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漢簡帛書《石墨老人》初探

漢簡帛書《石墨老人》初探

漢簡帛書《石墨老人》初探

壹、馬王堆簡帛

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發掘出壹座前漢墓,即馬王堆壹號墓。這座墓的主人是侯立倉的妻子辛追。該墓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墓主人濕屍、漢代根據升仙思想制作的浪漫絲綢畫,以及大量漆器、木俑、絲綢制品等珍貴文物。同時還出土了《送策》作為這些隨葬品的目錄。竹簡312,長27.6厘米。除了竹簡,竹簡上還附有49個木簽,以及“侯家成”的泥印。

絲綢書被折疊起來,放在壹個長方形的漆盒子裏。絲綢有兩種,寬48厘米和24厘米。兩者都用墨水標有間隔6-7 mm的欄,欄內寫有字。內容以書籍為主,但整體內容並未出版。據李雪芹介紹,有26種。1.周易、春秋故事、戰國書信、喪畫等六種藝術;二是諸子百家,包括《黃帝書》、《老子》(乙書)和九大圖;第三,孫子兵法,包括“刑德”(甲、乙、丙);第四,招數,包括“五星”和“天與文”

a、《老子家本》高24厘米,463行。熟練的草書風格,許多地方可以看到點畫與曹彰的意思。B、《老子B本》高48厘米,252行。與《老阿紫本》相比,《老子B本》更強調直線的元素,結構整齊。從長橫和波法末尾的有意波,可以看出後來所謂八股書體的雛形。

二、江陵張家山漢簡

從1983到1984,在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發掘了三座前漢墓。此次發掘最重要的出土實物是247號墓發現的約1000枚竹簡,出土了壹枚無字木牌。簡牘按其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類:漢律、舒勤、改律、脈術、語錄術、算術術、日術、歷術、調遣術。第壹類簡牘500張,第二類簡牘200張,占總數的70%,說明墓主生前的身份肯定與法律有關。第三是兵法,第四第五是醫書,第七是占蔔相關的書。

三、江陵鳳凰山漢簡

1973年至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發掘了12座漢前墓葬,在5座墓葬的隨葬品中發現了竹簡。1973年發掘的第八、九、十號墓共出土竹簡約141件。8號墓出土竹簡175枚,

第四,臨沂漢簡

1972年,在銀合歡山發掘了兩座漢墓。除了陶器和漆器等95件隨葬品外,最引人註目的是發現了數量最多的竹簡。壹號墓竹簡長27.6厘米,寬0.5-0.9厘米,計4942枚。二號墓竹簡長69厘米,寬1厘米,共32枚。壹號墓的竹簡幾乎都是書。從目前已發表的資料來看,有《孫子》、《孫臏》、《劉韜》、《管子》、《晏子春秋》、《墨子》、《相狗經》、《曹子書·陰陽書》、《鳳嬌占》、《異化占》、《雜占》等。59360.88868688686

銀雀山漢簡出土於1972年4月,其中壹號墓出土7500余枚,二號墓出土32枚,銀雀山漢墓為漢武帝初年墓,字體為早期隸書,抄寫時間約為寫景至武帝初年。

五、居延漢簡

它是指由中國和瑞典學者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組從1938+0931在甘肅和今天的內蒙古邊塞遺址發現的12000多枚漢代竹簡。1972年至1974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先後在破城(嘉渠後官支遺址,屬居延杜威)、壽水金關遺址等地區發掘出19600余枚漢代竹簡,其中1200余枚為斷代。

六、武威漢代醫簡

由於竹簡中沒有絕對的年號,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初步推斷這些竹簡的年代為東漢早期。漢字是東漢時期醫生手寫的醫療實踐總結。當然不可能是書法家的筆跡。如果與流沙簡和居延漢簡中的字體相比較,還是有相通之處的。字體已經趨於扁平,基本去除了篆書的含義,章草有了很強的魅力。

七、甘谷漢簡

1974出土於甘肅省甘谷縣。據簡史記載,這是顏夕元年(公元158年)的簡書,有***23枚簡牘。每兩行寫壹行,分別抄成冊,字體寬平,墨跡清晰,筆畫美觀工整。是東漢典型的單行本。這張竹簡特別引人註目的是,波浪很長,類似於東漢的“孔子碑”。

以上應該是竹簡時代書法筆墨的演變。關於竹簡的書法藝術,人們往往會聯想到歷代的著名書法家。就漢代而言,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如杜操、崔淵和崔石、張芝、蔡邕和劉德盛。王慈中則有始八分始楷書之說。

簡牘書法藝術

歷代的書法藝術大多是壹些工匠和從事勞動的人留下的。竹簡的書法是當時參與書寫活動的普通人所做的。也是文字在實際應用活動中與社會生活聯系最密切的最常見、最廣泛的書寫形式。要機智,不拘壹格,字體要根據時代的演變來分配,書的風格也容易隨潮流而變。與官方碑刻相比,竹簡書法在日常應用中表現得活躍而自由,呈現出多樣的風格和風貌。再比如東漢的壹些石碑,也是壹些不知名的書法家的筆跡。這些由數百萬來自民間和下層社會的默默無聞的書法家創造的書法藝術成果,是人民群眾辛勤勞動的產物,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永恒的生命力。隨著歷史歲月的流逝,它越顯示出它的藝術價值。語文法的寫作趣味最富表現力和激烈性,文筆靈動活潑,隨性輕松自然,寫作姿勢奇特。此外,漢簡簡牘的形制、豎寫的順序、扁平的字體和橫字勢形成了豎連橫連的獨特格局,既統壹又分散。漢武帝顏夕元年(公元158年)寫的甘谷漢簡,筆法典雅,筆畫左右,形制寬平,分書大氣。其中的“元”字,真是壹筆奇筆。在“年”字橫畫末端的豎彎處,豎筆會不遺余力地向右側鋪開,壹幅極長的畫就展現出來了,會把筆反過來,把後正面整平。最後橫波婉約,渾厚柔美,“蠶頭鳳尾”長趣。畫的誇張,長的縱情,都是藝術,都是巧妙。每條線都氣勢磅礴,互相照顧;這壹行字體小,那壹行字體就大;此行書卷氣十足,頭發又直又直,交錯而極有靈性。條條框框起草,布衣勝中國印,細細讀來很有意思。也正是以其活潑浪漫的筆觸,形成了中法兩國的魅力和生命力。書法藝術是線條搭配變化的藝術,其藝術美是通過線條的錯綜變化來表現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寫所用的材料和工具與書法的藝術效果有很大的關系。竹簡的形式與其書寫工具密切相關。用有彈性的毛筆在堅硬狹窄的竹條上寫字,是中國方法成功的基本保證。先看兩個漢人做的筆。從武威莫嘴子漢墓出土的壹支毛筆來看,筆芯和筆頭前端都是黑紫色的鬃毛,外面用了壹層柔軟的黃褐色毛。顯然,這樣的筆基本達到了毛筆的四大美德,即尖、圓、齊、健。居延也出土了壹個。它被稱為“居延筆”,有人研究它是宣帝到東漢初年的東西,類似於武威漢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