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戒指的名字
戒是三學六度之首,也是佛學研究的基礎工程。它有著廣泛的內涵和許多名稱,如戒律、法律、博羅蒂木叉等等。知道戒律的名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們所包含的意義。
1 .退出
戒指,梵文屍體,意思是酷。所以稱之為酷,主要是就其功能而言。如大乘義章所言:論屍羅者,此名涼,亦稱戒。三業炎,燒行人,物熱,故名清涼。“酷”這個名字就是把它翻過來而已,這樣可以防不勝防,故名“戒”。
在我們心中,三毒之火無時無刻不在燃燒,永不停息。由此引發的苦、痛、熱煩惱,會導致各種惡行,成為新壹輪痛苦的誘因,讓火勢繼續蔓延。所謂“貪婪和無知總是熾烈的。”禁欲是停止炎熱煩惱的有效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有很酷的內涵。
那麽,禁欲是從哪些方面阻止熱度的呢?首先是遠離。煩惱是因緣而生,我們會隨著虛假的境遇而轉,也會被內心的無明所擾,會有貪、愛恨、各種煩惱。而戒律可以讓我們遠離熱煩的原因,避免陷入不良情緒。
其次,要看環體的防邪功能。這種力量來自內心,就像盔甲壹樣,讓煩惱不再有機會,從而獲得內心的清涼。
此外,禁欲還能警醒頭腦、身體和心靈。《四點法註戒》說:戒是什麽意思?訓練警察就行了。從警察到三個行業,遠離病因,了解其原因。
依戒而行,可以使我們的言行清凈,行為如法,遠離各種擾亂我們內心平靜的惡因。
當然,禁欲的作用主要在防禦方面,並不能完全根除煩惱。如果只是持戒,即使煩惱暫時不在當前,但種子還在。所以我們在佛教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斷培養自己內心的自制力。普通人有壹個很深的習慣。如果不是刻意訓練,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教得團團轉。持戒的過程是壹個不斷覺知,不斷與習慣鬥爭的過程。如果妳應該這樣做,妳應該努力,不懈努力;不該做的,就盡量避免。邱什麽也沒做。只有這樣,環體才能得到有效的呵護,才能茁壯成長。
2.法律
法律,梵文,Penai,Penai。“四點定律”說:
起初,據說Pena(或Yunpinaye,或Yunpinaye)被翻譯成法律。也就是說,在四分十八法中,普尼和法的名稱是不組合的。《曾軼》中也有七種法,稱為七律。或者把它毀掉,從作為數的功能來說,不是直譯,所以用法律把它翻過來才是正義。
法律具有規範、消滅和背離的內涵。所謂調理腑,主要針對眼、耳、鼻、舌、身、心。這是我們接收外界信息的六個窗口,也是激起貪欲和憤怒的主要渠道。如果妳不註意,妳會因為妳的所見所聞而引起妳的煩惱。所以佛法的修行應該是“六全”。當然,這並不是要把感官關起來,裝聾作啞。就是要知道哪些境界可以接觸,哪些惡緣應該遠離。
對於新手來說,遠離是壹個極其重要的法寶。不要自視甚高,也不要輕易試探自己的實力。以前,寺廟大門壹關,城墻就是壹片凈土。但現在網絡和媒體四通八達,山門擋不住,必須自己把握。所謂“不看,不聽,不說。”這樣可以讓六根安靜內斂,抵禦第壹道防線之外的外界幹擾。
法律和法律壹樣,是判斷我們是否犯戒的標準。在佛教中,善於理解戒律的人被稱為律師,他們在僧團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就像法師和禪師壹樣。作為律師,不僅要精通戒律,還要能夠依法判斷行為,知道該犯還是不該犯,該輕犯還是重犯。
