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肺病復發,於是上書朝廷,隱居故鄉。獲得批準後,他回到家鄉余姚,在四明山陽明洞建了壹個草堂,在那裏他實踐了指導藝術。在泳池邊坐了三天,不知道會不會醉三天。獨坐山林,王陽明摒棄壹切俗念。他追求心靈的平靜,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無所思、超越世間壹切羈絆的佛家境界。然而,他心中仍有揮之不去的擔憂。他奶奶疼愛了他80多年,他爸爸養育了他。他放不下對他們的感情。王陽明心裏明白,除非放下這種關系,否則無法達到出世的境界。他也試圖釋懷,但他越是這樣做,他的擔憂就越強烈。
當他猶豫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佛教和道教的區別。至此,王陽明心中的迷霧壹掃而空,認識到佛道的不足,轉而信奉儒家。佛教尋求拒絕人際關系,也就是放棄愛親人的想法。這與王陽明關心家庭、國家、人民生活的誌向完全相悖。
在王陽明的觀念中,孝是最基本的人性,是壹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但佛道並不重視孝。不誇張的說,孝是佛道之間的壹把刀。此後,王陽明壹直信奉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