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十三陵的概況和特點

十三陵的概況和特點

留給世界的文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明朝皇帝的視野並沒有越過長城,但在他們被埋葬在北京郊區的天壽山南麓數百年後,這些神秘的皇帝和他們的陵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27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於北京時間4日零時做出決定,北京十三陵和南京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建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陵墓建築的典型範例

7月2日,遊客在十三陵長陵神道參觀。長陵神道起於陵區南部的石牌樓,止於北部的長陵陵門,全長7300米。依次有石牌樓、三孔石橋、大紅門、石生生、龍鳳門等墓器。兩側的18獨角獸、雕像、睡駝、將軍等塑像,精美絕倫,栩栩如生,是明十三陵最具代表性的石雕作品。

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十三陵的總稱。它們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的天壽山南麓,陵墓面積40多平方公裏。從1409在十三陵修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元年修建四陵,先後有昌、賢、靖、禹、毛、太、康、雍、趙、丁、清、德、斯、* * *等十三位皇帝。它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帝王陵墓。其建築宏偉,體系完整,歷史悠久,歷史文化價值高,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1961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文物不僅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成就,也是世界人民的財富。

十三陵長陵神道兩側矗立著石像。

十三陵長陵神道兩側的將軍石像。

明十三陵之所以能吸引世界的目光,是因為它不僅是中國陵墓建築的典型範例,也是中國悠久歷史和文明的最好見證。

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總稱,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天壽山腳下。從1409修建長陵到早年修建思陵,先後修建了長陵(成祖)、鹹陵(仁宗)、竟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永宗),歷時200余年。陵墓建築具有規模宏大、體系完整、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陵墓中埋葬著13位皇帝、23位皇後、1位妃子和數十位嬪妃。

除皇陵外,明代還有7座嬪妃墓和1座宦官墓,以及宮殿、祠監、祠祭署等壹批附屬建築。

明朝提倡“物死如物生”的禮制,認為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對食物和日常生活仍有需求。所以十三陵堪比皇宮,紅墻黃瓦,樓堂交錯,顯示了真正的龍帝的尊崇地位和君臨天下的偉大氣勢。

在中國傳統風水理論的指導下,從選址到規劃設計,十三陵十分註重陵墓建築與自然山水植被的和諧統壹,追求“天地”的完美境界,以體現“天人合壹”的哲學觀。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陵墓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從公元1409年十三陵開始修建第壹座陵墓,到清初修建明成祖徐沖的陵墓,距今已有200多年。此後經歷了清朝、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其歷史遺存不僅是研究明代陵墓制度、喪葬禮制、祭祀儀式、官制、建築技術、工藝乃至政治、經濟、文化的絕佳資料,也記錄了清朝、民國的滄桑巨變。

十三陵的三個特點

對比中國歷代帝王的陵墓,明十三陵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第壹,陵區建築的完整性尤為突出。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設置,早在戰國中期就隨著墓葬的修建而出現。其指導思想源於中國古代的“墓地”制度,以宗族為單位,按照貴族的等級和宗法制度進行安葬。不同時代的陵墓面積大小和建築設置不同,給其他時代的陵墓留了後路,不加褒貶,只說區別。

到了唐代和北宋,每個墓園都有自己的門闕、神道和石雕群,都自成體系。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壹個整體,但在建築的設置上並不註重統壹性和整體聯系。

十三陵就不壹樣了。雖然每個陵墓都有自己的大殿、建築和寶城,但都是獨立的單元。但在陵區內,長陵的神道是作為各陵使用的“總神道”出現的。* *所使用的石牌坊和石雕群,再加上各個陵墓的有序排列和埋葬方式,使得陵區內的建築緊密相連,各個陵墓形成壹個整體。

第二,陵墓建築體系獨特。從秦漢到唐宋,中國古代的地上陵墓建築以壹個鬥形的陵臺(墓)為中心,前有寢殿,四面有門,前有神道的方墻,形成了壹個大體平衡對稱的方形陵墓體系。直到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孝陵,才改變了古代的制度,創新的是前(方院)後圈(圓寶城)。保定、明樓、香店沿中軸線縱向排列,是壹種全新的陵園布局。墓前神道采用彎彎曲曲的道路形狀,多有曲折。

十三陵的墓葬布局基本繼承了孝陵制度,但稍有變化。如十三陵泰陵明樓聖碑的設置,突出了建築的標記功能,分興、寶城馬道的設置,比孝陵更便於巡墓。方城和汾星門前石碑紀念案的設置,增加了陵墓的紀念氣氛,為方城空曠的前院增添了裝飾。

明長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著趙宇門(大紅門)、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墓葬設施,源於孝陵制度。而趙宇前石牌坊的設置,石望珠生前對石像的替換,石像學生對英雄畫像的添加,都是新的創造。十三陵的形狀也很有特色。既不同於秦漢時期的木棺室制度,也不同於唐代鑿山為穴的做法。它是壹座真正的宮殿式建築,釉面構件深埋地下。

