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壹個月開始,我知道我的學習並不勤奮。無論什麽樣的學習,我都覺得自己這個階段內心粗糙如沙皮,表面安靜內心麻木,特別是身體上有點不舒服的時候,意誌力崩潰。正如季群大師所說,“懈怠”的狀態就是“自卑的進步”,在自己不好的修行中走不出來。
我意識到我最近可能對“死”思考了很久,壹時半會不會死,還是看書吧。書籍是治療我懶惰的最好方法。
鑒於我知道自己最近書法不夠勤奮,所以拿起了這本書。這本書是我書法老師推薦的,買了近壹個月。我在睡覺前和出門的路上撿了好幾次,但從來沒看過。不是好玩的小書,要坐下來看。
如果妳有壹個正確的態度,妳會讀這本書。看了壹半,其實想做筆記。我只是想畫壹個簡單的思維導圖,寫下要點來幫助我忘記。然後想到和同修們分享壹下,所以還是用電子版寫吧。於是我有了以下的小感覺記錄。
我願意在2018繼續與妳壹起勤奮,感恩在同修的道路上有妳與我壹起激勵* * *學習;感激盛老師悉心教導的無私愛心。
以下常規文字為摘錄,加粗文字為感受。
中國的古文字和世界上壹些文明古國的古文字不壹樣。比如古埃及文字和瑪雅文字已經“死”了,而中國的古文字還沒有“死”。它們流傳下來,演變成現在的漢字,歷史悠久。
我們現代的電腦壹族和手機控,學著好好寫字,基本的字幾乎都不認識或者不會寫。有了學習書法的新意義~ ~至少讓我們的漢字從自己手裏傳承下去。
漢字的形態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周宣王太傅師叔所寫的《師叔十五章》字體為大篆。
到了秦朝,李斯寫了《倉頡篇》,趙高寫了《歷篇》,胡寫了《博學篇》,保存並改變了《大傳》,成為標準的《小傳》。成為秦朝的官方字體,用於比較莊重的場合。
隸書在秦代被定義為流行字體,多用於文書甚至民間。
草書的起源眾說紛紜,秦人隸書中已見,西漢時已形成。
真正的書法(楷書)最晚形成,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
秦統壹文字是中國文字發展史上的壹個重大轉折,但它不是在秦的短短十年間完成的,而是在漢武帝之前的幾十年裏逐漸定型的。這個轉折之後,漢字與先秦文字的差異相當大,以至於當時的學者很難掌握先秦文字,出現了專門的古文字研究,如孔安國、張敞、楊雄、許慎等。古文字學的研究包括漢武帝以前的文字。
對許慎《說文解字》的印象來自於閱讀相關的茶學書籍,提到了唐代以前“茶”字的各種寫法及其意義。原來《說文》與古文字學的關系最密切。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真的不是看他的兩三首詩就能理解的,可見他相當膚淺。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壹定的發展過程,要從歷史連續性的角度看問題,包括自己的書本學習。真正的草書篆書,每壹種字體都不是孤立的、單獨的文字。現在我明白老師為什麽強調要找到彥希行書、王羲之行書和石鼓文的關系了,雖然我目前找到的關系還很膚淺。
漢字起源的討論直接關系到中國古代文明始於何時這樣壹個重要的話題。
《易經》傳:“上古以結繩為治,後世聖賢改之為書約,百官治之,萬民守之。”古人用結繩記筆記,後來被“書契”即文字所代替。中國文字的起源,最流行的是黃帝時代倉頡寫文字的傳說。古代有人懷疑。
(殷墟)甲骨文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它所代表的文字在商代晚期已經是壹種成熟的文字體系。商朝的文字不僅限於甲骨文。甲骨文是雕刻占蔔的甲骨文。商代的日常書寫是毛筆。
比殷墟甲骨文更古老的與文字起源有關,是陶器上的符號。符濤是中國原始文字的遺跡。
金文是青銅器上的銘文,現存最早的例子屬於商代早期。
宋代金石學之風盛行,北宋有專書。西周至春秋時期的主要文字是金文。
戰國時期的文字材料很分散,包括金文、貨幣、古印、泥印、陶文、石刻、簡牘和帛書。
青銅器上的銘文,隨著器皿種類的變化,紋飾越來越精美,器皿的品種越來越多,制作工藝也越來越精湛等等。,且內容由寥寥數個二三字、短式逐漸拉長(商代的短式銘文只記主人姓或名),筆畫、文字方正或渾厚(西周的長式銘文),或字體漸長(春秋中期的漢晉文字)。
我對不同時代中國文字的形式和材料有壹個整體的了解。特別是了解到古代青銅器有十大類,包括炊具、食器、酒器、水器四大類的名稱,還在茶具上看到了中國茶具演變的線索。金文的內容也是數不勝數,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
然後我想起了讀錢穆先生的《崇尚中國文化》這本書。總的來說,我們的文化本來就是連貫的,系統的。由於學校壹直按照西方學科劃分系,學生們的學習雖然是專業化的,但也是相互割裂的。回想在學校學的東西,確實如此,尤其是傳統文化,多是考試用的名詞和概念,對其內外聯系和延續性毫無概念。
在紙被廣泛使用之前,書是由什麽制成的?
