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30世紀,埃及紙莎草卷軸出現,這是埃及書籍的最早雛形。紙莎草卷軸比蘇美爾、巴比倫、亞述和赫梯的泥板更接近現代書籍的概念。
2.中國最早的官方書籍是公元前8世紀左右出現的簡單戰略。西晉杜預在《春秋經集序》中說:“大事之書,以策為本,小事之簡。(白話翻譯:大事記寫簡單攻略,小事只是紙。)"
在紙發明之前,這種以竹子為書寫材料的“簡牘”(或稱“竹簡”)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將竹、木切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略寬的長方形木片稱為“方”。若幹刪節本稱為“策”(卷),也稱“簡策”,編用的皮條或繩子稱為“編”。
3.我國的古籍記載,如《尚書》、《詩經》、《春秋左氏傳》、《國語》、《史記》、西晉出土的竹簡年表以及近年山東臨沂出土的《孫子兵法》,都是用竹木書寫的。
後來,人們用絲綢書寫,被稱為帛書。《墨子》有“書寫絹刻石”的記載。帛書由特殊的絲織物制成,稱為“帛書”或“帛書”,故又稱“帛書”
4.公元前2世紀,中國出現了用植物纖維制成的紙,如1957年Xi安出土的灞橋紙。東漢時,蔡倫總結前人經驗,加以改進制成蔡侯紙(公元105年)後,紙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卷軸逐漸取代竹木書和帛書。
中國首先發明並實際應用了木刻印刷術。早在7世紀初,中國就已經使用木刻來印刷書籍。印刷術發明之前,中國的書籍主要是卷軸。公元10世紀,中國出現了樹葉形式的書籍,並逐漸取代卷軸,成為世界各地相同形式的書籍。
5.165438+20世紀40年代,活字印刷首先在中國產生,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其他國家。東至朝鮮和日本,南至東南亞各國,西經中近東至歐洲各國,促進了書籍的生產和人類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14世紀,中國發明了套印彩色印刷。15世紀中葉,德國人j .古騰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加速了書籍的生產過程,被歐洲國家廣泛采用。從15到16世紀,制作了壹種經濟、美觀、便攜的書。荷蘭公司Elsevier印刷了袖珍版的書籍。
從15年到18世紀初,中國編纂、編輯和出版了大量的百科全書和叢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
6.18年底,造紙機的發明促進了紙的生產,為印刷技術的機械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帶有插圖的平版印刷的出現為膠印奠定了基礎。
19世紀初,快速圓筒平臺印刷機的出現和其他印刷機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印刷能力,適應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對圖書生產日益增長的要求。
擴展數據:
歷史進程: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書是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制成的書。到1世紀,希臘、羅馬用獸皮記錄國家法律、歷史等重要內容,是與中國商代甲骨文同樣重要的古籍形式。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籍的復制都是手工完成的,其成本和人工相當高。
在中世紀,只有少數教會、大學、貴族和政府使用書籍。
直到15世紀古騰堡發明印刷術,書籍才變得普通人買得起,從而得到廣泛傳播。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圖書擺脫了紙質的限制,電子書以其空間小、易於傳播、易於保存的優勢成為未來圖書的發展趨勢。
人們可以了解三千多年前中國的奴隸社會,了解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局面,閱讀優美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這些都要靠古籍。
中國最早的書,出現在商朝,是用竹子和木頭制成的。竹子和木頭很常見,也很容易得到。在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前,人們把竹子和木頭切成狹長的片,用毛筆在上面寫字。用竹子切開的片稱為“竹簡”,用木頭切開的片稱為“木簡”,統稱為“簡牘”。
簡壹般只寫壹行,寫錯了就用刀刮下來重寫。所以在古代,她把刪除的文章叫做“刪除”,這個詞壹直沿用至今。
書籍的版式有大有小,古簡有長有短,最長的有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寫壹本書需要很多簡,把這些簡書串聯起來就成了“書”。麻繩多用於編書,絲繩(稱“絲編”)或皮條(稱“韋編”)也有使用。
古書中提到的“邊巍三絕”指的是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因為他經常看易經,劍變的青春痘都磨破三次了。根據簡書信的長度,應該編多少本書?壹般要編兩三本,很多書要編四五本。代表書籍數量的“卷”字是壹個象形文字,很像壹根繩子連接簡體字版的方式。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簡牘作為書籍被廣泛使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壹種寫在帛書上的書——《帛書》,比竹簡更輕更易寫,但帛書價格昂貴,所以帛書的數量遠不如竹簡。
東漢時期又出現了紙質書。紙質書輕便、易寫、便宜,很受人們歡迎。之後,紙質書逐漸普及。到了晉代,紙質書完全取代了竹簡和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