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方式:1375 9711818。
?—《漢畫像石集》序言
肖雲如
?我認識廣智已經很多年了,並且和藝術收藏結下了不解之緣。我不知道也沒時間收藏,但他壹直癡迷,著迷到妳藏不住。兩人因收藏而相識,因收藏而相知,因收藏而珍惜。
?這些年來,廣智壹直徘徊在長安的文人雅士家中,背著古宅裏的小獅子鍋碗瓢盆,老土上的谷倉裏的小人,要求對他心中的那些寶貝進行高質量的欣賞、鑒定和解讀。也曾讓人避之不及,也曾讓人心煩意亂,也曾被加上白眼。他壹如既往的不屈不撓,癡情。並不是我對藝術收藏有著狂熱的熱愛,也不是我對它癡迷到了病態。我該怎麽做?
?不久,他成為三原縣收藏協會主席,以極大的熱情和高頻率忙於各種收藏文化的交流和展示活動,帶動了壹個個藏友有了壹點氣氛。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從他的眉眼就能看出來。他跑得更開心了,而且開心了好幾年。之後逐漸成為長安城文人墨客家中的常客,氣場成為壹種氣勢。
?幾年後,他成為陜西省民間藝術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壹個朋友勸他,好像我也跟他聊過。既然他已經成為總統,他必須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他總不能還零零碎碎的幹等他吧。他必須有壹個重點,壹個系列,壹個專題,壹個研究,壹個深藏,壹個科學的收藏,才能不負眾望,不辜負手中的這些藝術瑰寶。從那以後,我看到壹些他轉發的,自己寫的話,進入了業內人士的話語層面。我很看重他。
不到壹年,廣智就拿出了這套漢畫像石收藏系列,幻想每壹幅拓片都有文人題寫,形成了“漢畫像石”壹本書和壹個展覽原型。說著說著,廣智開始在文藝界頻繁出訪,從兩趟到三趟到五趟,妳看到每壹幅拓片上都有珍貴的名人題字。這些碑文,帶著每壹個學者、文學家、著名書法家溫柔的文化人格,融入了兩千年前漢代石刻、磚雕中凝固沈澱的古代藝人、工匠的生活。他們清新單純,聰明抑郁。那是歷史與現實穿越時空的無聲對話!?
?漢代畫像石是漢族人在墓葬和祠堂墻壁上雕刻的磚雕和石雕,壹般是祭祀喪葬藝術。內容包括神話傳說、法律法規、風土人情,積累了很多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信息。如果妳細細品味,就能感受到這些信息的無聲輻射。
?漢代的藝術已經從古代的神的藝術中爆發出來,人的主體也逐漸出現,但還沒有完全進入魏晉的無羈自然。而是將人類與社會行為、生活場景混合在壹起,選擇最有力量、最有活力的瞬間再現。這本書收錄的荊軻刺秦王、孔子拜老子、車馬之旅、水陸夾擊、二桃殺三士等題材的作品,在藝術上略顯幼稚和粗糙,但卻能從其簡單的構圖和線條中感知到生活的氣息和人的力量。
?漢畫像石繼承了戰國繪畫的神性的質樸,激發了魏晉的生命力,在很多地方奠定了中國畫的壹些基本規範。它與商周青銅器、南北朝石窟藝術、唐詩宋詞壹起,成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作為中國美學長河中的壹個重要節點,對其進行收集和整理是非常有意義的。
?當然,廣智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也希望未來收藏和展示藏品時,內容更全面,有更多的背景和圖片來解讀。我覺得作為誌願者持之以恒的人不可能做不到。
2018年4月8日,他在Xi安未散。
高建群
?我們的古人很偉大。他們先學會了說話。魯迅先生說,中國人民的講話是從“於航於航”的勞動號子開始的。當人會說話的時候,就不滿足於過去的“結繩記事”,而應該用文字來表達。原來的文字是甲骨文,象形文字,有點像兒戲,畫壹個太陽,壹個月亮,壹個半跪的人,壹面飄揚的旗幟,等等。就這樣,最終被代代相傳成了文字。由於發現了用於占蔔和記錄的甲骨文,中國人的童年和中國方塊漢字的童年得到了承認和發現。
?起源於西漢,興盛於東漢的畫像石藝術,是文字在行走、進步、演變、規範中的另壹種表現形式。以石為紙,以刀為筆,紙突破了商周青銅器中的幾何圖案,而是把眼前常見的各種人、動物、事物,化為天才。用刀斧砍,大寫的放在石頭石板上,大變形,大誇張。當時世俗的目的是為墓葬和祭祀服務;今天,它已經成為珍貴的文化記憶、藝術記憶和民族記憶。這種記憶已經成為紀念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舉個小例子,軒轅黃帝陵和黃帝廟需要雕像的時候,人們翻閱古籍,從漢畫像石“三皇五帝”中找到了軒轅黃帝的形狀。就是這樣。專家們喜出望外,於是以此圖為圖案開始雕刻。如今,海內外炎黃子孫,每年清明節公祭,九九重陽節民俗祭祀,音樂響起,香煙彌漫。就是三皇五帝裏面描繪的那個致力於農耕的軒轅雕像在頂禮膜拜!
