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彜族有哪些風俗習慣,主要姓氏有哪些?

彜族有哪些風俗習慣,主要姓氏有哪些?

建築習慣

彜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村民壹般根據水流走向和山勢,選擇向陽、背風、抽水、交通便利的平坦山坡建房。

平坦地區的彜族房屋壹般是土木結構的瓦房。住宅布局多為三間正房,分別作為廳堂、臥室和倉庫,左右兩間廂房作為廚房和雜物間,俗稱“三房雙耳”。正房中間是廳堂,有壹個俗稱“壺村”的大池塘,池塘上放著壹個鐵鼎或三個壺石。壁爐是燒飯做飯的地方,也是全家人圍著火堆吃飯、聊天、休息、待客的地方。

在彜族的傳統民居中,最有特色的是“土帳房”。它以石頭為墻基,以磚為墻體或用當地粘而韌的紅土夯打,在墻體上架設梁,上蓋竹子、樹枝、茅草或稻草,上蓋壹層泥,再蓋上細土,灑水壓實拍平,制成平臺屋頂。“土賬房”就地取材,易於搭建,冬暖夏涼,舒適宜人。生活在林區的彜族傳統民居是“木屋”。這是壹堵用碎原木做成的墻,交叉疊放,屋頂用劈開的木板鋪成瓦片,再用石頭壓制而成,俗稱“瓦板房”

飲食習俗

在平壩彜族地區,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是平日的主食,而玉米、蕎麥、馬鈴薯是高寒地區的主食。副食是蔬菜、豆類、瓜果,以及羊、豬、雞等肉類。

逢年過節,或者有客人來訪,主人會殺雞、羊,甚至殺豬招待客人。同時,他們殺動物不用刀,用手殺雞鴨,用木棍殺羊、豬,所以俗稱“殺獸”,或“打羊”、“打豬”,有趣的是,在宰殺前,主人要提前請客人看牲畜,以示主人的城府用心和對客人的尊重。做菜時,師傅把肉末煮成拳頭大小的塊。味道清新可口。它被稱為“脫脫肉”,因為它的肉類似於坨,而且是用手吃的。

彜族人嗜酒。男女老少都可以喝。當他們喝酒時,他們經常先把酒倒進壹個大碗裏。妳遞給我壹小口,我遞給他。大家輪流喝這碗酒。因此,人們把彜族的飲酒方式稱為“轉酒”。

彜族人民熱情好客。他們招待客人時,往往只有男主人陪著,或者讓客人先吃,女主等客人吃完。所以,去彜家做客,壹定不能把所有的酒菜都吃光。同時,客人吃完飯離開時,要送壹些禮物或留下壹些錢,以示感謝。

連衣裙

彜族是壹個聰明而有智慧的民族。他們用靈巧的雙手裝扮自己。此外,彜族還有許多支系,他們的服飾在各地都很有名,很有特色。因此,在中國各民族中,彜族服飾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在金沙江附近的小涼山地區,彜族男女的服裝樣式簡單。男性壹般會在額頭上留壹根三寸見方的發絲,彜族稱之為“子兒”,視為神靈能掌握厄運和好運的地方。它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都不能碰它。否則就是對他最大的侮辱,會帶來災難。所以漢人尊稱為“天尊”。他們還用三四米長的黑布包裹頭部,將頭帕的壹端卷成拇指粗細的長椎形,彜語稱之為“子鐵”。因額頭左側較高,顯得英氣逼人,漢族人稱之為“英雄髻”。男的左耳上還戴著壹串紅黃相間的大耳珠,珠下裝飾著紅色的絲線。壹般穿著窄袖帶花邊的黑色短上衣,寬褶的看起來像裙子的褲子,下端有長流蘇的毛氈。彜族人稱這種毯子為“查爾瓦”,由黑色和羊毛制成。它的用途很多:防風防沙,晴天防曬,雨天防水,晚上裹在身上可以當被褥,所以壹年四季都有人準備,缺壹不可。

涼山地區的彜族婦女的服飾相當優雅。以中青年女性為例。他們用壹塊繡花的方布手帕蒙住頭,將手帕的前端折成瓦片狀,蓋在額頭上,用毛線和辮子紮起來。雙耳壹般都戴著銀耳環和耳釘,領口用銀排花裝飾。他們穿著刺繡的右排扣上衣,既寬又短,只及腹部。下半身由黑、黃、藍、白四色圍成壹條百褶裙,長長的,婀娜多姿,走路時左右搖擺,婀娜多姿。當他們外出時,他們經常穿著黑色的“Chalva”。

