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婚俗是怎樣的?

婚俗是怎樣的?

中國傳統婚俗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壹種是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壹種是人類的再生產,即物種的再生產。如果說前者主要是為了人類的生存需要,那麽後者主要是為了維持物種的延續和族群的發展。另外,婚姻也像周易壹樣,為人類建立正常的社會秩序提供了科學的、可參考的行為模式?序中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什麽都有,然後有男有女。有男有女,再有情侶。有情侶,然後有父子。有父子,再有大臣。有君有臣,然後有上有下。有起有落,然後禮儀不對。“因此,在人類文明史上,人類婚姻具有保障物種繁衍和構建社會行為模式的雙重功能。

壹.對婚姻的解釋

人類社會的婚姻制度是從原始社會的群婚發展而來的。當時“其人群居,知母不知父,無親屬、兄弟、夫妻、男女,上下無道。”處於不分輩分、不分血緣的“血緣群婚”狀態。由於性關系的濫交,加上懷孕時間長,當時的人很難意識到男女講和與生孩子之間的必然聯系。性只是壹種感官享受,所以人們“對父親壹無所知。”即使在母系社會,母系統治下不穩定的對偶婚也往往導致知母不知父的局面。所以,在很多民族史詩中,最早的祖先往往是女性,也就是“始祖母”,是被某種自然的東西誘導而生下這個民族的男性祖先。在中國漢族早期的歷史文獻中,也有不少“聖人無父,而生有天感”的說法。比如巨蝶的始祖吞燕卵生商朝的事跡,姜淵的始祖周代棄生,都是很好的例子。這些古老的傳說雖然有神化聖人的作用,但也反映了人類早期對婚育的無知。正因為古人只知母不知父,姓氏依母系,所以帶“女”字的姓氏多為早期民族。

隨著人們對生育本質認識的深入,婚姻形式開始從老幼混亂狀態過渡到同代人族內通婚階段。中國古代神話中伏羲和女媧兩兄妹結婚生子的故事,其實就是這種原始婚姻形式的折射。神話中說:“宇宙剛開的時候,昆侖山只有女媧兩兄妹,人間沒有人。他們以為他們是夫妻,感到羞恥。我哥哥和他姐姐去了昆侖山。我弟說:‘天道若送我兄妹為夫妻,便成親;如果妳沒成功,硝煙就會散去。"於是煙閉了,他妹妹來做他哥哥,卻拿草當扇子擋臉。現在的人拿女人來捧粉絲,好像她們是東西壹樣。”這是唐人留下的神話。這類童話在古代漢族文學和少數民族口頭神話中有許多變體,其中人物形象不同,婚姻背景不同,祈求天意的手段也不同,其相似點是兄弟姐妹間的婚姻。這說明在人類早期社會,兄妹是夫妻是相當普遍的。從此,當人們認識到“同姓通婚,子女並不復雜”的道理後,族內婚姻制度開始向族外婚姻制度過渡,兩個不同宗族之間的男女開始結為夫妻,完全排除了兄弟姐妹間的婚姻。

兩性的結合叫做“婚姻”,那麽為什麽要用婚姻這個詞呢?《白虎傳》雲:“何為已婚之人?結了婚的人在不省人事的時候敬禮,所以稱之為婚姻。婚姻,女人是丈夫做的,所以才結婚。”《說文》也說:“妳出嫁,妳婆家也出嫁,妳會被禮驚。.....姻緣,婆家也,因女方,故稱姻緣。”為什麽婚禮壹定要在黃昏舉行?這應該和古代搶婚的習俗有關。搶婚,又叫“掠奪婚”,是早期人類的原始婚姻形式,也是古代部落通過戰爭掠奪婦女以增加人口的野蠻而強制的婚姻形式。這種婚姻形式壹度在各民族中流行。“屯子如蒯,騎馬如班。土匪,婚姻。《易經》中不止壹次提到“匪匪,成親”,這是對古代搶婚習俗的形象描述。因為是用暴力搶親戚,在夜幕的掩護下自然更容易得手。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婚姻形式在中原早已絕跡,但黃昏舉行婚禮的習俗卻在很多地方保留了下來。在偏遠地區,我們仍然可以找到很多生動的搶婚信息。比如雲南景頗族中,如果幾個男青年同時愛上壹個姑娘,就會有人搶先壹步搶了他們的老婆,但之後還需要請媒人處理,重新支付彩禮。這種婚姻在當地被稱為“失魯”。此外,佤族、傣族、哈尼族、彜族也有不同的搶婚習俗,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為的是攢錢結婚。