戒律是開的,是蓋的。開放就是允許,在特殊情況下,某些行為可以適當放寬。比如戒酒是禁止喝酒的,但是當它作為藥物使用的時候也是可以允許的。所以戒律不是死板的,而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當然,開放是有前提和尺度的,不能隨意。否則,誡命將是無用的。
相對而言,禁欲主要靠個人意識和內在自制力來防止無止境的邪惡。法律除了自律,也是集體遵循的法律,可以用來審查行為是否像法律,可以用外部的集團力量來約束。如果有人被指控觸犯戒律,僧團就會開會做出裁決,決定罪行的輕重和懲罰方式。正如“四點法則”所說:
法家範雲批尼,中文稱為法律...沒有三層意思:法家法葉當初,以教為名,不合法,不確定...第二雲的法家指出,談判是必須的,量是有的。如果第三雲的法則分為氣...字安瑜,第三雲之寫手,也是筆,必審時度勢,斷筆。
十誡合二為壹,就意味著個體自控和群體監督的雙重作用。
3.博羅蒂·木叉
博羅蒂木叉是梵文,中文翻譯的意思是告別,無處不在,告別和辭職。《達法·袁遺·林章》說:
不要,不要防備邪惡,叫它不要。能防的防,就得起外號。禁欲意味著解脫,從邪惡的原因中解脫出來。
不被解放有兩層意思。大乘義章說:如果妳說木叉語,那就叫解脫...為什麽禁欲叫解脫?有兩層意思:壹是戒商,故名解脫。第二,可以得到解脫的果實,故名解脫。
如果妳嚴格遵守某種戒律,妳就能改掉壹些不良行為。不殺生,可以免於殺生之惡;如果妳遵守不偷竊的戒律,妳就能擺脫偷竊的邪惡行為。同時持戒也能讓我們成就解脫之果。聞聽五法體是戒、定、智、解脫、解脫。持戒是走向解脫的第壹步。沒有戒律,妳就無法進壹步獲得智慧,所以這是壹個基本而關鍵的步驟。
遺產經文說:妳們僧侶,在我毀滅之後,應該尊重簡和博羅蒂·木叉。如果黑暗遇到光明,窮人得到寶藏,當妳知道這壹點,它就是妳的主人。如果我活在世上,也沒什麽不同。
這是佛陀生前的諄諄教誨,告誡弟子們,失去信任後,要把戒律和佛法當作良師益友,才能從黑暗走向光明,發展自己的功德寶藏。
第二,戒律的種類
戒有很多種,有聞聽戒、菩薩戒、別離戒(不戒)、觀想戒(定* * *)、不漏戒(道* * *)等,根據身份不同還有別離七戒。
1.音聞戒與菩薩戒
聽是壹個行者,聽到佛陀的教誨,按照四諦教法修行佛法。菩薩是壹個在聽眾痛苦時不忍獨處的行者,誓求佛道,下凡眾生。聞聽戒和菩薩戒是這兩類修行者的戒,印心基礎不同,修行內容也不同。
聽和警告往往會阻止邪惡,比如五戒,每壹條都告訴我們不要做什麽,反之亦然。僧侶的戒律也是如此,基本上是告訴我們什麽不該做,什麽該做會導致犯罪。
菩薩戒律,又稱三居凈界戒律,由三部分組成:守法戒律、守善法戒律、寬仁慈悲戒律。不僅要謹慎止惡,還要積極行善。其中節奏感儀的戒律偏向於止惡,沒有惡。取善的戒律強調善的培養,沒有培養就沒有好的東西。饒毅的愛戒是利益壹切眾生。
聽覺和警告系統主要針對肢體語言。當然,壹切行為都與心有關,破戒也不例外,所以心也是“有緣犯罪”的條件之壹。但真正判斷是否犯戒或罪行輕重,主要還是看肢體和語言的表現。換句話說,違反聽證規則必須付諸行動。如果妳只是思考而沒有行動,那妳就沒有犯戒。
菩薩戒律是由身、語、意三樣東西組成的,從心性和行為上來說,比聲、氣味戒律更嚴格。不僅身口行為違反規則,如果妳以貪婪和憤怒對待他人,即使妳沒有訴諸不良行為,也是壹種違規行為。就聽戒而言,只要他不作惡,自毀不破戒。然而,從菩薩戒律的角度來看,當人們遇到困難,沒有履行拯救眾生的職責時,這對袖手旁觀來說是壹種違反戒律的行為。
所以,佛家戒律和佛家戒律的根本區別,不僅僅在於戒,而在於心。聲音警告是基於疏離,即“我要離開輪回。”此外,還有離心勝義,即空智,這是離開五欲六塵和生死輪回的直接力量。這樣才能擺脫見與思的困惑,最終走向解脫。
