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明代人物

明代人物

朱元璋

朱元璋,(1328 ~ 1398)明朝皇帝。也就是明太祖。幼名八,又名興宗,字國公。周豪·李中(今安徽鳳陽東)出生。他出身貧寒,十幾歲時在黃覺寺出家。元末,紅巾軍成員郭子興反叛元朝,自稱吳國公“後稱吳王”,滅陳友諒、張士誠,出兵北伐,攻打燕京。做皇帝用了15年。年號洪武。文化上崇尚儒家思想,尊孔子為聖人。論儒家為“善治國觀”。萬中的藏書,在戰爭期間,命令他的下屬索要書籍。元二十八年(1368),移師北伐,命大將徐達進京接受元朝禦藏,運至南京。洪武元年(1368),上諭征集民間書籍,建“大本堂”為圖書館。洪武十年(1378),又命“某司訪今年書,藏於內府查看,以資參考”。以及“每次宮中無事,都要學習孔子的言觀”,以達到“以教治國先”的執政目的高帝駕崩,廟名太祖。

劉伯溫(1311-1375),本名劉基,是博文。劉伯溫從小就異常聰明,天賦異稟。受家庭影響,他從小就勤奮好學,善解人意。他喜歡讀書,非常熟悉儒家經典和百家爭鳴的書籍。特別是對於天文、地理、兵法、術數,我都潛心研究,積累了不少經驗。他記憶力很好,他從壹行讀到另壹行。而且文筆很精彩,寫出來的文章也很不凡。14歲時,赴州縣學《春秋》。17歲時,跟隨州縣著名學者鄭復初學習宋明理學,積極準備科舉考試。憑借天生的稟賦和後天的努力,年輕的劉伯溫很快在當地脫穎而出,成為江浙壹帶的大才子和名人,並開始引起世人的關註。他的老師鄭復初曾對劉伯溫的爺爺說:“這孩子總有壹天壹定會在妳家門口大放異彩,振興劉氏家族!”西蜀著名學者趙在評論江左的人物時,把劉伯溫列為第壹,並把他與相提並論,說劉伯溫有朝壹日壹定會成為節省時間的偉大工具。

劉伯溫真的是人中翹楚。童淵元年(1339),他步入仕途,開始了他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的精彩表演。

起初,劉伯溫希望為元朝政府效力,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入進士不久,就被任命為江西高安郡丞,後又擔任元帥府。但他的建議往往不被朝廷采納,他的才能被朝廷壓制。劉伯溫非常失望。他三次憤然辭職,回到家鄉青田隱居。

隱居青田期間,劉伯溫潛心寫作。他總結了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和見解,創作了著名的《余論》。此時,整個國家的局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全國各地反元起義風起雲湧,元朝的統治搖搖欲墜,但反元叛軍卻是勢不兩立。劉伯溫觀察了天下形勢,經過壹番分析,認為在眾多起義部隊中,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具有真正的天子精神,他率領的壹支紅巾軍就是推翻元朝建立新國家的隊伍。

公元1360年,起義軍總司令明太祖兩次邀請隱居在青田的劉伯溫。經過深思熟慮,劉伯溫最終決定出兵幫助,希望通過幫助朱來實現他治理國家、平天下的宏偉抱負。類似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劉伯溫第壹次見朱,就提出了“時事十八策”。當明太祖見到劉伯溫時,他喜出望外。從此,他把劉伯溫當成了自己的心腹和軍師。

劉伯溫出山後,忠實地服務於朱政權,積極為出謀劃策。他為朱氏家族制定了“先滅陳友諒,後滅張士誠,再北移中原,壹統天下”的戰略方針。而明太祖得到劉伯溫的援助,那就更加厲害了。他基本上是按照劉伯溫定下的戰略戰術行事的。先以誘敵之計擊敗陳友諒,後於1363年在鄱陽湖與陳交戰,徹底消滅其勢力。第二年,張士誠的勢力按照計劃被消滅。接著,明太祖派兵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準備在南方稱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稱帝,正式建立明朝,改稱“洪武”。作為開國元勛之壹的劉基,為朱最終平定天下和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為表彰劉伯溫的特殊貢獻和豐功偉績,明太祖還下詔免除劉伯溫家鄉青田縣的賦稅。這是滁州唯壹壹個不加稅的縣。不久後,劉伯溫的祖父和父親被封為雍熙公爵。

洪武三年(1370),劉伯溫被任命為弘文館學士,受開國大臣子善博士照顧。

“軍”的稱號給了誠伯和石魯241石。此時,劉伯溫自身的事業和青田劉氏家族的發展都如日中天,達到了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作為壹代軍師和智者,劉伯溫深知自己平時嫉惡如仇,得罪了不少同僚和權貴。同時,他深知“壹個同伴就像壹只老虎”的道理。所以,他成功之後,毅然選擇了從激流中隱退。洪武四年(1371),主動辭去壹切職務,退居故鄉,回到青田隱居。

劉伯溫隱居青田兩年,希望遠離是非之爭。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華太高了,名聲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間人士渲染成活神仙,無法避免政敵的嫉妒和皇帝的懷疑。洪武六年(1373),劉伯溫的政敵胡當上了左丞相,指使他人誣告劉伯溫,說他要霸占壹塊叫“楊明”的“王道”土地作為自己的墳墓,不懷好意。長期以來壹直對劉伯溫感到不安的明太祖在聽到這壹誣告後,確實被剝奪了劉伯溫的印章。劉伯溫非常害怕,他親自去南京向明太祖道歉,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後來胡被提升為右丞相,劉伯溫更加擔心,終於病不起了。