?這種珍貴的漢畫像石和畫像磚在這本書中比比皆是。比如孔子向老子求禮的著名畫面,在這本書裏似乎出現過很多次。
道家鼻祖老子和儒家鼻祖孔子生前有過壹次很大的會面。它位於東周的首都洛陽。“年輕人,有幾件重要的事情,我必須委托妳去做。我收集了三千多首中華民族早期的民歌。妳把它們放在妳的牛車上,帶回曲阜老家,編成《詩經》,為我們的民族留下歷史記憶和文化地產!另外,這是周易。夏朝的連伊山和商朝的歸藏彜都在高楓第二次遷都洛邑的途中消失了,但《易經》還在。拿回去編壹本易經。另外,再編壹本經典,再編壹本禮記,再編壹本音樂,再編壹本女兒書。
?這是老子當時對孔子說的話。說完,他辭去東周吏的職務,騎馬出了青牛西邊的函谷關。而孔子則在六十三歲後回到曲阜老家,帶領學生完成老子的囑托。試想,如果沒有六經,中華民族最近2500年的歷史會模糊混亂得多。那麽六經就是中國文化的根基!
?書中還有壹幅漢畫像石圖案,是太陽神駕著四馬高車在天空中行走的場景。四馬高的馬車被稱為“天車”,這是皇帝的專用名詞。仔細看這幅畫,我被整幅作品中奇異瑰麗的想象,流暢誇張的線條,甚至表現出的有些邪惡詭異的情緒深深地震撼了。我想到了比亞茲利,他為王爾德的薩繆爾和波德萊爾的《邪惡的中國》畫了插圖。他被認為是20世紀西方藝術的先驅。這是關於魔鬼的使命。我在這本書中用筆墨畫出了太陽神騎著皇帝的戰車的畫面,並把它作為我新出版的小說《大鐮刀》的插畫,效果很棒。
?這本書裏有很多有趣的形狀,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每壹個都可以寫壹大段。那些龍圖騰、鳳圖騰、虎圖騰、麒麟圖騰,可能是尚待破譯的文化密碼。因為空間的原因,我就不在這裏吵了。
?本書的編者姚先生,是我的家鄉黨臨潼人。在Xi安市,無論哪個藝術門類的人,他都可以踏進這個門。之前只知道他喜歡收藏壹些字畫和古董。比如他把家裏的兩個石獅子給了我。他把石獅子放下,說:“讓獅子的大嘴對著門,咬別人。千萬不要對著門咬自己人。”這讓我笑了。
?他尊重文化。嚴格地說,他實際上是壹個小醜。但是,他對文化的敬畏、執念和堅持是很有人情味的。我經常想,為什麽我們臨潼人這麽有文化?後來才明白,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地方是在驪山後面的山谷裏。三萬儒生糾纏了我兩千多年。也許有壹個靈魂附在這個老姚身上!
