙是用當地的壹種無花果樹皮做的。16世紀後,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殖民主義者把他們看不懂的瑪雅書籍視為“魔鬼的謊言和迷信”。他們焚燒書籍,屠殺牧師。這樣,在17世紀,瑪雅語成了壹種不為人知的死亡語言。只有三部不完整的古代瑪雅文學手稿,分別保存在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圖書館裏。數百年來,中美洲叢林中的瑪雅文化遺址相繼被發現。有大量早於文字的碑刻、祭壇、建築物墻壁和各種器物上的銘文,是極其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通過近百年的努力,瑪雅文學的解碼進度依然緩慢。800多個字符,閱讀理解近1/10,但大部分字符未解碼。最古老的書就現代常識而言,壹本書常指印刷品。但是,書的界限是模糊的。手稿或手稿,甚至是數卷文字,常被稱為書,但其形式與手工書完全不同。廣義來說,壹本書指的是壹篇課文。但這個定義太寬泛了,意味著任何文字記錄都是書,不管載體是骨頭、石頭還是泥板。從形式上來說,書是指寫有文字的紙書。從這個意義上說,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出現在瑪雅文明中。瑪雅人很久以前就學會了造紙。他們的造紙方法是:先將樹皮搗碎成漿,但隨後加入膠水,將粘好的漿壓平幹燥後形成紙板。只要在這些紙板上塗上石灰,灰色的表面就會被擦得光滑光亮,這樣就完成了造紙的過程。把這樣幾十頁甚至更多的紙板折疊起來,就成了壹本厚厚的小冊子,這是瑪雅人特有的書。瑪雅文字是象形文字,需要長期的特殊訓練才能閱讀,而光滑的紙板更貴,所以書籍非常珍貴,只有牧師、國王和貴族才能閱讀這類書籍。這些書是由會寫字的寺廟祭司記錄下來的,他們可能是唯壹學會書的群體。瑪雅書籍主要記錄了他們的歷法和禮儀活動,此外還有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預言,甚至還出現了敘事詩和戲劇等文學作品。瑪雅書籍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紙質書籍。這壹事實最近才為人所知,從而在圖書史上寫下了獨特的壹章。可惜瑪雅書籍的歷史沒有未來,像瑪雅文化壹樣被人為破壞了。聯想到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學會了農業生產,進入了定居時代。玉米和紅薯是瑪雅人最重要的食物,這些作物最早是通過原始的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種植的。瑪雅人還學會了飼養火雞、狗和蜜蜂的技術,用龍舌蘭纖維和木棉編織,制陶技術也發展到了彩陶階段。瑪雅人也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可可豆經常成為通用貨幣。宗教在瑪雅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瑪雅人在巨大的圓錐形祭壇上建造廟宇,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這些壯觀的祭壇看起來像埃及金字塔,在瑪雅金字塔上獻祭的受害者包括食物、裝飾品,有時還有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