第三,自然環境優雅壯觀。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位置大多受風水的影響。明代江西當時流行皇家墓葬的選擇方法,即以風水為勢,講究龍、洞、沙、水的搭配關系,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就是永樂年間江西著名風水大師廖所選。因此,十三陵的自然環境是四面青山環繞,中間有敞廳,水蜿蜒穿過,所有的陵墓都是依山面水而設。與建在平原上的陵墓相比,這壹陵墓遺址的自然景觀更加賞心悅目,色彩豐富,更能表現出帝王陵墓的莊嚴和宏偉。

陵墓的主要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

十三陵的環境由山、河、樹、植被等諸多元素構成。相關管理機構已對陵區內的古樹名木進行登記、建檔,並保持其原狀。陵區水系,除陵區東南外,不會影響陵區安全。

十三陵長陵茂恩寺是長陵地宮的主體建築。它坐落在三層漢白玉欄桿環繞的住友式平臺上,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大型楠木寺。

有60根楠木柱子支撐著明十三陵的長陵毛恩殿。如此宏偉的楠木建築,世所罕見。

通往十三陵定陵地宮的金剛墻。

為了保存十三陵獨特的景觀,北京已經花費了6543.8+0.7億元對陵墓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和修繕。其中,明十三陵墓區周邊50米範圍內的房屋建築拆除8萬平方米;為了保證色調壹致,高速公路兩側30米以內的可見建築都會被塗成灰色;拆除開放景區內的報刊亭,增設中英文標識;把電線埋在陵墓周圍。

據十三陵特區辦公室副主任聶友義介紹,投資三千八百萬元的德陵搶修工程已告壹段落,今年康陵、慶陵的維修工作已陸續展開。預計在2008年之前,將花費4億元完成7座破損墓葬的修復。

十三陵寶城的地下是埋葬墓主人的神秘宮殿建築。除四陵部重建外,十三陵所有寶城均保持原貌,較為完整。明建築,只有四靈寺,已不存在(建國前已毀)。1986年昭陵明樓修繕時,按明朝原有制度恢復。其余的明十三陵壹直保存到今天。

墓葬中,只有定陵是1956年發掘的。除必要的防護網罩、地面鋪設防護橡膠皮、出土文物妥善保存在庫房外,其他墓葬保持了原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靈寶城原制前有伊恩門、伊恩廳、左右附屬廳、神博爐、邢星門、十五公及祭祀亭、神廚、神庫等建築。

目前昭陵除1986重建的保存完好的長陵、殿恩寺、殿恩門、沈絲爐外,有的在建國前倒塌,有的保留了建築基址,至今未變。除昭陵於1990按原制重修外,墓葬的祭祀亭、廚房、庫房均保持原狀。

每個陵墓前都設置了神道。神道教在長陵設置的主要建築保存完好,如石牌坊、大紅門、沈工聖德碑亭、石像學生、龍鳳門等。其中,沈工聖德碑亭、大紅門、龍鳳門是建國後翻修的。其余神道、聖德石亭在清代被拆除,現存石碑及部分石橋。明代在陵宮內外和神道兩側種植了大量的松柏,現在陵宮內的松柏枝繁葉茂。神道兩旁的松柏比清朝砍伐的還多。除了陵墓和宮殿,明代還有附屬建築,如金谷監獄、寺廟祭祀處和方超。在這些建築中,金谷監獄在清代已成為壹個自然村落,但圍墻和門樓依然存在,寺廟祭祀處和方超在清代被破壞,沒有任何遺跡保存下來。陵區內的妃嬪墓和太監墓在清末相繼被開墾為農田,其建築保存了地下墓葬,地上陵墓建築保存了瓦礫和部分石刻。宮殿,九龍池和山口的墻壁在清朝被摧毀,壹些殘余被保留下來。

總的來說,明十三陵經歷了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清朝中後期、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歷經數百年風雨、雷電、冰雹等自然因素的破壞,但墓葬主體建築仍保存完好,墓地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葬保存完好。古建築和遺址未被後人幹擾和改變,自然環境未被破壞,具有高度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十三陵為什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是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的稀有的、不可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和自然景觀。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文化景觀”。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來自32個國家的37個遺產項目被申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壹個國家壹年只能申報壹種遺產。中國雲南“三江並流”景區已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十三陵作為附加項目不在名額限制之內,與明十三陵作為明清帝王陵的延伸項目壹起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專家認為,十三陵可以入選遺產名錄,因為它符合許多必要的選擇標準。

明十三陵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十三陵規模宏大,典制完備,選址審慎,設計細致,建築精美,用料考究。它的布局管理,在滿足禮制功能的同時,與山水等自然環境因素緊密結合,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石牌坊、石像、長陵門、長恩殿和定陵地宮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美傑作,造型大方,用料上乘。