第二,傳統的婚禮程序

婚禮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禮物,所以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結婚大事”。人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它,是因為它標誌著壹個人進入了建立和發展家庭的重要階段。婚姻是物種延續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傳統的婚姻模式在漢代定型,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把婚禮分為六個不同的階段,舉行六個大小不壹的儀式,所以古代稱之為“六禮”。這“六禮”是收禮、問名、納吉布、收禮、邀客、迎親。

1,那才那才是婚姻談判的第壹階段。程序是:男方找媒體求婚後,女方同意求婚,男方準備禮物到女方家求婚。禮物是鵝。在周朝之前,有不同級別的儀式。羊是官員用的,鵝是醫生用的,野雞是學者用的,鵝是後來用的。關於鵝在古代儀式中的用途也有不同的解釋。早先的說法是,鵝是壹種候鳥,是跟著太陽走的鳥。《白虎傳》雲:“用鵝者,隨時自北向南取之,不失節,清明不奪女。亦是隨日之鳥,妻亦義也。”後來有鵝失配偶,永不再成雙的說法,取其對配偶的忠誠,其實是封建時代崇尚貞潔勇敢的結果。根據古老的儀式,所有的鵝都是活的。到了近代,那才的求婚和問名儀式逐漸融合,人們不再用活鵝,而用家鵝或木雕鵝。在古代的“六禮”中,鵝被用於除鄭娜以外的其他五個項目。

2、問姓名這是壹種儀式,要求媒人在求婚後問清女方姓名和八字,為結婚做準備。古代的問名禮是:“賓之言,妳叫什麽名字?”主持人答應後,賓進入,開始說“問名話”:“既然有人點了,就加在占蔔裏。妳敢問誰的名字?”用謙虛的語氣問女方名字。這裏所說的占蔔是指生辰、占蔔男女、陰陽命運是否重合、天意是否吉祥等等。所以,問名禮是六禮中最迷信的部分。占蔔要考慮年齡、生肖、五行等諸多禁忌。

如果年齡相同,生肖適宜,五行相生,在某些地方,就需要天意了。方法很多,比如把男女的生日都寫在紅紙上,用兩碗清水壓在神面前。過了三天,如果還和以前壹樣幹凈,那就是運氣好,如果掉進汙垢,那就是運氣不好。再比如點兩根香,燒完後整齊的點上,表示夫妻可以白頭偕老,燒的不當則表示兩個人不是同命的戀人,不能結婚。當然,這些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不可信。

如果雙方五行相合,屬相壹致,占蔔不兇,可以進入訂婚階段。

3.納吉是壹種儀式,詢問姓名後告知女方占蔔婚姻的好結果。後人也叫“訂婚”,現在叫“訂婚”。訂婚是婚禮中的壹個重要儀式。像往常壹樣,這個古老的習俗用鵝作為結婚的信物。後來隨著買賣婚姻的發展,從協商到訂婚,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小訂婚”階段,俗稱“送訂婚”、“過訂婚”、“定訂婚”、“小禮物”。在舊式婚禮中,經常使用戒指、珠寶、彩色絲綢、蛋糕、熏香和蠟燭,也使用豬和羊。老北京的傳統是滿族人會送上祝福和荷包,漢族人會講究戒指(壹個金的,壹個銀的),還有其他首飾。儀式結束後,說明訂婚了,男方準備結婚,女方準備出嫁。但是婚期不固定,有時候會拖幾年。壹切條件成熟後,就進入征兵階段。

