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什麽意思?五經是什麽意思?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什麽意思?五經是什麽意思?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壹或四本書

1,大學

《大學》是壹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思想的散文。原為《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據傳為所作。實際上是秦漢時期的儒家著作,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南宋朱在受到北宋程顥、程頤的推崇後,撰寫了《大學章句》,最終與《中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

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的官方教科書和科舉的必讀書目,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八項”,強調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表現了治國平天下與個人道德修養的壹致性。

《大學》全文言簡意賅,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還系統論述了儒家的政治哲學,對做人、做事、治國有著深刻的啟示。

2.中庸之道

《中庸》是中國古代關於人生修養境界的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壹。原為《禮記》第三十壹章,相傳為戰國時子思所作。

其內容肯定了“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作為世界的本體,認為“誠”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提出了“博學、質疑、慎思、明辨、持之以恒”的學習過程和認知方法。

它是從宋代的《禮記》中提煉出來的,與《大學》、《論語》、《孟子》合並為四書。宋元以後成為官方教科書,科舉必讀,對中國古代教育和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

4.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集,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而成,直到戰國初期。

全書* * *由20章492節組成。它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這本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壹。

5.孟子

《孟子》在南宋時被朱列為“四書”(其他三本分別是《大學》、《中庸》和《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醜等人。

《漢書·藝文誌》記載孟子十壹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35000余字,286章。相傳還有另外四部《孟子》書,已失傳(這部《孟子》是明代姚世貞的贗品)。

該書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思想和政治活動。古代考試主要包括四書五經。

第二,五經

1,詩經

《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之初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11世紀至6世紀)的詩歌,有***311首。

其中六首為笙詩,即只有標題而無內容,合稱笙詩六首(南長、柏華、花蜜、遊抗、崇武、遊異),反映了周初至周末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作者匿名,大部分無法考證。它們由尹吉甫收集,由孔子編輯。先秦時期,詩經被稱為“詩經”,或者用整數稱之為“詩經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原名《詩經》,壹直沿用至今。《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周朝各地的歌謠。

雅樂是周人的正式音樂,分為和大雅。《頌》是周和貴族祠堂祭祀用的音樂歌曲,分為、和商頌。

2.尚書

《尚書》最早的書名是《蜀》,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的《尚書》(也稱為《金文尚書》)是由傅生傳下來的。傳說是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下來的。

西漢學者傅盛口述的《尚書》二十八篇,是《尚書》的現代版本。當魯公國王拆除孔子舊居的壹段墻時,他發現了另壹塊《尚書》,這是《尚書》的古代版本。

西晉永嘉之戰,《尚書》今文和古文版本全部失傳。東晉初,張羽的史美煥向朝廷呈上了壹部史書,其中包括33部現代文學史和25部古代文學偽書。

《尚書》被列為重要的核心儒家經典之壹,“商”就是“商”的意思。《尚書》是壹部古書。它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和壹些追溯古代事跡的著作的匯編,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匯編。

3.《禮記》

《禮記》又稱《小戴禮記》、《小戴經》,相傳由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所撰,西漢禮樂學家戴勝編撰。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法規文集,共20卷49條。

主要記錄先秦禮制,體現先秦儒家哲學思想(如天道觀、世界觀、人生觀)和教育思想(如個人修養、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

政治思想(如教化政治、構建和諧社會、禮制刑法)和美學思想(如感動論、禮樂和諧論)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材料,也是壹部儒家思想匯編。

4.周易

《易經三變》之壹的《易經》(另壹種觀點:易經是三變,不是易經),是傳統經典之壹,據說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易經》和《易傳》。

經典主要由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組成,每壹卦都有自己的解釋(卦爻辭)用於占蔔。易經並沒有提出陰陽和太極的概念,而是受道家和陰陽學說影響的《易傳》。

傳載七種文字* * *十篇釋卦絕句,合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作。

5.《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林箐或石琳,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六經”之壹。也是周代魯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

《春秋》是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共35卷。是儒家經典之壹,也是十三經中最長的壹部,在《四庫全書》中被列為經典部。它涵蓋的時期是從公元前722年(公元路引年)到公元前468年(魯哀公二十七年)。

《春秋》記載事件的語言極其簡練,但幾乎每壹句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義”。

後來出現了許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和闡述的書籍,稱為《列傳》。代表作有《左傳》、《公羊傳》和《谷亮傳》,合稱為春秋三大傳。

百度百科-四書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