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初壹是春節,又稱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人民中最盛大、最熱鬧的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中國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了漢族,還有滿族、蒙古族、瑤族、壯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達斡爾族、侗族、黎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過春節。
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殷商始末的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關於這壹年也有許多傳說。古代的春節被稱為“元月節”、“元旦”、“大年初壹”。辛亥革命後,農歷正月初壹被正式命名為春節。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得每年的習俗活動內容極其豐富多彩。其中,祭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有趣的內容,如貼春聯、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燒鞭炮、除夕守夜、拜年等,在今天仍然很受歡迎。
中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孟昶寫在紅木板上的:“新年余慶,甲節長春”。
在紅紙上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起源於唐代的門神。像燃燒鞭炮壹樣,它們在古代被用來辟邪,但現在它們已經成為壹種旨在增加節日氣氛的習俗。“福”字是宋代以前粘貼的。人們故意把寫在紅紙上的“福”字倒貼在門、窗、家具上,意為“福到(伏)”。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習俗,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夜,中國人的後代仍然非常重視與家人壹起熬夜,聚在壹起喝酒,享受天倫之樂,這是壹個習俗。第壹聲雞叫後,新的壹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的服裝。首先,他們為家裏的長輩慶祝新年生日,然後他們拜訪親戚朋友,互相祝賀。此時的中國大地,處處閃耀著光芒。從初壹到十五,人們沈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mu/jr0209.htm
吃團圓飯
家家戶戶的房子全部裝扮壹新後,除夕將至。於是,家庭主婦們忙著準備壹年中最豐盛、最有意義的團圓飯。團圓飯,顧名思義,就是過年的時候壹家人聚在壹起聚餐,連已故的祖先也不會忘記。所以,做好團圓飯後,家家戶戶都要先“拜老公”(祭祖)。祭祀祖先時,要將代表祖先的香爐從神龕上取下,放在祭壇上,然後焚香祈禱,請祖先用餐。然後老少依次跪拜,充分展現了潮人的傳統美德,謹慎到底,追求遠方,壹切美德孝順為先。祭祀結束後,祭祖的食物被重新加熱,大廳裏擺了壹大桌,全家人圍了上來。這是每個家庭團聚的美好時刻。不管平時壹家人相隔多遠,或者平時有多少青春痘,這時候也要談笑風生,不能說什麽傷心的話,也不能吵鬧。
晚飯後,家庭主婦們忙著收拾桌子,於是壹場大掃除活動開始了。這壹次,我們不用太在意清潔,只是為了清潔。不像年底那次,要刷松枝草。然後他在爐子裏生了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祀上帝的供品——素食。素菜種類很多,有芋頭、紅薯、大棗、花生、芋頭、紅薯等。素菜的所有材料都應該在中午準備好並晾幹。炒素菜的時候,火好了就放鐵鍋,註入大量花生油。當油燒開後,將這些材料與粉漿混合放入鍋中,它會在油鍋中發出吱吱聲和氣泡。烹飪時,黃澄澄尤其誘人。這時候如果家裏有客人,女主人會奉上壹盤剛炒好的素菜,再泡上醇香的工夫茶,讓妳品嘗美味的潮汕小吃。
發壓歲錢
發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長輩要給晚輩錢,能掙錢的也要給長輩寄錢。錢不能直接送去等壹段時間,要裝在盈利包裏或者紅紙包裏看。這就是俗稱的“壓腹壓腰”,意思是從年初到年底,口袋裏都會裝滿現實和財富。特別有意思的是,孩子睡覺的時候,他的父母會在他的肚子口袋裏放壹張大鈔票,醒來後再拿回來。
新年快樂,送大橘子
拜年,又稱“拜”。初壹的淩晨,人們起床穿上新衣服,做的第壹件事就是祭奠自己。往往是晚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把期望給晚輩。早飯後,他們每個人都給親戚朋友拜年。潮汕俗話說“初壹初二有拜年之意,初三初四無意拜年。”都說越早拜年,越能看出它的誠意。所以有的人起床後馬上去給親戚朋友拜年,回來後才吃飯。
無論人們帶多少禮物,橘子(潮州橘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大橘取其諧音“大吉”,取多取少無所謂,但不能是奇數。拜年的人進了親戚朋友的門,要看著不同的人,說不同的問候語。對老人說壹句“新年好”“壽比南山”,他們會齜牙咧嘴。對於有工作的,說“工作順利”“新的壹年進步”,聽的人會很愉悅;如果妳是商務人士,妳聽到最多的就是“新年大賺”、“發財利市”;如果孩子在讀書,最希望的就是在新的壹年裏學習進步,取得優異的成績。給他們發這個問候,他們會對妳很友好的。落座後,主人會泡著名的潮汕工夫茶招待客人。臨走前,主人會在受禮人的禮物中留下兩個橘子,然後拿出自己的橘子進行交換,以求給對方帶來好運。幽默的人出門拜年,往往只在褲兜裏放兩個橘子。拜年後,那兩個橘子還在他的褲兜裏。因此,好心人把年初的拜年稱為“換橙運動”。
(指人)回到原籍或原單位
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兒們回娘家,和丈夫、孩子壹起拜年。女兒回娘家,必有壹大包餅幹糖果,由母親分發給左鄰右舍,如同過年的情景。如果家裏有很多女兒,而這些女兒沒有在同壹天回來,那麽我們就必須壹次分享壹個。禮物挺薄的,就四塊餅幹。但卻體現了濃濃的親情,真正的“禮輕情意重”,表達了姑娘對鄉親們的思念。女孩子回家,如果家裏有外甥,姨媽又要出錢。雖然她在大年初壹給了壓歲錢,但這壹次有了不同的意義。這種習俗被潮汕人稱為“吃宵夜”。顧名思義,只是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自己找詩對聯,很簡單!