菩薩戒律以菩提心為基礎,即“我要幫助眾生走出輪回。”通過發菩提心,進壹步接受菩薩戒律,修行利他,就修行了菩提心。然後輔以空性的觀念,達到勝義的菩提心。
2.不要放過儀表,靜態儀表,無泄漏儀表。
不要釋法,這是欲求的法,如五戒、八戒、米沙戒、比丘戒等。,它的戒律是通過特定的因緣修行獲得的。
禪定規則,又稱* * *戒律。三騎聖人做決定,自然達到防非惡的戒律。只要妳在中間,貪婪和無知就不會活躍。* * *戒是在中間發起的,所以是七支,和其他解脫法器的七支是不壹樣的。但這種禁欲是不徹底的,仍然屬於漏的範疇。
無遺漏法,又稱道* * *戒,只有學過初果、二果、三果的人,沒有學過四果的人才能擁有。聖人住於空,戒道皆生,自然有能防非惡的戒體。空性不僅是壹種性,它的本質是無漏的智慧,是壹種基於智慧的解放力量。
對於佛教弟子來說,只要通過特定的儀式,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解脫的其他戒律,但是* * *和道* * *的戒律只能通過禪定獲得。其中* * *戒與佛道相通,道教的戒只有佛教聖人才能做到。
3.七次臨別棄權
其他七戒,包括近居戒,* *有八戒,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正統女戒、米沙戒、近商男戒、近商女戒、近居戒。
其中正統女是沙彌尼成為比丘尼之前的學法階段。她必須學習比丘尼的壹切戒律,同時磨練自己的心智,強化自己的心智。這個階段壹般是兩年,是正統女性的戒,也叫叉摩那尼戒。近三寶的男女都是居士,都受五戒。住在阿羅漢附近,指的是生活中與聖人親近的人,他們受八官亭戒律的約束,八官亭戒律是佛陀為了解脫家庭而創造的。
戒雖有八種,但戒只有四種。
1.和尚的戒和和尚的戒不壹樣,但是戒是壹樣的。
第二,我正在學習女環、米沙環和沙米尼環。這三個環是壹樣的。
第三,男戒和女戒是壹樣的。
第四,靠近擂臺。
因為僧尼的戒律是壹樣的,壹旦身份發生變化,對戒律沒有影響。四分律記載:當時壹個比丘變成了女性人物,所有比丘都說:“該不該淘汰?”佛曰:“不可棄之。要聽,就是先給足戒,給僧尼送和尚送梨。」
由於生理原因,和尚變成女人後,可以作為僧尼,被以前戒蠟的和尚放在尼姑組,原來的戒蠟仍然有效。當比丘尼成為男性時,待遇是壹樣的。
如果變成雙性戀,應該怎麽對待?根據四分法,有壹個和尚變成了壹男壹女,和尚們說:“是不是應該淘汰?”?佛陀說:“應該消除。」
在這裏,佛陀明確規定,雙性人要被逐出僧團。因為這種人不適合生活在男和尚群體裏,也不適合生活在女和尚群體裏。而且這種生理狀況會使心智極不穩定,對修行造成諸多障礙,不宜出家修行。
4.其他人
也要特別註意根法,住遍天下的清凈戒律,資產的約束。根韻是六根的保護,《論衡》說:
他見色,不取從相,不取精相。因為如果他的眼根活得不受保護,就會被貪、慮、惡、壞的法侵入,所以他會保護眼根,制定壹個眼根法。若聽、聞、嗅、嘗、觸、識法,不從相取...或者甚至是意義法則。
當六根正對六塵時,要以正念護持,不可相互取用,否則會隨著修行爬上境界,會產生貪、嗔等不良法門。這種保護六根的環就是根韻。
“保活清凈”的戒律是關於謀生手段的戒律,也就是說“保活”的方式要保持清凈。《論衡》曰:
放棄為生存而造的六種學處(惡命)和(拋棄)為生存而欺、空談、現狀、怒罵、求利的惡法所造的惡命。
和尚要遠離罪惡的生活,過純潔的生活,這樣才能對應修道和解脫。在和尚的戒律和其他經典中有許多關於正當謀生手段的解釋。
