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愛情在中國,洛陽之旅,樊華九朝古都夢

愛情在中國,洛陽之旅,樊華九朝古都夢

愛情在中國,洛陽之旅,樊華九朝古都夢

洛陽位於黃河中遊以南的伊洛盆地。群山環繞,土地肥沃,氣候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另外,這裏的情況是,虎牢關在東,函谷關在西,易守難攻。因此,歷史上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金都在洛陽建都,使洛陽享有“九朝古都”的美譽。洛陽與北京、Xi、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就都城長度而言,洛陽是首屈壹指的。

洛陽地區在夏商時期壹直是重要的地方。西周時,周公在此建洛邑為東都。當我到達周平王時,外國人入侵了首都濠江(今Xi安),並於770年遷至洛邑,即東周。

西漢初年,劉邦在洛陽建都五個月,後遷至長安。東漢光武帝劉秀於25年正式建都洛陽,開啟了洛陽歷史上的又壹個繁榮時期。此後,曹魏、西晉、北魏都以此地為都城。隋唐都曾有相當壹段時間定都洛陽,只是隋唐洛陽城的位置西移了。這個時期是洛陽歷史上最後壹個繁榮時期,然後定都洛陽的朝代很短,洛陽慢慢衰落。

洛陽,在其壹千多年的建都歷史中,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既有勝利者的榮耀,也有失敗者的哀嘆。

漢魏時期的洛陽古城

漢朝時,洛陽作為首都,規模特別大。南起大郊村,北接邙山,東起寺碑,西至白馬寺。城墻相連,洛河穿城而過。歷經壹千多年的風雨,城墻依然保存著東、西、北三面。上面有十四個缺口,是當年城門的位置。據報道,當年這座城市有八條主要街道,寬度超過40米。唯宮城論,“南宮太極殿,高十余尺,上建翔鳳”;“北宮的德陽殿可以容納壹萬人...它被稱為“珠簾玉宮”。由此可以想象當年這座城市的宏偉,可惜如今已不復存在。東漢國子監位於城南,可同時容納三萬多名國子監學生,遠超中國現存任何壹所大學,至今仍有殘存。

為什麽洛陽城在漢代幾乎不存在?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戰爭和兵荒馬亂造成的,尤其是東漢末年的董卓。當時董卓發現長期住在洛陽對他沒有好處,就脅迫漢獻帝等大臣遷到長安,但大家都不肯離開,老百姓也不願意西去。於是,董卓“學會了燒洛陽宮廟官邸,使方圓二百裏內無壹遺跡”(《後漢書·韓曙》)。與此同時,呂布被派去探查皇帝的陵墓,盜取財寶。經過這場災難,鼎盛時期的都城洛陽變成了壹片廢墟。曹魏和西晉不得不在廢墟上重建洛陽。然而好景不長。西晉滅亡後,洛陽再次毀於戰火。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命司孔目良等人規劃建造古都洛陽。北魏洛陽城分為三部分。宮城內部,是皇室住所,是天皇的統治區域;宮外是大城市,基本沿襲東漢以來的洛陽老城;隨著城市的發展,北魏政權在大城市之外擴建並修建了外郭城。這樣,作為北魏首都的洛陽有了新的發展。據《洛陽伽藍記》記載,當時全城“東西二十裏,南北十五裏”,規模空前。但是在後來的戰爭中,洛陽城又被摧毀了。幾千年後的今天,只剩下殘跡。

靈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天文臺址,保存在漢魏古城南郊,即洛陽市偃師縣西南的尚鋼村、大郊村附近。始建於東漢(56)元中期元年,完成於公元4世紀初,歷時250年。它的方圓是65,438+04,000平方米,有夯墻。主體建築為方形高臺,長寬約50米,高8米;它的頂部是觀察天象的地方。此站與東漢大科學家、大文學家張衡有關。張衡(78-139),字,南陽(今河南南陽)Xi人。他曾兩次在洛陽擔任太史令,長達十余年。他發明了渾天儀和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觀測儀器——候風地動儀。他曾經主持過靈臺的建設,也在臺上進行過實際的觀察活動。

漢魏洛陽古城開陽門外(今洛陽市偃師縣東大角村北),有壹處西晉國子監遺址。西晉國子監來源於東漢國子監,所以創立於東漢建武五年(29)。東漢時期,泰學生總數達三萬之多。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社會動蕩,戰亂頻繁,國子監衰敗。西晉時期,社會初步穩定,晉武帝特別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國子監因此再度興盛,人數恢復到壹萬多人。司馬燕在四年中三次訪問碧永>(商科)考察,考察商科學生的品德和學業,並給予平行獎勵。皇太子司馬忠也兩次親臨現場。記錄這壹切的《大晉龍興帝三訪碧雍皇太子大德龍溪碑頌》原在漢魏洛陽老城開陽門外的西晉國子監遺址(今洛陽市偃師縣東大郊村北),現藏於東大郊村。該碑建於山西鹹寧四年(275)十月。碑文為錦鯉所制,字體靈活,風格獨特。