甲骨文和金文都不能稱之為“書”,它們是附在有固定用途的物體上的。
在商代,有壹種記載歷史事件的經典書籍,它是由竹簡組成的。簡以竹、木為主,編織繩多以絲為材料。沒有絲的地方,就用麻繩。
還有用木板書寫的“椽子”,用木頭切割成棱形的“龍”。所有的竹簡都是用墨水寫的。古人有“漆書”之說,指的是墨汁烏黑發亮。
還有帛書。絲綢是壹種白色的絲綢織物,是壹種很好的書寫材料。絲綢最早的臨摹時間是戰國晚期,最晚的是文帝初期。帛書字體有的是篆書,有的是早期隸書,全面反映了從篆書到韓立的發展過程,在文字研究中具有突出的價值。
漢武帝時期,有很多竹簡的發現。直到南北朝時期,簡帛才被紙完全取代。
對古代“書”有壹個系統的了解同上。
所有研究文字的書都叫“小學”。《漢書》:《易經》、《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納入六藝。六藝之末,小學十所,35篇。
小學的作品很多,尤其是清代的。東漢時期被稱為“五經”的許慎《說文》,在清代達到頂峰。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古文字學的學習是從區分文字的形體開始的,文字的形、音、義不能完全割裂開來。楊樹達先生《金文積微生論》序言說:“每發行壹器,先求字體之雅,文末之意大;字初求義,後以義定字。意若異,靈活運用其字形,借助語法,求韻中之靈,以假念之。”
古漢字學有“六書”之說,即《漢書·藝文誌》“小學家”說,古人八歲入小學,所以周官讓鮑家負責撫養國家的孩子,傳授六書,即象形、象、意、聲、註、字。
古人比今天聰明得多。八歲的時候學太難了。在古人生活的時代可能是壹種自然狀態,但現在卻成了我們在紅塵種種雜念下應該努力的修行。
楊樹達先生的經驗可以從研究石鼓文或後來的銘文和篆書中借鑒。剛開始壹定要先從字體結構上看帖子,而不是先認其音義,然後三者是相關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進壹步理解,註意壹個空間內詞與詞之間關系的整體關聯和變化。其實老師壹直強調自己看帖子不夠,太粗糙。
古代文獻學與文字學、考古學等學科密切相關,需要廣泛的知識基礎和訓練,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20世紀30年代,唐蘭先生為學習古文字立下了六條戒律:
第壹,不要假裝自己是專家。
第二,放棄是根本(妳必須具備各種基礎知識)。
三戒:胡亂猜測(對字和筆畫沒有清晰的認識,沒有準確的材料,不講究方法,不顧歷史,主觀依附)。
誘惑之下是浮躁。
五戒偏激固執。
六誡:復雜與糾結。有些人在壹種方法上做不到徹底,有時精確有時寬泛,比較復雜。有些人缺乏系統的知識,經常同時采用各種說法,連自己都不明白,這就是糾結)。
學習任何壹門學科,本來就是學習綜合的學習。基礎很重要,舉壹反三的能力建立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
這條戒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謂壹字之差,在當時的學書上被稱為戒律。
2018.438+0.20慧影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