遵守材料和工具的戒律是關於僧侶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戒律,比如食物、衣服等等。理論上說:如果妳做出了理性的選擇,妳應該只穿衣服來保護自己免受冷熱、蚊子、風、炎癥和爬行動物的侵害,只為了掩蓋妳的羞恥。如果做出理性的選擇,就不要為了好玩,不要為了慢,不要為了裝飾,不要為了莊嚴,而只為了生活和維持,這樣才能幫助梵天...理性選擇的話,用醫用材料只是為了讓自己不生病不痛苦,終究不是為了痛苦。
為了生存,妳必須偽造食物和衣服。但是要知道,這些東西都只是用來延年益壽和修道的,不是用來享樂的,所以要知足少欲,避免貪得無厭。
第三,戒律的作用
1.基本行為準則
戒律是佛教弟子的基本行為準則。正如公民應該遵守法律壹樣,作為佛教弟子,他們也應該學習戒律,並按照戒律行事。可以說,戒律相當於佛教的民法典。
佛教有七個弟子,佛陀根據他們的地位和學習方法,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戒律。其中家裏兩個人要遵守五戒或者八戒。僧侶必須根據不同的戒律遵守相應的戒律和尊嚴,如米沙十戒、僧侶250戒和僧侶348戒。
在戒律中,對於不能做的事情,不僅有壹定的規定(戒),而且有必須做的部分,即做,如布薩、居安思危、自我放縱、懺悔、誠實。如果不做,也是違反戒律的。
2.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律仍然是佛教弟子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對僧人來說,戒律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而生動。但人們往往忽略了這壹點,盲目地將戒律神聖化。神聖到可以束之高閣,除了第壹年的初壹和初十五,我不管戒律是關於什麽的,是用來做什麽的。
事實上,規訓是幫助我們建立壹套與解脫相對應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這種生活的特點是簡單和道德。
(1)簡單
為了對應解脫,佛陀要求弟子們過著壹種少欲知足的簡樸生活。
僧團成立之初,弟子問佛祖:“我們該穿什麽?吃什麽?妳住在哪裏?生病後該怎麽辦?佛陀對他們說:“妳們要穿糞掃衣,把別人扔的布撿起來,擦幹凈,縫成衣服;“妳們要常要飯吃,信的人給什麽,就吃什麽;妳要坐在樹下,住在水邊的森林裏;如果妳生病了,妳就只能吃別人吃剩的草藥。」
這是佛陀最初為他的追隨者提供的生活方式,也被稱為“四道行走”。隨著出家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很難接受這樣簡單的生活。佛根據大眾的需要,也有三衣制,允許他有相應的生活用品,如“十壹物”,但仍堅持樸素的原則,符合四法精神。
此外,還有佛教佛教佛教。佛教是梵文,意思是去除汙垢。作為佛教徒,壹個人應該遵守十二種生活方式,即:
1.住在阿朗羅,住在遠離喧囂城市的森林中壹個安靜的地方。
第二,經常乞討,以乞討為生,不挑食,不生好惡。
第三,第二次乞討,依次乞討,沒有貧富之分,不做任何選擇。
第四,壹天吃壹頓飯。
5.少吃,適量,不要因為壹次月食而暴飲暴食。
6.午飯後不喝果肉,中午後除了水什麽都不喝。
七、穿衣服,就是掃糞的衣服,用廢布縫的。
八件,但是三件衣服,除了三件衣服不要存放更多的衣服。
九、住墳間,住墓地,以死無常增加修道院上緣。
十、樹下駐足,打坐悟道。
十壹、住在曠野,歇在曠野。
12.但不要坐下,也不要躺下休息,以提高道業,又稱“不倒目”。
