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原始時代,牛就被納入人類的動物信仰和圖騰信仰之中。
中國古代經典《山海經》中的牛頭神形象:
苗族、布依族等很多民族都有牛崇拜的習俗。
在《吠陀經》和印度的信仰中,牛被視為神聖的動物。
古埃及氏族禁止宰殺牛、狒狒和其他動物,認為它們是氏族祖先的親戚;
南非很多氏族都以牛為圖騰;
中非壹些部落尊稱野牛為“父親”。
據民間傳說,牛原是玉皇廟前的神將,後自告奮勇在人間播撒草籽。
但由於南天門壹落,玉帝“三步撒壹把草籽”的本意被誤記為“壹步撒三把草籽”。
結果,到處都是雜草,牛被送去吃地上的草,農民不得不被幫助耕種。
牛來到人間後,努力工作,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在中外神話中,牛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漢傳說中,混沌之初,是老鼠先咬了天,然後是牛挖了地,於是就有了人和萬物。
在納西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和哈尼族中,也有創造神牛的神話。
在起源於古埃及的西方文化中,牛是財富和力量的象征。
據《聖經·出埃及記》記載,以色列人用黃金做了壹個金牛犢,作為耶和華神的形象來崇拜,因為他們長期沒有擺脫被埃及打動的習俗。
在中國文化中,牛是勤勞的象征。
在古代,牛被用來拉犁整地。後來,人們知道牛有很大的力量,開始有各種各樣的應用,從農業,交通,甚至軍事。
戰國時齊國也用火牛,三國時蜀、魏的棧道運輸也用公牛。
匈奴、蒙古等遊牧民族,除了牧馬,牧牛也相當普遍。
蒙古草原盛產蒙古牛,青藏高原盛產牦牛。
受遊牧文化影響,漢人吃牛肉牛奶會比江南人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