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科和螽斯科昆蟲。棲息在各種地方,多數在熱帶森林低窪地區、半幹旱地區和草原上。頭部的觸須,腹部的觸須,尾部的須,腿上的感受器都能感覺到觸覺。味覺器官在嘴裏,嗅覺器官在觸角上。第壹腹節兩側或前足脛骨肌節基部有鼓膜聽。復眼有視力,單眼敏感。植食性,少數種類是農作物的重要害蟲。後腿粗壯,適合跳躍。雄性昆蟲通過摩擦左右翅膀或用後腿關節的音銼摩擦前翅的凸起葉脈來發音。有些物種在飛行時也能發音。有些棲息地是獨壹無二的,比如南美洲的Marellia remipes,她大半輩子都生活在漂浮植物上,可以遊泳,在水生植物上產卵。蝗蟲壹般體型較大,有些種類(如南美洲的〔Tropidacris latriellei〕體長超過11 cm。有些地區以蝗蟲為食。天敵有鳥類、青蛙和蛇。
特征:通常為綠色、棕色或黑色,頭大,觸須短;前胸籃板硬,像馬鞍壹樣向左右兩邊延伸,中胸和後胸愈合時不能動。足部發達,特別是後腿肌肉發達,外骨骼堅硬,是跳躍的行家裏手。脛骨有鋒利的鋸,是有效的防禦武器。產卵器沒有明顯的突起,這是和貓頭鷹最大的區別。
蝗科昆蟲
除了觸須,蚱蜢的頭上還有壹對復眼,是主要的視覺器官。同時有三只單眼,只能是敏感。頭下有口器,是蝗蟲的攝食器官。蝗蟲的口器由上唇(1件)、上顎(1件)、舌(1件)、下顎(1件)和下唇(1件)組成。它的上顎比較堅硬,適合咀嚼,所以這個口器叫咀嚼口器。
蝗蟲腹部第壹節的兩側,有壹對半月形的膜,是蝗蟲的聽覺器官。左右兩邊整齊排列的壹排小孔就是瓣膜。從中胸到第八腹段,每個體段都有壹對瓣膜,有10對。每個瓣膜都向內與氣管相通(下圖)。蝗蟲體內有粗細不壹的氣管,壹次又壹次分支,最後以微小的分支與每個細胞接觸,進行呼吸。因此,氣門是氣體進出蝗蟲身體的門戶。
食性:喜歡吃厚葉,如紅薯、空心菜等。
變態:不完全變態。
昆蟲綱,節肢動物門,動物界。
雌蝗交配後將產卵管插入10cm深的土壤中,產卵約50粒。
產卵時,雌性會分泌白色物質形成圓柱形栓,然後產卵。
蝗蟲的發展過程比較復雜(下)。它的生命始於受精卵。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幼蟲沒有翅膀,會跳,稱為跳蟲。該蚤的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但體型較小,生殖器官未發育成熟,故又稱若蟲。如果昆蟲是逐漸長大的,當它受到外骨骼的限制,無法再長大時,它就會脫去原來的外骨骼,這就是所謂的蛻皮。若蟲壹生要蛻皮五次。從孵化到第壹次蛻皮,年齡為1,此後每蛻皮壹次,年齡增加1。3齡以後,翅芽顯著。5齡後成為飛行成蟲。可見蝗蟲個體發育過程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昆蟲從受精卵發育到成蟲,能產生後代的整個個體發育史,稱為壹代。蝗蟲在我國部分地區壹年可發生夏蝗和秋蝗兩代,所以有兩代。
這是壹個已經發育了19天的卵子;在24℃左右,蝗卵大約21天就能孵化。孵化的若蟲從土中爬出來。此時,它的外貌與成年人非常相似,只是沒有翅膀,體色也較淺。幼蟲在頭壹兩年看起來更像成蟲,但頭部與身體不成比例。第三齡長出翅芽,第四齡明顯。若蟲五歲時,會爬到植物上掛壹會兒,然後成蟲就出來了。
形態和生活習性:蝗蟲的成蟲和幼蟲都可以用發達的咀嚼口器咀嚼植物的莖葉。
蝗蟲擅長飛行和跳躍,頭部的壹對觸角是嗅覺和觸覺相結合的器官。它的咀嚼口器有壹對發達的帶牙齒的顎,可以咬掉植物的莖葉。它的後腳很有力,跳躍時主要靠後腳。蝗蟲飛行時,後翅起主要作用,休息時,前翅覆蓋後翅起保護作用。雌性昆蟲在腹部末端有壹個很強的“產卵器”,可以插入土壤中產卵。蚱蜢的產卵地大多是潮濕的河岸、湖邊、山麓和山脊。每30~60個卵分組在壹起。由卵孵化出的未成熟蝗蟲稱為“蝗蟲”,需要蛻皮五次才能發育成成蟲。雨過天晴後,可以孵化出大量的卵。蝗蟲還有驚人的飛行能力,可以連續飛行1~3天。蝗蟲飛過的時候,成群的蝗蟲拍打翅膀的聲音是驚人的,就像海洋中的風暴在咆哮。
。
成體後肢和腿有壹系列相當於彈性裝置的乳突,前翅橈脈基部有相當於腱索裝置的粗脈。當它們摩擦時,振動翼的振動區域可以發出聲音,這就是它們的發聲器。蝗蟲的聽覺器官也很特別,位於第壹腹節的側面。
蚱蜢俗稱“螞蚱”,臺灣人稱之為“螞蚱”。它們的生活史是卵→若蟲(幼蟲)→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咀嚼口器是植食性昆蟲。大部分都不挑食。在野草中,經常可以看到它們啃食禾本科植物的葉子。它的觸角沒有螽斯的長,是短鞭,但後腿強壯,可以通過彈跳躲避天敵。有時候可以看到兩只蝗蟲的結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