佛陀雖然沒有要求所有的僧侶都過佛教生活,但他壹再稱贊。《加壹阿迦瑪》說:若嘆佛僧,謂嘆我。所以當然,我總是感嘆,說佛教的和尚都是好的。如果它破壞和羞辱所有的佛教修行者,它將羞辱我...如果這個和尚活著,我的佛法會在世間長存。
在《雜阿迦瑪》中,還記載了佛陀對頭陀第壹葉佳尊者的禮遇和敬仰:佛陀知道僧侶們在想什麽,對摩訶伽耶說:“來到葉佳這裏很好。.....當時佛復欲戒諸僧,聲稱尊者摩訶迦葉與自己所得,優於廣大功德,並告諸僧:“我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如果是白天,如果是夜晚,如果是白天和黑夜,我有足夠的時間生活在最初的冥想中。摩訶迦葉也和我壹樣,遠離惡惡佛法,甚至第壹次禪定就夠了,如果是日、夜、日、夜。」
普通人的心是黏黏的。他們擁有的越多,就越容易貪婪,離解脫就越遠。所以,除了簡單的物質生活,佛陀還要求弟子保持簡單的人際關系。原始僧侶的管理非常松散,沒有嚴密的行政組織。所有的僧侶都按照戒律生活,享受完全的自由。壹旦出現問題,僧團就會開會決定。但這種松散的管理只適用於優質群體,對道德要求極高。綜合素質不夠,就要靠外力來約束,否則無法無天,也就沒有道教了。
此外,佛陀還要求弟子經常更換住所,四處遊歷,這也是從修道的角度出發。在壹個地方生活久了,往往會產生很多人際關系和對這個地方的依戀。久而久之,連出家的生活都當成了生活,進而產生了各種需求。
人的需求從哪裏來?這些要求是不可避免的嗎?其實這些都不壹定。在我們的感情中,似乎我們必須依賴某樣東西才能活下去,但這種感情只是我們自己建立起來的,並不是生活所必需的。現代人有許多東西,如電燈、電視、電話、電腦等。,這是古人沒有的,但他們還活著,還能吟詩作畫,自得其樂。但是現在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東西會覺得不方便,甚至煩躁。這個麻煩從何而來?其實不在於燈和電話本身,而在於我們已經建立並習慣了某種需求。壹旦需求得不到滿足,痛苦就會隨之而來。
人建立了那麽多的需求,是因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麽是人生真正的需求,所以在妄想的驅使下不斷攀升。當外在的誘惑對應了攀比的心,需求就形成了。如果不斷重復這種需求,就會逐漸形成依賴,建立執著,從而產生貪婪、憤怒、自我執念等壹系列妄想。
需求越多,依賴越多,得不到滿足越多。當我們有需求的時候,只會有壹種不滿足;當有兩種需求時,就會有兩種未滿足;有100種需求的時候,可能就有100種沒有被滿足。同樣的收入,有壹種需求的人覺得綽綽有余,有壹百種需求的人覺得缺很多。人生本來就是自給自足的。沒有需要的時候,現在呈現的是壹種滿足而不是不滿足的狀態。所有的不滿都來自於我們已經確立的需求。
所以佛陀專門為弟子制定生活標準,形成法律條文。通過這種簡單的生活,幫助我們簡化內心,活在道與法中。
(2)道德
不脫戒,重在“萬惡”。所以,和尚做什麽都要以止惡為前提,尤其是謀生的手段,必須以正命為前提。積極生活的對立面是邪惡生活,即不正當的謀生手段。
那麽,僧侶必須遠離的非法謀生手段是什麽呢?《大智慧論》列舉了九種。其中四個來自第三卷,即:
先吃壹口:“那些不幹凈的,才能生存,比如混藥,種糧,種樹等。,咬壹口吃下他們的名字。在印度,僧侶們都以乞討食物為生。如果他們種地,行醫是為了自己的生存,那也是壹種罪惡的生活,是為了下壹口飯吃。那麽,為什麽中國的叢林提倡“壹天不做飯,壹天不吃飯”?主要是社會環境和傳統民風不同。