楚雄其他地區彜族男子的服飾與涼山彜族不同。他們壹般用黑布裹頭,而不用“天尊”、“英雄髻”和耳珠。他們通常穿著藍色或黑色的雙排扣窄袖襯衫,襯衫長及腹部,裙子上的兩排布紐扣別致有趣。有的還在油包邊鄉用鮮花裝飾。褲子又肥又短,方便上山下地幹活。他們的節日服裝色彩鮮艷。例如,在火把節期間,許多年輕人戴著帽檐上有紅色和綠色絨球的白色帽子,頂上有漂亮毛皮的雉雞尾巴。據說這是他們動物崇拜觀念在頭飾上的遺跡。

最美的是少女和少婦的衣服。雖然他們穿的是藍色的褲子,而不是五顏六色的長裙,但他們的右手襯衫大多繡有各種花朵、雲圖或幾何圖案,他們的腰線也鑲嵌著美麗的蕾絲。他們特別註意他們的頭飾。在壹些村莊,婦女戴著看起來像馬立克華英或錦雞的帽子,而其他人則戴著魚形帽和雞冠帽,可謂“百花齊放”。

婚俗

彜族的婚姻和愛情奇特而有趣。最有意思的是,舉行過“換裝儀式”的姑娘可以在“戲場”和心上人做愛,還有媒人說友好吃酒訂親、讓新娘挨餓、整夜哭泣、向參加婚禮的客人潑水、搶新娘、洞房打架等傳統婚俗。

(1)姑娘換新娘儀式:彜族姑娘進入成年(壹般在15歲)時,按習俗舉行盛大的“換裝儀式”。在換裙子的儀式上,女孩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改成雙辮,戴在頭上。還需要將原本佩戴的白色吊墜或舊耳墜線撕掉,換上紅瑪瑙之類的珊瑚珠或銀耳環,以示吉祥。最後,女孩脫下了原來的紅白相間的童裙,換上了壹件繡著蕾絲的上衣和壹件黑藍黃白五顏六色的百褶拖地長裙。穿上新裙子後,女孩可以去“遊戲場”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她的心上人。

(2)抱新娘:按照彜族習俗,新娘出櫃時,腳不得著地,否則有兒女不富的危險。照顧新娘的年輕人必須背著新娘,並幫助她上馬。回家的路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規矩:如果山太高路太窄不能騎馬,照顧新娘的小夥子必須輪流背新娘;過河涉水,更需要人背水過河。新娘的繡花鞋絕不能沾水。

(3)洞房打鬧:“按照彜族習俗,洞房之夜新娘不反抗打鬧,會被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說他們將來生下的孩子不會得到祖先的認可,死後也無法進入‘冥界’!所以宴席賓客散去,洞房的壹對情侶還是打了起來。他們摔著打著,撕扯著衣服,抓撓著臉,洞房裏傳來的砰砰聲把鄰居都震住了。

宗教信仰

彜族是壹個崇拜火的民族,他們相信火給人類帶來光明、溫暖和熟食,並擺脫野獸的襲擊。彜族人民會堂的火坑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他們壹輩子離不開它,所以才崇拜它。彜族人視火為辟邪,帶來吉祥幸福的神聖之物。在節日裏,人們點燃篝火,圍著火堆彈琴唱歌,跳舞取樂,祭拜火,讓火在離開人的時候留在身邊。火葬時,靈魂回到祖先的出生地,家人為死者立的靈牌放在壁爐旁的前墻上。

(2)彜族還崇拜黑虎的宗教信仰,視黑色為自己的圖騰和祖先。彜族人對黑虎的崇拜觀念也擴大到崇尚黑色的習俗,認為祖先的靈魂喜歡黑色,所以蓋好新房後,必須用煙火熏黑後才能搬進去。火葬習俗:彜族的埋葬方式新穎多樣,有樹葬、陶葬、石葬、火葬、棺葬等。尤其是火葬和棺材葬比較普遍。

易姓

明清以來,彜漢雜居,交往日益頻繁。彜族上層首先使用漢姓和漢名,把自己的“抱衣”稱為彜姓。

由於方言的差異,“撮壹”和“都”的音譯有所不同。“抱衣”又寫成伊娜、伊妮、嫩葉、嫩義、婁義等。“杜”又寫成後杜、後杜。“抱衣”的中文翻譯是“族譜”或“姓氏”。彜族東部方言至今沒有統壹公認的說法,漢語中也沒有合適的對應詞。從《易姓》說吧,方便寫作。“抱衣”,從意思上理解,其實是表達血統觀念的氏族名稱。彜族人常把“抱衣”稱為家支,也是可以接受的。“杜”即以“”為姓,以“杜”為類。

如今,昭通的彜族人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抱衣”和“文身”的全稱,發音都不準確,更不用說解釋其含義了。如彜良縣龍街鄉橫堤村就有四個姓羅的彜族,分別是、、、後兒。也可以記住毛惡枝的全稱是“馬抱衣,語哼毛惡”;婁基之是“壹個隱秘的地方摟著衣服,還有壹把麻樊樓戟”。奎亨鄉村也有1個姓楊的彜族,稱為“社寨抱衣,阿約措羅”,巧家縣有8個姓安的彜族,其中有兩個叫“Cue抱衣,伊都魯”和“Cue Tue抱衣,德布Am”魯甸、昭通、大關、鎮雄、威信等少數幾個彜族家至今還能記得他們的衣服或禱文。