最早的春節:相傳我國原始社會有“臘祭”之說。夏朝建立後,這壹習俗流傳下來。《爾雅》書說春節:“夏為年,商為拜年,周為年”。
最早的除夕:中國農歷新年的最後壹個晚上被稱為“除夕”。“年夜飯”起源於先秦時期的“充軍”。據魯《春秋》記載,在新年的前壹天,古人敲鼓驅趕“疫鬼”,這就是“除夕”的由來。最早提到“年夜飯”這個名字的,是西晉周初寫的《地方風俗》。
最早的春聯:據《宋史》記載,在宋滅蜀前壹年的除夕(公元964年),後蜀宗師孟錘書寫了“過年,長春為賈節”,這是公認的最早的春聯。
最早的年畫:年畫的前身叫門畫。最早的年畫形式是門神,畫神話中的茶和雷宇,壹些人在門上畫老虎或古代戰士。到了宋代就演變成了木刻年畫。
最早的賀年卡:早在宋代就出現了贈送賀年卡的習俗。據《行官筆記》記載,南宋人張士南,其家有墨,以賀北宋元佑時期的鄭丹。“鄭丹”的意思是正月初壹,“祝賀鄭丹”的意思是印在賀年卡上的“祝賀新年”。
最早的鞭炮:春節燃放鞭炮的習俗始於漢代,當時還沒有火藥紙。所謂的鞭炮是竹子燃燒時發出的爆裂聲。
最早的壓歲錢:據古籍《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壓歲錢最早出現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嬪妃們在春節的第三天會壹起玩壹種扔錢的遊戲,於是朝廷錢Ku給了她們壹些錢。這種風格在當時的宮廷中非常流行。
哪壹年?年是谷穗下垂的形象,是豐收的象征。所謂“五谷豐登之年”。
哪壹年?年是壹個怪物。它壹年到頭都呆在深海裏,只有在除夕夜才爬上岸。它壹登陸,到處都是洪水。後來,人們在家門口貼紅紙,在院子裏燒柴聚火,用菜刀剁菜剁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把年嚇回去,逃回海裏。所以除夕有對聯,掛燈籠,穿新衣,包餃子,包餃子,晚上燒篝火,燒柴火——這就是新年。
那麽古人是怎麽過年的呢?我們先來聽聽這首“節日歌曲”—
23天的火爐獻祭,
二十四行對聯,
25個做豆腐,
二十六年的割肉生涯,
…………
初二磕頭,
初三初四打球,
第五天和第六天跳猴子,
…………
“過年了,又忙了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著過“年”,直到宵遠過了,這壹年也就過去了。那我們就追溯到古人的“年步”,先來拜竈——
竈神是元旦祭拜的神中最暴露的壹個。祭竈的習俗由來已久,是先民對火和竈的感激和崇敬的表達。相傳黃帝、顏地和祝融都是竈神。人氣竈神張姓榜單長得像美女。他有壹個叫“慶忌”的妻子,六個叫“查奇”的女兒和幾名士兵。除了掌管火之外,他也要檢視世人的作為,並向神報告。人們還用酒糟、麥芽糖、粘餅等“賄賂”竈神。,同時,他們喃喃地祈禱,懇求他在天堂說話。這種習俗壹直流傳至今,但時間是臘月二十四,祭祀的食物簡化為“竈糖竈餅”。但如果妳留心的話,妳壹定會聽到奶奶和媽媽在對竈王爺說:天道好說話,不要說壞話...