河南洛陽東漢墓壁畫

永寧寺遺址也在漢魏古城。北魏時期,都城洛陽再度繁榮。當時,這座城市有多達1000座佛教寺廟,其中最宏偉的是永寧寺。永寧寺建於北魏西平元年(516),建築規模極為宏大。據洛陽伽藍說,達摩祖師看到永寧寺如此雄偉,大為驚訝:“他150歲,遊歷了許多國家。而這座廟很美,嚴復什麽都沒有。沒有所謂的極致境界。”然而,永寧寺並無太平。相傳北魏孝明皇帝的母親胡太後聽政,請和尚包公占蔔。包公只說,“把小米和小雞叫做朱朱”。當時沒人能理解。後來,太原王榮發動政變,把他殺死在洛陽。胡太後剪了頭發,逃到永寧寺躲避。爾朱榮包圍了寺廟,搜查了胡太後,並把她活活勒死。當年預言中所謂的“珠珠”,指的就是爾朱榮。如今寺塔被毀,僧舍觀化為磚堆積層,只剩下壹方土臺和塔底。

到了唐朝初年,漢魏故城已經完全變成了壹片廢墟。唐代詩人杜牧曾動情地寫下《洛陽城感》:“壹宮墻危,行人遲暮。桂圓秋風後,平樂堂前月斜時。黨怎麽能留在丁涵談理解胡二呢?數千人焚,數千人亡,鳥壹年四季悲。”

隋唐時期的洛陽古城

楊迪大業元年(605年),蘇陽、楊達、宇文愷奉命在東京建羅陽。據考古發現,這座都城的東北角在唐斯門,東南角在成蛟村,西南角在古城村,西北角在苗家溝村。城墻有70英裏長。《舊唐書》稱隋唐都城為“北有邙山,南有伊闕,都城洛水,似河而漢”。

這座城市建成後,楊迪將禹州城內外的居民和城市周圍的數萬戶富裕家庭遷至洛陽,使城市居民人數激增至壹百萬以上。605年,楊迪招募百萬民工開鑿大運河,從洛陽乘船可直達揚州。洛陽城再次繁榮,壹直持續到唐玄宗天寶年間。唐代詩人魏有詩《登高望遠》:“雲築於高臺上,遠眺四周無垠。雄都丁琪媛之地,據各國之勢。河嶽有性,土歸而行。船過南越朝貢,城回北莽元。帝府明,丹霞持庭。”贊美杜東的繁榮。但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兩次攻占洛陽。安祿山曾經在天津橋屠殺了大量被俘的反對起義軍的唐官員和士紳百姓,慘不忍睹。李白的《扶風英雄歌》寫了這件事:“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人怨。天津的流水裏滿是血紅,骨頭亂七八糟。"

唐代洛陽有壹位著名的高僧玄奘。玄奘(602-664),本名陳毅,洛陽市偃師縣人,俗稱“三藏法師”或“唐僧”。他的父親陳暉在隋朝擔任江陵縣令。二哥陳肅在洛陽凈土寺出家。玄奘十三歲離開家鄉,在凈土寺出家,廣泛涉獵佛教經典。貞觀元年(627年),他不顧禁令,前往印度學習佛經,長達十七年。貞觀十九年(645),帶著657部經典回到長安。然後* * *回到自己的家鄉唐都洛陽,去拜見唐太宗。此時的玄奘已經不是當年的小和尚,而是作為壹代高僧回到了家鄉。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玄奘遷居長安太子李治為他修建的大吉庵,從事典籍翻譯工作。十年間,我與弟子* * *,翻譯了73部佛經,1330卷。此外,玄奘根據他在印度訪問的各國所了解到的情況,寫了壹本書《大唐西域記》。後人敬仰這位著名的高僧、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為了紀念他對佛教事業的貢獻,在他的家鄉(今偃師縣茍鎮鳳凰谷東陳河村西端)建立了唐僧廟,廟附近有壹座唐僧墓。這座寺廟經過幾次修繕,今天仍然存在。寺內大殿重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

安史之亂後,洛陽開始衰落;北宋末,金軍攻陷洛陽,毀皇宮。南宋初,宋金軍隊多次進攻這裏。於是,曾經無比繁華的隋唐都城洛陽變成了壹片焦土。