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事不過是崇拜和嫉妒。”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重視祭祀神靈。在殷商文化中,每當作出重要的決定和選擇時,我們都要預知吉兇,祭祀祖先以保護神靈。
祭祀需要祭品,以示祭祀的虔誠。在商人的信仰中,祭祀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往往會影響祭祀的效果。通常的祭祀分為兩類,壹類是圈養的牛、羊、貘(豬)等動物的祭祀,壹類是玉器、絲綢、食品、飲料等生活用品。另外,還有壹個很特別的祭品,就是活人!在商文化中,人是所有祭品中最珍貴、最實用的。
祭祀場景
第壹,人祭是怎麽來的?現在聽起來毛骨悚然,但在商朝及更早的時候,人祭已經習以為常了。
如此殘酷的風俗習慣,與原始社會人類的同類相食有關。這裏的食人並不是歷史上自然災害造成的“吃人”的人間悲劇,而只是生物生存繁衍的本能。畢竟人類的智慧和文明是從原始時代壹步步進化而來的。
原始社會生活畫面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野蠻的同類相食已經消失。但作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社會現象,它依然存在,即奴隸社會普遍存在用活人做祭品的習俗。
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Xi安半坡遺址(距今6000-67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代表遺址。考古學家在壹所房子的廢墟下發現了壹個被切碎的人類頭骨,旁邊有壹個陶罐。屋下出土的陶器是用來祭祀的,所以“故意”留在旁邊的頭骨顯然是這次祭祀中的祭品。
半坡遺址復原圖
在更近的龍山文化中,在很多圓形的坑裏,有很多男女老少的骨頭,還有其他動物的祭祀,這是人祭的進壹步發展。到了殷商時期,這種人祭坑的規模和形狀越來越大,意味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殷墟墓地中的祭祀坑
人祭有什麽意義?
和半坡壹樣,頭骨被放置在房屋或建築物下,因為他們當時居住的房屋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這使他們害怕自然。所以在建房的時候,他們殺人獻祭,尋求神靈的保護。
和龍山文化壹樣,在圓形的坑中,男女老少的屍骨數量不壹,還有其他的祭祀,多在房屋和住所周圍。就土層堆積來看,有的多達五六層,時間也不盡相同,說明這樣的圓形坑是當時祭祀人祭的地方,而不是墓坑。
這種習慣從龍山文化壹直延續到殷商,到周朝逐漸消失。這壹時期的人祭現象也很明確,就是祭祀祖先和自然神,為生者求平安和幸福。
安陽殷墟
二、商代人祭之風的興盛中國歷史上的人祭現象從原始時代開始不斷發展,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在商代都達到了頂峰。
甲骨文記載了商代的許多歷史事件。在1974之前發現的甲骨文中,有1350件提到了人祭。從數量上來說,最多的時候達到了500人。壹次祭祀殺死500多人作為祭品是不可想象的。
從盤庚移民到帝辛亡國的273年間,可以統計的“用人”數量達到13052。另外還有1145甲骨文沒有記載祭祀人數。按每塊甲骨文至少壹人計算,兩者之和可達近15000人。
甲骨文
安陽殷墟發現無數人祭坑,可見商朝在人祭方面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商代人祭之風為何如此猛烈?孔子在《禮記》中總結了夏商周時期信仰的特點,其中商人的特點是“敬神”,即敬祖先之神。商王的壹切活動都要通過甲骨占蔔,詢問神靈是否可行,祈求保佑。
在這樣壹種尊神信仰的驅使下,殷商貴族要求非常高的祭祀。牛、羊等動物祭品有上千種。為了表示對上帝的尊重,最珍貴的人類祭品自然不會缺少。
在商朝人的意識中,人死後會生活在另壹個世界。這種意識壹直到今天都被很多人遵守著。在祭拜神靈的同時,他們也會帶來很多祭品,讓自己在另壹個世界過上好日子。在商朝,貴族除了衣食和金錢之外,還有壹個特殊的服務群體——奴隸,所以他們向活人獻祭,為死去的祖先增補奴隸。
安陽殷墟考古遺址
此外,殷商貴族“敬鬼神”,大量活人祭祀死者,不僅是為了理想世界,也有現實的考慮。統治者通過敬神祭祀,為自己的現實生活披上神的外衣,實現權力的神聖化,從而控制普通民眾。
西周商代以後,周人的文化習俗與商賈有很大不同,並不像商賈那樣有強烈的“敬神”情結。在政治制度的設計上,周人也比商人高明得多。無論是現實中還是思想上,周人對鬼神的熱情都不如殷商,大規模的人祭現象逐漸消失。
影視劇中的殷商形象
商人對祭祀的崇敬是後世無法想象的。商人除了祖先之外,還占蔔和祭祀雷電、雷電、風雨、日出日落等自然現象。在殷商的祭祀體系中,有祖先神和自然神兩大類。這種儀式習慣對後世的祭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在中國人的祭祀活動中,對祖先和自然的祭祀仍然占據著主要地位。然而,以活人為祭品的人祭現象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陰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