除了鞭炮聲,春風也給屠蘇帶來了溫暖。
成千上萬的家庭總是用新桃子換舊桃子。
——王安石
鞭炮原本是巫術的工具,用來驅趕妖魔鬼怪。原來的鞭炮不像現在的鞭炮,是真的竹子,就是燒竹子,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嚇鬼。屠蘇是屠蘇酒,意思是殺鬼氣,喚醒人的靈魂。據說在壹月的早晨喝這種酒可以讓妳壹年不生病,然後妳在春節期間喝的酒將被統稱為“屠蘇酒”。
符濤,又名“陶板”,是春聯的前身。古人認為桃木為五樹之精,可制百鬼。所以從漢代開始,桃木就被作為辟邪的工具,如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符濤變成春聯據說是由於五代以後蜀國的大師孟昶。紙質春聯僅在明清時期盛行。今天的春聯意在渲染新年的氣氛,祝願好運。它們已經失去了老春聯的帶動作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我寫了對聯,然後就該準備過年的食物了。新年有很多食物,比如年糕、年夜飯和餃子。還有巫術氣息濃厚的飲食,如桃湯、柏酒、椒酒、五香菜等。桃湯是用桃子熬的湯,白酒是用柏葉泡的酒,窖酒是用花椒籽泡的酒。古人在正月初壹喝,意為辟邪祈福。五香板是用蔥、姜等五種辛辣食物制成的,也叫春板。據說能除邪,能除瘟疫,能開竅五臟,也有祝賀新生的意思。
酒店裏的冷光壹個人呆著不睡,客心轉悲。
故鄉今夜思千裏,又是明朝壹年。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很難有壹個團圓的心結。就算人在天涯,也要回家過年吃年夜飯,過年夜飯。除夕夜的家,是壹個特別溫馨甜蜜的空間。歷史上,即使是監獄裏的犯人,也有被釋放出來重聚的。壹家人圍坐在桌前,開始了“團年”和“守歲”的過程。首先是“團圓飯”,之後全家人會坐在壹起看新年。
這時候晚輩向父母敬禮辭職,老人們要分壓歲錢。壓歲錢又稱“壓歲錢”、“壓歲錢”、“壓歲錢”,最初是用來驅邪避邪、幫助孩子過年的,但後人用它來表示親情和愛情。團圓飯後,我們還會吃“夜宵”,全家人壹起吃小吃,或歡笑玩耍,或談天說地,等待天亮。這就是守歲。此外,除夕夜還有聽鏡、養蠶、賣癡呆、做灰堆等習俗,以此來預測壹年的吉兇,祈求新的壹年裏孩子有智慧,萬事如意。
“農村過年,從臘月到正月上半月,鑼鼓聲持續了壹個半月。聲音單調,卻觸動了我們每壹個中國人的心。就在那時,...我發現迎春花開了。”
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壹年來了!
古人將新整風的前八天分別與六種動物、人、谷相提並論。正月初壹是雞年,是吉日。古人用雞辟邪,方法是殺雞或者貼在門上。自元旦以來,人們壹直忙於慶祝新年。漢代流行拜年,正月初壹大臣進宮祭拜,君臣同樂。到了明清時期,官方的拜年發展成了壹種空洞的禮儀,往往是“望門而刺”,不管妳知不知道。有詩為證:
我不想見面,但我想談談,著名的論文都是我們。
我也跟人扔幾張紙,世界太簡單不太空虛。
在民間信仰中,初壹至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直到初五才恢復正常生活。初五又叫“破初五”,這壹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但對於商家來說,商家在初五開門營業。第壹個月的活動直到15日才逐漸平靜下來...
春聯起源於符濤。“符濤”是壹個長方形的紅木板,懸掛在門的兩側,在周代。據《後漢書·禮儀》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寫有“申屠”、“雷宇”等字樣。"正月初壹,為這戶人家做了壹個桃符,取名仙木,所有的鬼都怕它。"所以清代的《燕京食隋記》說:“春聯,即符濤也。”
五代時,西蜀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寫對聯。據《宋史》和《蜀國世家》記載,後蜀主孟昶命學士張勛在紅木板上題詩壹首,曰:“非事,故假意作詩壹首:‘新春,長慶節’”。這是中國第壹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被稱為“符濤”。王安石的詩裏有壹句“千戶最狹,新桃總換舊桃”。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稱為“春貼”。
到了明代,符濤改名為“春聯”。明代陳在《毛雲樓雜畫》中寫道:“春聯的創制始於。帝都金陵在除夕夜前突然頒布法令:公職人員、士子之家門口必須加貼春聯。“朱元璋不僅微服出城親自看笑場,還親自寫春聯。他路過壹戶人家,看到門上還沒貼春聯。他去問,知道這是閹豬,還沒有請人給他寫。朱元璋專門為被閹割的豬俠寫春聯,上面寫著“雙手劈開生死之路,壹刀斬斷是非之根”。相關性和幽默。經過明太祖的倡導,春聯從此成為壹種習俗,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