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離人不遠,幹坤只在身。
誰能活在世上,不去幹坤。
五言絕句,印象相當深刻。
邵雍(1011年—1077),範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人,幼時隨父邵谷遷居張衡(今河南臨縣康傑村),在天盛度過四年(1026)。跟隨李誌財學習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成就斐然。他還著有黃《石》、《觀內外事》、《先天圖》、《於全》、《壹川歸土集》、《梅花詩》等。嘉祐七年(1062),遷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封為安樂先生。旅遊的時候壹定要坐車,壹個人拉。宋仁宗賈佑和宋神宗Xi寧楚兩次被引,都被稱為“不能去”。寧十年(1077)卒,享年67歲。
宋哲宗·元佑被追封為康傑,並享受孔廟。千百年來只有他壹個人,誰也不能以布的名義動朝廷!
邵雍是儒家《周易》學派的二祖(他比不上周文王),是吃《易經》推演八卦的祖師爺。
作為“理性之學”的創始人之壹,他是“理性之詩”的重要倡導者,即在他的詩歌中傳達“理性之學”的理念。
朱曾說:“康傑研究的骨髓在《帝王之書》,它的花草是詩。”
壹個計算《易經》並用它來推斷世界的偉人,《帝王之書》的作者,“帝王”指的是無窮或太極。
那麽邵雍的《甘尹坤》這首歌的真相是什麽呢?
這首五言絕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語言平實簡潔,音節優美,看似通俗易懂。
類似於佛教禪宗,但不是佛教佛教,而是宋明理學的順口溜。
《甘尹坤》:道與人不遠,甘坤只在身;誰能在世界之外的其他地方找到壹個幹坤?"
話真的很簡單。唯壹不常用的詞是“人”,“人”和“求”壹樣,都是求的意思。
什麽是“幹坤”?
“幹坤”這個詞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
壹指易的幹卦、坤卦。二指天地。三個手指指向太陽和月亮。陰陽四指,剛柔並濟。五指國,江山,天下。六指形勢和大局。七指皇帝和皇後。八個手指是神秘的,詭計。
根據“乾坤只在身”,可以排除卦象、天地、日月、陰陽、山川、世界、形勢、皇太後七種說法,只剩下壹個結論。這裏的“幹坤”,指的是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包、虛無縹緲的“道”。這個道就藏在我們裏面。
為什麽會藏在人裏面?
邵雍作為易學家和理學家,也和周敦頤壹樣,從道家那裏汲取思想材料,采用數學的方法建立理學世界觀。他認為宇宙的本原是“太極”,“太極為壹,不動,生二,二為神”。上帝生數字,數字生形象,形象生器官。“太極?它是壹個絕對的“壹”,把數字和圖像分割和設置起來,從圖像中推導出宇宙萬物。
太極既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主體意識的基礎——“心即太極,道即太極。”
邵雍的詩裏,第壹個字是道,所以按照他的思想,這個道就是太極,也就是我,其實就是老子的道,這是難以捉摸的——道雖然可以是道,但不是不變的,我們這裏只能稱之為道。
邵雍這裏的“幹坤”,就是“道”或“太極”的意思。人生在乾坤(天地)之間,無時無刻不受道的影響和制約。換句話說,“人不能獨立於天地,不呼吸天地之間流行的“氣”而獨活”!
所以邵雍說的“道與人不遠,甘坤只在身”明確告訴人們:
“道離不開人,人離不開道”,“乾坤(天地)在我們身上”。
這就不難理解“誰能活在天地(乾坤)之外,就不要去碰(找)乾坤(天地)”了。
邵雍的五言絕句明確告訴世人,沒有人可以拋棄自己的身體去尋找另壹個天地(乾坤),只有天地乾坤之道才能溶於我,這才是解脫之門。
這個“理”(物)流行於天地之間,滲透於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世間萬物都有其必然的“原因”,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既然有這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理”。只有遵循“理性”的人,才能體驗和修正人生的軌跡。站在“理”的立場上觀察世界上的人和事,就是說世界上沒有善惡之分,就是“萬物為壹,壹即是萬物”,也就是達到了“無我無我”的境界,我會無私。忘我就是明白事物的本質。處理人和事(糾紛)會很得體。這樣就達到了事物的“自然”(本色)。
如果站在“我”的立場或角度去觀察人和事。愛與恨會交織在壹起。我忍不住戀愛了。過度放縱必然導致自私。自私會讓妳壹輩子頭暈目眩。不知道,就會顛倒,迷茫。妳只知道妳心裏有我,卻不知道有壹個東西是真實存在的。
世間萬物,只有存在“理”才能存在。氣壹旦受阻,其表現事物本來面目的“理”也就消失了。人和事物有了“氣”才有了形(象),形(象)受到影響,但氣必然是隱蔽的,難以顯現(例如,在生活中受了傷或動了手術的人,以及損害了動植物等壹切生物形象的人,他們的氣勢必然會受到損害...).
“理”不在中位,氣就偏,形(象)就偏。總的來說,在“中立”無私的狀態下,沒有什麽不符合事物本來面目的。而壹旦失去了“中”,就偏離了原本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