洪武八年(1375),生病的劉伯溫被朱元璋派遣的使者護送回家,不久在家中因悲痛而死,享年65歲。後來被封為“文成”。當劉伯溫在南京時,胡派了壹位醫生給劉伯溫治病,但劉伯溫吃了藥後,病情惡化了。因此,當時人們懷疑劉伯溫是被胡毒死的。

劉伯溫不僅是戰略大師,也是著名的學者和學者。他的作品很多,包括《余離子》(10)和《誠博選集》(20)。其中就有。《余論》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劉伯溫死後葬於青田舞陽霞山。據說劉伯溫臨死前預言胡會失敗,然後會平反。他還留了壹封秘密信給他的兒子,讓他在將來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時候再放壹遍。五年後,真的垮了。又過了10年,劉伯溫確實被平反了。明太祖還送給劉氏家族壹本金書和壹張鐵券,使劉氏家族成員免於死罪。

戚繼光(1528-1587),山東蓬萊人,後號南唐、朱蒙。生在門裏。17歲繼承父業,任鄧州衛(今山東蓬萊縣)指揮事務;所有指揮官都掌管事務,為山東之敵做準備。後來因為在浙江、福建抗日有功,被提升為連長。他壹生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他是明朝著名的抗日軍人和軍事家。他是《紀律新書》、《訓練的實用紀律》、《駐軍簡介》和《停停班集》的作者。

戚繼光的祖上都是明朝的將軍,是州內世襲將軍。其父齊景通,通曉兵法,精通武藝,治軍嚴格,曾擔任統帥。戚繼光從小在江門長大,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軍旅生活的影響。他長期以來壹直忠誠於保衛國家。在他被任命為鄧州衛的指揮官後,他以他的祖父母為榜樣,“小心和勇敢”,並決心為沿海地區的防禦做出貢獻。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朝為抵禦蒙古韃靼南下攻首都,將冀州(今天津薊縣,當時指山海關至居庸關壹線)列為邊鎮,山東、河南派遣官兵防守。連續五年,戚繼光每年都帶領部隊到這個地區壹段時間。在此期間,他曾兩次上書明廷呈上敵情。

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繼光升任京師都督,掌管山東抗擊倭寇的軍務,掌管3個營24個衛生所。防線從江蘇、山東交界處壹直延伸到山東半島北端。海防線那麽長,守備力量有限。如何設防?戚繼光開動腦筋,想出了壹個好計劃。通過與當地官員、民眾尤其是漁民的交談,他了解到日本人活動最猖獗的月份是10年的3月、4月、5月和9月,他還了解到這幾個月的大致氣候和風向,以及船只可能停靠的地方。摸清敵情活動規律後,再根據時間和地點重點設防。同時要整頓保健中心,加強訓練,以嚴明的紀律提高戰鬥力。因此,山東省的海防得到了鞏固,海盜不敢打擾它。

嘉靖三十四年(1555),浙江日軍入侵嚴重。戚繼光調任浙江為將軍,鎮守寧波、紹興、臺州,率軍抵抗日寇。看到舊軍素質差,就說“兵無節制,兵少練,兵不附,不知軍令”,打仗不靈。他向上級建議“招募新兵,訓練自己”,然後到義烏招募3000多名農民和礦工,組成新軍,稱為“齊家軍”。這支軍隊經過嚴格的訓練,已經成為壹支熟悉軍紀軍規,手中武器熟練,能打硬仗的隊伍。根據江南水鄉的特點,吉光還改革了隊列制度,創造了鴛鴦陣法,使長短兵器相互配合,以火器和弓箭掩護,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威脅。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倭寇集結船只數百艘,人員萬余人,入侵寧海、奉化、陶鑄等浙江沿海各縣,企圖攻占臺州府城。戚繼光率領戚家軍,采取靈活的戰略戰術,運用偷襲、伏擊、快攻等方法,使敵人暈頭轉向。6000余人在此戰役中全軍覆沒,侵華日軍遭受毀滅性打擊。次年,倭寇大舉入侵福建,沿海城鎮遭倭寇毒害。戚繼光率軍在於恒(今福建寧德市外海域)解救敵人老巢,首戰告捷。隨後,他們發動了連續的攻勢,消滅了許多敵人的據點,殺死了無數敵人,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次年,敵人重整殘部,大肆掠奪邊城,戚繼光再次援閩,與巡撫譚綸、總兵余、廣東總兵共同平定閩粵沿海之敵。

建安元年(1567),戚繼光被張調往北方鎮守冀州。在16的城鎮裏,有很多關於訓練、管理武器和陣列計劃的創造。邊配修,嚴管,軍容為各方之冠。由於裝備穩定,部隊精良,韃靼不敢輕易進攻。萬歷年間,蒙古部落三次騷擾邊城,均被擊敗。張死後,戚繼光被排擠,改派廣東。萬歷十三年(1585),因病退位,兩年後去世。

戚繼光是壹位傑出的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為明朝保衛邊疆抗日、鎮壓混亂、安定民心立下了不朽功勛。他在壹首名為《馬上工作》的詩中寫道:“南北驅報主情,河花邊笑壹生;壹年360天,多以橫刀。”這首詩是他軍旅生活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