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意思是生活在蘇杭這種富人區,死後葬在洛陽的北莽山。北邙山是漢唐皇帝的墓地,據說是中國龍脈的所在地。皇帝為了自己的國家葬在北莽山,讓後人永享富貴,實屬不易。可惜他們三代不富。通常開國創業皇帝都是才華橫溢,傳給孫輩的時候大多已經筋疲力盡。他們在安逸的小窩裏長大,他們的孫輩卻沒能培養出領導者應有的魄力和勇氣,所以他們沒有自己心中的福報,後人必須向別人學習。
元代以後,江西形山派興起。著名的人物有劉伯溫和姚,壹個是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壹個是荊南戰役中的義軍專家。他們用山派的實用風水建造了現在的南京城和北京城。這種實用的風水方法流傳到武漢、黃岡、黃山、溫州、梅州、韶關、惠州、南平、莆田等地,使福建、廣東人相信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祖先保護的結果,熱衷於修建祠堂。清末,這股風水潮流繼續向南蔓延,至今影響著澳門、香港等地。明清時期的江西很牛,相當於現在廣州上海的繁榮規模。中國300年前在全球體系中的貿易順差是江西人創造的,因為中國出口的瓷器和茶葉分別產自昌南(景德鎮)和浮梁。中國壹詞的由來是“昌南”的諧音。1773波士頓茶會期間倒入海中的茶葉是江西的,《琵琶行》中“誰先撬錢,不小心怎麽就丟下了她,壹個月前已經走了,去浮梁買茶”的文字也證明了這壹點。商人聚集的地方是占蔔的溫床,因為每個人都渴望通過預測吉兇來趨利避害,而技術好的占蔔師也願意去經濟繁榮的城市賺更多的錢。
江西的山山派肯定不是壹次形成的,因為江西的丘陵面積大,河流湖泊多,很容易收集到各種山居的樣本。山區居民比較團結尚武,對人真誠熱情。我們黨在江西建立紅色瑞金、井岡山根據地,南昌起義,都是依靠江西有利的地形,易守難攻,也是得益於江西人民的慷慨,養活了那麽多紅軍戰士。江西人在技術交流中更容易把自己的真本事傳授給身邊的人。山區的人更喜歡外出。為了隨時辨別方向,測量風水,他們喜歡隨身攜帶指南針手表,所以江西人被戲稱為老表。知道如何使用指南針、畫圖和了解地形的人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江西成為近代軍事指揮官和戰士的主要輸出地。僅興國縣就誕生了56位開國將軍,與江西相鄰的梅州、黃岡也誕生了兩位開國元帥。山山派的興起,本質上是壹種思想上的革新,消除了虛天論,重視地質勘探和實用的建築風格。山山宗的文化對普通人的影響如此之大,用陰宅的樸素解釋理論揭示了風水的奧秘。
墓地測風水的方法和陽宅沒太大區別。古人以“以活人待死人”為綱,以活人待死人。子女專心修墳,墓地的朝向和位置必須得到父母生前的同意。墓室壹般都是朝南的,類似陽宅的大門。墓碑朝南,北面近山,水流正弓。這是積極風水的基本思想。最著名的跨風水城建是濟南,因為濟南北依黃河,南依群山。與坐北朝南的風水相反,民國濟南開埠後,市政府將東西向的道路稱為緯路,南北向的道路稱為經路。墓地周圍的山叫沙山,沙山的山峰要圓潤光滑,符合中國人的中庸審美。風沙兇猛的山峰,通常就像壹把有棱角的尖刀,容易傷到墓主人的家人。另壹個就是要註意墓葬的防水。明清皇帝的陵墓壹旦被泉水打穿或滲水,挑選陵墓的大臣立即被處死。為了解決滲水問題,皇帝的陵墓都修建了排水渠道。嘉靖時期用白瓷將軍罐來約束骨灰,因為陶瓷沒有腐爛滲水的可能。坦克的腰部有壹個小洞,這意味著死者可以在靈魂出竅的體驗中四處遊蕩。壹般罐子的形狀越來越漂亮了。繼畫青花、五彩、粉彩、琺瑯之後,在歐洲成為緊俏商品。歐洲人用壹般的罐子裝姜。
如果墓地周圍沒有生機,枯樹和雜草都是未知的預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中國聰明的人會選擇四季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來裝飾墓地。墓地裏蟋蟀很多,因為高鈣的土壤有利於蟋蟀的生長,獾也比較多。老玩家王先生喜歡在墳墓裏捉獾。獾油是治療燒傷的獨特藥物。棺材裏都是財寶,棺材的釘子有辟邪的作用。精明的廣東人把棺材釘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把祖先棺材上的銅釘拔下來戴在手上。據說戒指不吉利的時候是暗沈的,吉利的時候是閃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