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相撲的發源地在哪裏?中國還是日本?

相撲的發源地在哪裏?中國還是日本?

提到相撲,大概很多人會聯想到“日本技能”。然而,日本人將相撲視為國技的觀念歷史並不長。1999年,兩國國立技術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時,由作家漸江水蔭起草的演講稿中首次出現了“相撲畢竟是日本的國民技術”的表述。從此,“相撲是國技”的概念開始流行。至於“國民技術”這個詞是誰發明的,無從追查。

說起來,相撲是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受歡迎的比賽之壹,也可能是人類最原始的不使用任何武器的競賽遊戲。在古代奧運會上,裸體男子以相撲的方式抱在壹起,後來演變成摔跤和拳擊。中國的禮記?《月令》中也提到“天子受命為將軍講武藝,學射箭摔跤”,但這裏的“摔跤”範圍可能更廣。

中國的漢字中沒有“相撲”這個詞。那是在1950年或1990年左右。印度人在把釋迦牟尼的傳記《佛經集》翻譯成漢字時,特意把印度徒手格鬥翻譯成“相撲”,以區別於“摔跤”。可見當時印度徒手格鬥的形式與中國的“摔跤”是不同的。河南省密縣大湖亭出土的東漢墓葬壁畫,形制類似摔跤。壹般來說,這種用力量和技巧把對手推倒或摔倒的比賽,人類歷史上應該就有了。不過從形式上來說,最接近日本相撲的大概就是蒙古相撲了。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類似的相撲比賽,但真正用文字記錄相撲事例的古籍是八世紀初編纂的《日本秘笈》,其中描述了三十五世皇帝(641-645)為了接待古代朝鮮百濟國的使節,召集宮廷侍衛舉行相撲比賽。在此之前,相撲原本是壹種祭祀神靈的儀式,流傳於民間,目的是占蔔莊稼的收成。妳到底是怎麽占蔔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個村子選出力士的代表當眾打壹場硬仗,勝者說自己會得到上天的保佑,那壹年有個大豐收。

從八世紀奈良時代中期開始,相撲傳入帝國貴族,主要是天皇,成為每年七夕節的余暉節目。以後會逐漸發展成為壹個獨立的節日,與元旦、端午節、重陽節並重。1982年,平安時期峨眉第五十二代皇帝時,相撲正式確立為宮中重要儀式之壹,與弓箭、騎射並稱“三度節”。由於“國占”是在宮廷舉行的,這壹時期的相撲節儀式不僅非常隆重,而且事先的準備和當天的秩序也極其復雜。《今昔物語》和《宇治集》中有很多關於相撲的軼事,甚至在《原平興亡》中也記載了由相撲的勝負決定皇位。相撲成為宮廷重要儀式後,去除了粗與細,摒棄了拳打腳踢等粗暴行為,升華為類似現代相撲的形式,完全靠“技”和“力”取勝。

平安結束後,是武士統治世界的鐮倉時代。宏偉的相撲場逐漸衰落,被武士接管。相撲到了武士階層手裏,就成了實際的武術訓練方法之壹,還衍生出了柔術(柔道)。於是著名的相撲手們紛紛成為勇士,馳騁在戰場上,但宮廷相撲手們大多回到了自己的村莊,成為了祭祀神靈和占蔔相撲的向導,並將宮廷中的相撲禮儀規則傳授給普通農民。從鐮倉時代到織田信泰統壹天下的安田桃山時代,在這近400年的時間裏,相撲壹直是武士階層和農民的娛樂。

到了江戶時代第三代將軍末期,德川幕府的勢力堅如磐石,世人開始享受世界和平的滋味,於是相撲熱潮越來越盛行。然而此時的江戶還是壹座野蠻的城市,到處都是失業的浪人,啟本和名臣們還沒有擺脫戰國時代的霸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來到江戶闖蕩江湖的糙漢子。當然,在這些人中會有所謂的“俠客”,他們專門與武士作戰。總之,這個時期的江戶和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時代差不多。所以,每當舉行相撲表演時,就會有人打架,甚至發生血案。

當時流行的相撲叫“勸相撲”。“勸相撲”是壹種為修建寺廟或橋梁籌集資金的活動,而這些活動的組織者往往不僅是力士,還有專職的相撲浪人。這些人舉行活動時,壹般會在鬧市裏隨便掛個招牌或旗子,現場表演,然後讓觀眾扔硬幣。“勸進相撲”不禁止臨時註冊,任何看客都可以玩。於是,壹些想誇自己技術或者實力的少爺,或者壹些顯赫的俠客,就會跳出來爭口氣。這樣壹來,壹些原本處於觀望狀態的粗工就會不耐煩,跳出來競爭。難怪早期的江戶可以說是野人的天下。很奇怪,遇到這種會讓人全身熱血沸騰的活動,竟然不會流血。

因為相撲賽事太多,幕府很惱火,終於在1648年頒布了禁令。但是,就算妳有政策,我也會有對策。相撲還是熱的,只是把地方搬到了郊區。13年後,幕府再次頒布禁令。這壹次,禁令不僅限於江戶,連大阪和京都都禁止相撲。幕府壹再頒布禁令,對於群眾的“軟血”來說,恐怕真的是難以承受。1684年,職業相撲運動員萊科寧夫人向寺廟協會投訴,該協會擔任寺廟管理員。經過各種評論,幕府不僅制定了相撲場界的“土表”,還制定了48手術和各種犯規限制,甚至還排除了臨時註冊法。直到這時,幕府才解除禁令。但是,場地僅限於寺廟。這是相撲史上劃時代的進步,職業力士必須屬於某個相撲團體才能參加。但幕府在日後對“野相撲”頒布了幾項禁令,可見除了正式的相撲活動,非正式的“野相撲”應該也是相當火熱的。

1868年4月,江戶城無血開業;5月,由新政府和舊幕府大臣組成的張藝團隊發動了上野戰爭。7月,江戶改名東京;8月,明治天皇登基儀式;9月,年號改為明治;十月,江戶城成為禦所。然後,11月,相撲冬季會場在兩國橋頭隆重開幕。今年是改朝換代的壹年,社會混亂。足以證明相撲不再是雜技表演,而是不折不扣的體育競技,壹條“相撲之路”由此誕生。

然而好景不長,所有向西看的新政府甚至在明治6年禁止相撲,理由是這是裸體的野蠻遊戲。大部分忙著穿西裝、學西洋舞的年輕官員也盲目贊同,強烈批評相撲是“不合時宜的裸舞”;媒體興風作浪,公開拒絕相撲。總之相撲排華論壹直持續到明治中期。在幕後,政府元老黑田清隆、伊藤博文、後藤正二郎、阪原等人多次捍衛和挽救了這場危機。

如今相撲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日本技能,但也只是歷經沈浮。所謂的傳統文化,藝術能力,身體技能,都不是壹朝壹夕可以形成的。他們不僅要經得起風浪,還要依靠所有人的支持才能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