十三陵定陵的內殿由前、中、後、左、右五個石室組成。地宮後殿寬30.1m,深9.1m,高9.5m。

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隨葬品――金罐及其他器物。

維修中的明十三陵慶陵。

十三陵既沿襲了以前的制度,又有所創新,對清陵的陵寢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石牌坊、大紅門、聖德碑亭、石像、龍鳳門的布局,以及每座墓前的陵宮布局和寶城、明樓、石公庵、二柱牌坊門、三門、龍恩殿、龍恩門的縱軸布局,都借鑒了明代的做法。清代泰陵的祭祀亭、廚房和拱頂的布局與明代昭陵幾乎完全相同。這說明十三陵在陵墓制度方面對後世影響很大。

十三陵記錄了明朝的大部分歷史。十三陵的第壹座陵墓建於1409,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最後壹座陵墓建於350多年前。它從壹個側面記錄了明朝的興衰,也記錄了明朝文化、歷史、科技的發展。十三陵的墓主人涉及明朝16位皇帝中的13位,以及與殉難制度有關的23位後妃和妃嬪。在13位皇帝中,龍陵的主人朱迪在位期間,在朝廷做出了很多成績,如遷都北京、編撰《永樂大典》、派遣太監鄭和下西洋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仁宗時的朱高熾和宣宗時的朱瞻基,分別是西安和景帝的主人,他們在位期間,勤政愛民,重視農桑,極大地發展了生產力,形成了壹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史稱“任緒安之治”。永陵主人朱厚熜在位45年,發生過戚繼光抗戰、海瑞罷官等眾所周知的歷史事件。定陵主神宗初年,發生了著名政治家張變法的重大歷史事件。司帝陵的主人是明朝亡國的君主。到他即位的時候,正在衰落的明朝已經疲憊不堪,最終被農民起義推翻。

此外,在十三陵的建設中,明朝著名的工程技術人員,如蒯祥、呂翔等都參與了。明長陵神德碑上鐫刻著著名書法家南丹的題字,明仁宗的《大明長陵神德碑》禦題,以及清乾隆、嘉慶皇帝的禦詩。

專家評論明十三陵

2002年8月,聯合國遺產委員會官員、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李祥海參觀並評估了十三陵。他認為,明十三陵是中國皇家墓葬的典範,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優秀典範。十三陵自然環境優雅,規模宏大,體系完整,整體建築突出,風格獨特。墓葬組合成壹個完美和諧的整體,突破了唐宋時期墓葬不註重統壹整合的格局,發展成為壹種全新的陵墓建築。它是中國明代二百多年歷史上中國建築藝術的傑作,是陵墓規劃建設的最高代表。它的建築風格和造型影響了後來的幾百年。東清陵和西清陵的墓葬布局和模式都是以明十三陵的建築形式為藍本的。

十三陵代表了壹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對世界上某壹文化領域的建築藝術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可以為壹個現存的或已滅絕的文明提供獨特的見證。作為壹種建築群,它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的壹個或幾個重要階段。中國的十三陵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所有標準。著名古建築專家羅認為,明十三陵集中埋葬了明朝的主要皇帝,墓葬依地形而布局。整個陵區都有壹個中心,而且是以山川平原為依托,全局考慮得很周到。

十三陵的建築價值極高,長陵的楠木寺是中國唯壹壹座石雕精美的寺廟。因為明朝的祖先傳下來,除了景泰皇帝,都葬在這裏,展示了各個朝代建築演變的全過程,無論是建築形式、建築結構還是建築藝術,都是明代建築的實物史。

十三陵也有特別的地方,比如無字碑。這些有趣的東西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十三陵古建公司的工匠修復了慶陵明樓的屋頂。

著名建築師鄭認為,明朝永樂皇帝在南京登基後,決定在長城腳下遷都北京。所以遷都離不開建陵。

十三陵背靠天壽山,前方地勢開闊,溫榆河自西北向東南流淌。十三陵的始祖長陵正對主峰,其他陵墓也與主峰相對應。從風水的角度來說,這裏是風水的理想之地。

長陵的中軸線也是十三陵的中軸線,每個墓的中軸線相對來說都是對長陵的陪襯。長陵中軸線上排列著壹系列建築,體現了“扶陰抱陽,壹脈相承”。與河南每座宋帝陵都有石像不同的是,十三座長陵都有石像。

並不是所有的十三陵都朝向子午線,規模也不是完全不壹樣。明帝陵比宋陵更雄偉。是磚砌的寶城,寶城壹般都是圓形的。地面建築完整,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陵墓由宦官把守,陵墓周圍的山口由軍隊把守。

明十三陵是中國建築史上的壹個重要類型——當然,這種陵墓體系形成於嘉靖年間。明代的宮殿建築和寺廟建築比以前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