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艾灸療法的發展歷程

艾灸療法的發展歷程

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艾灸是中華民族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現在因為健康的需要,我們經常談論艾灸,使用艾灸,但是妳知道艾灸是從哪裏來的,是怎麽產生的嗎?

壹、艾灸的起源

火是人類文明的源泉。在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敬畏、崇拜、使用和熱愛火。艾灸是人類用火防病治病的成果之壹。

人類從開始用火,到能夠保持火,再到靠摩擦生火,大約經歷了200萬年。艾灸的應用起源於人類掌握之後對火的使用,時間也是在石器時代。

火的發現和使用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的掌握不僅可以使人類避免野獸的入侵,還可以抵禦寒冷涼爽的冬季的惡劣氣候。也可用火燒樹,然後艾灸患處,以祛寒邪止痛。我們認為,這應該是火被人類作為治病手段的原始意識的萌發。

發現古人自從有了用火驅鬼避邪的原始思維和聯想,以及用火治療外傷、關節痛等疾病的智慧後,逐漸受到燃燒艾粒占蔔的過程啟發,從自發無意識到主動在體表燃燒艾粒驅邪致病。如此反復練習,艾灸的原形自然就來了。

艾灸傳承了古老的養生文化,對人類健康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第二,艾灸的發展

文獻中提到了最早的艾灸著作《左傳》,其中詳細記載了公元前581年金接受醫療的壹段話。醫護說:“病不可為,病在胃之上,膏之下,不可攻,藥不可治。”這裏所說的“攻”,指的是當時的艾灸方法。“秋所謂無病自灸。”從這些記載可以證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艾灸就已經相當流行了。

尤其是唐代王韜的《外臺秘笈》講灸而不是針,可見當時對艾灸的重視,以及艾灸的廣泛傳播和應用。

三、艾灸的原料

古今艾灸的主要材料是艾葉;艾葉味甘、苦、辛、溫;肝脾腎經;它的功能非常廣泛。

《本草綱目》載:艾葉味苦而苦,性溫,熟而熱,有純陽之性,能恢復失陽,疏通十二經脈,移三陰,調理氣血,驅寒除濕,暖子宮等。,從而艾灸火透經絡,消除百病。

《神灸經論》說,夫灸取於人,火熱而快,體軟而剛用。能消陰數,行而守之,善待臟腑,以艾蒿辛香為燈芯,疏通十二經脈,調理氣血,包治百病,效果相同。

可見,用艾葉作灸材,可以疏經活絡,祛陰寒,回陽救逆。此外,艾葉容易點燃,火力溫而不強,煙香宜人,所以艾葉是艾灸不可缺少的材料。

四、艾灸原理

艾灸技術屬於中醫特色的治療技術。其基本原理:在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理論的指導下,應用辨證論治的原理,將艾絨或某些藥物置於體表穴位上進行燒灼、溫熨,通過經絡傳導,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絡、回陽散結、扶正祛邪的防病治病的外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