二、令人垂涎的美食:“觀星日月,觀風雨,觀雷電,觀霹靂的和尚,是令人垂涎的美食。”為了個人生存,為了溫飽,為了食物,去看風水,占星,天氣等等。
三、方口菜:“有壹股和尚的風韻和傲氣,與四方溝通,話多要求清凈的人,就是有名的方口菜。為了個人生存,巴結權貴,奉承有錢有勢的人,拍他們馬屁,以獲得支持,養活他們。
四。衛口師:“學各種法術,占蔔吉兇的和尚,是四維口食。”為了個人生存,以法術、占蔔、占蔔等等為衣食,為食物。
以上四點都有壹個前提,就是為了獲取個人利益。人生有五種惡,摘自《大智慧》第十九卷:
第壹,“為了利益,出軌就不壹樣了。”“為了獲得支持,故意顯得與眾不同,並熱衷於怪力亂神,以迷惑民眾。
第二,“為養老之利,自談功德。為了獲得支持,炫耀自己的優點或者精神境界,甚至編造虛假的話。
第三,“為了利益,說好不好。”“為了得到好處,我們會給人占蔔,預測吉兇。
第四,“為了利益,大聲的展示自己的力量,是很牛逼的。為了得到支持,令人肅然起敬,肅然起敬。
五、“以養老之利,說收養,以動民心。為了獲得支持,公布別人如何捐款,從而引發對方的支持。
對於和尚來說,以上九點都是非法的謀生手段,壹定要小心遠離。其實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謀生都是人生重要的壹部分。只有遠離邪惡的生活,才會有道德的生活,才會有相應的修行。這對我們今天尤其具有啟發意義。
(3)真善美
自律的生活仍然是真善美的生活。
所謂真實,就是真實的生活。戒律提倡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生活貼近現實生活。此外,依戒修行,可以獲得智慧,從而接近真理,了解各種規律的實相,建立與真理和智慧相對應的人生。相反,妄想形成的普通人的生活,是壹種倒置的、虛幻的生活。
所謂善,就是有道德的生活,自由的生活。從起心到行、住、坐、臥,從謀生到生活方式,都符合道德標準,對應解脫。不會為了滿足私欲而影響他人,更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欺騙、欺詐,從而危害大眾。
所謂美好,就是壹種莊嚴的生活。對於普通人來說,吃飯穿衣也成了壹種張揚欲望的方式,不惜壹擲千金,甚至上萬元,但吃飯穿衣的初衷並不重要,所有的行為都是受不良習慣的影響。紀律的生活要求我們賦予每壹個動作以解放的內涵。有必要重新審視這些行為,通過可視化讓每壹個動作都成為練習的壹個組成部分。外在表現上,莊重、典雅、健康。可以說是行為的藝術,生活的藝術。
3.判斷對錯的標準
戒律是佛教的兩個內涵之壹。
法律是幫助我們在概念上獲得正確的觀點,從教學論的角度建立評價標準。紀律是幫助我們在行動中調整身心,從具體的事情中建立行為準則,讓我們明確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所以也是判斷對錯的標準。
在守戒的過程中,無論行為是否如法,都要了解這個戒的起因。比如有些戒律必須滿足五個條件才算違規,否則不算違規,或者說犯得輕。這些條件要麽來自於犯戒的動機,要麽來自於行為的結果,要麽來自於侵犯的對象。有了判據,才能決定是犯還是不犯,是輕是重。
僧侶可以保護、獎勵、監督和懲罰僧侶。在這個群體中,是否有人觸犯戒律,應該受到相應的處理,就應該按照戒律來處理。如果輕罪重判,可能會影響行人的心智;重罪輕判甚至不判,會讓行人失去克制,影響群體穩定。所以負責人必須掌握戒律,才能依法判斷是非,依法作出處罰。
4.辦事依據
持戒部分是處理僧團事務的基礎。在《戒魔書》中,道士列舉了134種佛教因緣,涵蓋了僧團的各種事務,使壹切有法可依。只有知道了戒律,才有能力去做剃度、布施、居安思危、自我放縱、受戒、認罪、分房、分死人等等和尚的事情。
