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後,出現了道教太極圖。太極圖用壹條曲線把圓分成兩半,形成半白半黑,白如陽,黑如陰,白中有黑點,黑中有白點,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兩半像兩條魚,所以俗稱陰陽魚。
太極符號(?的Unicode編碼)是0x262f(十六進制),可以寫成?。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具有陰陽兩種屬性,兩者包含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關系。
《淮南田字訓》講天地的起源和演變,認為天地未分之前,混沌未分之後,淡清者升天,重濁者凝成土;天為陽,地為陰,兩種氣體相互作用產生萬物。可見,陰陽是兩個基本粒子,是宏觀物質形成的基礎。
在中國的傳統學術中,有所謂“孤陰不長(長得長),孤陽不長(長得長)”和“無陽則陰不能生,無陰則不能化”的概念。
陰陽的特點如下:
1.兩者是對立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的特征。若熱為陽,寒為陰;天為陽,地為陰,說明宇宙萬物都是對立存在的。但是,這種相對特征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上為陽,下為陰,平地相對於山峰,山峰為陽,平地為陰;但如果平地相對於地下,平地屬陽,地下屬陰,可見陰陽的相對關系。
2.兩者相互依存、轉化、盛衰:陰陽有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任何壹方都不可能脫離另壹方單獨存在。由於陰和的消長變化,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現象分類。
3.陽代表:天、父、男、熱、日、面、過去、破壞力、單數。
4.代表陰:土、母、女、寒、夜、內、未來、包容、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