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不僅不避“龜”字,而且願意用“龜”字,用“龜”的形象。
古代有個官名叫“龜人”,負責占蔔。在古代,天空中的壹顆星星被命名為“龜星”,以預測厄運。
在古代,許多人用“龜”字作為他們的名字。例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和歌唱家李龜年都以“龜”為名。
在古代,龜是高貴的。漢代宰相、王侯、將軍所用的金印、金扣為龜形;俸祿2000石以上的大官所用的銀印、銀扣也是龜形的。小官印不許用龜形。唐代還規定,五品以上的高官墓前的石碑可以是龜,即龜背石碑;對於五品以下的官員,墓前石碑的底座不能雕刻成龜形,只能雕刻成其他形狀。還有,唐朝的官員原來戴的是魚袋,武則天賜了兩年,改成了龜袋。在當時,“龜”被視為壹種高貴而神聖的東西。
那麽,烏龜是什麽時候改變形象,成為臭名昭著的東西的呢?大約始於元朝。當時有人把帶著老婆的奸夫比作“縮頭烏龜”,壹下子敗壞了烏龜高貴神聖的形象。
《輟耕錄》中記載了金方的這首詩。他嘲笑壹個古老家族的姓氏,說:“房子裏的每個人都是兔子,別人總是做懦夫。”相傳兔懷滿月,“托兔眼”指其女懷無夫,行為不規矩;“膽小鬼烏龜”成了壹個貶義詞,用來侮辱他家男人。“縮龜”這個概念壹出來,“龜”就成了壹個侮辱性的詞,大家都躲不開。封建意識越強,龜的形象就越低。從元代開始,就沒有人用“龜”做紐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