如果有人願意出家,僧團會為他舉行剃度儀式,接著是米沙教育,然後他就有資格出家,學習好的知識。在僧團的生活中,有半個月半的時間用來念戒,讓僧人根據戒律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從而保持清凈的僧風。此外,還會有壹個年度住所。經過三個月的定期打坐,和尚的人格在自我放縱會上得到全面的檢討,然後能夠接受壹歲的年齡,也就是說清凈和尚的年齡又增加了壹歲。所有這些都是由法中特定的因緣來完成的。除了集體出行的內容,僧人的衣、食、生、死,包括遺產分配,法律也有明文規定。
可見,如果妳沒學過戒律,妳幾乎不知道怎麽做和尚,也不知道怎麽跟和尚這樣打交道。另壹方面,如果不能依法辦事,自然會把世俗的處事方式帶入僧團,按人情、感情辦事,這是與法不對應的。
5.去掉菩提的根基
戒是正解脫和無上菩提的基礎。在三石道(下士、中士、上士)和無涯(人、天、聲、嗅、覺遠、菩薩)的修行中,戒律是* * * *的基礎。道長要持戒,上士道也要持戒。人和自然要持戒,菩薩也要持戒。而且,戒律是所有重要的佛教修行項目中不可或缺的壹環。
(1)學無遺漏,即戒、定、智,以戒為頭,智可通過戒得。
(2)三福,即布施福報、禁福報、修福報,通過持戒可以積累福報,增加資源。
(3)四不破信,對於佛、法、僧、戒,深信三寶、戒的功德,做到信仰堅定。只有初果聖人才能真正做到這壹點。
(4)五分法身是為了戒、定、智、解脫、解脫,也是以戒為首。
(5)六念,即念佛、佛法、僧、戒、天、慈。持戒修行有很大的力量,可以消除壹切惡法惡法,從而勤謹持戒。
(6)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菩薩道教徒的學習項目,它使身心清凈,利己利他。
(7)七聖寶是信、戒、恥、多聽、布施、智慧,是聖人成就的七種功德和財富。
(8)七佛戒律,即許多佛教徒所熟知的“壹切惡事應避,壹切善人應追,自潔,皆是佛教徒”。
(9)八正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其中,義、正、義都屬於持戒的範疇。
第四,結論
只有認清戒律的內涵和作用,才能自覺遵守。
很多人覺得持戒很難,或者不認同持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了解。我不知道我為什麽要持戒,持戒對改善我的生活有什麽意義,我能從持戒中得到什麽。如果妳不知道佛陀的禁戒精神,不知道佛陀關懷弟子的慈悲,如果妳只是為了持戒而持戒,自然會覺得很辛苦,很舍不得。
這種努力會帶來兩個極端。第壹,我們繼續努力,但是因為教條主義,我們感受不到持戒帶來的清涼,無法把持戒和修行智慧結合起來。反而因為行為僵化而脫離實際,讓別人不敢學戒。這些人雖然心很好,但修行未必理想。還有壹種是因為努力而放棄,認為戒律只能存在於書本中,沒有實際意義,這也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現狀。需要註意的是,沒有戒律作為基礎,佛教的壹切修行都無法誕生。
如果能真正認識到持戒的意義,持戒就會成為人們的自覺選擇。因為持戒不是為了和佛交朋友,不是為了給任何人看,而是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完全的自由。與這些利益相比,暫時的約束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