易姓,壹般是兩句,每句四個字,如上所述。第壹句是氏族符號(圖騰),包括山川、河流、湖泊、石頭、植物,最後壹句是祖先的姓名或地名、姓氏。其基本圖案:符號(圖騰)、來源(服飾)、祖名或地名、族名(彜姓)。比如“馬抱衣,語不順。”可以理解為“毛鏑氏族(家族分支)以馬(杜鵑花)為標誌後劃分的祖名;”我的衣服被裹在懷裏,我被婁機迷住了。”可以理解為“以麻扇(地名)劃分後的密屋(植物名稱)為標誌的婁機氏族(家族分支)。但由於地名的演變、社會的變遷、古彜語的失傳等諸多因素,今天對“抱衣”的理解很難理解,應該只知道它的大概意思。阿迪,黑臀等。《清實錄》和《吳夢霽年》中視為人名的,是族姓或彜姓,不是人名,所以黑臀死後有黑臀。

易姓全名中有壹個“抱衣”字。凡是問“抱衣”的,就是問易姓,問易姓就是說“抱衣”。“‘抱衣’這個詞是什麽意思?只解釋為“來源”或“起源”很難理解,要從易姓的世代說起。彜族家庭繁衍時,在第九代、第十壹代、第十三代時,要舉行分宗族儀式,將宗族關系改為姻親關系,擴大婚姻範圍。它的次宗教儀式“齋戒”儀式規模大,儀式隆重。無論妳遷移到多遠,所有有妳祖先的家庭都必須來參加,他們的根不應該被忘記。首先要做的是祭天拜地,其次是先祭祖。讀完祭天先人的經書,占蔔取支水(源頭)的方向,支家成員準備了壹只公羊馱著壹個取水的鍋,餵了些鹽水,趕著去占蔔的方向找水。白墨帶著兩壺純凈水回到羊喝水的祭祀地,用彜語寫下取水地點的地理特征和作為象征(圖騰)和新枝來源的植物、石頭的名稱,並在史書上寫下新枝的名稱。新的“擁抱服”被建立和使用。

彜族的“衣抱”有其重要的社會功能,所以壹旦建立,其家庭成員必須牢記在心,嚴格保密,不允許流傳。總結壹下,“抱衣”有以下作用:第壹,用來判斷是不是壹家人。由於同壹家族的人四處流浪或遷徙,子子孫孫長期不聯系,避免了同壹家族的人通婚。二是用來判斷地位的高低,防止與非貴族或根不正的人通婚。“都都”只是用來盤問家族和骨骼,不允許和無家可歸的人通婚。“抱衣”和“杜”是彜族等級社會的自覺產物,民國時期仍有殘存的表現形式,今已消失。

彜族在明朝洪武年間開始使用漢姓。朱元璋給水西以哀崔“安”姓,寧州土司“陸”姓。其他土司及土司階層以下的人,先後附加了安、陸等姓氏。如烏沙土司安、烏蒙、東川土司魯等。所以彜族有很多安姓、魯姓等。土司莽布“龍”姓的由來不詳。彜族所用的漢姓,除了封建皇帝賜姓外,還有以下來源:壹是當地漢族官員認為彜族“家無姓”不便於管理戶籍和收稅,便以“百家姓前八字”來賜姓。二是由氏族圖騰轉化而來,如“阿魯”譯為“宋”,諧音為中國姓氏“張”。第三,易與漢族同居,為方便交流,冒充鄰居漢族姓氏。所以彜族的漢姓,總是和當地大部分的漢姓壹樣。4.彜族婦女與漢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隨父姓,如屈、喬、範等。總之,彜族漢姓的起源是非常復雜的。比如彜族的“馬”姓祖先,就是沒有被清軍打死的分配給作家的奴隸的後代。為了應付局面,馬暫時成了“家奴”,事後被釋放,“以附其姓”。但都是對漢族社會開放的,具有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的意義。

彜族開始使用漢姓,姓氏是“雙軌制”(明用漢姓,暗用彜姓)。但壹個漢族姓氏之後,往往會有幾個彜族姓氏。所以中國人姓相同,“服”與“忠”不同,可以無拘無束地結婚。比如威寧有安六姓,喬家安八姓,陸(盧)13姓,宜良羅六姓。1988昭通縣民族事務委員會調查彜族姓氏:143彜族姓氏,74漢族姓氏。雖然不是很準確,但說明彜族姓氏比漢族姓氏多,符合昭通地區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