2065 438+2008年8月在Xi安
—《漢畫像石集》序言
李?兼具外表和實質
?傳統文化不是積累的,而是沈澱的。時光之下,風景深處,在文字的般若裏,可以找到先賢們的精神氣息、輝煌風範乃至千年滄桑,有著無盡的弦歌。這是我讀了收藏家姚的《漢畫像石集》後的壹點感觸。真心就是真心,滲透就是切割。可惜的是,這些流露出自然高遠細膩思想的作品,反映了漢族先民的內心感受和張力,呈現了當代藝術家對歷史的審視和思考——其超越性在於對生活和歷史的深入解讀,對生命節奏的尊重和敬畏;既有歷史的厚重回響,也有與時俱進的文明。這樣,我們從作品中看到了壹抹亮色,壹種生機,壹種純粹的豐富。收藏,其實和信仰壹樣,是虔誠,是凈化心靈,成就善念,寄托人生美好希望。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來看,鐘毅的書畫、篆刻、碑刻都屬於溫婉的壹脈,是對古人的致敬,是對生活源源不斷的精神能量和激情。“偉人盛唐”壹直是人文歷史的高峰。我們常常懷念的“漢唐氣象”,是以神韻和品格的建構為支撐,以“吉祥大氣、失意基調、明麗豪邁、史聖金”為特征,呈現出壹種明朗蒼勁的藝術風格,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寫照。漢代,尤其是“文景之治”以後,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儒家思想處於正統地位。受靈魂不滅的影響,皇帝和官僚、士紳都辛辛苦苦地修建陵墓,並且無比悲傷和榮幸。所謂漢代畫像石,其實就是漢代墓葬、墓地、祠堂、木亭等建築中雕刻有肖像的建築結構:生活逼真,細致入微,環環相扣。各種人自然,見字如面,歷史氣息和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它不僅是中國民族藝術大觀園中的壹朵奇葩,也是壹部形象的漢代社會史。它的出現對漢代以後的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代畫像石拓片用宣紙和墨汁清晰地再現了漢代留下的畫像石或畫像磚的圖案,涉及漢代文化、宗教信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姚先生不遺余力地用傳統文化符號營造壹場具有中國氣質的視覺盛宴。這些收藏不僅是藝術家精神世界的地圖和風景,也是給讀者的祝福和禮物。毫無疑問,收藏家們熱情蓬勃的文化態度將成為民族記憶中的壹盞明燈,也將點燃我們對藝術的熱愛和尊重。
?中國文化幾千年來構建的審美體系中,沒有“深刻”二字。用來評價壹首詩、壹幅畫甚至任何壹部作品的範疇是格調、風雅、意境、境界,而對作者的要求是世故、自在、才情、淡泊。廣智先生明智地將漢畫像的收藏與文化趣味結合起來,並請題字,使這幅畫有了堅實的內功。這些不同種類的藝術家,正以其深刻的生活細節和閑適超然的筆觸,慢慢展現著他們對漢代生活場景和形形色色的人的推理和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凝練、悠然、飄逸、雋永的素描筆法,讓生活有了故事,讓拓片有了詩意,從漢文、淡雅、道家自由傳承。雖然不是收藏權威的專業鑒賞,但是個人審美和興趣的體現,也是不可替代的角度。從文中不難看出,這些藝術家對韓畫像拓片的珍重,辭藻華麗,考證翔實,香艷浪漫。或並肩,而不感其滯;或者簡潔,也感覺不到它的簡單。無論是書法繪畫還是花鳥山水,無壹不讓人感受到壹種錯落有致、妙趣橫生的藝術張力,給人壹種藏而不讀、藏而不讀、博采眾長、文筆豐富的視覺新鮮感和沖擊感,在浩繁的卷帙中呈現出壹種神秘而深遠的暗流。
?“天地是萬物的逆程,時間是百代的過客。”時間是最殘酷的。曾經的浪漫,曾經的歌舞,曾經的苦難與輝煌,終將慢慢沈澱,化為史書中薄薄的壹頁。但時間也是最公平的。所有的真知灼見,所有的傑作,所有對時代的深刻思考,都會在時間的打磨下延續下去,而且會燦爛奪目。它會給每個人留下壹種超越時空的力量。可以說,姚先生的漢畫像收藏,既是淬煉,又是引流。它既是傳統的,又是當代的;它不僅拾起了過去歲月的寶藏,也標誌著時代活躍的精神脈搏。這本集子裏出版的精美拓片和優雅筆觸,既是藝術精英的綜合展示,也是多年探索的心血證明;既表現了對先賢正統的敬畏和尊重,也表現了後世文人的儒雅和獨立:眼前的景象和內心世界,現實的光影和歷史的虛幻,情感的激蕩和理性的沈淪,就像坐標系的縱橫軸,定位了這些作品的氣質和風格, 讓我們在朱墨燦爛的古代優雅中領略時光的質感和藝術的溫暖——在打動讀者的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撲朔迷離,都是香香的漢風。妳不妨看看,還在為它祈禱!
1898年運動中的蓮花月亮贊美了城南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