4.征,又稱“交錢”,是訂婚後男方將彩禮送到女方家,進入婚姻階段的重要儀式。簽,這裏是“進”的意思。錢,尤其是古代的皮帛,後來逐漸發展成了彩禮。這種婚禮也叫“完全訂婚”、“大訂婚”或“大禮”、“擴大決定”。這時候男方往往會準備壹份禮物清單,裝著禮物的箱子由人擡著,甚至伴著鼓樂,在媒人和抵押人的護送下,前往女方家。這種儀式通常采取“回禮”的做法,即把彩禮中的食物部分或全部返還給男方,也有女方把衣服鞋襪作為回禮送給男方。彩禮數量和物品名稱多為吉祥,數量為雙忌。據漢代《儀禮?按照婚禮的規定,要收的禮應該是“夢萱、淑思、裏皮”。壹束“束絲”是五根,但每根絲的纏繞方法是兩端相對,壹束* * *算十根,還是偶數。古代習俗中的“裏皮”也是如此。”“李”是偶數,而指的是壹雙鹿皮。可見雙嫁妝的傳統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在過去,北京的訂婚儀式大多在早上舉行,時間通常是婚禮前的兩個月或壹百天。照例要用如意、鵝籠(壹只或壹對活鵝用胭脂染成紅色,這是古代飲鵝習俗的遺留物)、酒海(紹興女貞酒壹壇至四壇不等,與鵝籠數量相同)和魚池(裏面放兩條活鯉魚,象征魚水喜慶吉祥)。此外,還有首飾、綢緞、龍鳳喜餅、豬肘羊腿(作為給媒人的禮物,俗話說“媒人斷了她的腿,賠給她豬腿羊腿”)、各種喜果、雞鴨蛋、茶葉等等。以上彩禮都是喜花轎店送的,喜花轎店往往專門做這個行業。

5.請柬是婚前去女方家約定婚期時舉行的儀式。古老的習俗用鵝。確定婚期的規則壹般是男方定月,女方定日,避開女方月經期。民間俗稱“提日”或“送日”請保持簡單的禮物,或者妳可以在發送聘禮時商定結婚日期。

6.接吻是新婚丈夫去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儀式。這個儀式是古代婚禮的主要流程。甚至有人認為只有“接吻”這壹部分才是真正的婚禮,前五個儀式只能算作婚姻談判、訂婚等過渡儀式。婚禮儀式是古今婚禮中最復雜、最瑣碎的儀式。婚禮前壹天,女方要把嫁妝送到男方家,嫁妝的數額要提高。宮中娶女,應不低於120。窮人擡四個、六個,有時甚至有的擡不動,就在轎子鋪裏雇幾個“窩”來擡。嫁妝取決於家庭的經濟狀況,但有固定的套路。以前有嫁妝店精通這種方式,專門給人準備嫁妝。老北京滿族的嫁妝比漢族豐厚。新房裏所有的家具和陳設都由女方陪送,而漢族往往只關心桌上的東西和手工制作的東西。壹般是夜潔(小便器)、後代盆(浴盆、洗衣盆等。)和長壽燈是必備的,是女人結婚的“三寶”。

婚禮儀式有兩種,壹種是迎接婚禮,壹種是等待婚禮。婚宴用的轎子總是“雙頂”,新郎坐壹頂,另壹個全福童子坐壹頂(叫“壓轎”)去女方家結婚。父母用的轎子壹律“單頂”,新郎在屋外迎接。從女方家下轎子時,女方家給新郎獻上四喜湯和茶。迎親隊伍回到男方家,整個過程形式最多,迎親上轎,下轎,拜天地,入洞房。多為驅邪祈福的儀式,如跨鞍、跨火盆、射煞、坐床、吃童餅、鬧等。

婚後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到門口,稱為“省親”、“省親”或“回門子”。此後,每年都會有壹個與此相關的家庭慶祝活動,即結婚紀念日,但傳統上,中國人並不重視結婚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